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难过的水煮鱼  ·  spark sql 分区数-掘金·  5 月前    · 
爱搭讪的桔子  ·  java - ...·  9 月前    · 
老实的人字拖  ·  (VBA) 的 AppActivate ...·  1 年前    · 

“仓廪实而民知礼节”,将2 000多年前的政治家管仲说的这句话翻译并稍微引申一下,意思就是粮食安全影响到国家安全。仓廪如何才能“实”?这一重大农业生产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一、中国农业现状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是什么?用以下16个字基本可以概括:人多地少,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气候异常。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底子薄,社会生产力不发达,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异常突出,这个矛盾还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的发展而更加尖锐。我国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从传统技术的角度看,农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近代农业,主要是以“石油”为主的“工业式农业”,它虽然使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较之传统农业成倍、成10倍地提高,但这种方式不但不能维护和提高土地的自然肥力,而且还严重损害着它,导致农业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当前,农业面临严重挑战,突出表现在种植业生产上,粮食徘徊不前,棉花出现滑坡,油料开始减产。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分布不均匀或不能充分利用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脆弱,农用物资供应不足。长期以来,我们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多数产业的技术和管理落后,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左右,这些差距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上的新突破,农业生产很难获得大幅度增长,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离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更不可能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保持目前的温饱水平,更谈不上向小康以至更高水平前进。

为什么要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作为国家战略?道理很简单:中国人口太多,耕地太少,用传统农业技术已经无法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自己生产的粮食只能养活95%的国人,要保证余下的5%的人不饥饿,每年就不得不进口数千万吨粮食。为了保持粮食的产量不下降,我们不断加大化肥用量,“成功”摘取了世界最大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两顶“桂冠”。据新华网2006年10月25日的报道,我国2006年有800万吨化肥缺口要从国外购买,“我国高达67%的化肥用在粮食作物上,接近50%粮食产量来自于施用化肥”。大量化肥从农田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水体污染,很多水库、河流、湖泊实际上变成了粪池。为了减少越来越严重的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我们还不断加大农药用量,又一次“成功”摘取了世界最大农药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另两顶“桂冠”。据拜耳中国官网2009年3月18日发布的消息:“中国农药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施药机械落后、用药超量和超范围使用的问题。据统计,中国每年农药的使用面积达1.67亿公顷以上,受农药严重污染的面积达0.13亿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7以上。中国农药有效利用率不到30%,其余部分包括有毒有机溶剂和助剂经迁移转化残留于土壤、水体及大气环境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巨量的化学农药在毒杀粮食害虫的同时,还毒杀了害虫的天敌和有益微生物,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并残留在环境中和我们的食物中。

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是我们,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我们,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消费国还是我们!中国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消费了世界35%的化肥和33%的农药(进口农药占1/4)。食品安全问题堪忧!据中国植保咨询网2009年9月1日报道,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想必更是一个惊人数字。

种植传统杂交稻不可缺少的化肥、农药及其巨大需求导致化肥和农药的价格持续上涨,造成水稻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农民种水稻赚不到钱,国家只好提高粮食收购价,这又导致超市里的食品不断涨价。10多年前,我们用0.2元能买1千克大米,现在,我们用0.2元甚至买不到0.1千克大米。

产量——求大于供,质量——农药残留,成本——节节攀升,粮价——不断上涨,生态——严重污染,耕地——日趋减少。这就是中国农业的现状。

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近乎白热化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民族种业要做大、做强

我们不妨先看看《南方农村报》2009年12月8日的一篇报道:国外种业巨头对中国市场的占领。“我国8 000多家种子企业,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市场总量的5%,前20强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孟山都”。“2000年,我国种业市场对外开放,美国杜邦、美国圣尼斯、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等外资种业集团趁机大举抢滩中国市场”。“2006年,我国前10大企业的销售总额为48亿元,仅相当于全球10强种子企业销售额的6%”。“韩国进口的萝卜种子800元/千克仍供不应求,国产萝卜种仅8元/千克,却无人问津;国外引进的杂交芥蓝种子600元/千克,而国内自繁的芥蓝种低至60元/千克也无人买”。“据了解,目前国内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已被外资占领,几乎涉及所有蔬菜品种。最近几年,国外大公司又进行联合,开始进军我国大田农作物种子市场”。“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孟山都、法国利马格兰、瑞士先正达等陆续在东部地区设立办事处。由于种子对当地气候、土壤有一定适应性,外资种业加紧实施管理人员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本土化策略。‘洋品种’蔬菜依仗其在品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的优势,占据市场80%以上利润。种子售价之高,令人咂舌,荷兰甜椒品种开出了每克种子180元的天价,1克种子相当于1克铂金”。

换句话说,跨国种业凭借强大的技术、资本、营销优势,基本上控制了从粮食到蔬菜的中国种子市场。只有一个例外,这就是水稻种子。水稻是中国的主粮,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农业科技人员的主攻对象。因此,中国水稻育种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在转基因研发领域拥有绝对超强实力的外国种业巨头对此一直虎视眈眈。控制水稻种子市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多赚中国农民几个铜板,它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更是不可估量。因此,围绕作物种子问题,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较量和技术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中国的转基因水稻获得安全证书,宣告第一回合中国小胜。

(二)跨国公司在国际种业市场上的竞争已对我国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种业危险加大

目前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农作物种业公司已有76家,其中包括26家独资公司、42家合资公司、8家中外合作经营公司。而这些名义上只能占合资公司49%股份的公司却实际上掌握着种子公司的核心资源:技术与专利。尽管我国法律规定,外资企业最多只能持股49%,但国外种业巨头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有效地实现了外资的实际垄断。我国玉米、大豆和蔬菜瓜果等种业多受控于境外资本,尤其是大豆基本上被国外转基因产品垄断。玉米种子除了少量地域性较强的品种外,很少能见到纯粹的国产种子,已呈全线失守之势。而在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杂交水稻领域面临的冲击也在加大。更严重的是,跨国公司通过控股、合建研发平台、资助育种项目、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全线布局我民族种业,从研发资源到种子市场经营资源逐渐掌握控制权,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农业的命脉。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种子市场放开以来,国内种子企业成长时间短,处于发育的幼嫩期,资源、技术、资金及人才基础薄弱,除极少数企业在育种方面自主投入外,大多数种子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很难形成一定的育种实力,更谈不上成为国际化生物育种企业。目前真正可以在科研方面每年有百万元以上投入的国内企业,全国还不到10家。

据统计,目前种子企业在国家注册的3 000万以上注册资金的有120多家,在省级注册的50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的有7 000多家。如此多的种子经营单位导致我国种子行业过于分散,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下,竞争力缺乏。目前大宗农作物种子业务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企业不足3家(在国内市场竞争中还是有较好的表现),而且没有一家企业在不同大宗农作物种子业务的市场份额中能够超过10%,没有一家企业年利税能够超过1亿元,大部分种子企业经济效益不稳定,波动频繁。以上国内公司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当有限,与国际大公司相比,在规模上差距非常巨大,以2008年度销售额为例,我国前20强种子企业销售额的总和仅相当于美国孟山都公司销售额的22%。

跨国公司凭借他们在人才、技术、资金、管理、营销等各个方面的强大优势,纷纷进入中国,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使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面临一个严峻的国际竞争势态。世界前10强的种业企业在世界种子贸易额中所占份额达35%,而我国前10强种业企业同期只占全球种子市场销售额的0.8%。以孟山都为例,2008年净销售收入113.65亿美元;2009年第二季度,包括转基因品种在内的玉米种子销售毛利润达到14.12亿美元,增长20%;而包括转基因品种在内的大豆种子毛利润达到3.73亿美元,增长39%。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种业公司的业绩却不容乐观。登海种业公司200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15亿元,净利润257.59万元,而其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则是与美国先锋公司合作的品种,其中登海先锋的先玉335销量在2008年突破1万吨,毛利率为70.83%。登海先锋种业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实施后首家中外合资种业公司。公司近两年的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登海先锋的利润增长。

世界五大种业公司先锋、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圣尼斯等不到10年时间已在中国种子市场站稳了脚跟,对中国种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内种业发展举步维艰,对民族种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是极大的挑战。

不仅是种业,在加工和商品零售业,外资逐步控制我国市场的局面也不容乐观。例如,现在我国的食用油加工企业几乎被“四大粮商”完全控制,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希望食用油市场价格平稳,而“四大粮商”操控的企业表面上完全同意,但是却在关键时刻,借口检修轧油加工设备,有意通过停产控制存量,引致销售商感觉货源紧张,囤货惜售,搞得人心惶惶,价格悄然上涨。这仅仅是食用油,如果我们的粮食生产和加工将来也被外资公司控制,那么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将会不堪设想。一些人在国外别有用心的组织的煽动下,盲目反对转基因,反对生物技术育种的产业化,甚至滥用舆论压力向政府和民众传递错误的信息,这样做只能导致我们贻误时机,把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拱手交由外资公司去控制,最终形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局面,甚至成为他国和我国政府谈判的要命的“筹码”,那更加祸国殃民。

三、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 1 1 ”大于 2

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种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搞生物技术丝毫也不排除其他农业增产措施,如传统常规技术和精细农业,相反,应该相互结合。转基因技术育种就是在最好的常规品种基础上进行转基因。目前的良种是高新技术的载体,种子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大约在30%~40%,良种还影响到八字宪法中的其他措施。如孟山都玉米单粒播,研制转基因新品种可以减少化肥使用、节水、耐旱等。

要实现转基因产业化必须与常规技术结合,常规技术是基础,生物技术是常规技术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不能代替常规技术,它必须在最高水平的常规技术基础上来解决常规技术不能或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和发展,而且它的发展不是一般发展,是方向性的发展,必须以最优良的常规品种为载体来实现,必须建立在先进的种业基础上。如国外抗除草剂玉米和大豆的培育是以优良的品种作为初始材料进行的,同时在培育过程中始终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进行转基因新品种的选育。因此,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绝对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简单的结合,所有有利于常规技术的革新和改进以及品种优化,都将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材料基础,都是生物技术非常欢迎的。

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育种和常规育种的结合将会是“如虎添翼”,得到“1+1大于2”的令人欣喜地结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持续发展是整个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建设、改革和社会安定的全局。邓小平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在未来世界范围的竞争中,生物技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成败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尤其像中国这样以传统农作物为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国家,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生物技术的传统农产品将在产量、质量和价格上纷纷失去竞争力。

2007—2010年连续4年,4个中央1号文件,一次比一次更清楚、一次比一次更明确、一次比一次更具体地向全中国、全世界传递出重要信息: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是国家战略。这是国家的战略选择,更是当今国际竞争形势下针对我国国情和生态环境下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