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韩和元.jpg

【和而不同】

如果中国的产业不能顺利升级,未来很可能会面临如今日本面临的局面。

韩和元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场巨大变化。首先表现为,在美国信息高速网计划的带动下,互联网产业飞跃发展。而在传统产业领域,则表现为中国开始加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正是得益于这种变化,在中美的联合推动下,过去30多年里,全球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却是一个例外。其他国家长足发展的30多年,于日本而言却是停滞的30多年、失落的30多年。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随着日本国内土地成本的日益高涨、人口红利的消失,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无法避免。可惜的是,面对大泡沫的破灭,日本政府只顾眼前利益,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是顺势杀死僵尸企业、出清债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结果是固化了其原有的产业模式。

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是,日本根本无法享受到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大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相反,由于中国加入战团,而使得日本国内产业逐渐趋于疲敝——受制于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它们在中低端产品上,无法与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展开竞争。同时,又由于无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日本在高端产品方面,也开始变得无法与欧美国家,乃至与韩国、中国台湾展开有效的竞争了。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只顾眼前利益的宏观政策,令日本经济日趋僵尸化,进而尴尬地卡在了中间。而这对于当前的世界经济,尤其是对于中国,无疑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近年来,世界经济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单表现在诸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飞跃发展,同样也表现在传统产业领域。随着中国土地成本的日益高涨和以廉价劳动力为底色的人口红利的消失,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已经出现。

事实上,近年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等南亚国家,正在复制中国过去的成功经验,即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进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数据显示,越南如今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和主要国际品牌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之一。2022年,全球总需求下降,供应链断裂,出口生产商在进料和消费市场面临困难。在很多人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将对越南出口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时, 越南的商品出口成交额仍比2021年大幅增长,越南货在国际市场的占比持续扩大。

在这方面,印度的表现也颇为不俗。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于2060年后达到17亿的峰值。而且,印度人口相对年轻化,又会说英语,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骨干。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印度的实体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数码基础设施特别是金融支付系统,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超越美国。印度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包括在2021年初推出“制造奖励计划”(Production-Linked Incentives),在电信、电子、医疗设备等先进领域为国内外制造商提供经济奖励措施。

受此影响,2022年9月,美国苹果公司宣布计划在印度生产5%到10%的新款智慧型手机iPhone 14。其最大代工商富士康也将与印度矿业集团韦丹塔(Vedanta Resources)合作,斥资200亿美元在印度建造半导体工厂。

得益于此,2022年上述国家的经济都表现得异常抢眼。据国证大数据搜集的亚洲主要经济体2022年GDP增长数据,或者各国12月份自己的统计机构和央行预估的数据,越南以8.02%的GDP增速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佳;其次是马来西亚,其GDP预估将增长7.6%;第三是印度,其GDP预估将增长7%。

正因为此,对于这种趋势,中国必须有所认识。必须认识到应对短期困难固然重要,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更不能成为留待日后考虑的问题。一味只顾眼前利益,一遇到困难就习惯性地走回老路,而不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那么,中国所做的这一切,很可能跟当年的日本一样——只是在固化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那么,中国真可能会重蹈当年日本的覆辙。

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而来的是,中国将无法享受到像越南、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大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相反,由于这些新兴经济体加入战团,反而招致中国产业的疲敝。而近期美国对华的技术封锁,对华技术的“卡脖子”,也间接地表明,在高端产品领域,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产业不能顺利升级,未来很可能会面临如今日本面临的局面:在低端产品上,中国无法与越南、印度等国展开有效竞争;在高端产品方面,中国也无法与欧美国家展开有效的竞争。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登录 后可以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 bwb@stcn.com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