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木棉和岭南渊源深厚 唐宋越秀山遍植木棉 如今以“市花”之荣代言广州城市形象

广州人的春天,从一朵木棉花开始。阳春三月,“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大街小巷,寻芳可见,满树红花高擎入天,独秀于林,犹如一朵朵红云飘浮于云山珠水间,描绘出广州最美三月天。

木棉花与岭南源远流长。南越王赵佗曾向汉帝进贡木棉;唐宋之际,文人墨客多以木棉意蕴岭南春天。清代以来,木棉被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充满阳刚之气的木棉成为“南国英雄树”。

中山纪念堂的红棉花盛放。

近百年来,作为“广州第一花”,木棉花是城市形象代言人,最能代表岭南文化和广州人的精神面貌,是广州人的最爱。

渊源久

西汉赵陀进贡烽火树

唐宋诗篇木棉写春天

又是一年春,又见木棉红。近日,走在广州街头,街坊随时可见熟悉的木棉花绽放,如漫天红霞洒满天际。但若说个详细,很多人不甚了了,甚至还把木棉与每年9月至次年1月开花的美丽异木棉混为一谈。

又是一年春,又见木棉红。

木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省份。喜光,不耐寒,生长适温20℃~30℃,若冬季温度低于5℃就可能出现冻害。其粗生快长,在日光充足的地方生命力强,最高可达约25米,树姿巍峨,呈现出了一种顶天立地的姿态。每年3、4月份是花开季节,往往未叶先花,满树橙红,数不胜数。五片厚实的花瓣,包围着一束黄色的花蕊,花朵艳丽而不媚俗,即使凋落,落地时坚实的花托也让花保持着盛放的姿态,颇有阳刚之气。

木棉和岭南渊源深厚。汉初,南越王赵佗曾把木棉树作贡品献给汉帝。东晋葛洪所撰《西京杂记》记载:“汉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木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光景常欲燃。”后人认为这“烽火树”即木棉树。

灿烂的木棉自古以来受到广州人的钟爱。宋代《南海百咏》曾记载,唐代会昌年间,时任广州节度使卢钧带领先民疏通甘溪通航,在两岸广植树木。“夹溪南北三四里,皆植刺桐、木棉,旁侧平坦大路。”在当时就成为踏青胜地。遥想千年前的广州,一到春天,轻风煦暖,“花敷殷艳,十里相望如火”。男女老少来此踏青,一路游玩赏花,真是诗情画意。

唐朝时,越秀山麓亦广泛种植木棉树,唐代李商隐曾有诗云:“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他想象曾任宰相的李德裕置身越秀山赏木棉花的情景。歌舞地,即歌舞冈,在广州越秀山上,因南越王赵佗曾在此歌舞游乐而得名。

广州俗语云:“木棉花开,冬天不再来。”唐宋以来,岭南木棉常被文人骚客写入诗篇,从五代孙光宪的“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到宋朝诗人刘克庄的“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都是以木棉意蕴岭南春色。尤其是著名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三月一十雨寒》一诗,描写了广州木棉花怒放时的胜景,呈现出岭南独特风物之美态:“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岭南的春天,虽然没有姚黄、魏紫这样的牡丹名品,没有郁李、樱桃这些果中珍品,但满城都是灿烂的木棉花,别有一番风景。

除了观赏价值,广州先民还发现了木棉在生活中的妙用。先民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代郑熊所撰《番禺杂记》也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

在漫长的与木棉相伴的岁月中,岭南人民发现了木棉花的妙用,成为岭南家喻户晓的中药。当木棉花掉落地上,广州的街坊会将其捡起、晒干,然后用来煲汤、煲粥、煲凉茶,在湿热的季节可以祛湿、清热解毒。清代《学海堂志》所记“花开则远近来视,花落则老稚拾取”的情景,讲的就是这样的广州风俗。

羊城“古木棉八景”

至今仍是赏花胜地

广州人对木棉的喜爱在清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当时除了“羊城八景”,还专门评出“羊城古木棉八景”,其地点依次为:越王故台、南海神庙、光孝寺、净慧寺、五仙观、玉岩书院、十丈红棉道、从化木棉村。直到今天,这古木棉八景中,多数依然是赏花打卡的热门地点。

“羊城古木棉八景”之首是越王故台(越王台)的古木棉。相传,越王台为南越王赵佗所建,在今天越秀山。清代时,这里有着繁盛的木棉树。学海堂是清代广州的著名书院,选择在此地建书院,也是因为越秀山“古木荫翳,绿榕红棉,交柯接叶”,是个清幽的办学之地。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学海堂遭到严重毁损。战后修复重新开办,开课时举行了一次盛大雅集。当时正是春天,木棉花盛放,学长陈澧便倡议用“木棉”为题,大家即席赋诗,成就了一场“木棉”盛会。如今,越秀山百步梯一带依然有9棵古木棉,分布在孙中山读书治事处、佛山牌坊、中山纪念碑等处,树龄都在120年以上,其直插云霄的英姿让人叹为观止。

第二景在黄埔庙头村南海神庙。南海神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在古代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祭海仪式,祭祀南海神祝融。中国传统认为,南方属火,代表色为赤色,因此南海神庙要种植开赤色花的高大树木。在岭南树木中,最符合这一条件的非木棉莫属,自古以来,在木棉树下祭祀祝融,一直是广府人的传统习俗。现今南海神庙内尚有三棵古木棉,树龄均在210年以上,枝干苍劲。

英雄花

木棉树形挺拔势如龙奋

“英雄”内涵始于明末清初

细细数来,我国古代木棉的名称很多,有红棉、英雄树、攀枝花、烽火、吉贝、琼枝、斑枝花、古贝、桐华等。古时木棉更多只是一种具有岭南特色的观赏植物,并未被赋予特殊含义。从明末清初开始,木棉逐渐被赋予“英雄”的内涵。

明末清初:

木棉内涵得升华 英雄风骨颂到今

明末抗清志士李云龙是广州人,曾担任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幕僚。袁崇焕含冤而死后,李云龙黯然返乡。他看到一树树直入凌霄、火烧天际的木棉花,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旧苑昌华吸紫氛,宫娃曾都石榴裙。枝头犹是英雄血,无奈流花不待君”的诗句,以枝头盛放的木棉象征英雄血,寄托自己的一腔哀思。

随后,经清代“岭南三大家”共同打造,木棉的象征意义得到升华,被赋予英雄形象和慷慨风骨。陈恭尹是“岭南三大家”之一,其父陈邦彦是南明抗清官员。明永历元年(1647),陈邦彦战败后被俘处死,全家仅陈恭尹侥幸逃走。陈恭尹在《木棉花歌》中写下“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之句,利用木棉花的特征,运用拟人手法,将其比作英雄。在他的年代,这样的诗句可谓空谷足音。

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赞美木棉的阳刚挺拔之气。“岭南三大家”中的屈大均这样写木棉:“木棉,高十余丈,大数抱,枝柯一一对出,排空攫挐,势如龙奋。”这些句子是形容木棉的树形有巨龙奋起之势。屈大钧还写了首著名的《南海神庙古木棉歌》:“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雄奇绚丽的句子使人自然而然感受到木棉的阳刚之气。

“岭南三大家”中的另一位——梁佩兰对木棉的气概亦十分欣赏。他在诗中写道:“尊如冠盖贵人高在上,其下低头莫能御。须眉足发人慷慨,丰骨端为世倚仗。挺如节烈正士生成人,百折不肯摧其身。”

故而,从明末清初开始,木棉作为英雄树的形象逐渐传播开。木棉不仅入诗,还入画。清代广东黎简可能是最早以木棉入画的画家,曾创作多幅《碧嶂红棉》图,其中一幅题诗:“一度花时廿度风,朱亭紫樫一时空。唯有攀枝耐风力,年年骄恣烧天红。”歌颂了木棉顽强的生命力和阳刚之气。在黎简的时代,这是堪称令人称颂的突破。“木棉的火红与广东山水的青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视觉冲击”,学者梁基永称,“这是广东画家自觉地将乡土题材作为绘画的对象,标志着广东绘画进入一个新时代。”

20世纪以来:

英姿勃发堪敬仰 英雄树下敬英雄

20世纪以来,木棉被赋予了革命精神。晚清以来,在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广东,革命风潮此起彼伏,大批仁人志士为实现理想而献出生命,木棉花以其殷红的花朵,激发了人们对英雄的联想与追思。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反清的黄花岗起义。起义最终失败,牺牲一百余人。潘达微冒死收敛了72具烈士遗体葬于广州东北郊的红花岗(今越秀区先烈中路黄花岗公园)。不过此时人们仍多以黄菊歌颂烈士,故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并沿用至今。1920年营建黄花岗烈士墓纪功坊,纪功坊的坊楣上一横列浮雕,正中刻宝瓶黄菊,意为“碧血黄花”;两边各刻一棵红棉,花朵盛开,代表的正是英雄气。

新中国成立后,红棉象征英雄与烈士的观念更加普遍。1954年,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士,广州修建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规划中就确定要在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四周遍植密林和红棉树。英雄树下奠英雄,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在很多文艺作品中,红棉成为点睛之笔。最著名的莫过于1981年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电影中烈士周文雍和陈铁军慷慨就义的一幕,就以木棉花为背景。当时,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在全国放映,影响很大,红棉象征英雄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第一花

百年来两度评为市花

“广州第一花”当之无愧

初春的广州,木棉全树皆花,殷红似火,被称“广州第一花”。你道为何?原来,这背后有段古:木棉花曾先后两次被评为广州的市花,既是花城众花中的颜值担当,又是城市的形象代言人。

上世纪20、30年代两轮评定,木棉首次当选市花

古代,广州先民一直宠爱楚楚动人的素馨花。近代以来,随着木棉被赋予厚重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人呼吁以阳刚挺拔的木棉代表广州。

1928年12月28日,时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的邓世增向市行政会议提议定木棉为广州市花。他将提议致函各报馆以扩大影响,很快引起热烈回应,赞同者与反对者均有,激烈讨论黄菊与红棉谁应该评为广州市花。1929年1月8日,当年的市政府通过将红棉为广州市花决议并交付全体市民评判。可惜不久邓世增辞去公职,继任者无心过问评定“市花”一事,市花一事不了了之。

1932年秋,刘纪文出任广州市市长,评定市花又旧事重提,他以市长名义在报纸上发《通告》,《通告》文字优美,说服力颇强:“惟红棉载在故籍,见于诗歌。以言本能,则雄伟高昂,峥嵘突兀;以言强健,则年长寿永,槃槃大材;以言茂盛,则枝条畅达,横荫十亩;以言美丽,则花色殷红,经久不褪。其正直无偏、努力向上、独立不挠之气概,尤与地方人士之赋性相同。昂头岭表,俨有英雄特出之风;飞絮大千,不愧衣被苍生之誉。海珠石上,蔚成绚烂之观;粤秀山前,尽是繁华之景……”

1932年12月15日,广州市政会议通过红棉当选广州市花的决议。经长达三年的评选过程,红棉最终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可,成为广州市花。

上世纪80年代再次当选市花,超过七十万人参与讨论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初沐南粤大地,广州再次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目的是通过评选活动,让广大群众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激发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热忱。

据1982年6月11日的《广州日报》报道:投票开始后,千万张选票就像雪片般飞往评委办公室,23天内共收到来信和选票10466封(张)。不少选票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出来的结果,最多的一张选票标明代表600多人的意愿,有的还郑重逐一签上名字。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讨论的人数超过70万人,最年长的87岁,最小的是幼儿园小朋友,国内远至沈阳,国外远至加拿大,都有来信参加评选……掀起市花评选热。

推荐的候选市花多达58种。最终,木棉以75.9%的支持率,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最高投票数,再次被定为广州市市花。

护花人

350多岁“木棉王”仍健壮

高科技每年体检保健有秘笈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广州市持续增加木棉种植量、提升景观效果,逐步打造木棉景观带,已有30多处较大规模的开花木棉树群,全市木棉种植数量近4.8万株。

广州木棉赏花点主要有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陵园西路、江南大道等,沿江西路、中山四路、临江大道、番禺大道、汉溪大道、迎宾大道等道路旁也有木棉花可赏。此外,还有许多著名景点能观赏到木棉花,如海珠广场、东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黄埔军校旧址、南海神庙等。

陵园西路,每逢木棉花开,街道便被火烧云般的红色连成一片。

在广州众多木棉花打卡地中,中山纪念堂是个好去处。这里有29株木棉,最古老的是植于1669年的“木棉王”,树龄350多年。日前,记者在中山纪念堂看见,“木棉王”树高27米多,平均冠幅33.75米,胸围6.15米,身姿颇为雄壮。针对木棉王存在的偏冠情况,工程师在南北两侧修建支撑柱,犹如给了这棵古树一双拐杖。广州还对木棉王 “立牌”保护,“亮”出其古树身份,实现“一树一码一档”管理。木棉花下,一块巨石特别显眼,上书广州原市长朱光脍炙人口的《广州好》一词:“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

1985年,纪念堂“木棉王”被评为广州市首批古树名木之一。30多年来,历届园林工程师接力做好木棉王的保护工作。

黄霖霞已守护木棉王17载,是在职工程师中照顾“木棉王”时间最长的“花仙子”。她告诉记者,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每年都会给“木棉王”体检,“照B超”“拍CT”,看看木棉有没有生病。

“照B超”的时候,工程师先在木棉齐腰处插上超声波听诊器,每个听诊器有数据线连接电脑,电脑中则有软件,将超声波测试的数据转换成图像。健康的木棉与中空或腐烂的木棉相比,超声波传播速率不一样,因此会转成不同的图像,比如出现中空现象,相应位置的图像会呈紫色,如此一对比就知道木棉何处有问题。

“拍CT”是用于检测木棉的根系健康程度。前几年,通过拍CT发现,“木棉王”南侧一条主根撑破了原来的地面。为不影响根系的生长,工作人员把原来的地面改成了石拱桥,使其“呼吸”更顺畅。

有一年,天牛入侵“木棉王”,若按照老方法,工程师得利用高臂修枝车对被天牛伤害的树干打药杀灭,这样往往有味道。经过研究,科研人员带来了“以虫治虫”的新方法,通过引进天敌杀死天牛,让“木棉王”恢复了健康。有趣的是,这种天敌是专门寄生天牛的,并不会伤害木棉,一旦杀光树上的天牛,它们也会自行迁移到其他有天牛的地方。

根据“体检”报告,黄霖霞会调整和完善当年的养护计划,并为下一步养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每年春秋两季,黄霖霞所在的养护团队会对木棉王进行“深根施肥”,把古树促根剂、高效液体肥料等营养直接输送入根系。他们还会根据“木棉王”的生长情况进行保养性修剪,同时对修剪后的切口或有问题的枝条进行清腐、杀虫杀菌、防腐处理、填充及修补等。

随着科技的投入,“木棉王”近年来越来越健壮。黄霖霞深情地说,与“木棉王”350多年的历史相比,17年就像是一瞬间。“木棉王”的所在地是广州历史上的军政要地,这棵木棉王见证了时代风云变迁和诸多历史重要时刻。

在2018年全国组织开展的“中国最美古树”遴选活动中,中山纪念堂“木棉王”获得“中国最美木棉”称号。2022年,中山纪念堂首次举办木棉文化节,黄霖霞与同事们成为讲解员,弘扬广州木棉文化,与大家一起读懂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城市的魅力。

花满城

广州人的芳邻挚友

代表岭南精神风骨

木棉花的精神也滋养着一代代羊城人。木棉盛开的时节,很多街坊都会赏红棉。树上是盛放的木棉花,树下是用长枪短炮记录木棉花的人群。每到开花时节,市民谭女士都会从江南西赶来人民桥边的木棉树下,与木棉花零距离合影。她告诉记者,自小就与这棵“木棉王”相伴,像相熟的老友,每年花开时节也是老友相聚踏青的时候。

木棉不媚俗之态、傲然凌风之势,亦是历代岭南画家笔下永恒的题材。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杨之光、陈永锵等等都画过木棉。陈永锵这样诉说自己的木棉情结:木棉是我相处终生的芳邻、挚友,甚至是我崇拜的“偶像”。我是在木棉树下出生和成长的岭南人,人生一路走来的七十余年里,没有哪年少了注目木棉的花开花落!木棉,是广州市“市花”,也是岭南的象征,更代表着岭南精神与岭南风骨。

《南岭高枝》 陈永锵

羊城花似海,最恋木棉花。满城木棉花象征着广州蓬勃向上的活力,广州人有着深厚的木棉花情结。红棉牌吉他、红棉牌凉果、红棉牌自行车、红棉牌红糖等本土产品,是几代广州人的美好记忆,华南理工大学、花园酒店等使用有木棉花图案的标志。从“小蛮腰”(广州塔)开出的有轨列车,车身绘着木棉花,穿梭于风景如画的珠江沿岸,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

木棉花。

一朵大红色木棉花“装点”在宝蓝色的飞机垂直尾翼上,构成南航的航徽标识,木棉花亦随着飞机遍及全球。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吴女士说:“每次看到南航飞机上的木棉花,就倍感亲切。”南航的木棉文化还在不断延伸拓展。今年春运期间,南航明珠休息室推出“南小棉”文创雪糕,以“木棉花”元素为设计灵感,取名“南小棉”,寓意甜蜜和美好,给旅途增添了新的味道。

木棉花开,市民来到户外写生。

一朵花,一座城。又是一年木棉花惊艳绽放广州的时节,英雄花开英雄城,为城市注入勃勃生机,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广州满满的文化情怀和奋发向上的城市活力。(刘幸、李妍)

点睛

广州各区

木棉古树名木知多少

●越秀区:有三十五棵木棉古树;中山纪念堂东北侧木棉王已有三百五十多岁,系市区最年长木棉。

●海珠区:有五棵木棉古树;大元帅府广场车站旁绿化带的木棉树龄已有一百二十九年,见证了孙中山与宋庆龄在广州的革命岁月。

●荔湾区:有一棵木棉古树;位于海龙街道龙溪村梁氏宗祠前,树龄一百八十六年。荔湾区木棉最为集中观赏地是荔湾湖公园。

●天河区:有两棵木棉古树;另有一棵木棉名木,系一九八〇年四月二十三日叶剑英同志在华南植物园内手植。

●白云区:有六棵木棉古树;另有两棵木棉名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鸣泉居碧波楼旁。

●黄埔区:有二十一棵木棉古树;南海神庙有三棵木棉古树,树龄在两百四十岁到两百六十岁岁之间。

●花都区:有九棵木棉古树;红棉大道是花都唯一一个以红棉命名的主干道,风神车厂边有一棵一百五十九岁的木棉。

●番禺区:有五十四棵木棉古树;石楼镇大岭村民委员会旁有一棵树龄达一百二十七岁的木棉古树,见证了广州头号“国宝村”的风风雨雨。

●南沙区:有十七棵木棉古树;万顷沙镇围海造田而成,木棉在全区最多,同兴村隆兴西路九十四号有一株两百十七岁的木棉,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历史。

●从化区:有九棵木棉古树;太平镇木棉村委会西门三队对面有两棵木棉古树,木棉村是从化唯一以木棉命名的古村。

●增城区:有六十五棵木棉古树;石滩镇上塘村委会仙塘面前街29-1号左侧的木棉已有三百六十八岁,系广州地区已知最年长木棉树。

(来源: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分为三个级别,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树木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的树木为三级古树,名木不分级别。)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4 ICP备案号: 粤ICP备2022092331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92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929号


木棉花开满城红 浓须大面好英雄木棉和岭南渊源深厚 唐宋越秀山遍植木棉 如今以“市花”之荣代言广州城市形象  广州人的春天,从一朵木棉花开始。阳春三月,“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大街小巷,寻芳可见,满树红花高擎入天,独秀于林,犹如一朵朵红云飘浮于云山珠水间,描绘出广州最美三月天。  木棉花与岭南源远流长。南越王赵佗曾向汉帝进贡木棉;唐宋之际,文人墨客多以木棉意蕴岭南春天。清代以来,木棉被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充满阳刚之气的木棉成为“南国英雄树”。中山纪念堂的红棉花盛放。  近百年来,作为“广州第一花”,木棉花是城市形象代言人,最能代表岭南文化和广州人的精神面貌,是广州人的最爱。  渊源久  西汉赵陀进贡烽火树  唐宋诗篇木棉写春天  又是一年春,又见木棉红。近日,走在广州街头,街坊随时可见熟悉的木棉花绽放,如漫天红霞洒满天际。但若说个详细,很多人不甚了了,甚至还把木棉与每年9月至次年1月开花的美丽异木棉混为一谈。又是一年春,又见木棉红。  木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省份。喜光,不耐寒,生长适温20℃~30℃,若冬季温度低于5℃就可能出现冻害。其粗生快长,在日光充足的地方生命力强,最高可达约25米,树姿巍峨,呈现出了一种顶天立地的姿态。每年3、4月份是花开季节,往往未叶先花,满树橙红,数不胜数。五片厚实的花瓣,包围着一束黄色的花蕊,花朵艳丽而不媚俗,即使凋落,落地时坚实的花托也让花保持着盛放的姿态,颇有阳刚之气。  木棉和岭南渊源深厚。汉初,南越王赵佗曾把木棉树作贡品献给汉帝。东晋葛洪所撰《西京杂记》记载:“汉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木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光景常欲燃。”后人认为这“烽火树”即木棉树。  灿烂的木棉自古以来受到广州人的钟爱。宋代《南海百咏》曾记载,唐代会昌年间,时任广州节度使卢钧带领先民疏通甘溪通航,在两岸广植树木。“夹溪南北三四里,皆植刺桐、木棉,旁侧平坦大路。”在当时就成为踏青胜地。遥想千年前的广州,一到春天,轻风煦暖,“花敷殷艳,十里相望如火”。男女老少来此踏青,一路游玩赏花,真是诗情画意。  唐朝时,越秀山麓亦广泛种植木棉树,唐代李商隐曾有诗云:“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他想象曾任宰相的李德裕置身越秀山赏木棉花的情景。歌舞地,即歌舞冈,在广州越秀山上,因南越王赵佗曾在此歌舞游乐而得名。  广州俗语云:“木棉花开,冬天不再来。”唐宋以来,岭南木棉常被文人骚客写入诗篇,从五代孙光宪的“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到宋朝诗人刘克庄的“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都是以木棉意蕴岭南春色。尤其是著名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三月一十雨寒》一诗,描写了广州木棉花怒放时的胜景,呈现出岭南独特风物之美态:“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岭南的春天,虽然没有姚黄、魏紫这样的牡丹名品,没有郁李、樱桃这些果中珍品,但满城都是灿烂的木棉花,别有一番风景。  除了观赏价值,广州先民还发现了木棉在生活中的妙用。先民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代郑熊所撰《番禺杂记》也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  在漫长的与木棉相伴的岁月中,岭南人民发现了木棉花的妙用,成为岭南家喻户晓的中药。当木棉花掉落地上,广州的街坊会将其捡起、晒干,然后用来煲汤、煲粥、煲凉茶,在湿热的季节可以祛湿、清热解毒。清代《学海堂志》所记“花开则远近来视,花落则老稚拾取”的情景,讲的就是这样的广州风俗。  羊城“古木棉八景”  至今仍是赏花胜地  广州人对木棉的喜爱在清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当时除了“羊城八景”,还专门评出“羊城古木棉八景”,其地点依次为:越王故台、南海神庙、光孝寺、净慧寺、五仙观、玉岩书院、十丈红棉道、从化木棉村。直到今天,这古木棉八景中,多数依然是赏花打卡的热门地点。  “羊城古木棉八景”之首是越王故台(越王台)的古木棉。相传,越王台为南越王赵佗所建,在今天越秀山。清代时,这里有着繁盛的木棉树。学海堂是清代广州的著名书院,选择在此地建书院,也是因为越秀山“古木荫翳,绿榕红棉,交柯接叶”,是个清幽的办学之地。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学海堂遭到严重毁损。战后修复重新开办,开课时举行了一次盛大雅集。当时正是春天,木棉花盛放,学长陈澧便倡议用“木棉”为题,大家即席赋诗,成就了一场“木棉”盛会。如今,越秀山百步梯一带依然有9棵古木棉,分布在孙中山读书治事处、佛山牌坊、中山纪念碑等处,树龄都在120年以上,其直插云霄的英姿让人叹为观止。  第二景在黄埔庙头村南海神庙。南海神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在古代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祭海仪式,祭祀南海神祝融。中国传统认为,南方属火,代表色为赤色,因此南海神庙要种植开赤色花的高大树木。在岭南树木中,最符合这一条件的非木棉莫属,自古以来,在木棉树下祭祀祝融,一直是广府人的传统习俗。现今南海神庙内尚有三棵古木棉,树龄均在210年以上,枝干苍劲。  英雄花  木棉树形挺拔势如龙奋  “英雄”内涵始于明末清初  细细数来,我国古代木棉的名称很多,有红棉、英雄树、攀枝花、烽火、吉贝、琼枝、斑枝花、古贝、桐华等。古时木棉更多只是一种具有岭南特色的观赏植物,并未被赋予特殊含义。从明末清初开始,木棉逐渐被赋予“英雄”的内涵。  明末清初:  木棉内涵得升华 英雄风骨颂到今  明末抗清志士李云龙是广州人,曾担任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幕僚。袁崇焕含冤而死后,李云龙黯然返乡。他看到一树树直入凌霄、火烧天际的木棉花,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旧苑昌华吸紫氛,宫娃曾都石榴裙。枝头犹是英雄血,无奈流花不待君”的诗句,以枝头盛放的木棉象征英雄血,寄托自己的一腔哀思。  随后,经清代“岭南三大家”共同打造,木棉的象征意义得到升华,被赋予英雄形象和慷慨风骨。陈恭尹是“岭南三大家”之一,其父陈邦彦是南明抗清官员。明永历元年(1647),陈邦彦战败后被俘处死,全家仅陈恭尹侥幸逃走。陈恭尹在《木棉花歌》中写下“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之句,利用木棉花的特征,运用拟人手法,将其比作英雄。在他的年代,这样的诗句可谓空谷足音。  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赞美木棉的阳刚挺拔之气。“岭南三大家”中的屈大均这样写木棉:“木棉,高十余丈,大数抱,枝柯一一对出,排空攫挐,势如龙奋。”这些句子是形容木棉的树形有巨龙奋起之势。屈大钧还写了首著名的《南海神庙古木棉歌》:“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雄奇绚丽的句子使人自然而然感受到木棉的阳刚之气。  “岭南三大家”中的另一位——梁佩兰对木棉的气概亦十分欣赏。他在诗中写道:“尊如冠盖贵人高在上,其下低头莫能御。须眉足发人慷慨,丰骨端为世倚仗。挺如节烈正士生成人,百折不肯摧其身。”  故而,从明末清初开始,木棉作为英雄树的形象逐渐传播开。木棉不仅入诗,还入画。清代广东黎简可能是最早以木棉入画的画家,曾创作多幅《碧嶂红棉》图,其中一幅题诗:“一度花时廿度风,朱亭紫樫一时空。唯有攀枝耐风力,年年骄恣烧天红。”歌颂了木棉顽强的生命力和阳刚之气。在黎简的时代,这是堪称令人称颂的突破。“木棉的火红与广东山水的青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视觉冲击”,学者梁基永称,“这是广东画家自觉地将乡土题材作为绘画的对象,标志着广东绘画进入一个新时代。”  20世纪以来:  英姿勃发堪敬仰 英雄树下敬英雄  20世纪以来,木棉被赋予了革命精神。晚清以来,在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广东,革命风潮此起彼伏,大批仁人志士为实现理想而献出生命,木棉花以其殷红的花朵,激发了人们对英雄的联想与追思。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反清的黄花岗起义。起义最终失败,牺牲一百余人。潘达微冒死收敛了72具烈士遗体葬于广州东北郊的红花岗(今越秀区先烈中路黄花岗公园)。不过此时人们仍多以黄菊歌颂烈士,故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并沿用至今。1920年营建黄花岗烈士墓纪功坊,纪功坊的坊楣上一横列浮雕,正中刻宝瓶黄菊,意为“碧血黄花”;两边各刻一棵红棉,花朵盛开,代表的正是英雄气。  新中国成立后,红棉象征英雄与烈士的观念更加普遍。1954年,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士,广州修建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规划中就确定要在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四周遍植密林和红棉树。英雄树下奠英雄,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在很多文艺作品中,红棉成为点睛之笔。最著名的莫过于1981年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电影中烈士周文雍和陈铁军慷慨就义的一幕,就以木棉花为背景。当时,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在全国放映,影响很大,红棉象征英雄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第一花  百年来两度评为市花  “广州第一花”当之无愧  初春的广州,木棉全树皆花,殷红似火,被称“广州第一花”。你道为何?原来,这背后有段古:木棉花曾先后两次被评为广州的市花,既是花城众花中的颜值担当,又是城市的形象代言人。  上世纪20、30年代两轮评定,木棉首次当选市花  古代,广州先民一直宠爱楚楚动人的素馨花。近代以来,随着木棉被赋予厚重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人呼吁以阳刚挺拔的木棉代表广州。  1928年12月28日,时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的邓世增向市行政会议提议定木棉为广州市花。他将提议致函各报馆以扩大影响,很快引起热烈回应,赞同者与反对者均有,激烈讨论黄菊与红棉谁应该评为广州市花。1929年1月8日,当年的市政府通过将红棉为广州市花决议并交付全体市民评判。可惜不久邓世增辞去公职,继任者无心过问评定“市花”一事,市花一事不了了之。  1932年秋,刘纪文出任广州市市长,评定市花又旧事重提,他以市长名义在报纸上发《通告》,《通告》文字优美,说服力颇强:“惟红棉载在故籍,见于诗歌。以言本能,则雄伟高昂,峥嵘突兀;以言强健,则年长寿永,槃槃大材;以言茂盛,则枝条畅达,横荫十亩;以言美丽,则花色殷红,经久不褪。其正直无偏、努力向上、独立不挠之气概,尤与地方人士之赋性相同。昂头岭表,俨有英雄特出之风;飞絮大千,不愧衣被苍生之誉。海珠石上,蔚成绚烂之观;粤秀山前,尽是繁华之景……”  1932年12月15日,广州市政会议通过红棉当选广州市花的决议。经长达三年的评选过程,红棉最终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可,成为广州市花。  上世纪80年代再次当选市花,超过七十万人参与讨论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初沐南粤大地,广州再次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目的是通过评选活动,让广大群众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激发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热忱。  据1982年6月11日的《广州日报》报道:投票开始后,千万张选票就像雪片般飞往评委办公室,23天内共收到来信和选票10466封(张)。不少选票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出来的结果,最多的一张选票标明代表600多人的意愿,有的还郑重逐一签上名字。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讨论的人数超过70万人,最年长的87岁,最小的是幼儿园小朋友,国内远至沈阳,国外远至加拿大,都有来信参加评选……掀起市花评选热。  推荐的候选市花多达58种。最终,木棉以75.9%的支持率,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最高投票数,再次被定为广州市市花。  护花人  350多岁“木棉王”仍健壮  高科技每年体检保健有秘笈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广州市持续增加木棉种植量、提升景观效果,逐步打造木棉景观带,已有30多处较大规模的开花木棉树群,全市木棉种植数量近4.8万株。  广州木棉赏花点主要有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陵园西路、江南大道等,沿江西路、中山四路、临江大道、番禺大道、汉溪大道、迎宾大道等道路旁也有木棉花可赏。此外,还有许多著名景点能观赏到木棉花,如海珠广场、东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黄埔军校旧址、南海神庙等。陵园西路,每逢木棉花开,街道便被火烧云般的红色连成一片。  在广州众多木棉花打卡地中,中山纪念堂是个好去处。这里有29株木棉,最古老的是植于1669年的“木棉王”,树龄350多年。日前,记者在中山纪念堂看见,“木棉王”树高27米多,平均冠幅33.75米,胸围6.15米,身姿颇为雄壮。针对木棉王存在的偏冠情况,工程师在南北两侧修建支撑柱,犹如给了这棵古树一双拐杖。广州还对木棉王 “立牌”保护,“亮”出其古树身份,实现“一树一码一档”管理。木棉花下,一块巨石特别显眼,上书广州原市长朱光脍炙人口的《广州好》一词:“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  1985年,纪念堂“木棉王”被评为广州市首批古树名木之一。30多年来,历届园林工程师接力做好木棉王的保护工作。  黄霖霞已守护木棉王17载,是在职工程师中照顾“木棉王”时间最长的“花仙子”。她告诉记者,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每年都会给“木棉王”体检,“照B超”“拍CT”,看看木棉有没有生病。  “照B超”的时候,工程师先在木棉齐腰处插上超声波听诊器,每个听诊器有数据线连接电脑,电脑中则有软件,将超声波测试的数据转换成图像。健康的木棉与中空或腐烂的木棉相比,超声波传播速率不一样,因此会转成不同的图像,比如出现中空现象,相应位置的图像会呈紫色,如此一对比就知道木棉何处有问题。  “拍CT”是用于检测木棉的根系健康程度。前几年,通过拍CT发现,“木棉王”南侧一条主根撑破了原来的地面。为不影响根系的生长,工作人员把原来的地面改成了石拱桥,使其“呼吸”更顺畅。  有一年,天牛入侵“木棉王”,若按照老方法,工程师得利用高臂修枝车对被天牛伤害的树干打药杀灭,这样往往有味道。经过研究,科研人员带来了“以虫治虫”的新方法,通过引进天敌杀死天牛,让“木棉王”恢复了健康。有趣的是,这种天敌是专门寄生天牛的,并不会伤害木棉,一旦杀光树上的天牛,它们也会自行迁移到其他有天牛的地方。  根据“体检”报告,黄霖霞会调整和完善当年的养护计划,并为下一步养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每年春秋两季,黄霖霞所在的养护团队会对木棉王进行“深根施肥”,把古树促根剂、高效液体肥料等营养直接输送入根系。他们还会根据“木棉王”的生长情况进行保养性修剪,同时对修剪后的切口或有问题的枝条进行清腐、杀虫杀菌、防腐处理、填充及修补等。  随着科技的投入,“木棉王”近年来越来越健壮。黄霖霞深情地说,与“木棉王”350多年的历史相比,17年就像是一瞬间。“木棉王”的所在地是广州历史上的军政要地,这棵木棉王见证了时代风云变迁和诸多历史重要时刻。  在2018年全国组织开展的“中国最美古树”遴选活动中,中山纪念堂“木棉王”获得“中国最美木棉”称号。2022年,中山纪念堂首次举办木棉文化节,黄霖霞与同事们成为讲解员,弘扬广州木棉文化,与大家一起读懂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城市的魅力。  花满城  广州人的芳邻挚友  代表岭南精神风骨  木棉花的精神也滋养着一代代羊城人。木棉盛开的时节,很多街坊都会赏红棉。树上是盛放的木棉花,树下是用长枪短炮记录木棉花的人群。每到开花时节,市民谭女士都会从江南西赶来人民桥边的木棉树下,与木棉花零距离合影。她告诉记者,自小就与这棵“木棉王”相伴,像相熟的老友,每年花开时节也是老友相聚踏青的时候。  木棉不媚俗之态、傲然凌风之势,亦是历代岭南画家笔下永恒的题材。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杨之光、陈永锵等等都画过木棉。陈永锵这样诉说自己的木棉情结:木棉是我相处终生的芳邻、挚友,甚至是我崇拜的“偶像”。我是在木棉树下出生和成长的岭南人,人生一路走来的七十余年里,没有哪年少了注目木棉的花开花落!木棉,是广州市“市花”,也是岭南的象征,更代表着岭南精神与岭南风骨。《南岭高枝》 陈永锵  羊城花似海,最恋木棉花。满城木棉花象征着广州蓬勃向上的活力,广州人有着深厚的木棉花情结。红棉牌吉他、红棉牌凉果、红棉牌自行车、红棉牌红糖等本土产品,是几代广州人的美好记忆,华南理工大学、花园酒店等使用有木棉花图案的标志。从“小蛮腰”(广州塔)开出的有轨列车,车身绘着木棉花,穿梭于风景如画的珠江沿岸,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木棉花。  一朵大红色木棉花“装点”在宝蓝色的飞机垂直尾翼上,构成南航的航徽标识,木棉花亦随着飞机遍及全球。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吴女士说:“每次看到南航飞机上的木棉花,就倍感亲切。”南航的木棉文化还在不断延伸拓展。今年春运期间,南航明珠休息室推出“南小棉”文创雪糕,以“木棉花”元素为设计灵感,取名“南小棉”,寓意甜蜜和美好,给旅途增添了新的味道。木棉花开,市民来到户外写生。  一朵花,一座城。又是一年木棉花惊艳绽放广州的时节,英雄花开英雄城,为城市注入勃勃生机,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广州满满的文化情怀和奋发向上的城市活力。(刘幸、李妍)  点睛  广州各区  木棉古树名木知多少  ●越秀区:有三十五棵木棉古树;中山纪念堂东北侧木棉王已有三百五十多岁,系市区最年长木棉。  ●海珠区:有五棵木棉古树;大元帅府广场车站旁绿化带的木棉树龄已有一百二十九年,见证了孙中山与宋庆龄在广州的革命岁月。  ●荔湾区:有一棵木棉古树;位于海龙街道龙溪村梁氏宗祠前,树龄一百八十六年。荔湾区木棉最为集中观赏地是荔湾湖公园。  ●天河区:有两棵木棉古树;另有一棵木棉名木,系一九八〇年四月二十三日叶剑英同志在华南植物园内手植。  ●白云区:有六棵木棉古树;另有两棵木棉名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鸣泉居碧波楼旁。  ●黄埔区:有二十一棵木棉古树;南海神庙有三棵木棉古树,树龄在两百四十岁到两百六十岁岁之间。  ●花都区:有九棵木棉古树;红棉大道是花都唯一一个以红棉命名的主干道,风神车厂边有一棵一百五十九岁的木棉。  ●番禺区:有五十四棵木棉古树;石楼镇大岭村民委员会旁有一棵树龄达一百二十七岁的木棉古树,见证了广州头号“国宝村”的风风雨雨。  ●南沙区:有十七棵木棉古树;万顷沙镇围海造田而成,木棉在全区最多,同兴村隆兴西路九十四号有一株两百十七岁的木棉,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历史。  ●从化区:有九棵木棉古树;太平镇木棉村委会西门三队对面有两棵木棉古树,木棉村是从化唯一以木棉命名的古村。  ●增城区:有六十五棵木棉古树;石滩镇上塘村委会仙塘面前街29-1号左侧的木棉已有三百六十八岁,系广州地区已知最年长木棉树。  (来源: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分为三个级别,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树木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的树木为三级古树,名木不分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