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高考成绩出来后就是填志愿。为此,考生们都会拿到一本厚厚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资料》,在里面寻找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这时,一些奇妙的组合就出现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山东大学(威海)……它们不是独立学院,录取批次也是本科第一批,可它们和这些名校又分开招生,多数录取分数还比本部低一些。

其实,这些带括号的大学和本部没有根本上的区别,毕业时大家同拿一张毕业证,只是要在括号里的那个城市读书。而且异地校区如今也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仅苏州一个城市,就会在2021年9月迎来南京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两所“985高校”的分校区。

异地办学,似乎开始成为名校的标配。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 逐步清理规范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 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等多项要求。

《意见》指出, 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 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纳入本省高校设置规划,严控数量、严把条件,按照隶属关系履行审批程序。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

随后,吉林省、河北省、广东省等省份,相继下发了关于编制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未来,异地校区将如何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今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为什么名校都喜欢异地办学?

半数“双一流”都在异地办学

截至2021年5月底,全国共有7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开设了校区或研究生院(包括已签约项目),设立机构数达到108个。

高校异地办学多以培养研究生为主。108个机构中,92个有硕士或博士培养项目,而进行本科教育的只有47个。这也和多数高校异地办学的发展路径相符:先成立研究院,接着过渡到研究生院,最后发展为有本科生教育的学区。

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为例,最早落户在此的是2007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两年后国际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再到2012年,国际学院和招收本科生的中法学院一起组成人大的苏州校区。

除了落地方式,“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的城市也有一些特征——多数经济都很发达。

如果是在省内流动,那么多半就是省会城市的高校到省内经济较好的城市开设校区或研究生院。最典型代表就是广东、江苏这两个经济大省,诸如深圳、苏州、佛山、无锡这些城市都吸纳了很多广州或南京的高校来开设校区。

如果是跨省流动,那么高校在东部沿海城市办校的现象十分明显,其中又以中西部高校布点的比例最高。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梳理,仅2019年到2020年这两年里,包括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内的大部分西部“985高校”都和东部城市达成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办学协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极少会有中西部以外的高校去中西部地区办学。而这背后的原因,和推动名校去异地办学的原因同出一辙。

名校括号里的城市:不缺钱缺高校

改革开放至今,国内一共出现过两轮异地办学潮。

第一轮异地办学潮出现在2000年的深圳。这个1979年还是小渔村的城市觉得,单靠自身力量办成一所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不仅难度大且周期会很长,而引进名校办学,可以获得成熟的办学经验和丰富师资,起点高、见效快。

因此,一大批“985高校”受邀南下深圳。仅2001年,深圳市政府就引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名校。

第二轮异地办学潮则是以青岛、苏州为代表的地级市在2012年左右开启。

以青岛为例,2016年,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的引进数量。根据《青岛日报》的报道,这几年已有21所高等教育机构在青岛落地运行(含科研机构)。

青岛能引进这么多高校,少不了经济实力做后盾——2016年GDP便跻身全国万亿俱乐部。

不只是青岛,这些积极引进外地高校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是GDP高但高等教育资源较少的非省会城市。

中国高校的布局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没怎么调整过,基本是省会城市的高教实力雄厚。这就导致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一些城市,出现了经济硬实力和科教文卫软实力脱钩的情况。

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如果一座城市一直缺失,那么经济也很难长期保持优势。2017年,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曾说过,“这些学校进来,这些科研院所进来,都是手笔很大。先舍得,我不管短期效应,未来角度来讲,合肥就是这么起来的,所以他现在科研能力很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那里。”

不过,只有孤掌,肯定难鸣。异地办学的一面是东部沿海城市对名校的盼望,另一面则是中西部内陆高校对沿海城市资源的羡慕。

尽管是名校,但地处中西部经济较落后的城市,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经费少、产业不配套,甚至连报考人气都降低了一个档次。

从“双一流建设”经费的省际差异,就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异地办学,学生买账吗

不过,对于高校异地办学,教育部并不鼓励,甚至直接叫停过一些项目。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文提到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再次发文,明确要求设置本科学校的,须不存在跨地市办学的问题。诸如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就因被直接点名不得不终止。

而2018年之后启动的异地校区本科招生,也基本是在教育部收紧异地办学之前已经落地的合作项目。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逐步清理规范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意见》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

那么,为什么高校、地方你情我愿的合作会受到教育部的限制?专家觉得,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以及避免形成恶性竞争。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的采访时说,大学的根基在于本科,有些高校办好几个校区,尤其是异地办学成本非常大,质量很难保证。

很多已经读上异地校区的学生也对老师的教学质量不如本部好这一点深有同感。在知乎上,就有同学吐槽本部校区的老师有时根本来不了。另外,异地校区缺乏本部那样的文化氛围,也是一些就读同学的感受。

但整体上,就读于异地校区的同学给出的正面评价相对更多。

甚至连一些就读于本部的学生、已毕业校友都对学校异地办学表示支持。例如陕西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在选址上海附近的太仓办新校区后,大家都给出了很热烈的反应,甚至有在读研究生问如何劝“老板带着团队一起去新校区”。

而录取分数,也能直接反映出大家对异地办学的态度。

虽然一说起分校,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民办”、“专科”等概念,甚至会觉得是高考分不够才上分校,但实际上,仅从录取分数线来看,大部分分校的门槛并不低,有的甚至比本部的录取分数还要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在2016年建成招生,尽管新校区的软硬件无法和校本部相比,但这不影响各地学子对这所南下学校的期待。2020年,深圳校区第二年分数线力压校本部,不仅所在省份广东是这样,在江西、河南、河北等众多省份,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而高出本部的这些分数,换来的正是在深圳这样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发展的可能,这也是异地办学可能带给名校的一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