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cli -p 6379(指定进入的端口号,本人的端口号为6379)
进入该端口的redis数据库之后有以下两种清空缓存的命令
1.清空当前redis数据库缓存flushdb
flushdb
2.清空整个redis缓存flushall
flushall
首先在cmd模式下进入redis的目录,然后使用redis-cli -p 6379(指定进入的端口号,本人的端口号为6379)进入该端口的redis数据库之后有以下两种清空缓存的命令1.清空当前redis数据库缓存flushdbflushdb2.清空整个redis缓存flushallflushall...
(auth 密码 验证密码(
redis
服务启动conf文件
中
查看requirepass属性),
info后底部出现这条信息,说明主从哨兵正常
master0:name=mymaster,status=ok,address=192.168.6.175:6379,slaves=1,sentinels=1
进入主客户端(从库只读)
select index 切换数据库
dbsize 查看数据库键值容量
del key
1.访问
redis
根目录 cd /usr/local/
redis
-2.8.19
2.登录
redis
:
redis
-cli -h 127.0.0.1 -p 6379
3.查看所有key值:keys *
4.删除指定索引的值:del key
5.清空整个
Redis
服务器的数据:flushall
6.清空当前库
中
的所有 key:flushdb
Redis
缓存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清理
:
1. 手动
清理
:可以使用
Redis
的命令行客户端或者 GUI 工具连接
Redis
服务器,然后执行 FLUSHALL 命令,将
Redis
中
所有的数据全部清除。
2. 设置过期时间:可以在设置
Redis
缓存
时,为
缓存
数据设置一个过期时间,当数据过期后,
Redis
自动将其清除。
3. 使用 LRU 算法:
Redis
的内存管理采用了 LRU(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当
Redis
内存不足时,会根据数据的访问时间和频率,自动清除最不常用的数据,以释放内存空间。
4. 使用
Redis
的持久化机制:
Redis
提供了 RDB 和 AOF 两种持久化机制,可以将
Redis
缓存
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当
Redis
重新启动时,会自动将数据加载到内存
中
,已过期的数据也会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