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霸气的大蒜  ·  SQL SERVER ...·  1 年前    · 
有情有义的卤蛋  ·  qt ...·  1 年前    · 
独立的椰子  ·  python ...·  1 年前    · 
力能扛鼎的火龙果  ·  刘景锋·  1 年前    ·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 西汉 东汉 时期,共历29帝, 享国405年 [240]
秦末农民起义 刘邦 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 楚汉争霸 ,刘邦战胜 项羽 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文帝 汉景帝 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 文景之治 ”; 汉武帝 即位后推行 推恩令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加强 中央集权 ,派 张骞 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 丝绸之路 ,北击匈奴,东并朝鲜,攘夷扩土成就“ 汉武盛世 ”;至 汉宣帝 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 西域都护府 ,将西域纳入版图,开创“ 孝宣之治 ”。8年,王莽废汉孺子,史称 新莽 ,西汉灭亡。
25年, 刘秀 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 光武中兴 汉明帝 汉章帝 沿袭轻徭薄赋,天下安平、百姓殷富,开创“ 明章之治 ”; 汉和帝 继位后励精图治,选贤纳谏,劳谦有终。军事上迫使匈奴西迁、派 班超 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延伸至欧洲。100年, 罗马帝国 遣使来朝,东汉国力趋于极盛,史称 永元之隆 [1-2] 。190年,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20年曹丕篡汉,史称曹魏,汉朝灭亡。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两汉 极盛时东并 朝鲜 、南包 越南 、西逾 葱岭 、北达 蒙古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 汉族 ,汉朝在科技领域也颇有成就 蔡伦 改进了 造纸术 成为 中国四大发明 之一, 张衡 发明了 地动仪 浑天仪 等。
楚汉之争 前,刘邦被 项羽 封为汉王,定都汉中之 南郑 ,据有巴、蜀、 汉中 之地,便以“汉”为国号,击灭项羽并称帝后依然沿袭。 [243] 又因 五德终始 的学说,汉符 火德 ,故别称“炎汉”或“炎刘”。 [244 ]
汉高帝 刘邦 建立 西汉 ,定都 长安 ,又称前汉; 后世史学家不承认 新莽 玄汉 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 刘秀 建立 东汉 ,定都 洛阳 ,又称后汉 [6-8] ;西汉与东汉合称 两汉 ,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 刘备 建立的政权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 季汉 ,又称 西蜀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汉族 在这一时期得名, 汉族 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 主体民族 的地位始终未变。
开创四百年汉朝的汉高祖刘邦
参见: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汉朝皇族出自 彭城刘氏 。汉高帝 刘邦 是沛郡 丰邑 中阳里 (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中阳里街道 )人,平时不参加农业劳动。喜欢劫富济贫。到青年时代, 秦始皇 已统一中国,他当上了 秦朝 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刘邦在生活上有失检点,但他为人仗义,胸怀大志,待人宽厚,能孚众望。 [10-11]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 秦末农民起义 爆发,原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今江苏徐州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后加入项氏叔侄的反秦义军。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月, 楚怀王 迁都彭城(今江苏 徐州 ),封沛公刘邦为武安侯,任砀郡长,领砀郡兵。公元前207年,刘邦从彭城率部出发攻入咸阳,秦王 子婴 降,秦亡。
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 项羽 封刘邦为 汉王 ,后来项羽和 刘邦 展开了长达四年的 楚汉之争 。刘邦在手下 萧何 樊哙 韩信 张良 彭越 等人的辅助下,在 垓下之战 打败了项羽,于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 ,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初,在地方施行“ 郡国并行制 ”。

汉朝 休养生息

刘邦登基后,采用 叔孙通 的建议,恢复礼法,设 三公 九卿 ,任萧何为丞相,采取 与民休息 、清静无为、 休养生息 的黄老政策 。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 彭越 英布 等为王,等到政权稳固,为了防止反叛和巩固皇权稳定则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此时,由于历经多年动乱,国力较弱,而北方草原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首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国力强盛。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重重包围了韩王信,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处求和。汉朝派人带兵前往援救,但怀疑韩王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汉朝之心,派人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害怕被杀,于是就和匈奴约定好共同攻打汉朝,起兵造反,把国都马邑拿出投降 匈奴 ,并率军攻打太原。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天,刘邦亲自率军前往攻打,在铜鞮(dī,堤)击败韩王信的军队,并将其部将王喜斩杀。
韩王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王的后代赵利为王,又收集起韩王信被击败逃散的军队,并和韩王信及匈奴冒顿单于商议一齐攻打汉朝。匈奴派遣左右贤王带领一万多骑兵和王黄等人驻扎在广武以南地区,到达晋阳时,和汉军交战,汉军将他们打得大败,乘胜追到离石,又把他们打败。匈奴再次在楼烦西将地区聚集军队,汉高祖命令战车部队和骑兵把他们打败。匈奴常败退逃跑,汉军乘胜追击败兵,听说 冒顿单于 驻扎在代谷,汉高祖当时在晋阳,派人去侦察冒顿,侦察人员回来报告说“可以出击”。刘邦也就到达平城。刘邦出城登上白登山,被 匈奴 骑兵团团围住,刘邦采纳陈平之计,派人送给匈奴王后阏氏许多礼物。阏氏便劝冒顿单于说:“现在已经攻取了汉朝的土地,但还是不能居住下来;更何况汉朝援兵即将到来。”匈奴遂逐渐撒去。
当时天降大雾,汉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间往来,匈奴一点也没有察觉。陈平对刘邦说:“匈奴人都用长枪弓箭,请命令士兵每张强弩朝外搭两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围。”撤进平城之后,汉朝的救兵也赶到了,匈奴的骑兵这才解围而去。汉朝也收兵而归。韩王信为匈奴人带兵往来在边境一带攻击汉军。史称 白登之围 事件 ,从此以后,汉朝采用和亲政策,以婚姻和财宝换取帝国和平,于是,汉朝初期并没有什么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刘邦死后, 刘盈 继位,即汉惠帝,但是在此期间,实际是 吕后称制 。吕后尊刘邦遗嘱用 曹参 为丞相, 萧规曹随 ,沿用汉高祖刘邦的 黄老政治 的政策,达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为史家所称道,但吕后同时又任用外戚,压制功臣,酿成“ 诸吕之乱 ”。
参见: 文景之治 七国之乱 南越国
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以 周勃 为领袖的大臣铲除,众臣迎立汉文帝。 在汉文帝的皇后 窦漪房 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即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 无为而治 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 虽然汉景帝时期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 七国之乱 ”,但是仅经历三个月便为 周亚夫 栾布 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实质影响。
这段时期,匈奴虽然几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数时间里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汉朝方面则不断积蓄国力,透过一系列措施来积极备战。这一时期史称“ 文景之治 ”,是中国 大一统王朝 的第一个 治世 ,被后世历史学家称羡。 汉武帝画像
参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酎金夺爵 盐铁官营 汉武盛世 汉匈百年战争 丝绸之路 巫蛊之祸
汉景帝死后,其子 刘彻 即位,即为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开疆拓土。
在政治上,汉武帝加强皇权,首创 年号 ,采纳 主父偃 的建议,施行 推恩令 ,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从此,诸侯王的势力不再能够对中央构成威胁;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取消了百余位 列侯 爵位 ,即史书上所称的“ 酎金失侯 ”事件。经此二次事件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文化上,废除了汉朝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治国的思想,积极治国;并采纳 董仲舒 的建议,开始重用儒术。尽管 刘彻 时期兼用儒、法、道、阴阳、纵横等各家人才,汉朝也一直采取集合霸道、王道的治国方针,但汉武帝对儒家的推崇,使儒家思想得到重视,并在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 匈奴 。汉武帝时期大幅提高军人的待遇,在巡视北方时,一次犒赏边防军就达100万匹丝绸和200万钱。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 卫青 霍去病 李广 等优秀将领,终于击溃匈奴,修建 外长城 光禄塞 居延塞 ,收复 河套 并将 河西 纳入版图,促使“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又先后吞并 南越 闽越 、夜郎、 滇国 卫满朝鲜 等国,远征 大宛 降服西域诸国,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汉武帝时期奠定了 汉地 范围,也是汉朝走向强盛的重要时期。
外交上,两次派 张骞 出使西域,开辟了 丝绸之路 。并先后以两位公主 刘细君 刘解忧 和亲西域乌孙,而达到了离间西域和匈奴,进而控制西域的目的,并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汉昭帝刘弗陵
参见: 霍光辅政 盐铁论 昭宣中兴 西域都护
汉武帝晚年,发生了著名的“ 巫蛊之祸 ”,太子 刘据 因此冤死。汉朝经历多年对外战争,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汉朝国力衰弱,前朝积蓄被挥霍殆尽。为此,汉武帝晚年曾发表著名的 轮台 之诏,不再 穷兵黩武 。为挽救经济,汉武帝在位期间曾采取一系列政策,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 和籴法 ,开凿 白渠 ,并创立 均输 平准 政策稳定物价,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刘彻死后,年仅7岁的 刘弗陵 即位,是为 汉昭帝 。汉昭帝登基之初,由 上官桀 金日磾 田千秋 桑弘羊 霍光 5人共同辅政。但是在 元凤 元年(前80年),爆发 元凤政变 ,汉昭帝清醒地诛杀了上官桀等一批阴谋权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杀。霍光得以继续辅佐汉昭帝治国,史称 霍光辅政
霍光遵循汉武帝晚年的国策,对内继续休养生息,得以让百姓安居乐业,四海清平。汉昭帝死后,汉武帝孙昌邑王 刘贺 即位,史称 汉废帝 ,因行为放纵,被霍光所废 ,后霍光又迎立汉宣帝 刘询 即位 地节 二年(前68年), 霍光 去世后,汉宣帝方亲理政事。 后因霍氏一门飞扬跋扈,汉宣帝将意图谋反的霍氏戚族一网打尽。
汉宣帝 在位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并借公田来安置流民 ,时常派遣官吏巡查民生以此减免赋税赈济受灾百姓 ,又设置 常平仓 供应边塞军需及平衡粮价 ,并多次下诏扶助鳏、寡、孤、独、高龄老人、贫困百姓等人群 [37-39] 。经 汉宣帝 治理,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国势达到 西汉 极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使汉朝再度迎来了盛世,史称“ 孝宣之治
神爵二年(前60年),汉宣帝于西域 乌垒 城置 西域都护府 ,汉廷政令得以颁行于西域。 汉宣帝时期,匈奴进一步衰落和分裂, 南匈奴 臣服于汉朝。 汉元帝 建昭三年(前36年),北匈奴 郅支单于 陈汤 斩杀 ,并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 ,自此 汉匈战争 告一段落。

汉朝 新莽篡汉

汉宣帝死后,汉元帝 刘奭 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汉元帝,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 宦官 势力兴起。汉元帝死后,汉成帝 刘骜 即位。汉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 班婕妤 和赵氏姐妹( 赵飞燕 赵合德 ),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 燕啄皇孙 ”。由于“酒色侵骨”,汉成帝最后竟死在 温柔乡 中。汉成帝不理朝政,为外戚王氏集团的兴起提供了条件,皇太后 王政君 权力急剧膨胀。
汉成帝死后, 刘欣 即位,是为 汉哀帝 。汉哀帝有 断袖之癖 ,与男宠 董贤 情深一世却也疏于朝政。外戚王氏的权力进一步膨胀。
国家已经呈现一片末世之象,民间“ 再受命 ”说法四起。公元前1年8月15日,汉哀帝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 王莽 接替董贤成为 大司马 ,并迎接 刘衎 。10月17日,刘衎即位,是为汉平帝。但是,汉平帝已经沦为王莽的傀儡。6年2月3日,年仅14岁的汉平帝病死,王莽立仅两岁的 刘婴 为太子,自任“摄皇帝”。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废除 孺子婴 的皇太子之位,建立 新朝 ,西汉灭亡。 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
参见: 绿林军 赤眉军 东汉统一战争 光武中兴
23年,新莽在 赤眉 绿林 民变下覆灭。 绿林军 拥立汉宗室 刘玄 作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 玄汉 ,改元更始,刘玄即更始帝。25年, 赤眉军 刘盆子 为帝,沿袭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 建世 ,刘盆子即 建世帝 ,随后击败绿林军。
25年,原本服从 更始帝 的汉室宗亲 刘秀 在鄗县之南称帝,诛杀刘玄,登基称帝,为汉光武帝,沿用汉朝国号,称建武元年 ,定都 洛阳 (今河南洛阳),史称 东汉 。光武帝定关中,降铜马,灭赤眉,后又消灭 隗嚣 公孙述 等割据势力,实现了全国统一。
光武帝废王莽弊政,大兴 儒学 ,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戚严加限制。当时社会安定,史称“ 光武中兴 汉明帝刘庄
参见: 明章之治 汉传佛教 白虎观会议 班超经营西域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国力恢复期,史称“ 明章之治 ”。永平十六年(73年), 汉明帝 遣窦固率军攻伐北匈奴,窦固大破呼衍王于天山并占据 伊吾 ,因此西域各国皆遣子入侍,第二年复置 西域都护府 ,遂“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 然而不久 焉耆 龟兹 复叛攻陷西域都护府, 汉章帝 即位后,不欲因西域疲敝 中国 而罢遣都护 于永平十二年(69年)内附中国,汉明帝于其地设 永昌郡 ,初步奠定了 中国 对整个 云南 的统治。
明、章两帝共统治三十一年(57年—88年),秉承 光武帝 遗规,对外戚勋臣严加防范;屡下诏招抚流民,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前后凡九次; [60-64] 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汉平帝以来河汴决坏;经营西域,再断 匈奴 右臂,复置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史载“天下安平,百姓殷富” ,号称“ 明章之治 ”。
章和二年(88年)二月壬辰,汉章帝驾崩 [236] ,年仅十岁的 汉和帝 继位,由 窦太后 临朝称制 。章和二年 (88年) 十月,窦太后派车骑将军 窦宪 领军出塞,带领执金吾 耿秉 ,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马三万人,会师于涿邪山。永元元年(89年)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歼敌一万三千,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投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史称“ 燕然勒功 ”。 汉和帝 永元三年 (91年) 窦宪 再次率军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 金微山 ,大破 北单于 主力,北匈奴仓皇逃窜不知所踪。
章和二年(88年),护羌校尉 邓训 随之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在写谷击败迷唐。迷唐只得撤离大小榆谷,据颇岩谷,部众逐渐离散。永元元年(89年),邓训发湟中六千人,由长史任尚率领,袭击迷唐,斩首一千八百级,俘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余头。迷唐收拾残众西徙千余里,过去附著迷唐的十种羌人随之脱离与烧当羌豪帅东号一并投降汉朝。邓训接纳归附诸羌胡,威信大行,遂罢屯兵,各归本郡。只置弛刑徒二千余人,分以屯田,修坞壁而已。 [70-71] 永元四年(92),护羌校尉邓训死,以蜀郡太守聂尚代之,聂尚到任后,欲以恩信怀柔诸羌,遣译使召烧当迷唐还居大、小榆谷。迷唐回归后派祖母卑缺谒见聂尚,聂尚亲自送卑缺至塞下,并令译使田汜等五人护送卑缺等人至庐落。迷唐遂反汉,与诸种一起屠裂田汜等人,以血盟誓,复寇掠金城(今甘肃兰州市北)塞。永元五年,聂尚免官,以居延都尉贯友为护羌校尉。贯友认为迷唐难以用德感召,就遣译使间离诸羌,诱以财货,使之解散。随即派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迷唐率领部落远徙,依赐支河曲(今青海省共和县以南一带)。 永元八年(96),护羌校尉贯友病死,以汉阳太守充为护羌校尉。史充到任后发湟中羌胡出塞,进攻烧当羌豪迷唐,结果大败。第二年,史充免官,代郡太守吴祉继任。同年秋天,迷唐率八千人进犯陇西,杀数百人,乘胜深入,胁迫塞内诸种羌共为寇盗,众羌纷纷响应,合步骑三万人,击败陇西郡兵,杀大夏县长。东汉朝廷派征西将军刘尚、越骑校尉赵代,率北军五营、黎阳、雍营、三辅积射及边兵羌胡三万人讨伐。刘尚屯兵狄道,赵代屯兵枹罕。刘尚派司马寇盱监诸郡兵,四面并会。迷唐自知不敌,丢弃老弱逃入临洮南。刘尚等追至高山。迷唐被迫应战。寇盱率军斩首千余人,得牛马万余头。迷唐逃走。 永元十三年(101)八月,烧当羌迷唐回到赐支河曲(今青海共和南),率兵扰边。护羌校尉 周鲔 与金城太守侯霸及诸郡兵、属国湟中月氏诸胡、陇西牢姐羌合三万人,出塞至允川,与迷唐激战。战斗开始后,周鲔还营自守,由侯霸率兵冲入敌阵,斩首四百余级。羌众伤亡众多,种人瓦解。投降者六千余人,被分徙汉阳郡(今甘肃临洮)、安定郡(今甘肃宁县西)、陇西郡(今甘肃临洮)。迷唐由此衰弱,部众不满千人,只好远徙赐支河首(今青海玛多一带),依附发羌留居。迷唐病死后,其子归降,种人仅数十户。
永元二年(90年)夏, 贵霜帝国 派兵七万,越过帕米尔高原,进攻汉朝 西域都护府 。都护 班超 集合汉朝驻军和西域各属国兵马,以诱敌深入之策将月氏军围困,并迫使其遣使投降。敌军见无取胜的机会,粮草又告急,于是在周围大肆掠夺抢劫,结果一无所获。班超洞察一切,看到敌军疲惫不堪,料定敌人粮草已尽,必定会向一直与东汉为敌的龟兹国求救。于是派遣军队数百人,于深夜潜出军营,在东路埋伏拦截。果然不出所料,敌人派遣骑兵带着金银珠玉去贿赂龟兹国王,以求援兵。没走多远,就进入了班超预设的口袋阵。英勇善战的汉军突然从四面杀出,围歼敌军。敌军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搞得惊慌失措,晕头转向,个个抱头鼠窜。汉军英勇顽强,奋力追杀,彻底地将这支骑兵全部杀光,片甲不留。贵霜副王谢闻之大惊失色,惊恐不已。此时,班超又派人持贵霜帝国使者的脑袋给副王谢看。谢更是大吃一惊,立即派遣使者拜见班超,请罪乞降,只有一个要求:能让他们活着回去。班超从长远考量,便放了贵霜副王谢,让他回去了。班超没有惊动东汉朝廷,仅以西域之兵力,便将贵霜帝国倾国而来的大军打得溃不成军,使贵霜王受到极大震动,见识了汉军的作战能力和素质,意识到了汉王朝的强大力量,从此,每年都向汉朝进贡,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在班超、任尚、段禧三任都护的17年间,贵霜不敢再越过葱岭进犯西域都护府。
永元三年,龟兹、姑墨、温宿都向班超投降,东汉朝廷重设西域都护 。永元六年(94年)秋天,班超调发龟兹、鄯善等八个属国的部队共七万人,进攻焉耆、危须、尉犁。活捉斩杀了焉耆王广、尉犁王泛及北鞬支等人,又纵兵抢掠,斩杀五千多人,俘获一万五千人,马畜牛羊三十多万头,班超另立元孟为焉耆国王。至此,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重新归附了汉王朝。 [77-78]
元兴元年(105年)春天,高句丽王国国王高宫领兵侵入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大凌河以东地区)六县 ,耿夔率众出击,将其击退。九月,貊人侵犯辽东郡地界,耿夔率军追击,杀死貊人头领。 同月,耿夔又率军攻击高句丽王国,大败高句丽的军队。 [84-86]
永元时期武功赫赫,开疆拓土,四夷宾服。
永元四年(92年)窦氏戚族的跋扈引起汉和帝的不满,汉和帝联合宦官 郑众 扫灭窦氏戚族,后汉和帝重用郑众、 蔡伦 等贤宦, 故《后汉书》称“中官用权,自众始焉“。
汉和帝亲政后励精图治 ,每日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 任内多次下诏赈济灾民 、减免赋税 、安置流民 、勿违农时 、招纳贤士 ,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
元兴元年(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在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
汉和帝时期提倡德治 [99-100] ,涌现出了 刘恺 [100] [101-102] 董黯 等孝行表率,科技上有 蔡伦造纸 [103] ,文化上有 张衡 二京赋 [104] 许慎 《说文解字》 [105] ,医学上有 郭玉 [106] ,天文上有 贾逵 论历 [107] ,外交上有 甘英使大秦 [108-110] ,史学上有 班固 汉书 》。汉和帝时期自击溃北匈奴 [111-112] ,平定西域之后,西域都护府的疆域与西汉宣帝时期一致 [113-114] [157-158] ,而北方势力已被扫平 [115] [116-118] 、南匈奴 [119-120] 皆臣服于汉朝,分别受 护乌桓校尉 [116] [121] 匈奴中郎将 [122-123] 辖制,已与 西域都护 无异,疆域版图达到东汉极盛。东汉呈现出国泰民安、四夷宾服的局面,东汉国力达到极盛进入全盛时期,时人称为“ 永元之隆 ”。 [1-2]
外交上,永元九年(97年) 甘英 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 罗马帝国 ),经条支(今伊拉克境内)、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今伊朗境内)诸国,到达了 安息 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这次出使虽未到达大秦,但增进了中国人当时对中亚和西亚各国的了解。 [109-110]
出生仅百日的少子 刘隆 即位,是为殇帝。 [125] 汉殇帝在位8个月后离世,又迎立 汉章帝 之孙刘祜为帝,是为汉安帝,由太后 邓绥 临朝听政。 邓太后 勤俭节约、任用贤良,使东汉度过“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同时对自己家族的势力有所限制,但对宦官势力有所纵容。 [126]
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逝世,汉安帝亲政,族灭邓氏戚族 [127] 。安帝依赖外戚宋氏和阎氏以及 宦官 的力量,宠信奸臣,肆意妄为,朝政日益腐败。延光四年三月,汉安帝在南巡途中死于 叶城 。外戚阎氏秘不发丧,拥立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之子 刘懿 ,史称汉前少帝, [128] 但在位仅200余日就病死了。 [129]
少帝死后,阎氏家族密谋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 孙程 击破,阎氏家族被诛杀。 [130] 孙程迎立济阴王 刘保 ,是为 汉顺帝 。在顺帝执政早期,宦官势力膨胀,却引发社会各界的反弹。阳嘉元年(132年),贵人 梁妠 立为皇后,从此梁氏外戚势力开始崛起,梁妠的兄弟 梁冀 被任命为大将军。汉安二年(143年)八月,顺帝病逝,太子 刘炳 即位,年仅2岁,由 梁太后 执政。永嘉元年, 汉冲帝 驾崩,年仅三岁。 [126]
正月二十五日,梁冀拥立汉章帝玄孙 刘缵 即位,是为汉质帝。质帝非常聪颖,称梁冀为“ 跋扈将军 ”,因此质帝不久就被杀害,年仅八岁 [131] 。汉章帝曾孙 刘志 即位,是为 汉桓帝 。汉桓帝年少,因此继续由梁太后临朝执政。汉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势力庞大,其残害忠良,公饱私囊,无恶不作。汉桓帝对他暗中也颇为不满,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汉桓帝与宦官谋划,派兵士包围梁宅,梁冀与妻子双双自杀,梁氏外戚势力土崩瓦解。后宦官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单超被封为新丰侯,食邑两万户,后又封为 车骑将军 左悺 唐衡 迁中常侍。 徐璜 武原侯, 具瑗 东武阳侯,各万五千户,赐钱各千五百万; 左悺 上蔡侯, 唐衡 汝阳侯,各万三千户,赐钱各千三百万。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又封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自是权归宦官,朝廷日乱矣。

汉朝 群雄逐鹿

永康 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驾崩,无子嗣,由 河间 刘开 曾孙 刘宏 继位,是为汉灵帝,引发了以窦太后、 窦武 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 曹节 王甫 为首的宦官势力的激烈权力斗争。 建宁 元年(168年)九月初七,宦官发动政变,外戚势力被削弱。宦官则在同年制造第二次 党锢之祸 。而灵帝本人骄奢淫逸,为填补财政公开卖官职,朝政腐败到了极点。导致了公元184年的 黄巾起义 。虽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叛乱,但是汉朝政府经此一役已国力大减。且中央政府为顺利平叛,又将军权下放给各地州官。各地豪强大族从此开始慢慢拥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最终演变成东汉末年 袁绍 袁术 曹操 孙坚 董卓 等众豪强军阀割据一方、 群雄逐鹿 的局面。 [133]
汉灵帝死后,刘辩继位,史称少帝,汉灵帝皇后何氏为太后,一切政事取决于临朝称制的母后和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何进。 [134] 随后不久,外戚大将军 何进 和宦官双双火并而亡,终于结束 戚宦之争
董卓因为立下了救驾大功而迅速掌权,此后擅行废立,废东汉后少帝 刘辩 为弘农王,改立 汉献帝 刘协 [135] 。此举激化了汉朝官僚内部矛盾。 [136] 190年,各地州郡官僚开始讨伐董卓。从此,汉朝朝廷的 中央集权制度 崩溃。从此,军阀四起,天下大乱。
董卓被 吕布 诛杀后, 军阀割据 完全表面化,出现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于河北的袁绍;位于淮南的袁术;位于 江东 孙权 ;位于荆州的 刘表 ;位于 益州 刘璋 等势力。其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朝丞相的名义讨伐各路军阀,在 官渡之战 中消灭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军的主力,但同时架空汉室权力,全权代理皇帝处理朝政,汉朝皇帝此时已经是空有名分而无实际了。前期曹操虽 连战 得胜却在 赤壁之战 中被孙刘联军击败。三分之势逐渐形成。220年正月,曹操死后,子 曹丕 袭位,十月逼迫 献帝 让位,改国号为魏,东汉灭亡。而后, 刘备 随即在蜀地宣布继承汉朝法统,建立了沿用汉国号的政权,史称 蜀汉
秦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乱不休,致使 河套 为匈奴所据, 南越 闽越 黔中 等地相继独立,至汉初国土仅剩214万平方公里 [137] 。到 汉武帝 时期,大规模开边拓土,于 元朔 二年(前127年)派 卫青 北击匈奴,收复 河套 朔方郡 五原郡 [138-139] 元狩 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 河西走廊 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 武威郡 酒泉郡 [140] ,后又分出 张掖郡 敦煌郡 [139] [141] 元鼎 六年(前111年),攻灭 南越国 并进占 海南岛 ,于该地设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 [142] ,又平 西南夷 设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 [143] 元封 二年(前109年),吞并 滇国 益州郡 [144] ,将西南边境推至 云南 哀牢山 高黎贡山 ;元封三年(前108年),灭亡 卫满朝鲜 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145] ,自此奠定 汉地 基本范围; 太初 三年(前102年),又修建 外长城 光禄塞 居延塞 [146] ,将北疆推进至 戈壁沙漠 一带。 汉宣帝 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 乌垒 城置 西域都护府 ,正式将 西域 纳入版图。 [147]
东汉相对 西汉 国土略有变化, 汉昭帝 始元五年(前82年)将 真番郡 临屯郡 并入 乐浪郡 玄菟郡 [148] ,至 光武帝 建武六年(30年)弃岭东地 [149] ;因 汉元帝 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 珠崖郡 儋耳郡 而失去对 海南 的控制 [150] ;交州的 日南郡 象林县 汉顺帝 永和二年(137年)被 林邑 割据独立 [151-152] ;建武二十四年(48年) 南匈奴 内附并被安置于 河套 [153] ,又于 建武 二十六年(50年)置 匈奴中郎将 监护南匈奴降部 [154] ;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率众内属 [155] ,内迁于北部诸郡之北,又置乌桓校尉监护 乌桓 并兼领 鲜卑 [121] 汉明帝 永平十二年(69年) 哀牢 内附,以其地置 永昌郡 [156] ,西南得以扩充至 缅甸 北部。
后“及孝和晏驾,西域背畔”,直至 汉安帝 延光二年(123年)任命 班勇 为西域长史 [159] ,并于 汉顺帝 永建二年(127年)平定西域诸国,然而 乌孙 葱岭 以西诸国已脱离汉廷的控制,自此“ 三绝三通 ”而终。 [160] 东汉末年,因海内虚耗、人口锐减, 曹操 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并将盘踞于河东的 南匈奴 分为五部,各设汉官司马兼领之 [161] ,但汉朝直到灭亡仍保有汉地十三州一部的辽阔疆域。
汉朝初期,刘邦封异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叛乱不断遂而消清大部分异姓王,仅留 长沙王 吴芮 。同时大封同姓诸侯,这些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谮于天子”。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导致中央政府所实际控制的区域萎缩。吕后时期,增加外戚诸侯王。到文帝时期又纷纷铲除,增加刘氏诸侯王。但是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已经对中央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162]
文帝接受 贾谊 的建议,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诸侯的势力。景帝即位后采纳 晁错 的建议,直接缩减王国的 封地 ,引发诸侯王的强烈反弹,导致 吴楚七国之乱 爆发,但未几就宣告失败。景帝借此缩小各王国的辖地。武帝时期则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 余子 皆分一县或一乡的土地。因此王国不断缩小,汉郡不断扩大,加上边郡的开扩,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加强。同时,政府将大量面积较大郡予以分割。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国103个,辖县、 侯国 、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 [162]
蜀汉时期的领土范围大致为今四川、云贵、陕西旧 汉中府 缅甸 北部地区一带,虽然 昭烈帝 刘备曾经大举伐吴, 诸葛亮 姜维 屡次北伐,但终究未曾改变 蜀汉 的基本国土范围。 [162]

汉朝 行政区划

州作为行政区,在 西汉 武帝时萌芽,到 东汉 末年正式成型。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设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163] 。东汉末年,地方多事。 中平 五年,朝廷选重臣出任 刺史 ,称 州牧 ,掌一州军民 [163] 。州从 监察区 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163] 。十三个州为: 司隶 (治 洛阳 )、 徐州 (治邳县)、 青州 (治 临淄 )、 豫州 (治 谯县 )、 冀州 (治高邑)、并州(治晋阳)、 幽州 (治 蓟县 )、 兖州 (治 昌邑 )、 凉州 (治 陇县 )、益州(治 雒县 )、荆州(治 汉寿 )、扬州(治 历阳 )和 交州 (治 龙编 [163] 兴平 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
东汉末年全国十三个州
司隶
河南尹, 河内郡 河东郡 弘农郡 ,京兆郡, 冯翊郡 ,扶风郡
豫州
颍川郡 ,汝南郡,梁国,沛国,陈国, 鲁国
冀州
魏郡 ,巨鹿郡,常山郡,中山国,安平国,河间国,清河国,赵国,渤海郡
兖州
陈留郡,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郡, 山阳郡 济阴郡
徐州
彭城国,下邳国、东海国,琅邪国,广陵郡
青州
济南国,平原郡,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
荆州
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扬州
九江郡, 丹阳郡 ,庐江郡,会稽郡,吴郡,豫章郡
益州
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
凉州
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张掖 属国, 居延 属国
并州
上党郡,太原郡,上郡,西河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朔方郡
幽州
涿郡,广阳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 乐浪郡 ,辽东属国
交州
南海郡 ,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 御史中丞 ,掌管宫内事务 [164] 。太尉虽与丞相尊位相等,实际除却军事外,不预闻任何政事。 [165] 九卿则是 太常 (掌祭祀鬼神)、 光禄勋 (掌门房)、 卫尉 (掌卫兵)、 太仆 (掌车马)、 廷尉 (掌法律)、 大鸿胪 (掌礼宾)、 宗正 (掌皇家族谱)、 大司农 (掌全国经济)、 少府 (掌皇室财政) [164] 。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皇权开始大幅膨胀, 尚书令 的地位大幅抬升 [166] 。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 严安 、主父偃、 朱买臣 等为郎加以 侍中 ,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 中朝 (又称内朝)。原以丞相为首的 三公九卿 组成外朝。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 察举制 ,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 孝廉 茂才 (西汉时称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名讳改为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武帝时期设置太学,是中国古代第一所公办学校,专门培养才学之士。
东汉时期,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 选士制度 ,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你举荐个人,还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二十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保卫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 北军 ,保卫首都其他地区。
2023年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简牍1万多片。 从简牍已辨认出益州郡及下辖滇池、建伶等12个县名。 简牍中还出现“滇国”“滇相”“滇丞”“滇廷”等记述,表明汉朝设立了滇相等官员治理滇国。 简牍中有多块户版,表明汉朝已在益州郡推行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242] 汉代画象砖“牛耕图”
汉朝的 土地所有制 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税分为 算赋 口赋 。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年每人纳一百二十钱 (一算) 。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年每人纳廿钱。西汉早期奉行 重农抑商 政策,虽然恢复了农业生产,但经济实力仍然略显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改行贵粟政策,国家存粮进一步大涨,经济实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汉元帝时期,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自耕农 大量破产,沦为 佃农 。豪强庄园势力日益强大。东汉后期,这一现象更甚,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亦间接导致了三国局面的形成。汉朝时期,铁农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 [176] 。一些新式 耕田 法,如代田法、区田法相继诞生 [177] 。国家注重兴修水利,尤以关中地区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国渠、 六辅渠 白渠 等。东汉时期,出现了 翻车 和渴乌等水利工具 [178] ,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率 [177]
西汉早期,冶铁业分国营(中央政府)、官营(地方经营)和民营三种类型 [179] 。当时著名冶铁家有 卓王孙 、南阳孔氏等。汉武大帝于元狩三年收冶铁为国营,对国家财政较有利,但民间却鲜有私人冶铁业了。之后一直没有改变此政策 [179] 。到了东汉,冶铁业由社会自营,加上水排的发明,冶铁业更加发达。
西汉早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 [180] 。文帝时期,在贵粟政策下,商人竞买爵位,扩大贸易领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汉时期,全国已有数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 邯郸 江陵 、吴、 寿春 番禺 、成都等。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随著商业的发展,一些经商哲学纷纷出现。到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商道线路发达,各地货物往来更加频繁 [180]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 西汉 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 [167]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 元光 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 汉武帝 后期因繁重徭役导致户口锐减,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是因民众不堪重负逃税导致人口登记不实以致 [168] 汉昭帝 汉宣帝 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 [167] 。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 [169] 学者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隐户及外族,因此认为西汉末人口应有6300万。
由于中国历史早期农业发展集中在黄河流域,故西汉人口密度分布极不均匀。以淮河、 秦岭 为界,北方人口约八成, 南方人口 不足两成。 人口数 超过500万的司、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这五州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首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170] 。人口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 成都平原 南阳盆地 太湖平原 宁绍平原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起义导致人口锐减 [171] ,东汉建立后人口开始恢复。光武帝 中元 二年(57年)全国有户4279634,口21007820;汉明帝 永平 十八年(75年)全国有户5860573,口34125021;汉章帝 章和 二年(88年)全国有户7456784,口43356367;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全国有户9237112,口53256229,垦田面积达7320170,为东汉之最。 汉桓帝 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 [172] 不过古今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 汉地 匈奴 羌族 氐族 等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 [173] ,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 [174]
东汉的人口分布又有变化。中原人口为躲避战火向长江流域迁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荆、扬、益四州。荆益两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扬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长的同时,北方大部分郡国人口减少。之后经过 东汉末年 的军阀混战,到 三国 初仅余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汉人口峰值的40%。 [175]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 儒家文化 成为当时和日后的 中原王朝 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 华夏族 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佛教最早传入中国大约是西汉时期。 [237] 第一座佛教寺庙是在洛阳营建的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张陵正一盟威之道的直接渊源就是巴蜀氐羌民族的原始巫教——鬼道。 [239]

汉朝 五德学说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第一个年号。汉初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 王莽篡汉 建立 新朝 ,方才采用 刘向 刘歆 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 汉光武 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 [181] 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 汉书 》、《 三国志 》等皆采用这种说法 [182-183] ,因此汉代亦被称为“ 炎汉 ”。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 刘汉 ”。 [184]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东汉桓帝时,仅 太学生 就号称有3万人。
在史学方面, 司马迁 的《 史记 》是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也是 二十四史 中的第一部,为以后两千年 正史 的编纂提供规范。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185] 。班固所编写的《汉书》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全书体例仿效《史记》,惟改“书”为“纪”,废“世家”入“列传”,还开创了刑法、五行、地理、天文、艺文四志和《 百官公卿表 》。 [186]
宣帝时期,在 太学 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 春秋 》有两家,共十二博士。东汉初年,增加到十四博士。到东汉晚期, 古文经学 走向发达, 今文经学 日益衰微 [188] [189]
汉政府设立 乐府 ,搜集民间诗歌,即为乐府诗,后世的《 乐府诗集 》《 古诗十九首 》《 玉台新咏 》中便搜集了不少汉代乐府诗,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也是写成于汉代末年。赋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司马相如 的《 子虚赋 》、《 上林赋 》, 张衡 的《 二京赋 》等均为千古传颂的文学名篇。汉代时期,隶书亦渐渐取代 小篆 成为主要书写字体,而隶书的出现则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 分水岭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标点符号的雏形。 [188]
汉代在立国时用无为而治之法,文景时期,又用 黄老思想 为主 [190] ,并辅以儒家和 法家思想 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 [191] 。而从汉武帝之后,统治者又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辅”,即先用德礼教化,教化无效再施之以刑罚。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成为汉武大帝以后汉王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这一思想对后世历代王朝的立法影响很大。汉宣帝曾有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192] ”便是这种思想的精辟阐述。由于 秦始皇 焚书坑儒所毁坏的很多文献书籍 [189] ,通过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发掘记录得以重现,包括 五经 当中的古文尚书,也是这时候发掘整理出来的。汉武大帝采纳董仲舒、 公孙弘 等的意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经学成为学术主流。
独尊儒术一是全国有了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民众有了一个统一的灵魂,邪辟之说灭息,统纪一而法度明,民知所从,加强和巩固了汉王朝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二是在当时董提出崇儒、尊儒思想,并得到封建统治者汉武帝重视,对于主张德政,消弭武力,兴办学堂,重视人才,强化教化,对边地实施羁糜政策,对外反击匈奴,把西汉的文治武功推向了鼎盛时期,对促进西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的发展和繁荣亦起了很在大的作用。三是由于尊儒,使得儒士得到重用和培养,儒士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对于封建的文化教育事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董氏的大一统德政、重民、任贤等思想主张,适应了当时封建社会发展,有其积极意义。
佛教在中国有2000余年的历史。佛教最早传入中国大约是西汉时期,历史上有“伊存授经”、“永平求法”等说法。“伊存授经”是西域来的外交官应邀向西汉末年的上层社会传授佛经。“永平求法”是东汉初年,汉明帝派员西行求法。 [237] 白马寺 是中国第一间佛寺 [193-194]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238] 东汉末年,道教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 太平道 [195] 另外一支为天师道,亦称为五斗米道 [196] 张道陵 创五斗米道),而五斗米道内部还有一个大支派,以 于吉 为教主,在长江下游地区传播 [196]
东汉张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候风 地动仪 [198] 落下闳 等人制定的《 太初历 》第一次将 二十四节气 订入历法。
张仲景 因《 伤寒杂病论 》而被尊为中华“ 医圣 ”、中医之祖。而史书记载 华佗 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 [199] [200]

汉朝 数学

公元前一世纪的《 周髀算经 》及东汉初年的《 九章算术 》则是数学领域的杰作。其中,《九章算术》是对战国、秦、汉 古代社会 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列有分数四则运算、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西方称 双设法 )、各种面积和 体积公式 、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等筹算方法,形成了一个以 筹算 为中心、与 古希腊 数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201]
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世界第一大帝国 [187] ,至汉武帝时期, 大汉王朝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 霍去病 越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封狼居胥而还,最远达到今天的俄罗斯 贝加尔湖 附近, 匈奴帝国 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 [207] 。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 张骞 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204] ,降服中亚大国大宛,西域臣服,开拓了“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 [208] 的广袤国土,奠定了现今中华的版图。
汉宣帝 时期,郑吉迫使匈奴逐日王降汉,大破车世国, 驱逐匈奴在西域势力,设置西域都护府,使得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南匈奴 降汉,北匈奴单于被 陈汤 斩杀于康居,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209] !”的时代强音,解决了匈奴问题。到了东汉时期,在大将 窦宪 的打击下,迫使北匈奴西逃至欧洲。基本彻底解决了困扰汉朝的匈奴边境问题。之后东汉明帝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

汉朝 匈奴

公元前三世纪,匈奴被冒顿单于统治,国力非常强大,多次侵犯边境。公元前200年冬,刘邦亲率大军北上,匈奴军队佯装后退,汉军则迅速北进到 平城 白登山 。却在白登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锐 骑兵 包围。刘邦与汉军被包围七天七夜。最后刘邦贿赂匈奴阏氏才得以逃出重围 [139] 。由于长年战乱,国家初定,经济残破,汉朝采取和亲政策力求与匈奴暂时维持和平。 [166]
到了景帝时期,汉朝一方面继续和亲,另外也在边境进行 屯田 移民,在国内则实行复马令来增加马匹,加强 士卒 训练并大量制造兵器,这些都是预备反抗的准备 [166] 。汉武帝年间,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将领对匈奴进行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朝收复河套并占据河西走廊,切断了匈奴与 西羌 的关系 [210] ,为汉朝与西域之间开辟通道,而匈奴则狼狈北徙 漠北 ,匈奴帝国从此逐渐走向衰亡,匈奴威胁基本解除。 [210] 西汉与匈奴战争
后来,在汉匈大战中战败的匈奴帝国分裂,其中一部首领 呼韩邪单于 主动要求与汉称臣,汉元帝以 王昭君 嫁与呼韩邪单于,是为 昭君出塞 ,北匈奴单于被陈汤于 康居 斩杀,发出“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到了东汉时期,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匈奴由于天灾和内乱又分为两部,分别为南、北匈奴。其中 南匈奴 立呼韩邪之孙比为单于,与汉朝关系友好 [211] 。北匈奴立蒲奴为单于,在 汉明帝 时期一度侵扰汉朝边境,后被击退。章和元年,北匈奴为 鲜卑 所破,单于被杀,其中五十八部降汉。章和二年,汉车骑将军 窦宪 大破 北匈奴 北单于 遁逃,窦宪在 燕然山 刻石纪功而还。 此后, 北匈奴 向西迁徙,间接改变了欧洲历史格局。 [210] [212]
西域早期指东起 玉门关 、西抵葱岭的地区,后泛指包括今新疆与 葱岭 以西地区。西汉前期,西域诸国皆臣属于 匈奴 [212] ,到了 汉武帝 时期,于建元三年(前138年)派 张骞 出使 大月氏 以联合夹击匈奴 [212] 。张骞在路上一度被匈奴扣押,并在匈奴娶妻,十馀年後逃出,经 大宛 等国到 大月氏 ,但未能取得夹击匈奴的答复 [212] 。後来张骞东返,又被匈奴扣押。直到 元朔 三年(前126年)才返回 长安 ,回来时只剩他和随从 堂邑父 两人,他的匈奴妻子也一并来到长安 [212]
元狩四年(前119年), 汉武帝 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约 乌孙 共击匈奴。虽然张骞未能说服乌孙国王夹击匈奴,但是张骞却与其使节先後游历大宛等国,後来亦由各国使节陪同,返回长安,从此以後,汉朝与匈奴反复在西域地区争夺 [212] 。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以 细君公主 与乌孙和亲。细君死後,汉又在太初四年(前101年)以 解忧公主 续嫁。同年,汉朝大破大宛,西域南道各国都转投汉朝 [212] 。汉武帝在 乌垒 使者校尉 ,又在渠犁屯田。到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又驱逐 匈奴 驻在西域的 僮仆 都尉,控制西域北道,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还在乌孙国都赤谷一带屯田。元帝时,又增戊己校尉,在车师前王庭屯田。西汉末年,西域分为五十五国。 [210] [213]
新莽 时期, 王莽 贬去其王号,降为侯,西域与中国关系趋紧 [214] 。东汉 永平 十六年(73年) 汉明帝 派遣 窦固 入伊吾屯田驻兵,次年在乌垒重设 西域都护 [215] ,但好景不长,永平十八年(75年)六月, 西域都护府 焉耆 龟兹 攻陷 [216] 汉章帝 继位后罢免 西域都护 ,并诏令吏士回国,而当时身为军司马 班超 选择留在 西域 招抚诸国 [217] [214] 永元三年(91年) 汉和帝 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218] 永元 六年(94年)七月,西域都护 班超 大破 焉耆 尉犁 彻底收复西域
随著西域局势的逐步趋于稳定,商旅往来日益频繁, 丝绸之路 在西汉后期形成 [219] 。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汉朝遣使者至安息、奄蔡、条支和 身毒 等国,一年多则十余批,少则五六批,携带金币帛等物品,需要至少两三年,甚至八九年才能返回 长安 。中国运往西方的物产以丝绸、铁器和漆器为主;而良马、骆驼、香料、 葡萄 、石榴、 苜蓿 胡麻 、黄瓜、 胡豆 胡桃 等也源源不断进入中国 [219]

汉朝 三越

西汉立国之始,它的南边有三个由中原人与当地人所建立的国家,即 东瓯 闽越 南越 ,统称“三越”。东瓯据今 浙江 南部,闽越据今 福建 ,南越据今 岭南 越南 北部 [220] 。这三国虽受汉高祖册封,实际上为独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汉武帝为止。
到了汉武帝时,汉朝武功强盛,三个国家的国力却因互相攻伐而衰弱,最后在汉武帝时期先后被灭,为了防止 东瓯 闽越 再发生叛乱,于是将二国的人民迁徒至长江与淮水地区 [221] ,另以 南越 之地分置九郡 [222] ,自此之后,这个地区并未发生大乱 [220] 光武帝 建武十六年(40年), 交趾 地区发生叛乱,刘秀派遣 马援 平乱,大破叛军於浪泊,后又在 汉顺帝 永和二年(137年)爆发象林蛮叛乱 [223] ,自此 林邑 建国割据 日南郡 象林县 [152] [220]

汉朝 西南夷

西汉初,今云贵与四川西南部这一片广大的区域尚不属中国,盘踞当地的 少数民族 被汉人统称为 西南夷 ,它们有的进入农业社会,有的则维持游牧生活,并且建立许多国家。汉武帝时期,令唐蒙由筰关入夜郎,见其君多同,给予丰厚的赏赐,并告知其汉朝的声威,说服其臣属於汉朝,夜郎愿意臣属於汉朝。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於夜郎及其附近之地置犍为郡;并於夜郎置夜郎县,以多同之子为令。同年,邛、筰、冉、駹等族,请求成为汉朝的臣属,於是汉在其地置十馀县,由都尉统之,隶属於蜀郡。 [224]
西汉末年,朝鲜半岛的形势,大致是北部是汉四郡辖区;新罗据东南部地,百济据西南部地。百济、新罗因居半岛南部,与汉朝无往来,惟高句丽与汉接近,关系较密切,自建国后,一直向汉朝称臣,后来东汉之后,高句丽时叛时降 [227]

汉朝 日本

汉代 日本列岛 上的国家共有一百多个,汉朝统称为 倭国 。自汉武帝于朝鲜半岛设汉四郡后,中国文化开始影响诸倭,诸倭通使于汉者达三十余国,倭奴也于此时开始对汉作岁时的贡献,纳贡的地点大概在 乐浪郡 [229]
光武初年,辽东太守 祭肜 威震北方,若干外族国家闻声朝献。建武中元二年(57年),当时正是日本史上的 垂仁天皇 时代,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 [230] ,光武帝赐有汉倭奴国王金印,金印证明倭国是汉朝属国。该金印曾于清 乾隆 四十九年(1784年)在九州北部发现,是日本的国宝,但其真赝已无法确定。 [210] 此时倭奴又于安帝 永初 元年(107年)和献帝建安六年(201年)两度来朝。到三国时代,双方的交流更加密切 [230]

汉朝 中亚

汉武帝派遣 张骞 出使西域,首次开辟 丝绸之路 ,使 中国 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张骞 曾经到达 大宛 (今 锡尔河 上游)、 大月氏 阿姆河 中流) [231] 康居 锡尔河 下游) [232] 等国。张骞的副使还到达过 大夏 (今 阿富汗 [232] 安息 (今 伊朗 [232] 之后的汉使还到达 奄蔡 黑海 以北)、 条支 (今 叙利亚 [232] 。永元九年(97年), 班超 派甘英出使 大秦 (即 罗马帝国 )。 甘英 条支 安息 等国,到大秦西界望海而还 [232] [214] [233]

汉朝 欧洲

延熹九年(166年), 罗马皇帝 安敦 遣使到东汉京师洛阳,朝见汉桓帝,标志着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东西方两大帝国外交关系正式建立,丝绸之路首次正式打通并延伸到了欧洲。 [235] [241]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以 汉服 ,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 留仙裙 ”。
男服: 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 礼服 ,是天子及三公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 五岳 四渎 山川 、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候大夫行大射礼于 辟雍 的时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 朝服 ,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女服: 庙服:相当于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
蚕服:相当于 周代 鞠衣 。每年三月,皇后率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

汉朝 饮食

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 职官 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 太官 ,汤官和 导官 ,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 [202] 。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 太官令 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汤官各拥有 奴婢 3000人,为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一年达二万万钱。这笔开支相等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每天开支达54.8万钱,相当于2700多石上好的粱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203] ”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 [204]
在此时期 中国饮食文化 的对外传播也加剧了。据《史记》、《汉书》等记载 [204]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 胡瓜 、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中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205]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 (今越南) 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206] [206]
同一时期,中国人 卫满 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 朝鲜人 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汉朝帝王世系表
公元前202年2月 刘邦 称帝 ,建国号汉,定 长安 ,史称“ 西汉 ”。
庙号
谥号
名讳
生卒与在位时间
年号
陵寝
太祖
高皇帝
前256- 前206 - 前195
孝惠皇帝
前211- 前195-前188
—(西汉前少帝)
刘恭
?- 前188-前184
一(西汉后少帝)
?- 前184-前180
太宗
孝文皇帝
前203- 前180-前157
孝景皇帝
前188- 前157-前141
世宗
孝武皇帝
前157- 前141-前87
建元、元光
元朔、元狩
元鼎、元封
太初、天汉
太始、征和
后元
孝昭皇帝
前95年- 前87-前74
始元、元凤
元平
海昏侯
前92- 前74(7-8) -前59
前91- 前74-前48
本始、地节
元康、神爵
五凤、甘露
黄龙
(后去庙号)
孝元皇帝
前75- 前48-前33
初元、永光
建昭、竟宁
(后去庙号)
孝成皇帝
前52- 前33-前7
建始、河平
阳朔、鸿嘉
永始、元延
绥和
孝哀皇帝
刘欣
前25- 前7-前1
建平、太初
元将、元寿
(后去庙号)
孝平皇帝
前9- 前1-5
元始
—(孺子婴)
5- 6-8
居摄、初始
孺子婴墓
公元8年12月王莽受禅,改国号为新 ,定都 常安 ,史称“ 新莽 ”。
公元23年2月刘玄称帝,复国号汉,定都 南阳 ,史称“ 玄汉 ”。
淮阳武顺王
?- 23 - 25
更始
淮阳武顺王墓
公元 25 年6月刘秀称帝 复国号汉,定都 洛阳 ,史称“ 东汉 ”。
世祖
光武皇帝
前6- 25-57
建武
建武中元
显宗
孝明皇帝
28- 57-75
永平
肃宗
孝章皇帝
58- 75-88
建初、元和
章和
穆宗
(后去庙号)
孝和皇帝
79- 88-105
永元、元兴
孝殇皇帝
105- 106(1-8)
延平
孝德皇
78年-107年
甘陵
恭宗
(后去庙号)
孝安皇帝
刘祜
94- 106-125
永初、元初
永宁、建光
延光
一北乡侯(东汉前少帝)
?- 125(3-10)
敬宗
(后去庙号)
孝顺皇帝
115- 125-144
永建、阳嘉
永和、汉安
建康
孝冲皇帝
143- 144-145
永憙
孝质皇帝
138- 145-146
本初
孝穆皇
?-148
乐成陵
孝崇皇
刘翼
?-?
博陵
威宗
(后去庙号)
孝桓皇帝
132- 146-167
建和、和平
元嘉、永兴
永寿、延熹
永康
孝元皇
?-?
敦陵
孝仁皇
?-?
孝灵皇帝
156- 168-189
建宁、熹平
光和、中平
弘农怀王(东汉后少帝)
176- 189(4-9) -190
光熹、昭宁
永汉
弘农怀王墓
孝献皇帝
曹叡 谥)
孝愍皇帝
刘备 谥)
181- 189-220 -234
中平、初平
建安、延康
公元220年11月 曹丕受禅,改国号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延续汉朝,史称“蜀汉”,又称“季汉”。
《史记·高祖本纪第八》: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二节·秦帝国的覆灭》,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34页-第36页,ISBN:9787510800580。 注:秦朝灭亡之后,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楚王朝。西楚,是介于秦朝和汉朝之间的一个历史朝代,建立者是西楚霸王项羽,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6年四月--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而过去史学界计算西汉年数的方法自公元前207年12月刘邦灭掉秦国算起,并以农历汉元年十月为汉元年的首月是不正确的。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三节·楚汉相争》,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36页-第45页,ISBN:9787510800580。 班固·《汉书·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第九 》 班固·《汉书·卷四十·王陵传第十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平及绛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薨。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三节·楚汉相争》,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45页-第46页,ISBN:9787510800580。 班固·《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第十 》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二章 汉帝国与边疆诸民族的关系·第一节 北亚游牧帝国的盛衰》,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第163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四节 休养生息的时代(汉惠帝~景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47页-第49页,ISBN:9787510800580。 班固·《汉书·卷四十·周勃传第十 》勃既定燕而归,高帝已崩矣,以列侯事惠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年,高后崩。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产以吕王为相国,秉权,欲危刘氏。勃与丞相平、朱虚侯章共诛诸吕。语在《高后纪》。斋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四节 休养生息的时代(汉惠帝~景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49页-第53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四节 休养生息的时代(汉惠帝~景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65页,ISBN:9787510800580。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2005年2月,第16页—第50 页。ISBN 7-108-00449-6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五节 波澜壮阔的有为时代(武昭宣三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66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五节 波澜壮阔的有为时代(武昭宣三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67页-第72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五节 波澜壮阔的有为时代(武昭宣三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72页-第74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二章 汉帝国与边疆诸民族的关系·第二节 西域的开拓运动》,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第176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五节 波澜壮阔的有为时代(武昭宣三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83页-第85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五节 波澜壮阔的有为时代(武昭宣三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85页-第90页,ISBN:9787510800580。 《汉书·卷六十三》:王受皇帝玺绶,袭尊号。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乱。大将军光与群臣议,白孝昭皇后,废贺归故国,赐汤沐邑二千户,故王家财物皆与贺。 《汉书·卷八》: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奏可。遣宗正德至曾孙尚冠里舍,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軨猎车奉迎曾孙,就齐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汉书·卷八》: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光薨。……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复使乐平侯山领尚书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汉书·卷八》:秋七月,大司马霍禹谋反。诏曰:“乃者,东织室令史张赦使魏郡豪李竟报冠阳侯霍云谋为大逆,朕以大将军故,抑而不扬,冀其自新。今大司马博陆侯禹与母宣成侯夫人显及从昆弟冠阳侯云、乐平侯山、诸姊妹婿度辽将军范明友、长信少府邓广汉、中郎将任胜、骑都尉赵平、长安男子冯殷等谋为大逆。显前又使女侍医淳于衍进药杀共哀后,谋毒太子,欲危宗庙。逆乱不道,咸伏其辜。诸为霍氏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皆赦除之。” 《汉书·卷八》:又诏:“池崇未御幸者,假与贫民。郡国宫、馆,勿复修治。流民还归者,假公田,贷种、食,且勿算事。” 《汉书·宣帝纪》:九月,诏曰:“朕惟百姓失职不赡,遣使者循行郡国问民所疾苦。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之。今年郡国颇被水灾,已振贷。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 《汉书·卷二十四上》:漕事果便,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汉书·卷八》:又曰:“鳏、寡、孤、独、高年、贫困之民,朕所怜也。前下诏假公田,贷种、食。其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二千石严教吏谨视遇,毋令失职。” 《汉书·卷八》:三月,以凤皇、甘露降集,赐天下吏爵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 三月,诏曰:“乃者,神爵五采以万数集长乐、未央、北宫、高寝、甘泉泰畤殿中及上林苑。朕之不逮,寡于德厚,屡获嘉祥,非朕之任。其赐天下吏爵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加赐三老、孝弟、力田帛,人二匹,鳏、寡、孤、独各一匹。” 《汉书·宣帝纪第八》: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汉书·卷七十》: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汉书·卷八》:匈奴单于称臣,遣弟谷蠡王入侍。以边塞亡寇,减戍卒什二。 《汉书·卷九十四下》:其后,都护甘延寿与副陈汤发兵即康居诛斩郅支,语在《延寿、汤传》。 《汉书·卷七十》: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书·卷九十四下》:至孝宣之世,承武帝奋击之威,直匈奴百年之运,因其坏乱几亡之厄,权时施宜,覆以威德,然后单于稽首臣服,遣子入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六节 西汉中衰与政权结构的变动(元帝~王莽篡汉)》,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93页-第94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六节 西汉中衰与政权结构的变动(元帝~王莽篡汉)》,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第104页,ISBN:9787510800580。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七节 王莽托古改制的迷梦》,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第114页,ISBN:9787510800580。 范晔·《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七节 王莽托古改制的迷梦》,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第118页,ISBN:9787510800580。 《后汉书·卷四十七》:光武中兴,未遑外事,故匈奴负强,驱率诸国。 黄现璠撰《汉代学术思想之三变》,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七期,1941年10月8日 《后汉书·孝明帝纪》:十六年春二月,遣太仆祭肜出高阙,奉车都尉窦固出酒泉,驸马都尉耿秉出居延,骑都尉来苗出平城,伐北匈奴。窦固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屯伊吾庐城。 《后汉书·卷八十八》: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窴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明年,始置都护、戊己校尉。 《后汉书·卷八十八》:章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二章 汉帝国与边疆诸民族的关系·第一节 北亚游牧帝国的盛衰》,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70页-第172页,ISBN:9787510800580。 《后汉书》-班梁列传: .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子,因求汉公主。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永元二年,月氏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谢遂前攻超,不下,又抄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龟兹求救,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超伏兵庶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 [引用日期2021-02-06]
  •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 》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 《后汉书·孝明帝纪》:十二年春正月,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内属,于是置永昌郡,罢益州西部都尉。 范晔·《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夏四月丙辰,诏曰:“予未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先帝受命中兴,德侔帝王,协和万邦,假于上下,怀柔百神,惠于鳏、寡。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有废失。圣恩遗戒,顾重天下,以元元为首。公卿百僚,将何以辅朕不逮?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同产子;及流人无名数欲自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粟,人十斛。其施刑及郡国徒,在中元元年四月己卯赦前所犯而后捕系者,悉免其刑。又边人遭乱为内郡人妻,在己卯赦前,一切遣还边,恣其所乐。中二千石下至黄绶,贬秩赎论者,悉皆复秩还赎。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若涉渊水而无舟楫。夫万乘至重而壮者虑轻,实赖有德左右小子。高密侯禹,元功之首;东平王苍,宽博有谋;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其以禹为太傅,苍为骠骑将军。大尉憙告谥南郊,司徒奉安梓宫,司空鲂将校复土。其封憙为节乡侯,为安乡侯,鲂为杨邑侯。 范晔·《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眇眇小子,属当圣业。间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颤。祝哽在前,祝噎在后。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修,万舞于庭。朕固薄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乘,《诗》刺彼己,永念惭疚,无忘厥心。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其赐荣爵关内侯,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耋,恤幼孤,惠鳏寡,称朕意焉。” 范晔·《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二月甲寅,太尉赵憙、司徒李免。丙辰,左冯翊郭丹为司徒。己未,南阳太守虞延为太尉。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炟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流人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范晔·《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五月丙辰,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流民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无家属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诏曰:“昔曾、闵奉亲,竭欢致养;仲尼葬子,有棺无椁。丧贵致哀,礼存宁俭。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于一奠。糜破积世之业,以供终朝之费,子孙饥寒,绝命于此,岂祖考之意哉!又车服制度,恣极耳目。田荒不耕,游食者众。有司其申明科禁,宜于今者,宣下郡国。” 范晔·《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制曰:“天生神物,以应王者;远人慕化,实由有德。朕以虚薄,何以享斯?唯高祖、光武圣德所被,不敢有辞。其敬举觞,太常择吉日策告宗庙。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流人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郎、从官视事十岁以上者,帛十匹。中二千石、二千石下至黄绶,贬秩奉赎,在去年以来皆还赎。” 范晔·《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是岁,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范晔·《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岁。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后汉书·卷二十三》:明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曰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 《后汉书·卷二十三》:宪以北虏微弱,遂欲灭之。明年,夏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兵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 《后汉书》-耿弇列传: .三年,宪复出河西,以夔为大将军左校尉。将精骑八百,出居延塞,直奔北单于廷,于金微山斩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单于与数骑脱亡,尽获其匈奴珍宝财畜,去塞五千余里而还,自汉出师所未尝至也。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西羌传: .校尉邓训遣兵击迷唐,迷唐去大、小榆谷,徙居颇岩谷。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邓寇列传: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于是赏赂诸羌种,使相招诱。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训因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斩首虏六百余人,得马、牛、羊万余头。迷唐乃去大、小榆,居颇岩谷,众悉破散。其春,复欲归故地就田业,训乃发湟中六千人,令长史任尚将之,缝革为船,置于B236上以度河,掩击迷唐庐落大豪,多所斩获。复追逐奔北,会尚等夜为羌所攻,于是义从羌胡并力破之,斩首前后一千八百余级,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余头,一种殆尽。迷唐遂收其余部,远徙庐落,西行千余里,诸附落小种皆背畔之。烧当豪帅东号稽颡归死,余皆款塞纳质。于是绥接归附,威信大行。遂罢屯兵,各令归郡。惟置弛刑徒二千余人,分以屯田,为贫人耕种,修理城郭坞壁而已。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西羌传: .和帝永元四年,训病卒,蜀郡太守聂尚代为校尉。尚见前人累征不克,欲以文德服之,乃遣驿使招呼迷唐,使还居大、小榆谷。迷唐既还,遣祖母卑缺诣尚,尚自送至塞下,为设祖道,令译田汜等五人护送至庐落。迷唐因而反叛,遂与诸种共生屠裂汜等,以血盟诅,复寇金城塞。五年,尚坐征免,居延都尉贯友代为校尉。友以迷唐难用德怀,终于叛乱,乃遣驿使构离诸种,诱以财货,由是解散。友乃遣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迷唐乃率部落远依赐支河曲。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西羌传》 .至八年,友病卒,汉阳太守史充代为校尉。充至,遂发湟中羌胡出塞击迷唐,而羌迎败充兵,杀数百人。明年,充坐征,代郡太守吴祉代为校尉。其秋,迷唐率八千人寇陇西,杀数百人,乘胜深入,胁塞内诸种羌共为寇盗,众羌复悉与相应,合步骑三万人,击破陇西兵,杀大夏长。遣行征西将军刘尚、越骑校尉赵代副,将北军五营、黎阳、雍营、三辅积射及边兵羌胡三万人讨之。尚屯狄道,代屯BB7A罕。尚遣司马寇盱监诸郡兵,四面并会。迷唐惧,弃老弱,奔入临洮南。尚等追至高山。迷唐穷迫,率其精强大战。盱斩虏千余人,得牛马羊万余头。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西羌传》 .其秋,迷唐复将兵向塞,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及诸郡兵、属国湟中月氏诸胡、陇西牢姐羌,合三万人,出塞至允川,与迷唐战。周鲔还营自守,唯侯霸兵陷阵,斩首四百余级。羌众折伤,种人瓦解,降者六千余口,分徙汉阳、安定、陇西。迷唐遂弱,其种众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班梁列传: .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子,因求汉公主。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永元二年,月氏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谢遂前攻超,不下,又抄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龟兹求救,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超伏兵庶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班梁列传: .明年,龟兹、姑墨、温宿皆降,乃以超为都护,徐F8B5为长史。拜白霸为龟兹王,遣司马姚光送之。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班梁列传: .焉耆国有苇桥之险,广乃绝桥,不欲令汉军入国。超更从它道厉度。七月晦,到焉者,去城二十里,营大泽中。广出不意,大恐,乃欲悉驱其人共入山保。焉耆左侯元孟先尝质京师,密遣使以事告超,超即斩之,示不信用。乃期大会诸国王,因扬声当重加赏赐,于是焉耆王广,尉犁王B02A及北革建支等三十人相率诣超。其国相腹久等十七人惧诛,皆亡入海,而危须王亦不至。坐定,超怒诘广曰:“危须王何故不到?腹久等所缘逃亡?”遂叱吏士收广、B02A等于陈睦故城斩之,传首京师。因纵兵抄掠,斩首五千余级,获生口万五千人,马畜牛羊三十余万头,更立元孟为焉耆王。超留焉耆半岁,尉抚之。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帝纪第四》: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尉犁,斩其王。自是西域降服,纳质者五十余国。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南匈奴右温禺犊王叛,为寇。秋七月,行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冯柱追讨之,斩右温禺犊王。车师后王叛,击其前王。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和帝永元十二年夏四月,日南、象林蛮夷二千余人寇掠百姓,燔烧官寺,郡县发兵讨击,斩其渠帅,余众乃降。于是置象林将兵长史,以防其患。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鲜卑寇右北平,遂入渔阳,渔阳太守击破之。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夏四月,遣使者督荆州兵讨巫蛮,破降之。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和帝永元十三年,巫蛮许圣等以郡收税不均,怀怨恨,遂屯聚反叛。明年夏,遣使者督荆州诸郡兵万余人讨之。圣等依凭阻隘,久不破。诸军乃分道并进,或自巴郡、鱼复数路攻之,蛮乃散走,斩其渠帅。乘胜追之,大破圣等。圣等乞降,复悉徙置江夏。 [引用日期2021-02-15]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秋九月,辽东太守耿夔击貊人,破之。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耿弇列传: .后复为长水校尉,拜五原太守,迁辽东太守。元兴元年,貊人寇郡界,夔追击,斩其渠帅。 [引用日期2021-02-06]
  • 《资治通鉴•卷四十》 .春,高句骊王宫入辽东塞,寇略六县。夏,四月,庚午,赦天下,改元。 秋,九月,辽东太守耿夔击高句骊,破之。 [引用日期2021-02-06]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 [引用日期2021-02-06]
  • 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自明帝以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领卿署之职。 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时窦太后秉政,后兄大将军宪等并窃威权,朝臣上下莫不附之,而众独一心王室,不事豪党,帝亲信焉。及宪兄弟图作不轨,众遂首谋诛之,以功迁大长秋。策勋班赏,每辞多受少。由是常与议事。中官用权,自众始焉。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机。每有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前后符瑞八十一所,自称德薄,皆抑而不宣。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机。每有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 《后汉书·帝纪第四》:二月乙未,遣谒者分行禀贷三河、兖、冀、青州贫民。 《后汉书·帝纪第四》:六月,蝗、旱。戊辰,诏:“今年秋稼为蝗虫所伤,皆勿收租、更、刍焒;若有所损失,以实除之,余当收租者亦半入。其山林饶利,陂池渔采,以赡元元,勿收假税。” 《后汉书·帝纪第四》: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赐下贫、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及郡国流民,听入陂池渔采,以助蔬食。 《后汉书·帝纪第四》:丁未,诏曰:“去年秋麦入少,恐民食不足。其上尤贫不能自给者户口人数。往者郡国上贫民,以衣履釜为赀,而豪右得其饶利。诏书实覈,欲有以益之,而长吏不能躬亲,反更徵召会聚,令失农作,愁扰百姓。若复有犯者,二千石先坐。”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三月戊子,诏曰:“选举良才,为政之本。科别行能,必由乡曲。而郡国举吏,不加简择,故先帝明敕在所,令试之以职,乃得充选。又德行尤异,不须经职者,别署状上。而宣布以来,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司隶、刺史讫无纠察。今新蒙赦令,且复申敕,后有犯者,显明其罚。在位不以选举为忧,督察不以发觉为负,非独州郡也。是以庶官多非其人。下民被奸邪之伤,由法不行故也。” 《后汉书·帝纪第四》:八月辛酉,饮酎。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诣敦煌戍。其犯大逆,募下蚕室;其女子宫。自死罪已下,至司寇及亡命者入赎,各有差。 《后汉书·郡国志五》:光武中元二年,户四百二十七万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明帝永平十八年,户五百八十六万五百七十三,口三千四百一十二万五千二十一。章帝章和二年,户七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四,口四千三百三十五万六千三百六十七。和帝永兴元年,户九百二十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九,垦田七百三十二万一百七十顷八十亩百四十步。 《后汉书》-郭陈列传: .永元六年,宠代郭躬为廷尉。性仁矜。及为理官,数议疑狱,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务从宽恕,帝辄从之,济活著甚众。其深文刻敝,于此少衰。宠又钩校律令条法,溢于《甫刑》者除之。曰:“臣闻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故《甫刑》大辟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今律令死刑六百一十,耐罪千六百九十八,赎罪以下二千六百八十一,溢于《甫刑》者千九百八十九,其四百一十大辟,千五百耐罪,七十九赎罪。《春秋保乾图》曰:‘王者三百年一蠲法。’汉兴以来,三百二年,宪令稍增,科条无限。又律有三家,其说各异。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应经合义者,可使大辟二百,而耐罪、赎罪二千八百,并为三千,悉删除其余令,与礼相应,以易万人视听,以致刑措之美,传之无穷。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刘恺,字伯豫,居巢侯刘般少子,以当袭般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积十余岁,至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之,侍中贾逵因上书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逊洁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前世扶阳侯韦玄成,近有陵阳侯丁鸿、鄳侯邓彪,并以高行洁身辞爵,未闻贬削,而皆登三事。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和帝纳之,乃征恺,拜为郎,稍迁侍中。恺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文苑列传上》: .六年,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太守,香上疏让曰:“臣江淮孤贱,愚蒙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筭录。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极台阁。讫无纤介称,报恩暛死,诚不意悟,卒被非望,显拜近郡,尊位千里。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臣香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诚恐蒙顿,孤忝圣恩。又惟机密端首,至为尊要,复非臣香所当久奉。承诏惊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愿乞余恩,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以毕臣香蝼蚁小志,诚瞑目至愿,土灰极荣。”帝亦惜香干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赐钱三十万。是后遂管枢机,甚见亲重,而香亦祗勤物务,忧公如家。 [引用日期2021-02-19]
  • 《后汉书-文苑列传上》: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大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引用日期2021-02-19]
  • 《后汉书》-宦者列传: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   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张衡列传: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文多故不载。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儒林列传下: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方术列传下: .郭玉者,广汉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闲,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一针即瘥。召玉诘问其状。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闲,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律历中: .太史令玄等候元和二年至永元元年,五岁中课日行及冬*(夏)*至斗十一度四分一,合古历建星考灵曜日所起,其星闲距度皆如石氏故事..以太初历考建武元年尽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以新历十七得朔,三得晦,三得二日。又以新历上考春秋中有日朔者二十四事,失不中者二十三事.......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西域传: .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西域传: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引用日期2021-02-07]
  •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度,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窦融列传: .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明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曰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窦融列传: .北单于以汉还侍弟,复遣车谐储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见,愿请大使。宪上遣大将军中护军班固行中郎将,与司马梁讽迎之。会北单于为南匈奴所破,被创遁走,固至私渠海而还。宪以北虏微弱,遂欲灭之。明年,夏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兵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西域传: .及孝和晏驾,西域背畔。安帝永初元年,频攻围都护任尚、段禧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诏罢都护........顺帝永建二年,勇复击降焉耆。于是龟兹、疏勒、于胘、莎车等十七国皆来服从,而乌孙、葱领已西遂绝。 [引用日期2021-02-07]
  • 《隋书·卷八十三》:至于后汉,班超所通者五十余国,西至西海,东西四万里,皆来朝贡,复置都护、校尉以相统摄。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 .九月,癸丑,以光禄勋邓鸿行车骑将军事,与越骑校尉冯柱、行度辽将军硃徽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士及郡国迹射、缘边兵,乌桓校尉任尚将乌桓、鲜卑,合四万人讨之。 [引用日期2021-02-07]
  • 《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后汉书(唐)李贤等注》: .护乌桓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乌桓胡。应劭《汉官》曰:“拥节。长史一人,司马二人,皆六百石。并领鲜卑。客赐质子,岁时胡市焉。”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 .建武二十一年,鲜卑与匈奴入辽东,辽东太守祭肜击破之,斩获殆尽,事已具《肜传》,由是震怖。及南单于附汉,北虏孤弱,二十五年,鲜卑始通驿使。   其后都护偏何等诣祭肜求自效功,因令击北匈奴左伊育訾部,斩首二千余级。其后偏何连岁出兵击北虏,还辄持首级诣辽东受赏赐。三十年,鲜卑大人於仇贲、满头等率种人诣阙朝贺,慕义内属。帝封於仇贲为王,满头为侯。时渔阳赤山乌桓歆志贲等数寇上谷。永平元年,祭肜复赂偏何击歆志贲,破斩之,于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 [引用日期2021-02-15]
  •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 .安帝永初中,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赐燕荔阳王印绶,赤车参驾,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因筑南北两部质馆。鲜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质。 [引用日期2021-02-15]
  • 《后汉书》-窦融列传: .宪乃班师而还。遣军司马吴汜、梁讽,奉金帛遗北单于,宣明国威,而兵随其后。时虏中乖乱,汜、讽所到,辄招降之,前后万余人。遂及单于于西海上,宣国威信,致以诏赐,单于稽首拜受。讽因说宜修呼韩邪故事,保国安人之福。单于喜悦,即将其众与讽俱还,到私渠海,闻汉军已入塞,乃遣弟右温禺鞮王奉贡入侍,随讽诣阙。宪以单于不自身到,奏还其侍弟。南单于于漠北遗宪古鼎,容五斗,其傍铭曰“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宪乃上之。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百官五: .使匈奴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护南单于。置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之,掾随事为员。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卷九十》:乌桓或愿留宿卫,于是封其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皆居塞内,布于缘边诸郡,令招来种人,给其衣食,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时司徒掾班彪上言:“乌桓天性轻黠,好为寇贼,若久放纵而无总领者,必复侵掠居人,但委主降掾史,恐非所能制。臣愚以为宜复置乌桓校尉,诚有益于附集,省国家之边虑。”帝从之。于是始复置校尉于上谷宁城,开营府,并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 《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后汉书(唐)李贤等注》: .使匈奴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护南单于。置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之,掾随事为员。护羌、乌桓校尉所置亦然。应劭《汉官》曰:“拥节,屯中步南,设官府掾史。单于岁遣侍子来朝,谒者常送迎焉,得赂弓马毡罽他物百余万。谒者事讫,还具表付帑藏,诏书来自受。” [引用日期2021-02-07]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二十六年春正月,诏有司增百官奉。其千石已上,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已下,增于旧秩。   初作寿陵。将作大匠窦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令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厥。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遣谒者分将施刑补理城郭。发遣边民在中国者,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转输给食。 [引用日期2021-02-13]
  • 《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冬十二月辛未,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二十七。 范晔·《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九节 东汉政权的转换与崩溃(和帝~献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36页-第137页,ISBN:9787510800580。 范晔·《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五 》五月庚辰,特进邓骘及度辽将军邓遵,并以谮自杀。丙申,贬平原王翼为都乡侯。 范晔·《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 》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与显等定策禁中,迎济北惠王子北乡侯懿,立为皇帝。 范晔·《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 》少帝立二百余日而疾笃,显兄弟及江京等皆在左右。 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阎显时在禁中,忧迫不知所为,小黄门樊登劝显发兵,以太后诏召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屯朔平门,以御程等。诱诗入省,太后使授之印,曰:“能得济阴王者封万户侯,得李闰者五千户侯。”显以诗所将众少,使与登迎吏士于左掖门外。诗因格杀登,归营屯守。显弟卫尉景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盛德门。程传召诸尚书使收景。尚书郭镇时卧病,闻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逢景从吏士,拔白刃,呼白:“无干兵。”镇即下车,持节诏之。景曰:“何等诏?”因听镇,不中。镇引剑击景墯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送廷尉狱,即夜死。旦日,令侍御史收显等送狱,于是遂定。 范晔·《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闰月甲申,大将军梁冀潜行鸩弑,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中国古代史地图 [引用日期2013-10-12]
  • 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九节 东汉政权的转换与崩溃(和帝~献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50页-第158页,ISBN:9787510800580。 《后汉书》卷九 孝献帝纪第九: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为勃海王,徙封陈留王。 范晔·《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中平六年,帝崩,皇子辩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后兄大将军进欲诛宦官,反为所害;舞阳君亦为乱兵所杀。 《后汉书》:顷之,卓议欲废立,谓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毒,恨也。董侯似可,今当立之。”绍曰:“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卓案剑叱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绍诡对曰:“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 注:出自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v7.0》 《汉书·武帝纪第六》: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汉初与匈奴的和亲〉》. 2005: 160-163页. 《汉书·武帝纪第六》: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汉书·武帝纪第六》: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汉书·卷九十五》:苍梧王赵光与粤王同姓,闻汉兵至,降,为随桃侯。及粤揭阳令史定降汉,为安道侯。粤将毕取以军降,为侯。粤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四十余万口降,为湘城侯。戈船、下濑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粤已平。遂以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 《汉书·武帝纪第六》:驰义侯遗兵未及下,上便令征西南夷,平之。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定西南夷,以为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郡。 《汉书·武帝纪第六》:又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平西南夷未服者,以为益州郡。 《汉书·武帝纪》:夏,朝鲜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 《资治通鉴·汉纪十三》:上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馀里,筑城、障、列亭,西北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 《汉书·卷九十六上》:是岁,神爵二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 《后汉书·卷八十五》:至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 《后汉书·卷八十五》:建武六年,省都尉官,遂弃领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贺。 《后汉书·卷八十六》:其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东西千里,南北五百里。……元帝初元三年,遂罢之。凡立郡六十五岁。 《后汉书·卷八十六》:永和二年,日南、象林徼外蛮夷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烧城寺,杀长吏。交阯刺史樊演发交阯、九真二郡兵万余人救之。兵士惮远役,遂反,攻其府。二郡虽击破反者,而贼势转盛。 《晋书·卷九十七》:林邑国本汉时象林县,则马援铸柱之处也,去南海三千里。后汉末,县功曹姓区,有子曰连,杀令自立为王,子孙相承。 《后汉书·卷八十九》:于是复诏单于徙居西河美稷,因使中郎将段郴及副校尉王郁留西河拥护之,为设官府、从事、掾史。令西河长史岁将骑二千、弛刑五百人,助中郎将卫护单于,冬屯夏罢。 《后汉书·卷一下》:南单于遣使诣厥贡献,奉蕃称臣;又遣其左贤王击破北匈奴,却地千余里。三月,南单于遗子入侍。……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 《后汉书·卷一下》:是岁,乌桓大人率众内属,诣厥朝贡。 《后汉书·卷八十六》: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其种邑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西南去洛阳七千里,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 《后汉书》-班梁列传: .臣窃见先帝欲开西城,故北击匈奴,西使外国,鄯善、于窴即时向化。今拘弥、莎车、疏勒、月氏、乌孙、康居复愿归附,欲共并力破灭龟兹,平通汉道。若得龟兹,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 [引用日期2021-02-09]
  • 《后汉书》-班梁列传: .超即遣邑将乌孙侍子还京师。 [引用日期2021-02-09]
  • 《后汉书·卷八十八》:帝纳之,乃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驰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勇遂破平车师。 《后汉书·卷八十八》: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顺帝永建二年,勇复击降焉耆。于是龟兹、疏勒、于胘、莎车等十七国皆来服从,而乌孙、葱领已西遂绝。 《晋书·卷九十七》:建安中,魏武帝始分其众为五部,部立其中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魏末,复改帅为都尉。其左部都尉所统可万余落,居于太原故兹氏县;右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祁县;南部都尉可三千余落,居蒲子县;北部都尉可四千余落,居新兴县;中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大陵县。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我国古代区域·政治制度第35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120-124.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八章·〈汉初的丞相制》. 2005: 第190页-第192页〉.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背景 :三联书店 ,2012年7月 :5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八章·〈内朝的产生》. 2005: 第192页-第193页〉. 路遇,腾泽之 .《中国人口通史》 .济南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年10月 :101页-105页 葛剑雄 .《中国人口发展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 :109-114 《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汉兴,以其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群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页 应劭《汉官》:海内人民可得而数,裁十二三。 《晋书·地理志》:至桓帝永寿三年,户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斯亦户口之滋殖者也。 《后汉书·列传第三十九》:向者,天下户过千万,除其老弱,但户一丁壮,则千万人也。遗漏既多。又蛮夷戎狄居汉地者尚不在焉。 王育民 .《中国人口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114 陈致平,《中华通史》(第一版,第二卷),花城出版社,1996年2月,ISBN 7-5360-2320-0 李根蟠. 《中国农业史·第三章·第二节·〈牛耕与耕犁的起源与发展〉》. 1997: 82-87. 邹纪万. 《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三章·〈两汉的土地与农业〉》. 1978: 157-164. 李根蟠. 《中国农业史·第三章·第一节·〈在传统农具领域发生的革命〉》. 1997: 79-81. 邹纪万. 《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三章·〈两汉的官私手工业〉》. 1978: 164-178. 邹纪万. 《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三章·〈商业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8: 178-193.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雒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汉初土德,色尚黄,至此始明火德,帜尚赤,服色于是乃正。” 《汉书·律历志》:“汉高祖皇帝著纪,代秦继周,木生火,故为火德,天下号曰汉。”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雒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汉初土德,色尚黄,至此始明火德,帜尚赤,服色于是乃正。” 徐俊.《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58-60. ISBN 7-5622-2277-0. 郑鹤声. 《太史公司马迁之史学》: 138-212页. 杜维运.《 中国史学史1》: 237-288页. 罗兹·墨菲(黄磷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7-80700-092-9 王子今. 《秦汉史—帝国的建立·第五篇·〈汉赋与乐府诗〉》. 2009: 339-340.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八章·〈汉初的学术概况〉》. 2005: 215-217页. 秦朝统一至汉朝初年的二十年间,人民处于暴政与战乱之中,财产及精力已经消耗殆尽,全国上下莫不希望能获得喘息的机会,而道家的政治精神正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需要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六章·〈贾谊的改革建议〉》. 2005: 134-136页. 班固·《汉书‧元帝纪》 王友三. 《中国宗教史》: 352-356页. 梁代慧皎《高僧传》记载此事:“汉明帝梦一金人于殿廷,以占所梦,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于彼遇见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乃要还汉地,译《四十二章经》,二僧住处,今雒阳门白马寺也。”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国文化大词典: 435页.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八章·〈黄老思想与道教会〉》. 2005: 217-218页. 王子今. 《秦汉史—帝国的建立·第五篇·〈纸的发明〉》. 2009: 350-352. 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范晔·《后汉书·方术传下》“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骨,则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传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胡世庆. 《中国文化通史·第二十八章·〈医药学〉》. 2009: 879-881. 王子今. 《秦汉史—帝国的建立·第五篇·〈天文历算之学〉》. 2009: 346-348.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第六章·〈从画像砖看汉代社会〉》. 1993: 70-70. 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第二》 班固·《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中国人民健康史之饮食文化演变 .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3-10-12]
  • 徐志,《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的影响》,《东方食疗与保健》,2009年第03期 班固·《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解读皇家井以产品线取胜的商业模式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3-05-03]
  • 班固·《汉书·卷七十·陈汤传第四十》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事下有司。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武帝的北伐〉》. 2005: 163-166页.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匈奴的称臣〉》. 2005: 166-168页.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西汉的初通西域〉》. 2005: 180-182页. 《汉书·卷九十六上》:自宣、元后,单于称藩臣,西域服从。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矣。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东汉西域的通绝〉》. 2005: 184-186页. 《后汉书·卷二》:初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 《后汉书·卷二》:焉耆、龟兹攻西域都护陈睦,悉没其众。 《后汉书·卷八十八》:章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二年,复罢屯田伊吾,匈奴因遣兵守伊吾地。时军司马班超留于窴,绥集诸国。 《后汉书·卷四十七》:明年,龟兹、姑墨、温宿皆降,乃以超为都护,徐干为长史。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西域与中西文化的交流〉》. 2005: 186-188页.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东瓯两越的平定〉》. 2005: 170-173页. 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于是天子曰“东粤狭多阻,闽粤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之间。东粤地遂虚。 《资治通鉴·卷二十》:戈船、下濑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 《资治通鉴·卷五十二》:象林蛮区怜等攻县寺,杀长吏。交趾刺史樊演发交趾、九真兵万馀人救之;兵士惮远役,秋,七月,二郡兵反,攻其府。府虽击破反者,而蛮势转盛。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西南的拓展〉》. 2005: 173-175页. 《汉书·卷九十五》:会孝惠、高后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毋使盗边;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朝鲜的征服〉》. 2005: 175-177页. 《汉书·卷九十五》: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弗通。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 《资治通鉴·卷二十一》: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谕其民。诛成己。以故遂定朝鲜,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傅乐成. 《中国通史(上)·第七章·〈倭奴的来朝〉》. 2005: 177-178页. 《后汉书·卷一下》: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 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 《后汉书·西域传》: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 《后汉书·卷八十八》: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后汉书·卷八十六》: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 《后汉书·卷八十八》: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二年春正月,济南王康、阜陵王延、中山王焉来朝。二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三。遗诏无起寝庙,一如先帝法制。 [引用日期2021-05-19]
  • 中国佛教历史及其主要派别 .中国政府网 [引用日期2021-07-04]
  • 中国道教历史及其主要派别 .中国政府网 [引用日期2021-07-04]
  • 巴蜀的“鬼道”如何变成了道教?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引用日期2021-07-04]
  • 张瑞 .反腐倡廉治本之道[M] :团结出版社 ,2014 :5 “一带一路”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国家信息中心 [引用日期2022-12-04]
  • 汉代如何治理西南边疆?云南这批出土简牍有新发现 .科技 .2023-03-21
  • 《三家注史记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23-05-02]
  • 卫绍生 .《神秘与迷惘 中国古代方术阐释》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