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个回答
百度中的解释写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就这一点就和积极心理学很大不同。(本文讨论的精神胜利法均基于百度百科)
1. 积极心理学敢于正视现实 ,并且承认现实情况。比如生活真的遇到了问题,工作真的做不好,能力真的不如别人,真的没有女朋友等等。但这个现实是客观的,比如生活像一坨翔就是个比喻,不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具体的一些事情,比如工作收入是多少,比生活开销少多少;比公司提出的预期目标少多少等等。 正是因为承认现实,才需要 用积极的心态应对 ,如果不承认现实也就谈不上 应对。
2. 积极心理学会用心理和认知的方法 重构现实 ,关注积极地方面,这点看起来跟自我安慰类似。但其重要的区别是:积极心理学是通过换一个角度看事情,拉长时间看事情的方法来重新看待现实,找出改变的方向和方法,而不是否认实事、“自我麻醉”和“即刻忘却”。现实是客观的,但是看法可以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在承认一个实事侧面的基础上,看到不同的侧面;在承认此刻实事的基础上,看到前因后果,长远改变的可能性。比如楼上说的生活是一坨翔,积极心理学一方面承认生活从某些方面看确实是一坨翔,但从另一些方面看,也许并不是翔,或者就算是翔可能有闪光点,也可以是肥料,可以作为万物生长的基础,也许未来可以变得不那么像一坨翔,可能开出花。 这种认知上的重构,不是麻醉或者否认,而是积极重建,是有建设性。
3. 积极心理学不是“精神胜利”,非常强调行动, 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胜利。正像第一段说的,积极心理学需要在承认现实的基础上做出 应对 和 改变, 而不是被误解的像阿Q一样只会YY。积极心理学讲的是:在看到未来变得更好的可能性上, 通过使用过去被研究证明有效的方法 来做出改变, 比如正念、运动、记录积极的事情等
所以总结一下,(我理解的)积极心理学的思路是: 承认客观的现实——积极重构现实——找出改变的方法去行动。
最后还是说回到阿Q的例子。阿Q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例子是:“
阿Q与人家打架吃亏时,心里就想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
老子来了。”于是他也
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摘自百度百科)
如果阿Q掌握了正确的积极心理学方法,而不是精神胜利法的话,他会这么思考问题:
1)承认客观现实: 我被XX打了
2)积极重构现实: 被打是有原因的,也是提醒自己有些事情需要注意,如果不是这次被打,下次可能还会载更大的跟头。
3)行动和改变: 找出被打的原因,发现做的不好的地方,改进,以后就不会被打了。
---------多说两句的分界线----------------
我想楼主有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积极心理学被很多人误解和利用了,不过我们国家向来都有这个习惯,也不奇怪(承认客观事实)。因为我正在做积极心理学方面的工作,楼主能提出这个问题让我有很多反思:被很多人误解和利用,说明很多人关注和需要,如果不需要没人关注,也就没有这些问题了(积极重构)。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呢?所以我来这里写了一个答案(行动和改变)。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使用积极心理学,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的生活变的好起来。
---------2016.06.07的更新分割线-----------
最近在做积极教育的课程,有一些反思跟大家分享。
我们做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概念需要给老师们分析清楚即:发现事物中 积极的一面, 和直接 把事物看成积极的, 是两个概念。比如比赛输球:前者可能说:“输球了确实没有达到我们的理想目标,很郁闷,但也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我们发现了自身的问题,磨练了意志。” 而后者则说“输了是好事儿”(OS:既然是好事儿你以后都输就好啦!=。=)。
直接不加判断的认为事物是积极的,有点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发现积极的一面,是说承认一个事物有两面性,甚至有些事情绝大多数面向都是不好的,但他总有积极的一面。这个事物中积极的一面类似于太极图中的那两个鱼眼(见下图),而许多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恰恰是从哪两个开始很不起眼的鱼眼开始的。一个所谓消极的事情,带来很多消极的情绪,恰恰是提醒我们这个事情是需要改变的,而改变的力量则蕴含在那个小小的积极闪光点中。这个闪光点类似一个小种子,如果你不断的强化和发展它,他就会发展壮大,后便会让整个事物向积极方向发展。其实也就是我们祖先智慧中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不过这是哲学层面的一些思考,作为前文的补充,仅供参考。哲学思考往往“没有什么卵用”,有卵用的东西则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才能解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