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月,1945年3月出生,汉族。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新派”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主攻闺门旦、花旦,国家一级演员、首届梅花奖得主、金唱片奖获得者,北京市第六届政协常委,第七、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曾任北京青联常委,两届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剧协副主席,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表演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9年参加工作,在北京实验评剧团,1962年进修,1965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同年分配到中国评剧院,曾任中国评剧院青年团团长兼书记一职。几十年来的舞台艺术生涯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主要有:《花为媒》中的张五可、《牡丹仙子》中的紫巾仙子、《水冰心抗婚》中的水冰心、《银河湾》中的周月梅、《香妃》中的香妃、《高山下的花环》中的玉秀、《刘巧儿新传》中的刘巧儿等。尤其是在《杨三姐告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不畏权势的杨三姐,成为评剧舞台上的经典形象。谷文月被公认为中国评剧界舞台上第二代领军人物之一,在戏曲界备受关注,塑造的舞台角色深入人心,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为评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评剧最早是在清末时期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儿“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的,演唱内容也大多取材于人们身边的大事小情,浅显易懂的唱词、生活气息浓厚的表演,逐渐形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筱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在1950年以后《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秦香莲》等剧目的推出,使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像新凤霞、筱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的演员。
上世纪80年代上映的评剧电影艺术片《杨三姐告状》,考究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一时间在全国观众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更真切地认识了这个流行于中国北方的地方剧种的魅力,也更认识了这个把影片中的杨三娥演得活灵活现的评剧演员谷文月。作为一名评剧起源地家乡的人,基于幼时对《杨三姐告状》特有的情怀,带着崇敬的心情,笔者采访了谷文月老师。
结缘评剧,传奇学艺经历
谷文月老师1950年随母亲到北京看腿,投奔舅舅,舅舅所在的大杂院的街坊罗大爷有个“话匣子”(半导体收音机),经常放新凤霞的《刘巧儿》,听着听着,谷文月就把《刘巧儿》中的各个角色的唱腔都学会了。当时谷文月也就5、6岁的年纪,街坊大爷大妈们经常逗谷文月:“小月,学话匣子唱一段!”谷文月也不怯场,就唱开了。从此,谷文月就喜欢上了评剧,开始了她戏韵悠长的评剧事业。
1958年,听说中国评剧院招生,谷文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瞒着家里报了名,接连闯过两轮面试,但只因年龄小未被录取。喜彩莲先生觉得谷文月唱评剧挺有天赋,惜才的喜彩莲、魏荣元两位评委直接找到家里,谷母这才得知真相,开始母亲不同意谷文月学评剧。当年年底,谷文月考入北京实验评剧团学员班,直到录取通知书到手,谷母只得同意了,谷文月跟随喜彩雯老师边学习边演出。
1960年国家取消各地评剧班,成立了北京戏曲专科学校,北京实验评剧团把谷文月等十几个岁数不大的学生送到北京戏曲专科学校,谷文月继续在北京戏曲专科学校评剧班进修,师从喜彩莲、喜彩雯、大花玉兰老师。谷文月和她同期同学是北京戏曲专科学校第一批毕业的学生。1965年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谷文月和另外几个同学正式进入中国评剧院工作。
缘拜恩师,与新凤霞大师的师徒情
从小就喜爱和向往“新派”艺术的谷文月,终于梦想成真,迈入评剧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评剧院,来到了偶像新凤霞大师身边,谷文月说:“因为小时候经常在收音机里听新凤霞先生的戏,这次可见到真容了,我经常趴门口看新凤霞先生化妆,特别喜欢她,特别羡慕新凤霞先生。”谷文月把这份喜爱化为学习的动力,每当新凤霞演出时,她便默默地“扒台帘”学艺。待唱腔学会了,再回家凭记忆把谱记下来,仔细揣摩。
然而好景不长,十年的社会动荡,评剧院的演出和排练基本终止,像新凤霞这样全国知名的演员也被强制劳动。即便面临如此困境,谷文月也不曾虚度光阴。她专心学戏,谷文月在别人帮助下找来了各种白派、新派、花派、魏派等的评剧开盘带,因为谷文月从小接触的是新派的评剧,对新派的评剧情有独钟,她在新派声腔和演唱的方法上不断研究。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的王稼祥老师经常去中国评剧院,谷文月排了《智取威虎山》,因声腔问题,谷文月就和王稼祥老师学习声乐,研究声乐的声腔共鸣和评剧结合。在那个特殊时期,谷文月的评剧基本功和学习没有荒废。
那时,新凤霞先生被管制劳动,谷文月在卫生间碰到新凤霞先生,新凤霞先生身体状况不好,晃晃悠悠的,谷文月说让新凤霞先生休息会,她帮新凤霞先生干活,新凤霞老师说:“你们排戏呢?看你排的戏,高音有些费劲?”谷文月正好向新凤霞先生请教,新凤霞先生对谷文月进行了指导,谷文月将新凤霞先生的指导与王稼祥老师学的声乐知识结合研究,困惑谷文月的声音高沟问题就解决了。新凤霞老师也对谷文月这个爱学习的小姑娘有了初步的认识。
后来排《金沙江畔》,新凤霞先生也很高兴,但新凤霞先生中风了,中国评剧院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谷文月,待到排完戏,院里将新凤霞先生接来指导,征求意见。新凤霞看完彩排说:“太像当年的我了!”希望“新派”艺术后继有人的时任中国评剧院院长胡沙立即向新凤霞先生提议:“你之前一直忙于排戏,没收徒弟,好好培养谷文月,将来作为新派接班人。”新凤霞爽快地同意了。回忆起昔日情景,谷文月心潮仍久久不能平静。
谷文月正式拜师,成为新凤霞先生在中国评剧院的首徒,开始正式学习《花为媒》《三看御妹》等新派的代表剧目。从《金沙江畔》后谷文月差不多一年两部戏。因为当时筱白玉霜已去世,新凤霞病重,其他老艺人年龄也比较大,刘萍、谷文月等这批年轻人就逐步支撑起了中国评剧院的表演,刘萍作为评剧白派传人,谷文月作为评剧新派传人。谷文月在退休之前排了30多部评剧。
把控细节,人物塑造上“一人千面”
谈到如何把握和诠释不同角色时,谷文月说,评剧演员手、眼、身、发、步都要非常到位。谷文月说所谓“一人千面”,演什么人物都要有她的动作、她的唱腔、她的演唱风格,去塑造每个人物特点。
在演《祥林嫂》的时候,谷文月说祥林嫂不是老态龙钟,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才40多岁,是劳动者,由于备受生活的折磨,神经上受到了刺激,整天“阿毛、阿毛……”但身体上没有太多毛病。在塑造祥林嫂体形上,谷文月挺着身,脚底下慢着走,练习时脚尖着地,她每天都要跑100圈云步、错步,练习的脚都磨破了。在塑造祥林嫂眼神上,谷文月本人眼睛很有神,为了演好祥林嫂的目光呆滞,她弄盆凉水,睁着眼睛,扎到水里,把眼睛浸泡在洗脸盆中,用这个方法把眼睛弄得特别涩,把呆滞的眼神练习得非常到位。
谷文月介绍,在演《杨三姐告状》时,从杨三娥人物语言上,她进行了三七划分,七分普通话,三分唐山话。在人物步伐上,妈妈是小脚,杨三娥也是小脚,如果杨三娥也用小脚,那就体现不出来人物特点了,她就创新了用平步走的步伐,年代感就出来了。杨三姐的辫子是绷着的,甩辫子。而在《刘巧儿新传》中,刘巧儿就是大家闺秀的感觉。《香妃》中,老戏中是昆袖,花旦是扣胸的,香妃是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绝对不是扣着胸的,她就运用穿高跟鞋的感觉,挺着胸。
1983年,谷文月见到了杨三姐的原型杨三娥老人。杨三娥老人到北京看病,评剧院团长把老人接到剧团,当时杨三娥老人已经83岁了,谷文月说第一眼看到杨三娥老人本人时,她眼睛炯炯有神。谷文月接杨三蛾老人下车,她扶着杨三娥老人走时,杨三娥老人一抬眼看她,她一下感觉,“这老太太,即使这么高龄了,性格是真倔强”。她非常庆幸,她准确把握住了杨三娥的人物性格。
谷文月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她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不同的人物形象。她说作为评剧演员,就需要把职业变成事业,去钻研,去塑造,一辈子从职业到事业。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人物当中,钻研它、刻画它,这样才能赢得观众对人物的爱。
学我则生,评剧传承重在创新
新凤霞先生是典型的评剧革新代表人物,谷文月拜师的时候,新凤霞先生就对谷文月说:“学我则生,似我则亡。” 这也是齐白石老人的话,谷文月记住了师父的这句话,就是不能只是像师父,和师父唱的味儿一样,而应该学习师父的特点和特性,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谷文月和新凤霞先生唱腔不同的地方是中低音是新凤霞先生的最佳音色,而中高音是谷文月的最佳音色。谷文月之前和中央音乐学院老师学习过声乐、科学的发声,在继承了师父的特点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
谷文月也要求自己的学生,学艺不能只是单纯地模仿,必须要发展地继承。鼓励其开创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在继承和发展上,谷文月认为,应该扎扎实实去继承,踏踏实实去发展。
谷文月在谈到评剧艺术传承时说,中国评剧院有很好的艺术传承机制—传帮带。不只是演戏或者角,评剧是有角的艺术,是演各种人物,而不是演自己。年轻一代也继承了中国评剧院的优良传统,各个流派特点相继得以继承和发展,把戏曲发扬光大,走了正确的道路。
中国评剧院的前辈筱白玉霜先生主演了电影《秦香莲》,新凤霞先生主演了电影《刘巧儿》《花为媒》,谷文月主演了电影《杨三姐告状》。谷文月注重舞台和电影的结合,让评剧贴近生活,但是又不能丢弃舞台的特性。她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注重取长补短,研究如何把电影的优点继承下来,又把舞台的特点保留下来。
谷文月48岁离开了评剧舞台,工作重心放在培养下一代上,1993年,中国评剧院成立青年团,就是中国评剧院现在的中流砥柱,虽然谷文月失去了舞台演出,作为国家级评剧传承人,她没有放弃传承工作,培养了很多青年人、继承人、评剧艺术人才,这是谷文月最欣慰的地方,谷文月培养了17个徒弟,有田永玲、王丽京、张秀云、尹敬红、杨继红、徐雯、马媛娥、王敏、海兆凤、杨佳清、李桂霞、石桂静、于艳萍、张建云、施立红、赵惠英、周长虹。
从娃娃抓起,评剧传承靠一代代接班人
谷文月认为每个艺术门类发展都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现在经济科技发展迅速,年轻人压力也特别大,很多事物都冲击着古老评剧艺术,国家已在加大力度支持评剧艺术。谷文月认为评剧需要从娃娃抓起。她刚退休时也培养了很多儿童,教了这些孩子多年,孩子们的演唱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准,有多人夺得全国戏剧“小梅花奖”。她的徒弟们也带儿童,谷文月的徒弟、天津的李慧霞办了评剧培训班,李慧霞的评剧培训班培养了300多个孩子,孩子们在学评剧的同时也带动了家长对评剧的热爱和了解。谷文月认为评剧最利于学习和传播的是能听懂普通话就能听懂评剧。她说不论将来这些孩子是否从事评剧专业演出,都会关注评剧,带动更多的人了解评剧。
谷文月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评剧事业,她不顾年事已高和长期严重的腰腿伤,手把手传艺,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坚守—把评剧艺术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谷文月年轻时为了体验生活,骑马把腰和胯骨摔坏了,当时只休养了一个月,就投入排练演出,到现在就显现出来了,近80岁的谷文月虽然腰腿不太好,但是直到现在还坚持每月有十来天对17个徒弟进行指导。虽然示范性动作不能亲自示范了,但是在唱腔方面都口传亲授指导。她把声乐学来的鼻腔共鸣、吐字规律、如何打开头腔共鸣、如何把气畅通等知识都传授给徒弟和徒弟的徒弟们。
作为评剧非遗项目传承人,谷文月说评剧也面临观众流失的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谷文月认为青年人是桥梁,需要培养接班人和加强评剧在青年人中的传播工作。谷文月介绍,中国评剧院纪念筱白玉霜先生101周年排的《小女婿》,主演全是青年人,中老年人做陪衬,演出后反响很大。大家都在做着传承的工作。如今的评剧青年演员在中国评剧院的领导和培养下,也将评剧职业变成了事业追求的方向。
几十年来的舞台艺术生涯中,谷文月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戏迷们非常喜爱评剧。谷文月认为,为了更好地传播评剧,普及和提高要分开,戏曲是表演艺术,一定要提高专业人员的艺术水准,对评剧艺术者需要严格要求,把握戏曲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声腔所学,从直观上让观众感受到评剧的魅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吸引评剧爱好者走进剧场,让他们从喜爱到传播,让戏迷们了解各个流派特点,普及评剧。
评剧作者稀缺,希望加大力度培养
谷文月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力度重点培养戏剧剧本作者、戏曲人才。谷文月介绍,当时中国评剧院有13位评剧作家,每人出一部作品,挑挑拣拣一年也能排几部剧,有剧可排,出剧才能出人才。观众想看新戏,但现在新生评剧作者稀缺,很少的几个都是上了年纪的评剧作者。
戏曲是综合艺术,需要有好演员、好乐队、好的舞美,戏曲剧本创作也是综合艺术,剧本作者是综合性人才,现在缺少新的好剧本。评剧戏曲剧本需要有跌宕,要在2个小时内把一个故事讲完,剧本创作人才还需要懂古文、懂新诗歌、懂节奏,要懂13道辙口,写唱词不懂辙口无法唱。总之,有很多要求,加之现在写电视剧、电影剧本利润高,对戏曲剧本创作冲击很大,评剧剧本作者人才非常稀缺和珍贵。
同时,戏曲小生也缺少接班人,生行上,唱小生的很少,戏曲演员是全能冠军,需要集唱、演、做、舞于一身。谷文月认为,评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需要从源头加大人才的培养,需要把我们的传统艺术传承下去。传统剧本需要传承,传统剧本也需要不断加工、改进、提高。谷文月说,《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也是在几代人不断努力、提高下,才得以完美呈现给观众。时代不同,需要不断地提升剧目。谷文月介绍,以《杨三姐告状》为例,原来72场,到了1980年改成了16场,谷文月用“淳朴、倔强、机智、勇敢”完美诠释杨三姐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每出戏都是这样,谷文月说她的徒弟们要继承《牡丹仙子》《水冰心抗婚》《香妃》等这些戏,也需要改进,也需要作者、演员结合时代不断提升、创新。
“现在国家对评剧加大了投入,如何合理运用国家的投入资金,排练出更多、更好、观众喜闻乐见的、能够多多演出的剧目,需要所有专业人员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谷文月说。
■ 文/邢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