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今年,是上甘岭战役爆发65周年。

65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座高地却永远被敬仰!

65年前的细节逐渐模糊,但那群英雄却永远被铭记!

“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这是怎样的一种无畏与坚决?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又是如何在缺粮、缺水、缺弹药等恶劣条件下做到让敌人“谈坑道色变”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回顾这段历史。

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

——上甘岭战役的坑道防御

上甘岭战役最紧急的时候,在15军军长秦基伟和45师师长崔建功之间,有了如下的对话:“告诉机关的同志,15军的人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国内像15军这样的部队多得是,但上甘岭只有一个,丢了五圣山,你可不好回来见我喽!”

“一号,请你放心,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阵地不能丢,伤亡也要减下来。在西方山方向虽然没大打,但不能动,那个口子不能松。现在就靠你和张显扬师顶住,我已经向军机关和直属队发出号召,婆娘娃娃一起上。 请转告部队,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

上甘岭志愿军阵地一角。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军网微信公号
志愿军的“天王星计划”

当上甘岭战役进入到关键性阶段,此时,45师已经伤亡3200余人,崔建功几乎拼成了“光杆司令”。而且在反击中,45师的弹药也几乎消耗殆尽。胜负的天平,也许会在瞬间逆转。眼看45师几乎拼到弹尽人绝,崔建功师长在德山师指挥所里仿佛“热油浇心”,从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崔建功七天七夜没离开作战室。45师作战科长宋新安,在向军里报告伤亡情况时,痛哭失声。

当战事进行到10月20日,志愿军已经看清了美军的意图,并且判断美军在上甘岭、五圣山一线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由于15军的炮兵主力此前一直在准备西方山方向作战,向上甘岭方向运动需要时间。加之美军具有明显的兵力、技术装备和空中优势。因此志愿军决定,依托坑道,逐渐拖耗敌军,在僵持中调入兵力和技术装备,待敌人师老兵疲之际,对敌人展开决定性反击。从后来的效果来看,15军在上甘岭的精妙指挥,某种程度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元帅朱可夫最经典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天王星计划”相媲美。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担负防守任务的苏联将军朱可夫,最大程度利用了城市的废墟,但他防御的真正法宝,还是不畏牺牲的苏联红军指战员。在上甘岭战役中,45师师长崔建功,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志愿军指战员的英勇顽强和坑道战的力量。在下决心依靠坑道与敌人周旋之前,崔建功首先请来几位在前线坚守的基层指挥员,希望从他们那里了解坑道的真实情况。

转入坑道坚持战斗的志愿军战士。

坚守537.7高地的135团一连长王福新就带着满身硝烟味来到德山岘指挥所,这位乐天派的战士见了师长就问有什么任务。崔建功却先请他吃面条。王福新一口气吃了四大碗面条,并且笑谈在坑道里能吃上压缩饼干就不错,吃面条就像过年一样。

从王福新以及师侦查参谋卢化义、135团八连长高永祥等人那里,崔建功了解到坑道里的志愿军指战员战斗意志高涨,于是决定坚持坑道斗争,做好大反攻的准备。为了增强坑道的防御能力,崔建功特别要求各部打破番号编制,以坑道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后来证明,党支部成为坑道指战员最信任的团结和领导核心。同时,崔建功还命令各部加紧训练新的后备连队,炮兵要及时准确地支援坑道部队,特别是打击破坏坑道的敌人。

让敌人谈坑道色变

从10月21日到10月29日,上甘岭战役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最艰苦的坑道战阶段,在这一阶段,敌人千方百计地试图破坏我们的坑道,除了通常的炮火封锁和直接摧毁外,敌人用石头和铁丝网围堵坑道口,用土工作业的方式对坑道进行爆破,用汽油弹、毒气弹、燃烧弹甚至是火焰喷射器以及其他一切卑鄙无耻的手段,对坑道进行破坏。

但是志愿军指战员听过之前的战斗,他们明白,阵地要存,人也要存。为了确保坑道的安全,志愿军指战员在坑道口修筑工事,进行伪装,炮兵对坑道口周边进行测距和试射,由于坑道口已经逐渐与我军的交通壕连通,后勤和补充人员可以冒险进入坑道。

志愿军后勤指战员通过敌人火力封锁线运送粮弹。

在19日夜间的大规模突袭前,134团八连有138人,但是经过一夜鏖战,加上20日白天敌人的反扑,八连最终仅有15名指战员和55名丧失行动能力的伤员退入597.9高地1号坑道。实际上,在战役期间,597.9高地1号坑道内先后有16个建制单位的人员,为了便于指挥,这些人员以八连党支部为核心,组成特殊的“第八连”,这支部队也是著名电影《上甘岭》中“八连”的主要原型。但据统计,原属八连的指战员中,仅有6人在战役结束后回到后方。

老电影《上甘岭》

但是,同样是八连,在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的过程中,以坑道为课堂,将补充过来的炊事员、运输员、机关勤杂人员从不掌握作战技术的生手,一举训练成善打冷枪的老兵。

除了冷枪歼敌外,坚守坑道的各部,还广泛开展夜晚摸哨行动,化整为零,在后半夜敌人懈怠之时,对敌人发起大胆袭击。例如134团第四连,在坚守坑道的十几天里,共发动32次夜袭,以3人伤亡消灭敌人70余人,以至于敌人谈坑道色变,根本不敢接近志愿军的坑道。

不过,在这一阶段,我军在坚持坑道作战的过程中,同样承受了可怕的减员。坑道战我军战士大量牺牲的原因,除了敌人的凶残以及战况的惨烈外,坑道内恶劣的条件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坑道内空间狭小,空气稀薄,硝烟、焦臭、血腥和屎尿以及汗味混合在一起,有些坑道甚至到了点不着火的程度,即便如此,每当敌人将坑道口堵住,我们的指战员还要冒险挖掘。10月底,朝鲜中部的夜间温度已经在零度以下,但坑道内部的温度却很高,战士们穿着单衣还汗流浃背。

夜间出击

食物和饮水,也是坑道中最稀缺的宝贝。坑道战时期,有些阵地与后方断绝联系,党支部成员将仅有的饼干和饮水统一分配,虽然号称是大家平等,但实际上党员基本是少吃少喝,甚至是不吃不喝。即便如此,坑道里经常是连续几日断水。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我党我军先人后己的传统,仍然闪耀着光辉。一天,135团五连的运输员刘明生冒险给597.9高地的七连送去弹药,还带来了一个苹果。他自己口干舌燥,却舍不得吃,希望坑道英雄们能吃上苹果解渴顶饿。但是面对这来之不易的苹果,七连指战员们谁也不忍心下口,最后在连长(《上甘岭》电影中张忠发连长的原型之一)的命令下,大家一人一口轮流分吃,由于大家都希望多给其他同志剩下一些,小小的苹果竟然在8个人手里转了两圈才被啃完。

在坑道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正好来到上甘岭,面对运输员送来的祖国人民制作的慰问袋,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指战员十分感动,他们专门给慰问团写了感谢信,信的末尾这样写道:“我们除了战斗以外,就是说笑和娱乐,谈着我们的胜利,谈着祖国的伟大,还唱着歌曲。我们的心情永远都是愉快的,丝毫没有因为被敌人封锁和破坏坑道口而感到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任务的重大, 明确战斗的意义,坚信我们一定胜利!”

与坑道中志愿军的乐观和坚定不同,美军和南朝鲜军此时已经几乎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勇气。从我军开始坑道斗争,敌人就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面对志愿军的坚韧,南朝鲜第二师师长丁一权不得不承认:“夺取似乎是轻而易举的,累计夺过来28次,但被夺回去28次。”“于是想到中国人是擅长土工作业的,是不是他们潜伏在坑道实施反冲击呢?”丁一权随即命令第二师情报参谋文重燮进行调查,文重夑后来随南朝鲜军冲上我军阵地,终于发现了志愿军的坑道口,这才明白志愿军是依托坑道与敌人周旋的。

即便发现了坑道的存在,美军和南朝鲜军虽然用尽一切卑鄙的手段,却奈何不得。美国军事专家赫姆斯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中哀叹道:“无论是从空中或地面上的火力都不足以将躲藏在挖得很好的战壕里的敌人消灭。”

敌人在表面阵地

上甘岭的坚强后盾

美军和南朝鲜军当然无法打败不怕死的志愿军,坑道虽然是修筑在上甘岭上,但它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个15军甚至整个第三兵团。10月20日,第三兵团根据指示,将刚从金城前线开下休整的第12军调往上甘岭作为预备队。21日,12军第31师第91团的指挥员便前往15军领受任务,91团22日晚便开拔向上甘岭急进。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上甘岭方向的压力,志愿军开始主动出击。同在22日,第29师85团夜袭柏德里以东无名高地,6分钟之内全歼美第7师的一个加强排。为了最大限度地支援上甘岭,15军军长秦基伟喊出了“婆娘娃娃一起上”的口号。他从军机关和直属分队抽调1200余名战士,为几乎成为“光杆司令”的崔建功补充了13个连。这其中,还有曾救过秦基伟的警卫员王六。王六是主动要求上前线的,秦基伟虽然感情上舍不得,但还是同意了。王六临走时,秦基伟专门送给他一支钢笔。10月30日,王六在大反攻中牺牲在上甘岭上。

除了向坑道中补充人员外,15军和45师的后勤部队冒着枪林弹雨,不断往坑道送水、送水果蔬菜。为了鼓励坑道部队,秦基伟带头用自己的津贴买水果,在篓子上挂条,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祝福的话语,派人往上面送。以这种方式把温暖直接传递给坑道分队的同志。

负责向坑道运送物资的人员,牺牲的可能甚至比坑道部队还要多。因为他们通过的区域是美军炮兵、航空兵“重点关照”的地段。为了破坏我军的运输,美军甚至派出懂汉语的韩国人喊话,迷惑后勤人员。即便到达坑道附近,我们的后勤人员也很难找到坑道口,因为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下, 上甘岭的山石被炸成了一层一米左右的碎渣,而很多坑道口被炸得退后了数米。

但是,只要后勤人员能够进入坑道,就立刻能让坑道里的志愿军指战员们感受到上级的关怀和支援。担任运输班副班长的王树仁,有一次带着几名战士赶往一处断粮断水几天的坑道,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成功冲进坑道。把他接近坑道的志愿军战士一面喊着“同志们,首长派人来了!”一面将头靠在王树仁肩头哭了起来。很快, 几十双手扑向王树仁,只是为了和他握一下手。战友们将王树仁抬了起来,王树仁的头和身体不断碰到坑道顶,但他回忆时却说,当时根本不觉得疼。

志愿军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反击,收复阵地。

面对在坑道战中不但打不死,而且越打越强的志愿军,美军和南朝鲜军彻底黔驴技穷了。10月25日,美军第七师首先开始撤退,将上甘岭方向的防线交给了南朝鲜第二师。美国国际新闻社对此的评论是:“美军由于伤亡率达到一年来的最高点而撤离三角山(上甘岭)前线,大韩民国军被调来替换他们。”而南朝鲜军此时再也不愿当炮灰了。此后,南朝鲜第二师就开始消极避战,甚至全然不顾美国第九军军长的命令。

(原标题为《上甘岭战役最紧急时刻,军长秦基伟向军机关和直属队下令……》)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