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来源:《南国学术》(澳门) 2015 年第 2 王凤才:“法兰克福学派”四代群体解析(下) ——从霍克海默到弗斯特.pdf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因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而得名,以“批判理论”闻名于世。但这三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而是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换言之,社会研究所是法兰克福学派大本营,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标志性贡献,但并非社会研究所所有成员都属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并非社会研究所的所有理论成果都属于批判理论。例如,在格律贝格时期,既没有法兰克福学派,也没有批判理论;但他们奉行超党派学术立场、跨学科研究方法,这些都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批判理论的奠基人霍克海默继承和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并非铁板一块、批判理论也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存在着众多差异、矛盾甚至对立。然而,尽管第一代批判理论家内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总体上都属于 老批判理论 ,体现着批判理论第一期发展;尽管第二代批判理论家内部有着三条不同的研究路径,但与 老批判理论 相比,基本上都属于 新批判理论 ,体现着批判理论第二期发展;尽管第三代批判理论家有着不同的学术取向,但总体上属于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标志着批判理论最新发展阶段(“后批判理论”),体现着批判理论最新发展趋向(“批判理论的 政治伦理转向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发展史上,就思想深度与学术地位来说,阿多尔诺、哈贝马斯、霍耐特是三位标杆性任务,对此批判理论第一、二、三期发展有着杰出贡献。如今,以第四代批判理论家正以弗斯特为学术领袖,沿着“政治伦理路向”进一步推进批判理论,然而能否出现批判理论第四期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研究所;批判理论的三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