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最初看到这个英文片名时,会误以为 CODA 是影片中出现的某个人名或地名。
实际上,CODA 是个缩合词,完整的含义是 Child of Deaf Adults。
这个词通常用来指代
出生在听障家庭的,听力正常的孩子
。
在英语里,缩合词(Acronym)和 缩略词(Initialism)有所差别,前者被当作
完整的新词
来读,后者通常被
拆分为单个字母
来读。
这里的 CODA 就会被读成 Coda,而不是 C-O-D-A。
但在书写时,还是四个字母都要大写,
不能写成 Coda
。
法语表达同样含义有自己的缩略词 EEPS(enfant entendant de parents sourds)
但很多时候也会用 CODA 这个借自英语的说法。
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很多孩子从小就成为
双语者
,在家人和外界间担当起相当于
交互传译
甚至
同声传译
的角色。
不同有声语言间互译时,“思维模式的转换”是人们最常面对的障碍之一。
而相比之下,
手语
和
有声语言
间的沟壑往往更深,即使对
以手语为母语
的双语者来说,长期不断地承担“翻译任务”也是异常艰巨的挑战。
抛开这样的背景,或许这确实就是个
追求梦想,家庭和解
的套路故事。
影片自始至终都在淡化“凝视”,让一切都像青春的日常,没有过于戏剧化的波澜起伏。
而在真正了解 CODA 这个群体后,或许我们更能感受到那种触动:
要有多么坚强隐忍而又乐观豁达的内心,才能追求和拥抱这样简单的“日常”。
如何评价美国电影《健听女孩》(Coda)?
下面再分享个语言相关的细节吧。
影片结尾时 Ruby 打出的 I really love you,是手语中很特别的
缩略表达
。
平时最常见的 I love you 手语,是像下面这样的:
这个“手语词汇”源自 I love you 三个首字母 I L Y 叠加起来的复合手形。
-
字母 I 的手形是单独伸出小指。
-
字母 L 的手形是伸出食指和拇指。
-
字母 Y 的手形是伸出小指和拇指。
叠加起来,就构成了这个最“出圈”的手语表达之一。
在影片结束前,Ruby 打出的手势,与此略有区别。
除了小指、食指、拇指伸出的状态不变外,无名指保持蜷曲的同时,中指绕扣在食指上,这个交叉指形代表的是字母 R。
这样,原本的缩略表达 I L Y 就可以扩展视作 I
R
L Y,
对应的表达是 I really love you,感情色彩比原本的 I love you 更加强烈。
在美国手语(ASL)日常词汇中,像 ILY 这类
指拼构词
的运用相对较广。
而在其它很多手语中,通过
象形、指示
等方式的
自然构词
更加常见。
例如在《健听女孩》故事翻拍的法国原版影片《贝利叶一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手语动作,毫无疑问是下面这样,
双手圈成心形
。
法国手语(La langue des signes française,简称 LSF)并不习惯将法语 je t'aime 的首字母 J T A 拼在一起,而是直接用心形来传递爱意。
从语言的角度,以上现象可以理解为:
手语本身是
独立于任何有声语言以外的信息载体
,美国手语和英国手语都不是基于英语而存在,法国手语也不是基于法语而存在。绝大部分基础词汇短语,都源自手语使用人群交流中
原生的、约定俗成的表达
。但就像
有声语言之间会发生词汇借用
一样,
手语也会从某些有声语言中借入词汇
,通常是以“指拼”来转写。在现实表达中,为了提升手势效率,这些转写“借词”通常以
缩略
或
缩合
的形式打出,而不会像下面这样,太慢了。
原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电影《健听女孩》(Coda)?
延伸阅读:
手语是全世界通用的吗?
为什么 w 读 double u,而不是 double v?
日语中“空”为什么有这么多读法?
愚人节到底是愚弄人的节日,还是愚人过的节日?
韩语、越南语与汉语语法不同,为何古代韩国、越南士大夫能读写汉字?
为什么不同语言都通用“哈哈”来表示笑?
语言学爱好者如何学习一门语言?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法德西等40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