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整个社会产业链的上游,制造业的变化最终会传导至终端消费行业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美国制造业PMI是综合反映制造业运行情况的指标,由于其披露速度较快且历史认可度较高,因此是反映经济基本面变化最灵敏的指标之一,与众多其他指标联动性较强。
PMI物价指标与PPI
PMI物价指数代表制造业报告组织是否为产品和服务支付更多或更少的费用,即制造企业原材料成本变化,而美国PPI指标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从历史走势来看两者联动性较强,美国ISM制造业物价大概率领先于美国PPI,究其原因,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PMI指数反映的是成本端而PPI更多是产品端的情况。
从美国制造业PMI物价指数与美国PPI物价指数联动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今两者正向联动趋势明显,且在2001年11月、2008年6月、2008年12月、2011年4月、2011年10月等拐点处PMI指标明显领先于PPI指标约1个月以上到达拐点。2008年6月至今,美国PMI物价指数开始下滑,至今尚未出现好转信号,与之类似PPI下滑压力增加。
图为美国ISM制造业物价指数与美国PPI指标对比
PMI新订单与耐用品订单
美国ISM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代表着来自客户的订单变动,而美国耐用品新增订单数据代表着社会耐用品订单数目的变化,包括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的订单,是美国极为重要且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经济数据。从历史联动情况分析,PMI新订单指数与耐用品订单指数正向联动明显。从历史走势来看,大多数时期PMI新订单指数与耐用品订单同步,且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PMI指数领先程度略有提高。如今PMI已经进入了回落周期,2019年PMI新订单指数迅速回落接近荣枯线,按照两者的联动性规律,预计耐用品订单将尾随下跌。
图为美国ISM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与美国耐用品订单指数对比
PMI就业指数与非农就业
ISM就业指数代表着当前制造业企业就业变动,这与非农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较为一致。本文选取了2003年至今的非农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可以看出PMI就业指数与非农商品生产的人数走势相似程度较高,且2008年之前PMI指数领先于非农就业中商品生产新增人数,2008年之后这些领先关系的显著性开始降低。这是由于非农制造业就业人数披露数据波动较大且难以进行趋势判断,而PMI指标相对而言不仅克服了这个缺点且披露时间提前,无疑是推测非农数据的重要前瞻指标。
图为就业指数与非农新增商品生产就业人数对比
此外,从非农就业的构成来看,商品生产和服务生产是行政就业人数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服务生产更是非农就业的最大贡献者。为了使趋势判断更为明显,本文在对数据进行简单修匀后对两者的走势进行分析,两者总体而言并无较明显的关系,但是2008年之后两者负相关关系逐步明显。考虑到服务业新增就业人数内部构成较为复杂,其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天气、金融市场收益率等,PMI就业指数难以与新增服务业人数产生较大的关联,尤其是2008年之后美国制造业进一步下滑,服务业成为促进就业的主导力量,也是对冲制造业新增人数下滑的重要因素。
PMI制造商库存与自有库存的联动
PMI制造业库存是当期生产者库存状况的体现,这与全美制造商库存水平含义较为一致。从披露时间上看,PMI库存于每月初披露而全美制造商库存于月中披露,PMI库存数据是未来制造商库存的重要前瞻性指标之一。分析历史走势,可知PMI制造业库存明显领先于制造商库存,这种趋势在拐点处更为明显。
此外,在对库存变化进行详细分解时发现,PMI指标体系中自有库存和PMI客户库存具有显著的联动关系,即两者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客户库存代表企业的产成品库存而自有库存更多是代表企业的原材料库存,一般而言原材料库存高企而产成品库存较低表示企业销路不畅、当前经济形势下滑。2017年开始,美国企业PMI指标中两者的差距开始拉大,目前自有库存高企而客户库存低位徘徊,这也预示着当前疲软的需求拖累了制造业企业,原材料高企而订单较少可能成为未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PMI产出与工业生产指数
PMI指数的产出指数代表了当前生产水平的变化和方向,也是制造业企业对未来预期的反映。与之对应的宏观指标是工业生产指数,从历史走势而言,PMI工业产出指数领先于全美生产指数。2008年以前PMI指数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工业产值同比增速与PMI指数联动不明显。2008年金融危机时,PMI指数提前预期了工业产值的底部,进入2018年以后,两者正相关明显,工业产出增速与PMI产出基本一致,就目前情况来看PMI工业产出正在逐步下滑且未见好转,预计全美工业产出增速大概率降为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