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获奖电影《伟大的自由》,牢笼可以禁锢躯体,但永不被驯化
德国《刑法典》第175条, 承认男性之间的同性X行为是刑事犯罪;一旦定罪,最高刑罚是十年监禁。
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颁布到1994年被联邦德国废除,已经存在了123年。
纳C时期对第175条进行了修改和扩充,适用于所有“与X交有关的不道德行为”。
这导致被定罪的人数增加了十倍,达到每年8000人。
男同X恋不经审判就被秘密警察关进集中营,用粉色三角徽章识别。
这些同性恋者大多死于内部,研究人员估计集中营中同X恋者的死亡率高达60%。
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即使在战后,德国仍以第175条迫害同X恋者。
1945年后,集中营被完全关闭,但同X恋囚犯没有被释放,而是需要继续服刑。
1950年,东德废除了当年被纳C扩大化的解释;但在西德仍在继续使用,第175条甚至得到了联邦宪法法院的认可。
从1945年到1969年,大约有10万名德国男同X恋受到牵连,超过5万人被定罪,这还不包括定罪前自杀的人。
直到1969年,新上任的西德社会民主党政府才放宽了对第175条的解释,只明确禁止与21岁以下的同性发生x关系。
两德统一后的第四年,第175条被正式废除。
以上是电影《伟大的自由》的背景,电影《伟大的自由》在戛纳首映时赢得了观众的起立鼓掌。
它不仅获得了“一个关注”单元的评审团奖,还获得了34项提名和各大电影节的15个奖项,包括芝加哥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雨果奖。
《伟大的自由》
Große Freiheit
2021-11-18(德国)
从40年代到50年代,再到60年代,男主 汉斯 因为同样的罪行一次又一次地入狱。
如果同X恋是犯罪,他宁愿坐牢。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关于大自由,不如说是关于一场“定义”犯罪,一种没有受害者的犯罪,罪犯是受害者。
同X恋对他来说不仅仅是 一种身份,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信仰。
这部电影开始于1968年,一个名叫汉斯霍夫曼的人正在受审。
他因在公共厕所与男性发生x关系而被判处24个月监禁,无缓刑。
汉斯在法庭上的沉默和他对整个监禁程序的熟悉表明,这不是他第一次入狱。
他和资深狱友 维克托 的几句话,开启了汉斯屡遭囚禁的前半段。
汉斯和维克托在1945年相遇,他们被分配到同一个牢房。
当时纳粹德国已经投降,但逃跑失败的汉斯被从集中营转移到监狱继续服刑。
他们所住房间的门上贴着名字和编号175,意思是有“175个罪犯”因为同性恋而入狱。
维克托感到受了侮辱,恐同的他打了汉斯一顿,并警告他说: “敢碰我,你就去死!”
但单调的“同居”生活让维克托有了更多机会了解汉斯,态度也逐渐软化。
恶劣的环境催生了一段看似不可能的友谊,出狱后甚至互祝好运。
然而,仿佛是命运的玩笑,1957年他们在监狱里再次相遇。
这次汉斯身边有个奥斯卡,两人被捕时都是恋人,维克托充当桥梁给不同监区的恋人传递消息。
然而,这也是汉斯在一间牢房里最接近爱情却也是最痛苦的经历。
在1945年,1957年和1968年,电影时间是非线性的。
导演塞巴斯蒂安迈泽像高空走钢丝一样同时驾驭着三个监狱故事。
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在此期间拉回切换很少解释。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由于三部剧都发生在同一个阴森的监狱里,这种切片叙事并不太友好;
在看到男主的发型和妆容发生微妙的变化后,我们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年龄变了。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同时推进三条时间线是有意的互文。
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汉斯不遗余力地照顾一位名叫 里奥 的年轻教师。
和汉斯一样,里奥也曾被钓鱼执法,但却是第一次成为175号犯人,在整个监狱系统中处于最底层。
汉斯护犊子一样照顾里奥,就在我们以为只是x欲驱使的时候,故事又被拉回到了50年代。
通过发生在汉斯心爱的奥斯卡身上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善意的来龙去脉,也意识到似曾相识的往事是如何困扰着汉斯的精神世界。
《伟大的自由》通过观众自己一点点拼凑的方式,完成了男主汉斯的心理画像,让我们感受到眼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在应该感受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年纪却被关进了监狱。
关于汉的狱外生活、狱中生活、职业生涯、家庭背景,导演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仿佛这是一个天地间被遗弃的弃儿,他出狱的目的就是为了监禁。
当他被国家机器踩成碎片的时候,他对爱情的憧憬早已被撕成碎片。
他再也不能以任何浪漫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
唯一支撑他的,就是身为同性恋的信念。
在这种信念的背后,没有伟大的理由,只有生命的x本能的开始。
正因为如此,影片的结局特别打动我,1969年,法律终于松绑,汉斯被无罪释放,他的第一站是一家名叫“伟大的自由”的同性恋酒吧。
男人们欢呼、庆祝、唱歌、跳舞;在通往酒吧通道的黑暗小巷里,曾经的罪犯们正以各种姿势z.a。
汉斯走在人群中,感受着突然解禁带来的惊人的荷尔蒙气味,耳边响起轻柔的法国情歌。
那一刻,他仿佛化身了但丁,从地狱走向天堂,每一步都行走在云端。
汉斯的表情复杂而梦幻,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影子。
他花了半辈子犯下的大罪,现在唾手可得,却不知如何享受。
当系统性的压迫压抑了自由生活的冲动,禁闭中的爱就成了他唯一能理解的爱。所以汉斯做了他唯一能做的事: 回到监狱。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结局还是给了我强烈的冲击。
这让我思考: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如果自由局限于我们被赋予的东西,我们得到的只是自由的幻觉。相比之下,不自由的监狱更真实。至少它让汉斯和维克托在爱中成长。
虽然电影的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枯燥的监狱里,但摄影仍然从栅栏、铁网、厕所和废弃的针头中提取美学构图。
印象比较深的是家用相机胶卷的使用,起初被德国当局用作偷拍抓人的证据。
后来,它成了汉斯和奥斯卡亲密回忆的记录。
一个田园诗般的日子落在满是颗粒感的胶片上,就像一个舍不得的纪念品。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黑屏。
这是一个多次出现的画面: 汉斯接受禁闭的惩罚,在狱警面前脱光衣服,走进一个小隔间。厚重的铁门被无情的关上,然后就是黑暗,绝对的黑暗。
一秒,两秒,三秒....那一瞬间仿佛置身于人性的黑暗森林,时间从未如此漫长。
这种黑暗会让我思考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
为什么不同国家的175条总是有不同的版本?
为什么会有因为性取向被打死,被赶出去,被暴力对待的人?
为什么我们人类总是对爱情做那么多伤害?
直到他点燃了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