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睿智的椰子  ·  马连良的子女_头条·  1 年前    · 
帅呆的篮球  ·  文石boox ...·  1 年前    · 

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市运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中心,市直各部门(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现将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优化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选评聘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发〔2020〕14号)、《关于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鲁人社发〔2020〕15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事项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

(一)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事业单位可根据社会功能、职责任务、人员编制的变化及工作需要,在鲁人社发〔2020〕15号文件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内动态调整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数量、等级,明确每个岗位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专业技术各等级岗位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0.3:2.7:7,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

(二)统筹专业技术岗位使用。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内,允许事业单位空缺的同系列高等级岗位借用到低等级岗位使用。对能力业绩突出、行业领域公认的专业技术人才,可通过统筹使用本行业(本县市区、本部门)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等办法予以聘用。

(三)拓宽特设岗位设置范围。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行业和群众公认的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没有空缺的,经行业主管部门评议,事业单位可按照规定程序、数量等要求申请设置和使用特设岗位予以聘用。

(四)优化高层次人才岗位管理。对通过直接颁发程序持有“山东惠才卡”、“德州惠才卡”的高级专家,以及符合我市高层次人才范围条件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占本单位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不占结构比例人员名单,应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备案材料中予以备注。

(五)统筹管理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按照不超过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总数3%的数量,统筹设置并组织认定、评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对全市事业单位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直接认定、评聘条件人选进行摸底调查,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单位)组织填写《德州市事业单位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认定、评聘条件人员情况汇总表》(见附件),并于2020年12月底前报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将根据调查摸底情况,适时组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评聘工作。符合直接认定条件的人员可填写《山东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人员备案表》,按鲁人社发〔2020〕14号文件规定的程序申报认定并聘用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六)简化岗位聘用备案程序。事业单位拟定的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即可组织实施,不再报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事业单位管理八级及以上干部调整,按照规定由相关部门备案后,不再进行岗位聘用备案。优化高等院校岗位聘用程序,市属高等院校可将年内各批次岗位聘用变动结果于每年6月底前集中一次报备,实行备案承诺制。

二、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七)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流程。各县市区可根据《德州市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特聘办法》(德人社发〔2018〕48号),结合实际研究确定本地特聘人才条件范围。对纳入我市各级特聘范围的高层次人才,经核实认定后可采取专家评议、组织考察等方式予以聘用。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或市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引进博士研究生,县市区事业单位和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职业院校引进业界优秀人才担任专任教师,乡镇学校、医院、水利、民政、农技、林业、文化等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才,可采取直接面试、考核或考察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

(八)建立急需紧缺专业目录。各县市区,市教育、卫生、职业院校等部门(单位)应聚焦全市及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专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县市区(行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或岗位)目录,并在申报下一年度用编进人计划时,报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当年内有效。急需紧缺专业(或岗位)目录确定后,可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对急需紧缺专业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并在公开招聘简章内予以明确。对纳入目录或在简章中明确的急需紧缺专业(或岗位),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条件,降低开考比例,可灵活采取校园招聘、直接面试、专业测试、技能操作或考核考察的方式进行。

(九)下放教育、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组织权限。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由市、县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根据备案的招聘方案组织实施;其他部门(单位)所属的教育、卫生类事业单位,经与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协商一致,也可一并参加。对尚不具备独立组织招聘、命题能力的县市区,可由市教育、卫生健康部门统筹组织。各级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应坚持“干什么、考什么”“以用为本”原则,统筹行业专家资源,细化试题类别,提供教育、卫生专业考试命题及考务服务。职业院校在编制限额(或人员控制总量)内根据发展需要,按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有关问题的通知》(德人社字〔2020〕119号)文件规定自主组织招聘。各类教师的招聘工作一般应于秋季开学前完成。

(十)完善初级岗位考试组织形式。根据“按需、自愿”的原则,招聘单位可自主参加由市、县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初级岗位招聘考试。具备自主招聘意愿和条件的事业单位,经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同意后,也可自行组织招聘考试。自主招聘单位应严格执行人事考试标准化要求、回避规定和保密规定。

(十一)科学设置考试评测办法。对于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方式的招聘,笔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比例可在40%—50%之间掌握,具体比例应在公开招聘方案、简章中予以明确。

(十二)简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审核程序。县市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和自主招聘的市属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按规定拟定年度本地、本行业或本单位公开招聘方案,报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核准备案,其中职业院校实行自主组织、事后备案,年度招聘方案包括招聘岗位(岗位名称和岗位类别)、招聘条件(学历、专业及其他条件)、招聘人数、招聘方式等内容。县市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市属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公开招聘相关规定和备案后的年度招聘方案,研究制定各批次综合类、教育类、卫生类或其他自主招聘单位的公开招聘简章、面试方案,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或在主管部门指导监督下由事业单位组织实施。招聘简章应按照统一的模板样式、时间要求在本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单位网站发布,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县市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对发布的简章内容负责,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不再对招聘简章、市属事业单位面试方案进行前置审核。招聘工作结束后,及时办理新聘人员备案手续,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在公示前对公开招聘情况及拟公示人员信息进行审核,对符合招聘规定及简章要求的,予以公示。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人员,发放《备案通知书》,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快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聘用工作的通知》(德人社字〔2020〕202号)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十三)提高公开招聘办理效率。市、县市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要按照“一次办好”的要求,进一步梳理、精简公开招聘办事流程,对报送材料符合公开招聘规定且齐全完备的,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准或备案。对高层次人才聘用以及特别紧急事项,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公务邮箱等网络报送的,一律不再上报纸质材料。

三、畅通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渠道

(十四)健全控制总量人员流动制度。事业单位人员控制总量内的工作人员,可根据调配相关政策和权限进行有序流动。实行控制总量管理的市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调配审批机关,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及事业发展和队伍建设需要,稳妥有序实施相关人员调配工作。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十五)严明工作纪律。各级各部门(单位),特别是各县(市、区),要强化纪律意识、制度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公开招聘、岗位管理、人员聘用、人员调配等人事管理制度,严禁规避制度违规进人、违规聘用,严禁“内部招聘”“人情招聘”“萝卜招聘”,坚决杜绝事业单位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十六)压实监管责任。事业单位要承担人事管理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健全完善人事管理自我约束和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承担监督责任,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等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公开招聘等人事管理事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不定期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情况开展随机抽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发挥群众、媒体等监督举报作用,依法依规受理举报投诉,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进人、违规聘用等情况。

(十七)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市、县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实行备案制管理的,要压实工作责任,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实行责任倒查,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风清气正。

各县(市、区)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推进落实的具体措施。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有关文件规定凡与本文件不一致的,按照本文件执行。

附件: 德州市事业单位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认定、评聘条件人员情况汇总表.docx.docx

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10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主办:乐陵市人民政府 鲁公网安备 37148102000165号

鲁ICP备1103403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4810035

地址:山东省乐陵市湖滨东路99号 电话:0534-6268116

举报电话:6268203 举报邮箱:llsdzzwbgs@d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