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小乌,欢迎回到脑洞乌托邦。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武侠小说。记得小时候看金庸的「天龙八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段誉的凌波微步,也不是乔峰的降龙十八掌,而是王语嫣过目不忘的奇异技能。每当考试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也能有这种超强记忆力,还不轻松碾压班上一票同学啊。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人拥有自出生12天后的记忆,有的人记得自己人生中每一分每一秒发生的大小事件,有的人甚至被称为是“人体谷歌”,对往事的搜索速度比谷歌引擎还快。这群人极为罕见,他的记忆能力被比喻为“大脑中的bug”。可就是这样的超能力,让他们的生活无比痛苦。他们就是超忆症患者。
如果我问你,你还记不记你一岁生日那天发生了什么?相信正在看视频的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是今年30岁,住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丽贝卡·莎洛克却说,她记得。她人生关于自己的第一段记忆是父母把她放到了车的驾驶座上,给她拍了一张照片。那时候的莎洛克对座椅套和方向盘都充满了好奇。那天,莎洛克刚刚出生12天。从那以后,她就记得人生中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
1岁生日那天,莎洛克还不知道那是什么日子。但她记得妈妈给她穿了一条很不舒服的裙子,她一直在哭。后来父母给了她一个米妮毛绒玩具,可米妮的脸却吓到了莎洛克,她拼命地将玩具推开。
对于莎洛克而言婴儿时期的每一件事都历历在目。她记得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躺在婴儿床上,看着吊在空中的玩具。她甚至记得自己做的第一个梦。那时候她还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只是觉得很害怕,希望妈妈能陪她一起睡。后来,2岁生日刚过,莎洛克的妹妹就出生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莎洛克搞了很多恶作剧,和妹妹抢玩具,因为当时她还不知道什么是姐姐,什么是妹妹,只觉得家里多了另外一个人,分享她所有的东西。
长大之后,莎洛克迷上了「哈利波特」,她记得书中的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个单词。
随便挑一个日期,莎洛克就能非常轻松的回忆起那天是星期几,那生了什么事,她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新闻。
一直以来,莎洛克虽然知道自己的记忆里超强,但是她并没有想到这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而这种超强的记忆里带给莎洛克的,更多的是痛苦。她可以在某一天高高兴兴的出门,可突然想起来,小时候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抢走棒棒糖的情景。她会记得中学时期,叛逆的同学骂她的每一句话,和她们的每一次争吵。而这些回忆,可以具体到,就像是重新经历了一遍那些场景一样。
莎洛克从来没有和别人主动交流过自己的这些感受。因为她一直以为每一个人都和她一样,这是理所应当的,就像呼吸一样正常。直到2014年,她24岁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报道,里面说,大部分人对于4岁之前的记忆都非常的模糊。莎洛克当即就觉得这报道,简直就是扯淡。
而莎洛克的家人实际上早就意识到了她的记忆能力有一些异于常人。但莎洛克的案例非常的特殊,她是全球唯一一例既患有“超忆症”,又患有自闭症的人。长期以来,莎洛克的母亲都觉得和女儿沟通起来非常的困难,她不能理解女儿为什么会记得那么久之前发生的所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一次,莎洛克问了母亲一个问题,可母亲的回答让莎洛克非常的不高兴。莎洛克生气地问母亲说到,你5年前可不是这么说的。母亲也很无辜,说道,我怎么可能还记得我5年前说了些什么。
直到有一天,莎洛克的母亲在电视上看到关于超忆症的报道,立刻意识到,自己女儿可能也是这个罕见群里中的一员。
● 超忆症
超忆症的英文缩写是 HSAM(Highly superior autobiographical memory),也被称为“高度发达的自传性记忆”,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医学异象, 属于无选择记忆的分支。它的临床表现与我们通常认为的过目不忘还是有区别的。超忆症患者的超常记忆多是围绕着自己的。能够记住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对数字、时间尤其敏感。而且这些记忆都不是患者的有意记忆,也就是说,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记住的。
目前,全球范围内,被诊断为超忆症的患者只有60到80人左右。这些人会被动地记住自己经历过的所有事情。没有“遗忘”的能力,不管他想不想,只要经历过,就能记住。而且随便给他一个时间点,就能在大脑中摘取超大容量的细节。
莎洛克的案例中,她的超忆症有些与生俱来的感觉。但超忆症的发病原因目前仍然没有科学定论。有些患者是经历了某些突发事件,还有些患者是在不经意间,不知道为什么,就好像大脑中的某个开关被打开了一样,从那以后,所有经历过的事都会被自动保存下来。
科学界对于超忆症的研究历史还非常短。史上首例超忆症患者是在2006年确诊的,她的名字叫吉尔·普莱斯(Jill Price)。
吉尔,196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她刚满5岁时,全家搬到了美国新泽西州。3年之后,又搬去了其他地方。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吉尔就有记日记的习惯,她想记录下来生活中所有的美好时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吉尔发现自己好像不用写日记了,因为自己的记忆越来越好了。在她14岁生日过后的5周,她也不知道自己那天究竟是怎么了。只记得从那天以后,她的脑子就变成了一个无限内存的硬盘,再加一台外挂摄像机,记录下了她每一天听到的,看到的和经历过的。
这种突如其来的超能力对于吉尔来说,更像是一种负担。她的脑子像被劈成了两半,一半不停地在回放之前的记忆,另一半不停地记录新的信息。很多人觉得,这些拥有超级记忆的人在考试的时候,肯定就犹如神助攻,百战百胜。可事实上,吉尔常常因为脑子里装着太多东西,看到一道题时,会分心,陷入一段完全不相关的回忆。
不仅仅如此,对于吉尔来说,走出悲伤和痛苦要比正常人难无数倍。2005年,吉尔42岁的丈夫因为中风而去世。那几年对于吉尔来说是生不如死的,丈夫去世当天的情景像过电影一般,在脑海中一遍遍的回放,挥之不去。她常常因为一些不好的回忆而影响工作,甚至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精神萎靡不振。
忍无可忍之下,吉尔主动找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研究记忆功能的神经学教授詹姆斯·麦克高(James McGaugh)。一开始麦克高教授对吉尔的经历半信半疑。他找来了一本记录过去100年间每天所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的书籍。随便挑个日子,让吉尔说说那天是否看到了什么新闻。惊奇的是,吉尔不但可以准确的说出新闻内容,甚至记得20年前的某一天自己吃过的早餐面包是不是烤糊了。
2006年,詹姆斯·麦克高(James McGaugh)和其他几位同事共同在「Neurocase」杂志上发表论文,题为“一个不寻常的自传式记忆案例”。在那篇论文中,超忆症这个概念首次被提出。当时吉尔的身份还没有被公开,她在论文中被称为代号AJ的病人。
两年之后,2008年,吉尔出版了自传「一个不会遗忘的女人」,也作为首例超忆症患者,从此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吉尔的事迹被曝光之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51岁男子布拉德.威廉斯(Brad Williams)也联系了麦克高教授。他说他和吉尔的经历非常相似,也拥有异于常人的惊人记忆力。布拉德是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家广播电台的新闻主播。一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大脑中的超能力。直到2000年,布拉德的父亲去世后,他和几个兄弟一起翻看自己8岁时,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的老照片。布拉德能够轻松的说出度假时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旅馆的名字,天气的状况,吃的什么午餐,具体的游玩路线等等。几个兄弟们都惊呆了。布拉德的大脑就好像对所有的日期,人名,地点,事件都进行了编码一样。任何时候进行回忆,都能从大脑百科全书中立刻检索到需要的东西。周围的人甚至把布拉德的大脑比作“人体谷歌”。同事们都开玩笑说,你的脑子不像是由脑细胞组成的,更像是由二极管和芯片组成的。
那么这些世界上极少数的人为什么会拥有超强的自传体记忆呢?研究人员对有限的案例进行了跟踪和分析。脑部扫描结果显示,他们的大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既没有比一般人多长一个脑半球,也没有多出一个脑叶。唯一一点细微的区别是,超忆症患者脑前额叶(Prefrontal lobe)和海马体(Hippocampus)之间的脑回路相对发达。但是,反复提取记忆会有助于在大脑中形成有效的神经网络,所以这可能是他们超强记忆所导致的结果,并不是成因。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加里·马库斯走访了包括吉尔·普莱斯在内的多位超忆症患者,他发现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强迫症的倾向。比如说吉尔,她曾经是学校的一位管理员。工作中,吉尔无时无刻都需要把文件档案摆放的井然有序,只要有一本书,一支笔放错了位置,就会浑身不自在。在其他超忆症患者身上也都有类似的强迫症状,像是收集物品,排列东西,洁癖,恐惧症,癔症等等。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的陷入对过去琐事的回忆中。从莎洛克和吉尔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有时候记性太好了也未必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1885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他将人类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当新的信息被输入大脑,20分钟之后,我们只要记得约58%的信息量。一个小时之后这个数字下降到44%。1天之后,下降到33%。一个月之后,我们大约只能记得最初信息量的21%了。要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频重复的训练。这就是上高中时,班主任总是强调的复习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也是这个道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界一直认为大脑的遗忘是一个被动的过程。那些你平时不去调用的记忆就会慢慢地被清除掉。不过,最近数十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忘,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是大脑早就预设好的一个程序。
2012年,美国神经科学家罗恩·戴维斯在一次实验中,无意地发现了果蝇的主动遗忘机制。研究人员对转基因果蝇进行训练,使它们对特定的气味和电击形成条件反射,从而让它们懂得躲避这类气味。紧接着,戴维斯教授马上激活了脑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促使神经元释放多巴胺。这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果蝇很快就忘记了已经训练出来的条件反射。而阻断多巴胺能神经元时,条件反射的记忆就被保存在了果蝇的大脑里。
也就是说,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它不仅可以促使记忆的形成,也是遗忘机制的必要元素之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戴维斯教授发现,正常状态下,果蝇体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能保持长时间的活跃性,从而导致果蝇不断忘记已经学到的那些信息。
2019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山中章弘(Akihiro Yamanaka)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发表论文,解释了大脑“遗忘细胞”如何在睡眠时清理不必要的记忆。
研究人员在针对小鼠的实验中发现,小鼠下丘脑中有一中分泌黑色素聚集激素(MCH)的细胞。这种细胞在快眼动睡眠(REM)阶段会被激活,从而抑制记忆中心海马体的活动,加速记忆的遗忘。这是一个主动的遗忘过程。为了印证结论的正确性,研究人员还人为地激活了这些黑色素聚集激素细胞,结果发现小鼠很快就忘记了刚学到东西。当人为地抑制或者永久地杀死黑色素聚集激素细胞后,小鼠就变得记忆超群。
这就说明在大脑中,可能存在一种记忆的清道夫,在我们进入快眼动睡眠时,帮我们主动清理记忆。所谓快眼动睡眠指的是睡眠的一个阶段,也被称为积极睡眠 (active sleep)。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同时伴有脑电波频率变快, 振幅变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等现象。
怪不得人们常说,遇到了什么烦心事,睡一觉起来就好了。选择性失忆也是大脑遗忘机制中,自我保护的一个典型例子。一些人在受到了强烈的外部刺激,或者脑部受到撞击后,会遗忘一些自己不愿意记得事情,心理学上将这称为一种防御机制。对于普通人来讲,我们会慢慢淡忘一些悲伤或者痛苦的经历,所以才有了“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这句名言。可是超忆症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多伦多大学神经元连接和机器学习的研究者布莱克·理查兹将超忆症比作人脑神经系统的过拟合现象。他说,我们之所以拥有不断汲取新经验的能力,部分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能够执行可控的遗忘程序。而大脑的遗忘程序就是用来预防“过度拟合”现象。“过度拟合”现象英文称作overfitting,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术语,它用来描述,当一个模型与现有数据(训练集)匹配度过于良好时,无法用来预测未来数据(测试集)的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天我们被狗咬了,一般人都会记得这个惊吓和疼痛的经历。可超忆症患者还记得狗狗的耳朵是耷拉的,还是竖起的,是什么东西惊吓到了狗狗,那天狗主人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什么牌子,天气是否晴朗,甚至是路边有几棵树。这些毫无意义的旁枝末节,会影响我们会事件主旨的把握,从而无法将过去经历移用到新的境况中去,也影响了我们对未来做出预判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为止发现的几十例超忆症患者,虽然记忆力卓越,却没有人取得非凡的成就,反而很多案例发展出了越来越严重的强迫倾向。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超忆症患者被发现。从2010年的4-5例,到如今的七八十例。人的大脑有着惊人的860亿个神经元,携带1000 万亿个突触相连接,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电脑计算功能。超忆症患者就像是无意中被开启了大脑中的某个关卡。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关卡,不仅意味着我们可能能够治愈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更可能意味着我们找打了释放大脑无限潜能的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