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穷人的银行家,获诺贝尔和平奖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观视】(guanshi-360):观乎外,视乎己,人生精进博广!
他在世界经济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意为“乡村银行”),向贫困人口发放贷款的方式自成一体,被称为“格莱珉模式”。
他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
“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与格莱珉银行共同获得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
他曾获得过总计60多项荣誉,如孟加拉总统奖、孟加拉银行奖、世界粮食奖、悉尼和平奖,《经济学人》社会经济创新奖等。
他便是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如今已是将近80岁的老人。
尤努斯在创办格莱珉银行之时,只是希望帮助孟加拉的贫困人民获得必需的资本。
他未曾想到的是,从此开创了小额融资的一种现代模式(无抵押小微贷款),在当今被世人评价为一项非凡的成就。
这一模式被100多个国家复制,全球出现200多个试点。
尤努斯以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为己任,努力致力于用新的银行商业模式改变千万贫困人群的命运。
一切源于一次社会调查
一笔27美元的“贷款”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银行大都是针对富人的,保证获得存款、收回放出的贷款或是拿到抵押,从中获得盈利赚钱。
而尤努斯要做的便是给穷人提供金融服务。尤努斯认为,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公平的经济机会,而金融可以改变这种状态。
尤努斯出生于富裕家庭,毕业于达卡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吉大港大学担任经济学教师。1969年,获富布赖特奖学金,赴美在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69-1972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经济学系任助理教授。1972年,尤努斯于孟加拉国独立后不久回国,任吉大港大学经济系主任。
1974年孟加拉大饥荒成为尤努斯人生的转折点。大量饥民涌入城市企图获得食物,尤努斯看到饥饿的灾民心如刀绞。尤努斯感到仅靠书本上和课堂里的那些经济学理论,很难真正帮助那些生活在贫穷状态中绝望的人们。他执意要找到解决贫穷的办法,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贫困与饥饿的研究中。为此,他做出各种尝试,甚至亲自去村庄里试验高产种植方法。
1976年,一次乡村调查,走访最贫困的家庭。一位农妇吸引了他的目光。这位名叫苏菲亚的生有3个孩子的年轻农妇,每天从高利贷者手中获得5塔卡(相当于22美分)的贷款用于 购买竹子,编织好竹凳交给高利贷者还贷,每天只能获得50波沙(约2美分)的收入。苏菲亚每天只有微薄的2美分收入,陷入了一种难以摆脱的贫困循环。
这种境况使尤努斯异常震惊,此前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会因缺少22美分而受穷。尤努斯写道:“在大学里的课程中,我对成千上万美元的数额进行理论分析,但是在这儿,就在我的眼前,生与死的问题是以‘分 ’为单位展示出来的。什么地方出错了?!我的大学课程怎么没有反映苏菲亚的生活现实呢?”
如果苏菲亚有22美分,她就可以摆脱高利贷的盘剥,按市价卖出产品,从而改变她的生活。
他用一周的时间搜罗了一些像苏菲亚这样依赖放贷的人名单,令他再一次吃惊地是:列着42人的清单上写着,借款总额为856塔卡,不到27美元。
平生第一次,尤努斯教授“为自己竟是这样一个社会的一分子感到羞愧”。这个社会竟然不能向几十个赤贫的农妇提供区区总额为几十美元的贷款!同时,大学经济学教育和经济学教授对贫困与饥饿如此漠视,也让尤努斯感到愤慨与不解。在他看来,漠视贫困、漠视真实世界中人的痛苦与愿望是经济学的最大失败,而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缓解并消除贫困,是所有经济学学生与学者的最大的耻辱。
他把27美元按名单给了这里的42个人,并称还款期限是“在他们还得起的时候,在他们卖自己的产品最有利的时候,什么时候都行”,并且,他声明:“你们不必付任何利息,我不干借贷这一行。”
27美元开始的路
尤努斯一直执着地行走
尤努斯开始试图说服商业银行贷款给穷人。但是这很不成功,银行界对此疑虑很深,而且认为贷款数额实在太小,没有可操作意义。直到1976年,他才成功地从一家银行贷出了一笔钱把它给了乔布拉的穷人。而在随后一年中,尤努斯必须在每一份贷款申请上签名。甚至在欧洲或美国旅行时,银行都会为了一个签名给他发电报或写信,而从不和村里任何实际借款的人打交道。尤努斯回忆:“我是担保人,在银行的官员们看来,我是唯一算数的人。他们不想和使用他们资金的穷人打交道。而我则保证那些真正的贷款者—不必到银行去,从而避免遭到蔑视和屈辱的骚扰。”
于是,在1983年,尤努斯干脆建立了一家自己的乡村银行(格莱珉的意思为“乡区的”)以提供贷款给贫穷的孟加拉人。
从一开始,尤努斯就希望格莱珉银行不同于一般的慈善组织或者借贷人,他设计了种种制度,希望经济学的理念能让这种微金融成功运转,并且切实地帮助到穷人。
最值得称道的是尤努斯规定的贷款原则:不用任何抵押,穷人也能贷款;乞丐也能借钱,还不用支付利息。
在这样宽松的借贷条件下,贷款的偿还率却高达99.02%。尤努斯深有感触地说:与那些贪污巨额银行贷款的上流社会腐败分子不同的是,穷人诚实地还贷。(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的社会新闻栏里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个毫无信用的富人,完全靠混迹于各家银行之间,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借贷方式,毫无廉耻地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却被各银行奉为座上宾。)
尤努斯设计了一个“五人联保”的制度,不过这五人并不需要负责真正的还款担保,他们最多是“道德担保”。五人联保的设计,更多是为了借款者形成一个“强关系网络”,让他们每周聚会,互相帮助,相互监督,形成内部约束机制,共同解决困难。
格莱珉模式另一特征就是只借贷给女性。尤努斯认为在孟加拉,妇女比男人面临更严重的饥饿和贫穷的问题,如果家里非得有一个成员被饿死的话,根据不成文的法律,那必定会是那个母亲。借贷给女性比男性更保险,女性也有更强的责任意识。
格莱珉在成立之初的第一个原则就是银行应该主动去寻找需要服务的人群,而不是人们去找银行。这个原则一直延续了下来。如今格莱珉在全球有26000多个小银行,在孟加拉国,基本上在每个小村落都有这种小的银行系统。已经提供了9700多万笔贷款,其中93%是女性。银行会每周到这些村落拜访这900万个女性,在她们的家里做金融服务。格莱珉一共有24000个员工每周都要去找到这900万个客户和她们一起沟通,员工们知道这些女性的家人,知道她们丈夫的名字、孩子的名字,并要进一步确保她们哪个孩子要继续上学、哪个孩子不去上学。“这就是我们员工的责任,他们必须要找到这些客户来进一步确保家庭当中所有的孩子都有学可上,能够上得起学。”
尤努斯认为,提供金融服务是一方面,改变贫困人群的生活是更具有社会效益的善举,要确保所有农村当中所有家庭都能够逐步地摆脱贫困,让整个世界没有贫困。
尤努斯还表示,格莱珉帮助的是赤贫群体,比如那些屋顶漏水的家庭,每一年都会进行系统性的检测,看看这些贫困群体的状况是否有所改善。当这些人摆脱赤贫状态,就不再帮助了。
格莱珉银行的初始资金主要来自捐款者和其他银行的贷款。1995年,格莱珉决定不再从捐助者那里要求任何资金了,接受到的最后一笔分期付的捐助款是在1998年。
尤努斯的“社会企业”理想
与哲学实践
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不但是一种消除贫困的斗争,也是一种对他个人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思维的实践。
在有着丰富传统工艺和家庭作坊的孟加拉,尤努斯高度重视自营经济,或者称其为“民众经济”。他认为在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自雇谋生的。
格莱珉银行本身也是尤努斯对现在世界主流的慈善和济贫事业的一种修正。尤努斯反对施舍与赠与,认为这样做会损害别人的创造力和责任感。
正如中国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尤努斯一生以帮助穷人为己任,但他从不对乞丐施舍,而是通过乡村银行发放小额信贷,使乞丐摆脱挨家挨户乞讨的命运,在街头摆个糖果摊或者卖点小孩子的玩具。
就像他在自传中讲的,如果我们把给予富人的相同或相似的机会给予穷人的话,他们是能够使自己摆脱贫困的。“穷人本身能够创造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
通过乡村银行,穷人们摆脱的不仅仅是贫困的枷锁。正如尤努斯所言,“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人们的观念。”他把“自立”的理念植入人们的心中。
在创办格莱珉银行前后,他还一直对在孟加拉的国际援助机构颇有微词,冲突最多的就是世界银行。尤努斯认为尽管世界银行一类的多边机构将消除贫穷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但它们侧重于通过扩大经济发展规模来实现目标,即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GDP在增长,世界银行就认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事实上这种经济增长可能很缓慢,对穷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甚至可能是以损害穷人的利益为代价的,但这一切都不足以令世界银行改变自己的政策。
尤努斯主张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格莱珉的工作人员更把自己看作是教师。他们帮助借贷者充分开发其潜力,发现自身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扩展他们的能力。格莱珉招聘员工,并不会去招聘金融学的毕业生,而是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因为格莱珉银行建立的是一套综合的乡村建设的模式。
尤努斯更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企业”这个概念。他认为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忽视了多维人性的存在,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受利润最大化这个单一目标的限制。尤努斯写道:如果我们把当前公司称为利润最大化企业(PMB),新的企业形式可称为“社会企业”。企业家建立社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某些个人所得,而是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社会企业中引入社会效益竞争机制后,同样能够带来很多积极的效果,改进全世界弱势群体的福利。尤努斯认为社会企业与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竞争性质不同。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的核心是钱,如果竞争失败了,公司财务会受到损害;但是社会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自豪感”,即哪个团体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竞争者也是朋友,都能够互相学习,他们之间能够互相合作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如果两家企业进入了同一个商业领域,他们会感到高兴而不是担忧。他甚至主张需要一个完全成熟的社会股票交易市场进行社会企业股票的交易。
2011年,尤努斯被罢职,他把重心转向了社会企业。
与各大跨国公司合作创建社会企业的设计,来自尤努斯本人。早在2005年,他向达能集团首席执行官建议创办一家社会企业型的格莱珉达能公司,目的是为孟加拉营养不良的儿童生产价格低廉的酸奶。格莱珉和达能各自出资一半,建立起了食品公司。这是尤努斯在格莱珉之外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企业。他们在协议中写道,“如果有盈利,公司的投资者除收回投资外,每年可以象征性地获得1%的分红,而其他利润则会投入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中。”不过,尤努斯坚定地认为社会企业不能分红,于是在几年之后,他们将1%的分红的规定也取消了。
2013年,格莱珉和优衣库的合作公司建立起来,他们生产的服装既有常见的普通 T-Shirt ,也有孟加拉民族风格的女性衣裙。除了服装厂,他们开设了一些服装店。这一合作,格莱珉只占1%的股份,但其利润将用于支持孟加拉的女性及改变社区的教育和环境。
格莱珉和巴斯夫合作的公司专门生产蚊帐。孟加拉炎热,蚊子凶猛,是传染病的传染源之一。穷人往往买不起蚊帐。格莱珉巴斯夫生产的蚊帐,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穷人。
现在,随着绝对贫困的减少,以及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增高,格莱珉开始设立“新创业者项目”,为年轻人的创业提供支持。尤努斯认为,人类的天性应该是创业。“如果你有创业想法,格莱珉风头基金可以给你投资,等你成功了,还钱就可以了。作为社会风投企业,格莱珉风投基金并不以赚钱为目标。”
尤努斯发起创建的数十家社会企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穷人提供了可以购买得起的生活物品。
除此,他还发起创办了各类学校和医院。其中他创办的多所护士学院,用无息贷款的方式为贫困家庭的女孩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据介绍,这些护士学院的教育水平非常高,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且薪酬很高。在孟加拉首都达卡,贫民窟众多,尤努斯为贫民窟的儿童建立了小学,虽然学校条件极为简陋。
此外,格莱珉银行每年还为2.8万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已经有1.2万学生在其发放的教育贷款的帮助下完成了高等教育。
尤努斯有一个理想, 希望贫困不属于文明化的人类社会,它适于待在博物馆里。
只要人类的善心与良知依存,消灭贫困的斗争就会继续下去。
尤努斯接受诺贝尔和平奖
“通过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向孟加拉国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提供小额银行贷款,使这些在通常金融制度下无法得到信贷的人有了发展的起步资本。小额信贷为社会最贫困阶层提供了发展经济和人权的前提,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和有权过上体面的生活。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已证实,哪怕是最穷的穷人也可以为自身的发展作出努力。这适用于任何文化和文明。”
这是诺贝尔奖评审会给尤努斯的颁奖词。
尤努斯是孟加拉国首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说:“我感到异常高兴,这对整个国家都不失是一个伟大的消息。这个奖将激励我继续献身于改善穷人的生活。它将是我未来时光中巨大的动力来源。”
尤努斯语录:
究竟什么是发展的精髓?对我来说,处于总人口底层50%的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变是发展的精髓。甚至更为精确地说,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人口底层的25%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之上。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新安晚报:《尤努斯博士的伟大证明》
北京晨报:《孟加拉“穷人银行”带来的启发》
时代周报:张子宇《尤努斯:让贫困进入博物馆》
中国经营网:《普惠金融之父尤努斯:设立为穷人服务的金融制度》
中国慈善家:宋厚亮《穆罕默德·尤努斯:一个做银行的,建立了一个“社会企业帝国”》
中国新闻网:《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将用奖金为穷人建食品厂医院》
中国日报网:《银行家爆冷中选06和平奖 乡村银行造福穷人无数》
搜狐: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人物|为消灭贫困而战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