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强棒天使创始人孙岭峰?

【面对面】“棒球爸爸”和67个困境儿童的逆袭人生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关注者
4
被浏览
3,133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人物志(三十六):人生随棒球飞向未来——记前国家棒球队队长、中国国家队第一棒孙岭峰

北京市郊,一群困境儿童在七十多岁的老教练带领下练习棒球。在遭遇城中村改造,锅炉不符合环保标准被停用,市郊小学被拆等多重外部压力之后,球队代表亚太区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级少棒比赛。底层少年通过棒球运动改变命运,这个故事如动漫般热血。

这是纪录片《棒!少年》讲述的故事,当这部曾收获众多掌声和泪水的纪录片的关注和热度像风一般散去后,纪录片中的棒球少年和教练似乎又回到原来的生活,他们仍然日复一日训练、吃饭、学习。

2016年,前国家棒球队队长孙岭峰成立了一支由困境儿童组成的“强棒天使爱心棒球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育是一个充满梦想和传奇的平台,它创造了无数个神话。”孙岭峰创办球队的初衷很简单,他认为这件事能一举两得——既能改变底层少年的命运,又能借助这个故事推广棒球运动。

孙岭峰

42个孩子来到棒球基地时,大多只有7到9岁,他们是来自河北、山东、四川等地的贫困儿童和事实孤儿(家庭没有能力或意愿抚养的儿童)。他们都有悲伤的童年,承受这个年龄不应承受的困境。球队中有一家三兄弟,他们的爸爸中风后瘫痪在床,妈妈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双亲都没有监护能力;外号“毛毛虫”的孩子的妈妈去世,爸爸靠低保生活,四年来爸爸只看过他两次;球队中的许多孩子没有爸爸,妈妈改嫁时不能带着孩子一起,于是他们成为无所依靠的孤儿。

棒球基地培养的是主力运动员,不像其他公益项目只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在棒球基地,孩子们需要学习运动员的礼仪,穿运动员的训练服,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有时,就连一日三餐的柴米油盐也成了具体的问题。球队每天要消耗二十斤肉,几十斤牛奶,尽管如此,孩子们的蛋白质摄入量刚刚达到运动员标准的下限。

2016年,基地第一次出现资金链断裂。200万的启动资金不到一年就已用完。孙岭峰卖掉价值几百万的房子;2019年,基地再次出现危机,孙岭峰卖自用车。在缺乏社会支持情况下,孙岭峰有时觉得,建立爱心棒球基地这件事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畴。

但这些年孙岭峰咬牙扛了下来,因为他亲眼见过孩子们的原生环境。孙岭峰说:“他已经见到这个世界了,这是另一个世界。如果带出来又送回去,伤害是巨大的。你还不如不带他出来,他没见过就不会有任何诉求。我不愿意背负这种罪恶感。”

球场上,作为棒球队队长,孙岭峰闯劲十足;球场外,他想靠棒球改变一群困境儿童的命运。当冷门的棒球运动遇到边缘的困境儿童,孙岭峰希望靠体育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他相信棒球运动人人能参加,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他决心将来到爱心棒球基地的孩子培养成才。

后来就是题主说的那部片子的拍摄,彻底扭转了孙岭峰面临的种种困境,可以看做是孙岭峰人物传记的又一个续集作吧,拍的非常之精彩,堪称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