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海副校长率团访美与国际知名智库对话交流
10月15日至18日,浙江大学副校长、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先海率团访问美国华盛顿特区和纽约,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等多家知名智库进行交流,就当前双方共同关注的全球供应链、中美贸易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重大议题进行对话,并就开展智库合作研究、设立人才交流项目、共同举办智库活动推进二轨外交等达成系列共识。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ary Lovely、中国项目协调员Tianlei Huang介绍了该研究所中国区域研究的情况,以及与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已有的机制化安排,双方围绕中国创业创新活力、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治理等可能的合作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了互派年轻学者交流学习等合作事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关系研究院(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SAIS)副院长、中国研究系主任毛学峰(Andrew Mertha)教授对浙大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他对改善中美关系的看法和建议。双方一致认为要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进两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的合作。 在纽约,浙大一行与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George H. W. Bush Foundation for U.S.-China Relation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大为(David J. Firestein)、阿肯色大学管理学院柯景腾(John Kent)、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Euhwa Tran和首席运营官Sandy Lombardo等进行了会谈。双方围绕前期合作基础,对深化全球供应链外交倡议(Global Supply Chain Diplomacy Initiative)合作提出下一步建议举措。全球供应链外交倡议项目旨在围绕供应链稳定和发展举办若干智库对话活动,出台若干研究报告,为中美之间乃至全球的供应链韧性提供决策参考。 黄先海一行还访问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中心高级顾问、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高级研究员麦怡瑞(Ilaria Mazzocco),副主任Nic Rogers,项目协调员Matt Barocas等参加会谈。双方围绕中美产业政策比较、中国民营企业自主性和活力、美国“小院高墙”策略等进行对话交流,并就加强浙大智库与CSIS合作进行讨论。 在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机构(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双方重点就中美二轨对话推动全球发展合作和中美经济关系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协会国际安全和外交负责副主任、原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秘书Daniel Russel和政策研究机构副主任Blake Berger重点介绍了其安全和外交研究团队及其拟组织开展的全球发展合作对话,浙江大学则重点介绍了学校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及其拟组织开展的产业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对话。双方将继续探讨相关合作事宜。校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管理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和学者共同参访。
叶建亮教授做客东方卫视,评点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五周年
2023年11月5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应邀参加了上海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特别节目——“江海潮涌五年间”,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专家陈雯、复旦大学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延人一道,对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以来的主要历程和经验做法进行了评点。 叶建亮认为,五年来,长三角在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同城效应日益显现。下一步一方面要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突出不同交通方式间的优化、衔接、融合与协调。另一方面,基于交通互联互通的都市圈,要强化产业链优势互补,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分工的生态体系。 在促进人才要素一体化流通上,长三角也要强化产业链的协同。减少地区间人才需求呈现同质化问题,避免在重点产业和领域人才需求存在重叠和竞争,形成更加良性的一体化人才竞争流动环境。同时要持续优化一体化人才治理体系。在人才资格资质、评价标准、政策、载体、存档和信息等方面强化整合,提高兼容性和共享性。另外,还需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持续推进。 在创新协同上,叶建亮认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不断走深走实,下一步要强化多链跨区域联动融合,坚持原创性科技突破和成果转化“两条腿”走路。 据悉,《中国长三角》是上海东方卫视打造的新闻专题节目。节目以“观察长三角发展、剖析长三角案例、推介长三角资源”为宗旨,深入中国最大城市群,观察政情动向,是讲好长三角“发展故事”,了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窗口。
黄先海教授:发挥“一带一路”上的高校作用
编者按:今年5月,由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牵头主办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办。中国外文局旗下人民画报社主办的《丝路瞭望》在2023年第6期“聚焦”栏目重磅推出专家观点和分论坛观点精粹。本期分享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先海教授专家观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添砖加瓦,发挥了高校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浙大国际联合学院与200多个学校携手打造教育国际合作品牌,成立“一带一路”学院,实行人才培养归口管理,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带一路”留学生教育基地。推进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联通,设立中国学、临床医学、海洋学、农学等一批特色人才项目。实施了“致远海外行动计划”“亚洲领袖项目”等一批短期交流项目,组织学校师生赴“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合作国家交流访问。 二是构建“一带一路”研究高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2014年7月,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2014年12月,以西部院为主要依托,整合校内相关研究力量,成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3月,区域中心正式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浙江经验提升促进东西互动,通过沿边开发开放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内外联动;围绕区域协调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依托浙大多学科综合优势,将区域经济合作、社会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三大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和数据资源库作为两大支撑平台。 为加强国别与区域研究,还先后成立了浙江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亚洲文明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等。以区域中心、西部院为代表的浙大智库集群聚焦“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及落地路径谋划贡献智慧。 三是依托文理工农医多学科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如联合共建“中国一印度尼西亚海洋科学与技术中心”“中国一印度尼西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浙江一马来西亚传统药物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修复工程、以色列旧石器时代遗址等政府重大项目,共同应对生态能源、人口健康、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推进国际医疗合作,加入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等组织,将先进医疗技术和优秀人才辐射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四是打造“一带一路”高端论坛、精品书系等品牌,提升多元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从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凝练全球议题,成功举办包括G20杭州峰会重要配套会议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 “两山”理念与实践国际会议、国际展望大会等在内的重大活动,并定期举办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海上丝绸之路高端国际论坛等一系列品牌论坛。 以图书为文化交流载体,牵头承编国内首部权威“一带一路”建设知识普及型读物《“一带一路”读本》《“一带一路”一百问》,并输出15个语种版权。组织“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专家整理、翻译和编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精要》《“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一带一路”与青年机遇》等书系。加强“一带一路”历史文化研究,出版了《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等专辑。 原文摘自: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
浙江电视台6套《焦点一线》栏目播出专题片“融入长三角共建一体化 书写高质量发展崭新答卷”,介绍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坚决扛起重大战略使命,沿着“八八战略”提出的“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路径矢志前行,以“浙江之为”彰显“中国之进”。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依托浙江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综合优势和人才优势,全面参与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现已成为浙江大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校地合作的重要平台。浙江大学 副校长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心成立以来,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和浙江省发改委的直接指导下,朝着建设一流的智库方向在迈进,立足打造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流决策智库和重要的智囊机构。 中心作为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支持单位及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心聚焦数字治理、数字产业、城乡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研究领域,先后发布了《数字长三角战略》系列白皮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产业链地图 ”、“政策云”等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权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组织举办一系列高峰论坛,取得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 叶建亮 我们依托各个学科交叉来推动我们一些数字研究平台的建设。比方说像政策云平台,像产业链地图,为我们企业、政府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也会及时的提供一些专家的政策解读,来让社会更好的理解我们国家的一些相关的政策,使得我们长三角一体化能更好的推进。 2019年5月,浙江大学联合长三角区域高水平大学共同发起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正式签约成立,从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21年5月,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成立,专门设立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围绕嘉兴市全面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 2022年2月,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成立,聚焦“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引育高层次人才、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造未来绿色产业”四大核心任务,推动校地合作共建创新高地、服务县域发展迈上新台阶。目前,中心研究团队相继参与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以及杭州市、嘉兴市、舟山市等地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有多篇咨询要报获省领导重要批示或相关部门政策采纳。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在这片承载新使命的热土上,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将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勇扛更大责任担当,以更坚实的科学研究和更优质的决策咨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澎湃热潮中。
叶建亮受邀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节目, 畅谈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的伟大变革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浙江卫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推出第二十一季《“八八战略”实施20年》系列节目,近日在浙江卫视新闻频道播出。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建亮受邀参加了第二集《伟大变革》节目访谈,与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陈愉瑜等一道,畅谈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的伟大变革。 “八八战略” 久久为功 近年来,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由外贸大省向开放强省、由环境整治向美丽浙江、由总体小康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跃升,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倾情擘画的宏伟蓝图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图景。 叶建亮教授认为,浙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其面临的发展矛盾和问题也早于全国,指导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也先于全国。本世纪初,浙江区域经济经过上一阶段的快速发展,率先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八八战略”的提出,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 “八八战略”第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江新语》里提到: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的关系。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十五期间浙江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进出口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7.1%提升到71.5%。 而如今,浙江市场经营主体已突破1000万家。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既是体制改革的“显示器”,也是体制优化的“温度计”。市场经营主体活跃度不断提升的背后,正是浙江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的结果,从“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到2021年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再到今年初部署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不断构建体制机制新优势。
黄先海副校长率团访美与国际知名智库对话交流
10月15日至18日,浙江大学副校长、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先海率团访问美国华盛顿特区和纽约,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等多家知名智库进行交流,就当前双方共同关注的全球供应链、中美贸易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重大议题进行对话,并就开展智库合作研究、设立人才交流项目、共同举办智库活动推进二轨外交等达成系列共识。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ary Lovely、中国项目协调员Tianlei Huang介绍了该研究所中国区域研究的情况,以及与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已有的机制化安排,双方围绕中国创业创新活力、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治理等可能的合作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了互派年轻学者交流学习等合作事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关系研究院(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SAIS)副院长、中国研究系主任毛学峰(Andrew Mertha)教授对浙大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他对改善中美关系的看法和建议。双方一致认为要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进两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的合作。 在纽约,浙大一行与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George H. W. Bush Foundation for U.S.-China Relation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大为(David J. Firestein)、阿肯色大学管理学院柯景腾(John Kent)、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Euhwa Tran和首席运营官Sandy Lombardo等进行了会谈。双方围绕前期合作基础,对深化全球供应链外交倡议(Global Supply Chain Diplomacy Initiative)合作提出下一步建议举措。全球供应链外交倡议项目旨在围绕供应链稳定和发展举办若干智库对话活动,出台若干研究报告,为中美之间乃至全球的供应链韧性提供决策参考。 黄先海一行还访问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中心高级顾问、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高级研究员麦怡瑞(Ilaria Mazzocco),副主任Nic Rogers,项目协调员Matt Barocas等参加会谈。双方围绕中美产业政策比较、中国民营企业自主性和活力、美国“小院高墙”策略等进行对话交流,并就加强浙大智库与CSIS合作进行讨论。 在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机构(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双方重点就中美二轨对话推动全球发展合作和中美经济关系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协会国际安全和外交负责副主任、原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秘书Daniel Russel和政策研究机构副主任Blake Berger重点介绍了其安全和外交研究团队及其拟组织开展的全球发展合作对话,浙江大学则重点介绍了学校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及其拟组织开展的产业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对话。双方将继续探讨相关合作事宜。校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管理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和学者共同参访。
叶建亮教授做客东方卫视,评点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五周年
2023年11月5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应邀参加了上海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特别节目——“江海潮涌五年间”,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专家陈雯、复旦大学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延人一道,对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以来的主要历程和经验做法进行了评点。 叶建亮认为,五年来,长三角在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同城效应日益显现。下一步一方面要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突出不同交通方式间的优化、衔接、融合与协调。另一方面,基于交通互联互通的都市圈,要强化产业链优势互补,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分工的生态体系。 在促进人才要素一体化流通上,长三角也要强化产业链的协同。减少地区间人才需求呈现同质化问题,避免在重点产业和领域人才需求存在重叠和竞争,形成更加良性的一体化人才竞争流动环境。同时要持续优化一体化人才治理体系。在人才资格资质、评价标准、政策、载体、存档和信息等方面强化整合,提高兼容性和共享性。另外,还需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持续推进。 在创新协同上,叶建亮认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不断走深走实,下一步要强化多链跨区域联动融合,坚持原创性科技突破和成果转化“两条腿”走路。 据悉,《中国长三角》是上海东方卫视打造的新闻专题节目。节目以“观察长三角发展、剖析长三角案例、推介长三角资源”为宗旨,深入中国最大城市群,观察政情动向,是讲好长三角“发展故事”,了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窗口。
浙江大学副校长, 长江学者,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黄先海,男,1965年生,浙江浦江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已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现为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国际贸易学会会长、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经济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Journal of Economics》、《China Economics Review》、《Energy Economic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两本专著入选“浙大文库”。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入选“之江青年”学者(首批)和“求是青年”学者。2020.12- 今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6- 今 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8-2015.8 加拿大皇后大学,访问学者2010.4-2010.10, 德国基尔大学,访问学者2007.12-2020.1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11-2006.12,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挂职锻炼2004.6-2007.1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讲师1999.8-2004.6,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1995.8-1999.7, 浙江大学金融与经贸学院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士
管理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联席所长,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灿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iipm.zju.edu.cn)联席所长。黄灿教授是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中细软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和亚太创新会议(Asia Pacific Innovation Conference)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创新管理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之一的 《Technovation》(SSCI索引)的副主编、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会刊《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SSCI索引)的副主编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SSCI索引,UTD24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olicy》、《Industry and Innovation》(SSCI索引)、《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SSCI索引)、《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Scopus索引)和其它四本中英文刊物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五年出版一次的《UNESCO Science Report》(2015年版本)的编委。2007年至2013年黄灿教授在位于荷兰的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技术创新研究中心(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MERIT)工作,历任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之前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并在葡萄牙阿维罗大学获得了工业管理博士学位。2006年他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学院技术政策和评估中心进行访问研究。在欧洲和美国学习工作11年后,他于2013年9月回到中国,加盟浙江大学。 黄灿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学技术政策分析。2015年至2021年他作为课题主持人承担了由欧盟委员会、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浙江省科技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宁波市政府、上海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荷兰飞利浦公司、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机构资助的二十余个研究项目。黄灿教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2015–2021年间,他负责组织了七个国际学术会议。他应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局、欧盟委员会等国内外政府机构和在美国、瑞典、荷兰、德国、新加坡、墨西哥、中国香港和大陆的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做研究报告或讲座40余次。
浙江大学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宋学印,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研发创新与增长、产业升级与产业政策。目前正在进行互联网与中国贸易、准技术前沿条件下中国政府经济行为的新理论及新政策体系建构研究。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与发展研究院(IHEID)进行为期1年的学术访问研究,并长期在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世界经济、China & World Economy、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8余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载3次,合作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等3项,参与国家社科、自科、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项目4余项。
浙江大学副校长, 长江学者,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黄先海,男,1965年生,浙江浦江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已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现为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国际贸易学会会长、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经济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Journal of Economics》、《China Economics Review》、《Energy Economic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两本专著入选“浙大文库”。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入选“之江青年”学者(首批)和“求是青年”学者。2020.12- 今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6- 今 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8-2015.8 加拿大皇后大学,访问学者2010.4-2010.10, 德国基尔大学,访问学者2007.12-2020.1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11-2006.12,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挂职锻炼2004.6-2007.1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讲师1999.8-2004.6,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1995.8-1999.7, 浙江大学金融与经贸学院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士
管理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联席所长,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灿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iipm.zju.edu.cn)联席所长。黄灿教授是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中细软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和亚太创新会议(Asia Pacific Innovation Conference)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创新管理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之一的 《Technovation》(SSCI索引)的副主编、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会刊《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SSCI索引)的副主编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SSCI索引,UTD24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olicy》、《Industry and Innovation》(SSCI索引)、《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SSCI索引)、《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Scopus索引)和其它四本中英文刊物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五年出版一次的《UNESCO Science Report》(2015年版本)的编委。2007年至2013年黄灿教授在位于荷兰的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技术创新研究中心(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MERIT)工作,历任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之前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并在葡萄牙阿维罗大学获得了工业管理博士学位。2006年他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学院技术政策和评估中心进行访问研究。在欧洲和美国学习工作11年后,他于2013年9月回到中国,加盟浙江大学。 黄灿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学技术政策分析。2015年至2021年他作为课题主持人承担了由欧盟委员会、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浙江省科技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宁波市政府、上海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荷兰飞利浦公司、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机构资助的二十余个研究项目。黄灿教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2015–2021年间,他负责组织了七个国际学术会议。他应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局、欧盟委员会等国内外政府机构和在美国、瑞典、荷兰、德国、新加坡、墨西哥、中国香港和大陆的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做研究报告或讲座40余次。
编者按:
《新华文摘》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作为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编选了大量优秀文章,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等。2023年第20期全文转载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文章“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探讨如何提振当前民营经济信心。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
2023
年
4
月
11
日至
4
月
15
日在海南海口举办。本届消博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
3000
多个优质消费品牌,许多细分行业的国际头部品牌将首次参展,
300
多个品牌的
1000
余款产品将进行首发首秀。浙江也组织了
19
家优质企业参展。
4
月
19
日晚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接受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专访,对本届消博会在提振消费信心和提升高水平开放上的意义进行了点评。
叶建亮认为,消费既是稳定经济的
“压舱石”,也是提振预期的“风向标”。通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举办,不仅对提振国内消费信心,扩大内需意义重大,而且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成就,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活力和信心,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次国际消博会,也是海南全面启动全岛封关前的最后一届消博会,对于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是一次全方的相关改革成效的场景检验,对加快和完善自贸港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指向性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消费品进口一直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不断显现,对全球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引领消费品发展潮流和创新方向的商家,也越来越看重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纷纷将首发首秀新品和精品投放到中国市场。这些精品展示的背后,体现了消博会在消费市场上的全球引领性定位,也是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消博会通过将全球优质消费品资源和商家汇集起来,不仅有利于优化国内市场供给结构,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推动全球消费资源和要素顺畅流动、高效共享,实现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但是浙江制造曾经以廉价低质的小商品闻名。此次浙江组织参展的
19
家优质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三分之二以上,体现了年来,浙江省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的指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我省数字制造、科技制造、品牌制造、绿色制造的突出亮点。同时,消博会是一个见世面、看风向标的舞台。在消博会上,这些头部品牌都是有备而来,产品“剧透”了他们对于中国消费市场的理解以及高品质、个性化、重服务的消费升级趋势,这些为企业下一步产品设计制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我们跟优等生同台竞技,可以学到消费品领域的前沿的、创新的、高端的业态,企业也可以看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来提升品质、促进创新。另外,通过消博会把更多的优质消费品引入浙江,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多元的、高品质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品质消费的普及普惠,为扩大消费需求注入新动力。
4
月
12
日至
13
日,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江苏、上海学习考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谋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计,书写交流合作新篇章。
4
月
13
日晚,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做客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对如何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行了点评。
叶建亮认为,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一直有串门走亲的传统。今年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5
周年。当前,我们面临在一个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中谋求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在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承载特殊战略使命的希望之地。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
“
点名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对新课题,长三角如何挑起大梁、创新打法?三省一市需要更大力度的协同谋划,加快创新,率先攻坚突围。特别是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功能交叉,关键公共资源的一体化配置瘀点堵点难破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加以解决。特别是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赋予长三角更多的跨区域协调方面的制度创新空间和改革激励。
对浙江省而言,要在
“
八八
”
战略指引下,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优势,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更好地放大一体化的乘数效应。
视频原文件地址:
http://wap.cztv.com/tv/40/1957086.html
黄先海教授:发挥“一带一路”上的高校作用
编者按:今年5月,由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牵头主办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办。中国外文局旗下人民画报社主办的《丝路瞭望》在2023年第6期“聚焦”栏目重磅推出专家观点和分论坛观点精粹。本期分享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先海教授专家观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添砖加瓦,发挥了高校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浙大国际联合学院与200多个学校携手打造教育国际合作品牌,成立“一带一路”学院,实行人才培养归口管理,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带一路”留学生教育基地。推进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联通,设立中国学、临床医学、海洋学、农学等一批特色人才项目。实施了“致远海外行动计划”“亚洲领袖项目”等一批短期交流项目,组织学校师生赴“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合作国家交流访问。 二是构建“一带一路”研究高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2014年7月,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2014年12月,以西部院为主要依托,整合校内相关研究力量,成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3月,区域中心正式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浙江经验提升促进东西互动,通过沿边开发开放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内外联动;围绕区域协调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依托浙大多学科综合优势,将区域经济合作、社会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三大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和数据资源库作为两大支撑平台。 为加强国别与区域研究,还先后成立了浙江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亚洲文明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等。以区域中心、西部院为代表的浙大智库集群聚焦“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及落地路径谋划贡献智慧。 三是依托文理工农医多学科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如联合共建“中国一印度尼西亚海洋科学与技术中心”“中国一印度尼西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浙江一马来西亚传统药物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修复工程、以色列旧石器时代遗址等政府重大项目,共同应对生态能源、人口健康、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推进国际医疗合作,加入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等组织,将先进医疗技术和优秀人才辐射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四是打造“一带一路”高端论坛、精品书系等品牌,提升多元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从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凝练全球议题,成功举办包括G20杭州峰会重要配套会议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 “两山”理念与实践国际会议、国际展望大会等在内的重大活动,并定期举办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海上丝绸之路高端国际论坛等一系列品牌论坛。 以图书为文化交流载体,牵头承编国内首部权威“一带一路”建设知识普及型读物《“一带一路”读本》《“一带一路”一百问》,并输出15个语种版权。组织“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专家整理、翻译和编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精要》《“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一带一路”与青年机遇》等书系。加强“一带一路”历史文化研究,出版了《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等专辑。 原文摘自: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
中心观点 | 叶建亮教授: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从规模体量看,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5000万户,近十年来翻了两番多,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从经济表现看,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从增长贡献看,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十年来始终高于55%民营企业出口额占比达6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既是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显示器”,同时也是将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的主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但仍然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转型升级面临不少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巨大挑战。民营经济在投资和外贸领域前景广阔,需加大力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尤其在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市场预期不稳使民营企业更加谨慎保守,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月度增速下滑乃至负增长,民营企业外贸顺差增速慢于全国水平目贡献率低于之前三年。为促进经济稳步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急需扫清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障碍,破除对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束缚,以政策干预的持续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增长潜能。 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重点。 此次《意见》的发布,直击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围绕稳定民营企业家预期、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扩大民营经济生产经营规模、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等目标,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要素支撑力度、优化政策投放效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真招实策,可谓给民营经济送上了一场“及时雨”,有利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预期。在主体多元、对象广泛、内容深刻的改革进程中,要保证中央政策意图不折不扣地得以落实,避免政策执行走偏、走样,关键是要强化制度刚性,以制度硬约束铆合名级政府和全社会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局面。 释放体制活力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宝。应当看到,即使党中央不断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问题,甚至时不时需要吃“定心丸”。制度优势难以恰逢其时地得到有效发挥,这不仅在结果上阻碍民营企业消解经济波动与下行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行政于预市场失灵事倍功半:还可能从源头上加重民营企业在转型期阶段性所有制区别待遇下的悲观情绪,进一步摧毁发展信心。制度刚性,简单地说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制度和政策的模糊空间,明晰制度规范主体的红绿灯”,降低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强化制度和政策的闭环监督与违规惩戒。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刚性,是为指导、扶持政策的落实落细提供具体且可供操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对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互动关系的深度长期调整。 发挥制度优势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预期 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刚性,才能保障民营企业对政策落实形成确定预期,从而在根本上支撑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发展壮大。 统一全社会对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经济改革初期,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来取代计划经济旧体制始终未能得到定论。参照当时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验,这是市场化改革的早期探索,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很快调整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更确切的表述,但有关市场经济的争议仍然长期存在。直至邓小平“南方谈话”重申改革目的和决心,市场化的体制改革主线才被牢固树立,随后几十年市场主体的活跃、经济社会的繁荣才得以出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官方对其表述几经变化,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重要组成部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素,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制度顶层设计对民营经济的认可与重视程度逐步加深,角色定位随时代变化愈发具象。1978-1986年期间,我们党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我国个体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又作了重大突破性调整,明确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七大在继续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意见》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新时代赋予民营经济新的特定角色,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维护,明确将沿着既定路线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这一发展共识的形成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审慎思考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天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的共同繁荣发展不仅体现了开放经济市场主体构成的多样性,同时也共同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规模。当前的政策供给与制度供给更加强调使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作用,着力推动功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将政府作用严格约束在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的范围内,其目的就是要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转变以往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活动的思路,使其在加强行政管理制度刚性方面下更大功夫,从而缓和与改革进程不相符的政府市场错位情况。 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政策闭环,维持基层改革良性循环。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再到政策落实及反馈,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会经历长链条的传导,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各执行节点不仅要对上级指示精神领悟到位,保证政策落实不走偏、不走样.还要切实防止政策落实“中梗阻”和打滑空转现象。在中央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顶层部署后,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进一步列举重点工作,明确落实细节,压实主体责任,为贯彻中央指示作出配套安排。随即,部分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结合自身情况率先做出回应。例如,江苏省推进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工作机制探索,广州市从扶持政策、服务体系、法治环境、社会氛围等方面制定20条具体措施。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表现展示了衔接及时、针对性强的政策执行模范样板,这离不开长期以来深耕市场经济而形成的对下一步改革方向的精准判断能力和明确自身改革任务的迅速反应队伍。受益于此,民营经济改革更容易迈上新台阶。 以制度刚性支撑 民营企业稳预期提信心 以制度刚性支撑民营企业稳预期提信心,重点是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法治保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是最可靠、最根本的保障。要不断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企业家人身和财立安全感。要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提升各类宏观政策在民营企业中的实践效果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以健全的法制和制度体系保障,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要加强普法,指导民营企业诚信守法、合规经营,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是合理设置产业管制“红绿灯”。尽管在制度上明确禁止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和做法在逐渐减少,但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不少隐形障碍。要明确负面清单并稳步缩减清单事项,让企业知道哪些事项违法违规,明确规则底线。同时,要加强负面清单管理的体系建设和配套措施设置,彻底清理与负面清单制度不符的传统习惯做法,合理有序放开定点生产经营、准入资质限制等特殊的禁入形式。推动事前审批向全链条监管转变,解决好民营企业进入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的隐形门槛问题,促使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与此同时,也要明确正面清单,对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挥创新动力足等积极作用的行业领域加以列明,对于事关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命脉的行业,探索剥离其中的竞争性业务并向民营企业放开。 三是大力维护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平等地获取生产要素。在资源获取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要使资源配置向民营企业适度倾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破除间接融资中的所有制歧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拓宽公司、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优化民营企业用地供给,做到有保有压,持续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平台建设,探索发展工业用地分割转让,试点解决用地需求。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向民营部门,用好住房保障、教育落户等政策增强民营企业吸引力,支持探索校企合作柔性引才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据资立确权登记、数据价值评估、数据交易收益分配等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建设,赋能数字化转型。 四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既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交往,又要明确纪律底线。既要清除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的土壤,让民营企业回归钻研市场经营的主业,又要厚植实干实效、开放包容的风气,让企业家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得到有效回应。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例,从以正面清单为主到以负面清单为主,明显放宽对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领域的政策限制,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在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硬性要求下,破除各类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促使民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过去40余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以体制改革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提振企业家信心、推动民营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困难挫折、化解重大风险的法宝。以制度改革为遵循,新时代民营经济也将进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努力。 作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陈卓。 原文转自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15日A4版
中心观点 | 叶建亮教授: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从规模体量看,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5000万户,近十年来翻了两番多,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从经济表现看,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从增长贡献看,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十年来始终高于55%民营企业出口额占比达6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既是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显示器”,同时也是将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的主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但仍然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转型升级面临不少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巨大挑战。民营经济在投资和外贸领域前景广阔,需加大力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尤其在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市场预期不稳使民营企业更加谨慎保守,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月度增速下滑乃至负增长,民营企业外贸顺差增速慢于全国水平目贡献率低于之前三年。为促进经济稳步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急需扫清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障碍,破除对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束缚,以政策干预的持续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增长潜能。 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重点。 此次《意见》的发布,直击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围绕稳定民营企业家预期、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扩大民营经济生产经营规模、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等目标,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要素支撑力度、优化政策投放效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真招实策,可谓给民营经济送上了一场“及时雨”,有利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预期。在主体多元、对象广泛、内容深刻的改革进程中,要保证中央政策意图不折不扣地得以落实,避免政策执行走偏、走样,关键是要强化制度刚性,以制度硬约束铆合名级政府和全社会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局面。 释放体制活力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宝。应当看到,即使党中央不断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问题,甚至时不时需要吃“定心丸”。制度优势难以恰逢其时地得到有效发挥,这不仅在结果上阻碍民营企业消解经济波动与下行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行政于预市场失灵事倍功半:还可能从源头上加重民营企业在转型期阶段性所有制区别待遇下的悲观情绪,进一步摧毁发展信心。制度刚性,简单地说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制度和政策的模糊空间,明晰制度规范主体的红绿灯”,降低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强化制度和政策的闭环监督与违规惩戒。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刚性,是为指导、扶持政策的落实落细提供具体且可供操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对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互动关系的深度长期调整。 发挥制度优势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预期 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刚性,才能保障民营企业对政策落实形成确定预期,从而在根本上支撑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发展壮大。 统一全社会对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经济改革初期,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来取代计划经济旧体制始终未能得到定论。参照当时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验,这是市场化改革的早期探索,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很快调整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更确切的表述,但有关市场经济的争议仍然长期存在。直至邓小平“南方谈话”重申改革目的和决心,市场化的体制改革主线才被牢固树立,随后几十年市场主体的活跃、经济社会的繁荣才得以出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官方对其表述几经变化,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重要组成部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素,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制度顶层设计对民营经济的认可与重视程度逐步加深,角色定位随时代变化愈发具象。1978-1986年期间,我们党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我国个体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又作了重大突破性调整,明确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七大在继续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意见》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新时代赋予民营经济新的特定角色,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维护,明确将沿着既定路线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这一发展共识的形成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审慎思考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天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的共同繁荣发展不仅体现了开放经济市场主体构成的多样性,同时也共同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规模。当前的政策供给与制度供给更加强调使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作用,着力推动功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将政府作用严格约束在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的范围内,其目的就是要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转变以往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活动的思路,使其在加强行政管理制度刚性方面下更大功夫,从而缓和与改革进程不相符的政府市场错位情况。 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政策闭环,维持基层改革良性循环。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再到政策落实及反馈,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会经历长链条的传导,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各执行节点不仅要对上级指示精神领悟到位,保证政策落实不走偏、不走样.还要切实防止政策落实“中梗阻”和打滑空转现象。在中央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顶层部署后,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进一步列举重点工作,明确落实细节,压实主体责任,为贯彻中央指示作出配套安排。随即,部分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结合自身情况率先做出回应。例如,江苏省推进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工作机制探索,广州市从扶持政策、服务体系、法治环境、社会氛围等方面制定20条具体措施。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表现展示了衔接及时、针对性强的政策执行模范样板,这离不开长期以来深耕市场经济而形成的对下一步改革方向的精准判断能力和明确自身改革任务的迅速反应队伍。受益于此,民营经济改革更容易迈上新台阶。 以制度刚性支撑 民营企业稳预期提信心 以制度刚性支撑民营企业稳预期提信心,重点是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法治保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是最可靠、最根本的保障。要不断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企业家人身和财立安全感。要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提升各类宏观政策在民营企业中的实践效果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以健全的法制和制度体系保障,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要加强普法,指导民营企业诚信守法、合规经营,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是合理设置产业管制“红绿灯”。尽管在制度上明确禁止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和做法在逐渐减少,但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不少隐形障碍。要明确负面清单并稳步缩减清单事项,让企业知道哪些事项违法违规,明确规则底线。同时,要加强负面清单管理的体系建设和配套措施设置,彻底清理与负面清单制度不符的传统习惯做法,合理有序放开定点生产经营、准入资质限制等特殊的禁入形式。推动事前审批向全链条监管转变,解决好民营企业进入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的隐形门槛问题,促使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与此同时,也要明确正面清单,对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挥创新动力足等积极作用的行业领域加以列明,对于事关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命脉的行业,探索剥离其中的竞争性业务并向民营企业放开。 三是大力维护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平等地获取生产要素。在资源获取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要使资源配置向民营企业适度倾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破除间接融资中的所有制歧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拓宽公司、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优化民营企业用地供给,做到有保有压,持续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平台建设,探索发展工业用地分割转让,试点解决用地需求。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向民营部门,用好住房保障、教育落户等政策增强民营企业吸引力,支持探索校企合作柔性引才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据资立确权登记、数据价值评估、数据交易收益分配等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建设,赋能数字化转型。 四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既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交往,又要明确纪律底线。既要清除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的土壤,让民营企业回归钻研市场经营的主业,又要厚植实干实效、开放包容的风气,让企业家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得到有效回应。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例,从以正面清单为主到以负面清单为主,明显放宽对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领域的政策限制,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在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硬性要求下,破除各类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促使民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过去40余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以体制改革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提振企业家信心、推动民营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困难挫折、化解重大风险的法宝。以制度改革为遵循,新时代民营经济也将进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努力。 作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陈卓。 原文转自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15日A4版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新鲜出炉,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接受《21世纪经济》采访,解读相关经济数据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已经全部出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长三角经济增速依然领跑全国,有8城地区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6城增速达到或超过8%,35城跑赢全国增速,在全国经济稳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顶梁柱”作用。分区域来看,上海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9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处于历史高位。同时,在我国外贸面临较大压力背景下,上半年上海进出口总值达2.0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 江苏省经济总量首次在上半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实现生产总值60465.3亿元,同比增长6.6%;浙江省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3.8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追平2019年全年增速。 在经济总量方面,2022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24.1%,今年上半年占全国比重达到24.2%,2022年长三角经济总量为29万亿元, 谈及长三角上半年经济加速发展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一方面这得益于中央对长三角发展的支持。“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到合肥、张江大科学装置建设,中央对长三角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空前;”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内的集成电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成长,而长三角拥有产业转型的先行优势,为当今和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浙江全员“跑赢”全国平均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上海之外,浙江成为长三角唯一一个全员跑赢5.5%全国增速的省份。不仅如此,浙江共有7座城市增速破7%,这一数据也排名长三角第一。江苏与安徽分别有6城、3城增速破7%。 其中,温州上半年GDP为4025.9亿元,增速7.5%;绍兴上半年GDP达到了3622亿元,增长7.9%;嘉兴GDP3280.52亿元,增速7.1%;金华GDP为2733.03亿元,增速也突破了7%。 针对这背后的原因,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一方面,浙江省年初提出了“数字经济”一号创新工程,“地瓜经济”一号开放工程和“一流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紧抓创新、开放和改革三个发展的关键词,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和项目。对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引导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浙江省比较注重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结构上平衡性,不过分依赖其中单一动力。“这就使得浙江整体上应对外部冲击具有更强的韧性。特别是在出口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仍然能通过消费和投资增长来加以对冲。”叶建亮说道。 事实上,从数据中也不难发现,在外需明显疲软,我国外贸形势遇到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浙江省相对平衡的产业结构的确提供了更多的“内生动能”。 在投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0%。 而在新兴产业方面,2023年上半年,浙江新设民营企业25.6万户,主要同比增长12.2%。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 以工业大市宁波为例,上半年宁波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528.7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重点行业支撑有力,特别是化学原料、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重点行业贡献突出,分别增长14.4%、12.9%、10.4%。 下半年稳住重点产业 从GDP增速看,长三角经济总量排名前五强的城市中,上海、杭州、南京以及宁波GDP增速均超过5.5%,但苏州同比仅增长4.7%,相对面临较大压力。 对此,受访专家认为,一方面,苏州作为全国经济领先的城市,由于其基数大,GDP增速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仍属正常。另一方面,苏州产业结构过往高度依赖进出口贸易,而在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其经济增长也面临着较大挑战。 “苏州经济规模大,电子、机械工业占比高,产业对外依存度高,受中西地缘经济关系变化影响大。”曾刚分析称。但与此同时,他表示,苏州产业结构、出口结构优化步伐大,生物医药、纳米材料发展迅速,成效有目共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增速最快的城市是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连云港。其凭借12.9%的增速,位居长三角第一。 上半年连云港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4.7亿元,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451亿元,同比增长24.6%。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24.7%。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半年经济发展较全国整体表现突出,下半年长三角区域仍面临诸多挑战。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挑战。 作为国内经济“优等生”,长三角在下半年也将承担着更多稳增长的重担。 对此,叶建亮表示,长三角首先要继续围绕重点产业,加大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要通过重点产业和项目,打造和提升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外部冲击的风险,为稳定国内大循环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次,长三角要继续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巩固和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要加快落实民营经济31条政策和中央各部委相关政策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此外,面对着充满复杂的国际外部环境,叶建亮认为,长三角需要继续加大外向型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可以调整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分散市场风险。加大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提升国际产业吸引力。 曾刚则建议,2022年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40%,占全球25%,形成了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之一。接下来长三角地区应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排头兵”,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汽车产业等领域发展继续占据全国领先地位。 原文摘自:21财经APP2023年8月19日
黄先海副校长率团访美与国际知名智库对话交流
10月15日至18日,浙江大学副校长、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先海率团访问美国华盛顿特区和纽约,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等多家知名智库进行交流,就当前双方共同关注的全球供应链、中美贸易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重大议题进行对话,并就开展智库合作研究、设立人才交流项目、共同举办智库活动推进二轨外交等达成系列共识。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ary Lovely、中国项目协调员Tianlei Huang介绍了该研究所中国区域研究的情况,以及与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已有的机制化安排,双方围绕中国创业创新活力、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治理等可能的合作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了互派年轻学者交流学习等合作事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关系研究院(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SAIS)副院长、中国研究系主任毛学峰(Andrew Mertha)教授对浙大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他对改善中美关系的看法和建议。双方一致认为要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进两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的合作。 在纽约,浙大一行与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George H. W. Bush Foundation for U.S.-China Relation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大为(David J. Firestein)、阿肯色大学管理学院柯景腾(John Kent)、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Euhwa Tran和首席运营官Sandy Lombardo等进行了会谈。双方围绕前期合作基础,对深化全球供应链外交倡议(Global Supply Chain Diplomacy Initiative)合作提出下一步建议举措。全球供应链外交倡议项目旨在围绕供应链稳定和发展举办若干智库对话活动,出台若干研究报告,为中美之间乃至全球的供应链韧性提供决策参考。 黄先海一行还访问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中心高级顾问、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高级研究员麦怡瑞(Ilaria Mazzocco),副主任Nic Rogers,项目协调员Matt Barocas等参加会谈。双方围绕中美产业政策比较、中国民营企业自主性和活力、美国“小院高墙”策略等进行对话交流,并就加强浙大智库与CSIS合作进行讨论。 在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机构(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双方重点就中美二轨对话推动全球发展合作和中美经济关系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协会国际安全和外交负责副主任、原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秘书Daniel Russel和政策研究机构副主任Blake Berger重点介绍了其安全和外交研究团队及其拟组织开展的全球发展合作对话,浙江大学则重点介绍了学校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及其拟组织开展的产业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对话。双方将继续探讨相关合作事宜。校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管理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和学者共同参访。
叶建亮教授做客东方卫视,评点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五周年
2023年11月5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应邀参加了上海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特别节目——“江海潮涌五年间”,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专家陈雯、复旦大学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延人一道,对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以来的主要历程和经验做法进行了评点。 叶建亮认为,五年来,长三角在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同城效应日益显现。下一步一方面要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突出不同交通方式间的优化、衔接、融合与协调。另一方面,基于交通互联互通的都市圈,要强化产业链优势互补,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分工的生态体系。 在促进人才要素一体化流通上,长三角也要强化产业链的协同。减少地区间人才需求呈现同质化问题,避免在重点产业和领域人才需求存在重叠和竞争,形成更加良性的一体化人才竞争流动环境。同时要持续优化一体化人才治理体系。在人才资格资质、评价标准、政策、载体、存档和信息等方面强化整合,提高兼容性和共享性。另外,还需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持续推进。 在创新协同上,叶建亮认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不断走深走实,下一步要强化多链跨区域联动融合,坚持原创性科技突破和成果转化“两条腿”走路。 据悉,《中国长三角》是上海东方卫视打造的新闻专题节目。节目以“观察长三角发展、剖析长三角案例、推介长三角资源”为宗旨,深入中国最大城市群,观察政情动向,是讲好长三角“发展故事”,了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