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在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既是时代发展要求,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作出了科学回答,使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第一次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近代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正是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才找到中华民族走出漫漫长夜的正确道路,我们党才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验证,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其卓越的先进性指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使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立足新的实践,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实践

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有力保障。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以其彻底的革命性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拥护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积极践行者。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提供全新的价值引领。

坚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方法。守正创新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的运用和发展,是我们党制定并贯彻正确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体现了党的思想作风和领导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坚持实事求是的守正创新,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始终。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于人民,在扎根于群众中成为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通过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牢固思想根基,也夯实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群众基础。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百余年的不懈奋斗中,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引领,我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使社会主义中国在发展中壮大。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就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党全社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根本制度。

不断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历史机遇,经受时代挑战,团结带领人民奋力破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秉承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品格,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历史性贡献,不断开辟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深入把握这一重大思想的精神实质过程中,自觉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特别注重在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下功夫,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好、运用好这些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执笔:马丽娟  单位: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宁夏社会科学院基地)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