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坚韧的小刀  ·  javascript - Module ...·  1 年前    · 
呐喊的打火机  ·  spring ...·  1 年前    ·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清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表1:清城区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2023年

预期目标

2023年上半年

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7.0

3.9

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

8.5

-1.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2.5

6.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8.0

-0.2

进出口总额增速(区辖部分)(%)

3.7

35.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区辖部分)(%)

5.0

34.6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同步

4.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03.0

100.3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53.44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全市排名第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5.23亿元,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208.69亿元,同比下降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40亿元,同比下降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区辖部分)9.36亿元,同比增长3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是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 上半年,全区新引进项目4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68.33%,投资金额30.4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0.47%;其中,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任务的20%;新动工项目16个,产业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金额23.39亿元。 三是外贸形势喜人。 上半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0.93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总额24.41亿元、同比增长44.4%,进口总额86.52亿元、同比增长32.6%。全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约1.6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0%,同比增长37.8%。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产业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累计完成征地1.51万亩、签约项目286个、投(试)产工业企业83家。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全面完成征地2700余亩、首期建成标准厂房100多万平方米,成功申请14亿元专项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电商扶持、招引稳岗等优惠政策,设立电商基地合资公司,引进企业投产18家,“一针一线”裁缝工匠人才工程累计培训2306人次,全国首个数码印花产业园——大湾区绿色环保数码印花产业园正式落户。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引进项目6个;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已引入16个物流项目(园区),其中广东锦邦冷链仓储物流园、中国南部物流枢纽项目(一期)、城际清远源潭综合物流产业园(一期)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餐饮配套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成运营,中国南部物流枢纽(二期)全面开工。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2023年上半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共60项,总投资542.31亿元,年度投资计划74.78亿元;其中,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2项,总投资354.79亿元,年度投资计划44.01亿元。1-6月,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6.74亿元,完成率62.50%。专项债提前批及第二批金额发债7亿元,实际支出5.86亿元、支付进度83.72%。市委“十大行动方案”涉清城区的113项工作任务总体进展顺利;“两个清单”中清城区作为牵头单位的15个项目里完成进度快于时间节点的有8个。EB电子束新材料技术应用及智能家居配套建设项目提前完成本年度投资计划;赛美(广东)科技创新产业园首期厂房通过联合验收;白庙地块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实现“带方案”挂牌出让;清远市华南铜铝业有限公司总部企业框架协议成功签约。 三是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深入推进技术改造,上半年共3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2.94亿元。23家企业入选“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6家企业成功通过清远市上市后备企业认定。累计创建省级博士工作站10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06件,同比增长39%。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先导稀材连续4年入围“全球独角兽榜”。推动万达广场、壹悦城、城市广场申报第四批省级示范特色商圈,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岭南(清远牛鱼嘴)野生禾雀花观赏季等大型活动,推出5条旅游精品线路,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200.53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0.73亿元,排名均位居全市第一。

(三)积极推进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深化简政放权。 建立“全托式”行政审批服务机制,推行“信用承诺”新型服务模式。优化“不见面+无纸化审批”,上半年共办理“不见面”审批412宗;有序推进“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改革,完成首个采用该模式项目的相关审批;首次批复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 二是持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区38个部门1725项事项基本实现“一窗受理、一窗通办”,行政许可事项可网办率、一窗受理率均达100%,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95.75%,跑动次数为0,即办率97.46%;全区上线52项“一件事”事项清单;政务服务“视频办”实现“云见面、云咨询”;实现区域“跨省通办”、“跨城通办”事项共725项。优化基层政务服务,推动建成石角镇、飞来峡镇、源潭镇、凤城街4个镇(街)级“一门式、一网式”便民服务中心及24小时自助大厅,借助“粤智助”拓宽“自助办”的范围。截至6月底,清城区共布设了83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实现了清城区行政村全覆盖,为当地群众提供181项民生高频事项的自助服务。 三是重点改革持续推进。 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区顺拓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将区信访局升格为正科级区政府组成部门,统筹492名事业编制用于加强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力量配备。推进总建筑面积约为1766.71平方米、共4层的省职教城人才服务基地建设,向人才提供政策展示、路演报告、会议座谈、志愿超市、技能培训等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在全市率先发布“一信一图一册”,建立近2000人大学生微信联络群,实现对7700多名清城籍高考毕业生上门家访或电话访谈,吸引3000多名大学生回乡工作。实行企业开办全区通办、现场业务办理全城通办。在全省率先上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完成项目立项561宗,立项金额4.13亿元,成交192宗,成交金额1.56亿元,累计2510人次参与竞价。成功处置2023年新增闲置土地807亩,选定石角、龙塘两镇试点地块开展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试点。广清接合片区清城片区7项改革试验任务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累计完成845个、任务完成率达82.5%。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业生产高质高效。

(四)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深化城市建设管理。 一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上半年,完成征地面积3641.21亩,拆迁房屋、大型场地218间,交付施工面积3744.81亩。省职教城三期累计完成征拆面积6841亩,近期组团加快建设。燕湖新城建设稳步推进,“四馆一中心”正式竣工。广州路北延线动工建设,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配套市政道路、美湖西路、人民西路连接线等正加快建设。投入8210.3万元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二是城市配套持续完善。 6月底,全区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11个。建成污水管道10.8公里,新建5G基站310个。初步建立示范片区厨余垃圾收运体系试点,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成家庭厨余垃圾预处理站。清远磁悬浮旅游专列首车上线,广清城轨北延线省职教城站顺利封顶,佛清从高速花都赤坭至清城龙塘段通车运营,清花高速建设全面铺开,北江千吨级扩能升级工程有序推进。 三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 构建物业小区数字化监管平台,我区已有273个物业小区使用该平台;推出纳管系统,已确定55个小区纳入实时监控管理。建成8个社工站,设置41个片区服务点,基本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全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拆除违建面积14.88万平方米,修复路面、人行道等3万余平方米。完成“数字城管系统”派遣案件处理办结10637宗。全市首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正式投入使用,E17号区垃圾中转站扩容项目完成验收。

(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高。 上半年,清城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高质量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31万亩,持续完善“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机制,6家企业入选省级“菜篮子”基地。有序开展耕地保护利用,投资约1500万元推动实施撂荒耕地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安排专项资金272万元支持各镇(街)巩固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成果,发放一次性种粮补贴约151万元,整合双季稻轮作休耕奖补资金149.7万元。持续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积极培育高素质农民,投资600万元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亩,开展20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试点项目。持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工作,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 二是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建设进度达78.7%,中央奖补资金已划拨5100万,支出进度为85%。重点培育清远鸡、丝苗米等五大百亿农业生产。组织编制《清城区清远鸡产业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清远鸡入选十大畜禽优异种质资源名单,上半年全区清远鸡出栏1019万羽。丝苗米产业规模化发展,在全市首次创新推广丸粒化+无人机高效精准播种技术,上半年全区丝苗米种植面积约7万亩,50亩以上较大连片规模化经营面积约1.1万亩。投资10亿元的清远市预制菜产业园(一期)正式启动建设,“盐焗清远鸡”入选全国首批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项目。有序开展预制菜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对接企业80多家,其中意向企业6家。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建设,完成鱼塘改造2500亩。 三是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 全市首创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四个一百”工程,推动办成55件惠民利民实事好事,联系97家企业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展605户重点人群家庭访民情联感情活动。加大对中央衔接资金、驻镇帮镇扶村资金项目储备、安排和资金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力度,提高储备项目可行性和成熟度。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入库项目163个、资金规模达2.13亿元,申报实施项目85个、涉及金额8000万元。下达中央、省、市级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共9296万元。 四是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上半年,成功创建和美乡村117个,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1个,选取两个试点,示范建设新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新建生活垃圾收集点24个,累计投入奖补资金2915.3万元。完成村内干路硬化建设18.47公里,支路硬化5.76公里,巷路硬化11.87公里。全域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东城街、石角镇乡村振兴示范带高分通过市级验收,源潭镇、飞来峡镇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有序进行中。积极开展2023年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活动。 五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取得新成效。 第一时间搭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6个专班+8个镇街指挥部的指挥架构,加强人员力量配备,确保专人专岗专责,指挥部实行实体化运作,及时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各专班工作方案和2023年重点任务分工表,多次召开指挥部及办公室会议,率先在全市开展“亮诺亮绩亮牌”行动,基本构成上下贯通、统分结合、协调联动的“百千万工程”工作体系。

(六)全面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一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十件民生实事稳步推进,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上半年民生类支出21.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3%。从2023年1月起,全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877元、762元提高到908元、801元。截至6月,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扩面任务完成99.2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任务完成102.51%。全面落实政府代缴政策,为全区8740名低保、特困、重残对象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120元/人/年。办理困难群众社保卡17777人,完成率99.94%。推进“镇村通”,社保经办服务下沉镇村。落实各项涉残疾人保障救助政策,有序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健全“县-镇-村(居)”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发放就业创业补贴、担保贷款1388.7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447人。扎实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3880人次参加培训。举办招聘会13场,提供招聘岗位19094个。 二是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学位供给大幅提升,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所,接收中小学(幼儿园)7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约10830个,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170个。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新增高级职称教师168人、一级教师293人,通过高校招聘等补充新教师481名。各校常态化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注重统筹协调,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三是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改善。 区人医新院门诊部已正式启用,区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已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签约落地,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建设项目正持续推进中。在全市率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评审,着力实施“万名医师下乡”计划,4个学科专科联盟共建成效显著。1-6月,清城区4家医疗机构分别与广州市5家医疗机构签订7对结对帮扶协议。 四是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上半年,全区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约5925万元,有序推进一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22·6”特大洪水水毁工程主要堤段(险段)的修复工作基本完成;提前完成2023年度“市委十大行动方案”黄腾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清东围北江干堤大有段除险加固工程。新马电排站扩容改造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有序推进文洞河、黎塘排坑治理项目,按时完成了全区52宗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复查换证工作,扎实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

(七)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巩固,污染整治扎实推进。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上半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4.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2平方米。提升“五边”“四旁”和凤城街沙田社区汕湛高速两侧山体绿化1100多亩,超75万人次义务植树近263万株,为209株古树名木签订责任书。有效落实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完成林相林分改造和森林抚育43470亩、完成率100%。着力打造南峡山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划定第一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区域7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三年在全市获优秀等次。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二是环境污染整治扎实推进。 大气污染整治方面,深度治理NO X 减排,10家涉NO X 企业已开展改造工作;督促指导41家涉VOC S 企业开展升级改造;持续开展柴油车上路抽检工作,共抽检柴油车971台;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检查行动;强化道路扬尘管控。上半年,全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91.2%,同比持平;细颗粒物(PM 2.5 )平均浓度为 26 微克/立方米,六项污染物指标浓度全面达到国家空气质量Ⅱ级标准。水源污染整治方面,加快实施乐排河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快推进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积极开展饮用水源地灾后修复工程,稳步推进9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5个国(省)考断面均达到考核标准,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考核目标。土壤污染整治方面,排查涉镉等重金属企业71家;开展“散乱污”整治行动16次,整治“散乱污”场所38家,拆除违建厂房、棚架约9100平方米。清城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严格管控措施到位率达到100%。完成矿石生态修复47.73公顷。 三是绿色产业着力发展。 全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装机规模达19.4万千瓦,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106个,石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加快推进,华润润远光伏项目正式开工,推动4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隆达铝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高品质打造滨江绿美文化景观带,累计建成碧道33.4公里。

(八)社会大局稳定和谐,有序推进平安清城。 一是安全生产稳步推进。 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深入开展,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强化监管,“拆违、破网、开窗、治电”工作持续推进,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与15家重点商贸领域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各类商贸领域企业开展安全检查40次,发现问题36个,已督促企业完成整改。建立健全“一企一档”机制,完成各类企业(场所)日常监管台账23764间、建档比例达92.08%,全区工贸企业全覆盖建立“两个清单”。 二是防风化险能力持续增强。 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等特别防护期安保维稳工作,深入开展政治安全十个专项行动和社会矛盾问题八个专项治理行动。积极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排查金融黄色预警投资企业47家,推进81家金融风险企业整改工作,妥善化解问题楼盘10个,有效化解群众信访诉求。164个行政村(社区)基本完成防灾减灾“十个有”建设任务,荷兴社区入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三是平安清城建设深入推进。 持续深化“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全面推广,办结率达100%。累计评定“平安村(自然村)”1443个。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春风工作中心正常运作。设立区市域社会治理前方指挥部,持续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禁毒、反诈等工作,破涉黑涉恶案件2宗,查办“扫黄打非”案件22起,破电诈案件124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我区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 受房地产等相关行业恢复不足、防疫医疗市场需求锐减等影响,工业增长后劲不足,投资乏力,消费尚未完全恢复,占主要比重的出行类消费依然疲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依然较大; 二是 发展要素受限明显,项目落地受用地指标、环境容量等因素制约较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仍然不够; 三是 创新能力未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高新企业培育不足,领军人才引进不多;四 城乡区域发展仍有差距,民生领域仍需补足短板,稳就业任务依然艰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底线民生保障仍有待加强;五 生态文明建设需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仍不乐观;六 防汛救灾、金属冶炼、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需继续加强防范排查,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狠抓项目建设,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全力推动平台项目建设。 扎实推进58项重点项目完成66亿元的年度投资计划,稳步落实市委“十大行动方案”、“两个清单”涉及清城区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推动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万亩千亿级“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扎实推动广清产业园、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等重大平台建设,大力推动普洛斯清远时尚科技产业园项目、金发科技高分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工程等建成投产。 二是着力培育发展创新动能。 及时跟进项目进程,大力推动41个新引进项目、10个新动工项目尽早完成项目建设投产,争取实现全年引进项目60个、投资额达100亿元的目标。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匹配度提升,加快技改项目实施进度,力争完成年度技改投资9.19亿元。定期更新清城区“小升规”企业库,持续壮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充分利用外贸促稳提质,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惠企政策,推动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74.7亿元。 三是力促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扎实推动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用好用足园区配套保障专项债资金,用好“项目大招商+项目要素保障+项目落地协调”齿轮化运作机制。积极对接大湾区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做好大湾区优质产业承接工作,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引进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项目,稳步抓好精准招商和项目储备。

(二)狠抓重点领域改革,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严控党政机构编制总量,建设更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探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构建政府监管事项纳入“互联网+监管”平台统一管理机制,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科技示范行动”,全面推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深入推动“数字财政”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继续探索多元化解金融风险机制。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区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和商会协会机制,充分发挥清城区重点企业、重点推进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清城区营商联席服务平台搭建工作,完善首席服务官服务机制,全面推行工业类项目“拿地即开工”2.0审批服务模式,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拓宽跨省通办、跨域通办范围,着力推动镇街级标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广州营商环境6.0向清城覆盖,持续拓展“广清通办”业务范围。 三是扎实推进改革攻坚。 高效推进广清接合片区清城片区7项改革试验任务建设,以农村“三块地”改革为契机,盘活利用好农村闲置资源,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体制机制,畅通社会资本下乡渠道。

(三)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深化城市建设管理。 一是加快城市扩容步伐。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规划体系,加快完成省职教城三期征地拆迁,配合市稳步推进燕湖新城、北岸公园等城市新客厅建设。着力推进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旁配套市政道路、美湖西路、桂园二路等道路建设项目。 二是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 全面落实城市管理“721工作法”,扎实推进公园广场、城市干道亮化提升,加大“两违”清拆、“三线”整治力度,着力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难点,加快洲心、横荷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确保9月底前顺利完成359个居住小区楼道“撤桶”工作,以管理“精细度”提升城市“靓丽度”。 三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深入实施“三铁工程”,加速推进广清城轨北延线建设,确保清远磁浮旅游专列尽快通车。扎实推进清花高速征拆工作,逐步推进广清大道南延线等干线公路与广州对接,着力完成160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布局建设口袋公园2个、5G基站793个、电动汽车充电桩100个。

(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着力打造城乡融合样板。 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聚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加强规划引领,扎实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大力扶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着力推进强区促镇带村,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就业创业,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确保2023年内全区50%的镇村达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村标准,力争31个经济薄弱村(社区)全面清零。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推进今年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3万亩以上。力争在2023年时间节点内完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子项目、2022年度广东南粤黄羽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清城区预制菜产业园、渔业绿色循环养殖模式的示范点等项目的建设。 三是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继续深入实施“美丽乡村2025”计划,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红黄旗评比制度,稳步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四个百”专项活动,高标准打造源潭镇、飞来峡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力争7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五)加强各项民生保障,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做好社保扩面征缴工作。落实“促进就业九条”3.0版,以创新带动就业,重点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工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推进“缝纫巧手”技能人才培训。继续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政策,着力推进东城街、横荷街等5个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 二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落实省、市、区十大民生实事。全力确保燕湖小学、万悦小学等10所学校8月底建成、9月1日正式开学。全力推进“县管校聘”工作的落实,协同推进广州市黄埔区—清远市清城区结对帮扶协作关系。加快推进清城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区人民医院新院早日完成整体搬迁,推动区疾控中心以及相关街镇医疗卫生机构等8个改(扩)建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三是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铺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项目,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着力推动重点片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文明建设工作,确保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收官战。持续办好文化惠民活动,力争完成123个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任务,实现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覆盖率达90%以上。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进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工作,着力推动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绿美清城。 一是扎实推进环境污染整治。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加强涉 VOC S 重点监管企业深度治理和分级管控,确保完成颗粒物年度浓度任务目标。加快推进乐排河流域综合整治,逐步开展沙埗溪、银盏河等流域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完成1条国家级、1条省级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确保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考核达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危险废物全链条监管,加大“散乱污”场所整治力度,不断巩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成效。 二是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扎实推进“双碳”工作,助推陶瓷、有色金属、钢铁等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节能降耗。推动白庙储能电站和3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动工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建设、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 三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深入推进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进一步夯实林业生态基础,精准发力植绿护绿扩绿,扎实推进造林与生态修复工作,加快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七)统筹安全和发展,营造安全社会环境。 一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 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广东省安全生产“65条硬措施”,纵深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四不两直”综合执法制度,扎实做好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整治,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扎实做好风险防范。 切实做好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加强对各种恶劣天气的监测预报,提前做好应急措施,落细落实防御工作。持续推进食品药品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日常监管。持续落实矛盾纠纷排查,抓紧抓实抓好信访维稳各项工作。 三是稳步推进平安清城建设。 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持续深化“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依托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持续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禁毒、反诈等工作,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助力平安清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