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目录

序言

一、“十三五”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取得成就

(二)存在问题

二、发展战略

(一)国家战略

(二)省级战略

(三)“强省会”战略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一)对外交通

1.发展目标

2.航空

3.铁路

4.公路

5.水运

6.客运枢纽

7.货运枢纽

(二)城市交通

1.发展目标

2.城市道路

3.公共交通

4.慢行交通

5.静态交通

6.交通与土地利用

(三)新基建

1.发展现状

2.发展目标

3.主要任务

(四)交通运输管理

1.发展现状

2.发展目标

3.主要任务

五、资金测算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二)增强资金保障

(三)加大土地保障

(四)优化实施机制

(五)完善人才保障


序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抢抓党中央坚决推进“交通强国”和省委、省政府坚决推进“强省会”发展战略契机,紧紧围绕交通“先行官”定位,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用好政策、全面用足政策、全力争取政策,准确、科学、主动赢得新征程、新机遇,加快推动一批“强基、提质、展翼”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落地,继续发挥省会城市交通枢纽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贡献“交通”力量。

“十四五”时期,贵阳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交通强国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战略机遇,落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展望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战略前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为引领,以提高交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共享化为突破口,强化省会担当,适度超前,形成全方位智能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交通发展向区域联动、无缝衔接和质量效益转变,奋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内陆重要交通口岸,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文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贵阳贵安做大城市规模、做优城市形态、做强城市经济,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战略高地。“十四五”先行实施一批航空、高铁、轨道、口岸、物流等“两新一重”“交通强国示范”“国家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畅通大通道、建设大枢纽,联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大集散、支撑大贸易,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加快建设贵阳贵安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奠定“交通”基础。

一、“十三五”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取得成就

“十三五”时期,贵阳市交通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十三五”规划既定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管理服务持续提升,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基本建成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体系。 “十三五”时期,建成沪昆高铁、渝黔铁路、成贵高铁等高(快)速铁路,启动建设贵南客专,从贵阳可直达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昆明、深圳等中心城市;贵遵复线、花安高速、贵黔高速建成通车,新增高速里程117公里,形成“一环一横十射”高速路网结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12公里;建成投用500吨级货运码头1座、便民码头11座,完成乌江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整治四级航道113公里;加快建设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等现代化物流场站。2019年贵阳航空旅客吞吐量达2191万人次,较2015年年均增长13.4%,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千万级机场第20位;2019年贵阳铁路枢纽共完成客运量4320万人次,较2015年(2019.4万人次)年均增长21.6%,完成货运量2910万吨,较2015年(1263.6万吨)年均增长31.6%。初步构建至周边省会城市2-4小时高铁圈,至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2-3小时航空圈。(受疫情影响,2020年数据不具代表性,采用2019年数据)

城市骨架路网进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积极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建成人民大道、花冠路、中环路、同城大道等骨干道路,推进数博大道南北延伸段、延安东路延伸段、贵黄路市政化改造、贵遵路市政化改造、太金线、观潭大道等重要跨区域道路的规划建设工作。贵阳市城市路网格局从“三环十六射”到“五环十八射”“一轴五环九横十纵”再到“三横六纵三环多联”,贵阳贵安城市路网循环通达能力大幅提升,城市道路总长突破2200公里,路网体系不断充实完善,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时期,贵阳市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基本形成了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其他方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较好实现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合一”。贵阳步入“轨道交通时代”,2018年12月1日,轨道1号线全线运营;2021年4月28日,轨道2号线全线运营;轨道3号线一期、S1线一期有序推进建设。

农村公路进一步通达通畅。 “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完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2980条,共计6467.1公里,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100%,完成普通国省道改造63.8公里,完成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项目建设90.2公里,完成窄路面拓宽改造项目378.1公里,完成县乡道改造项目160.8公里,完成23座危桥改造,实施安保工程3482.3公里,农村公路均等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行业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提升公共交通行业服务质量,建立公共交通行业常态化培训机制,设立服务质量奖励基金,激发从业人员提升服务质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二是加大交通违规打击整治力度,对非法营运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强化对各类违规行为查处力度,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整治成效,2016年至2020年,全市共查扣涉嫌非法营运车2万余辆,查处出租汽车、班线车、旅游包车、货车等各类违规行为4万余起,交通运输秩序持续好转。三是推动网络预约出租车改革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营试点,制定《贵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向神州专车、滴滴出行、神马专车等6家公司颁发经营许可证,注册加盟车辆16万余辆,日平均活跃车约1万辆。四是标本兼治推进市区堵点治理,将交通堵点治理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累计完成吸引源类、人车冲突类、公交瓶颈类、施工类交通堵点 治理122个,城区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交通流向外疏解,绿色高效交通出行比例逐步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与国家级交通枢纽定位尚有较大差距。 贵阳是《“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确定的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19个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之一。“十三五”期间,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周边区域,例如成都、重庆、昆明等交通枢纽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西南地区干线机场中吞吐量仅高于南宁。以贵阳为中心形成了“米”字型高铁交汇,但是贵广高铁、渝黔铁路时速分别只有250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

交通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机动车年均增长10.2%,交通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十四五”期间城市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交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是快速路建设不成体系,跨区域快速化通行成为瓶颈。太金线、观潭大道等贵阳贵安互联互通路网尚未建成,延安东路、林城路等一批“断头路”尚未打通,部分快速路既承担过境交通功能,又承担服务地块功能。二是路网结构不尽完善,次、支路网所占比例偏低,道路循环功能不畅,城市路网密度严重不足,贵阳市中心城区路网密度仅为6.1公里/平方公里,低于国家规范8公里/平方公里。三是2020年贵阳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仅为20.7%(受疫情影响),公交运营较为困难,公交接驳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公交换乘枢纽和停保养场。四是城市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突出,老旧小区、学校、医院、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停车矛盾较为明显。五是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不成体系,慢行系统未形成一个系统性交通网络,无法满足市民绿色出行需求。

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运输效率较低。 物流场站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物流配套设施老化,未能形成“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多式联运网络体系,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

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供给能力仍然不足。 高速公路主通道运能不足,网络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兰海、沪昆等早期建成高速公路主通道运能饱和,交通拥堵现象进一步加剧。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数量较少,对沿线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强,路网服务范围、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普通国道发展基础相对较好,但部分城镇过境路段街道化现象严重,通行效率较低。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公路通畅性不高,贵阳市75个乡镇中31个乡镇未通二级路,27个乡镇未通三级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公路存在道路等级和质量不高、安保设施不足、部分通村公路抗灾害能力弱、保通畅条件差、联网程度低、“断头路”多、桥涵不足、停车场配套不足、养护资金缺乏等问题。乡镇公路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线标准不高,通达深度不足,通畅水平还有待提升。

智慧交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智慧交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创新引领能力。行业数据规模仍然不足,尚未形成动态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资源共享仍需加强。应用系统建设需进一步统筹,行业内分散、独立信息系统仍需进一步整合。

二、发展战略

(一)国家战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区际互动合作。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交通工作提出新指引,至2035年,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贵州成为首批试点地区,掀开贵阳贵安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新篇章。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至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贵阳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重要枢纽节点城市,并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贵阳市物流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建设为重点,建设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网络,打造西南智慧物流枢纽,构建海陆空邮立体化、东西南北互通的多式联运开放发展新体系。

(二)省级战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我省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贵州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至2025年,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主干网、干线网、基础网和枢纽,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密度居西部前列,基本建成一体化便捷高效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交通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全面起步。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确定《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城镇体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镇化提升行动,加快走出一条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做大做强城镇经济,全面提升城镇品质,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为龙头,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为核心增长极,其他市(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贵州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总体目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省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以“五新”发展总目标努力实现交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综合交通发展达到新水平、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交旅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强省会”战略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阳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加快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全力提升省会城市辐射带动力。

2020年12月30日至31日,中共贵阳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召开,总结了“十三五”时期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审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以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为契机,推动城市空间再拓展、板块功能再优化、发展能级再提升,切实增强城市影响力、发展带动力、区域竞争力,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大力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着力构建“航空+铁路+水路+公路”多位一体的对外交通快速网,推动“借港出海、借道出山”,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着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陆地港口和重要进出口货物集拼、分拨及中转中心,提升资源要素流通效率。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工作要求,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着力推进停车场、农贸市场扩量提质,加快推动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突出智慧城市理念,关注“站、路、车、人”四大交通要素,建设可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交通体系,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交通强国建设为主线,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完善交通快速网、干线网及基础网,强化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助推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努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和交通治理能力,争取到“十四五”期末,贵阳市基本形成“五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以贵阳为中心的“3211客货运交通圈”,实现交通运输体系设施更完善、运输更高效、出行更绿色、结构更合理、服务更智能、管理更精细的目标。

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以打造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为抓手,构建枢纽型网络格局,坚持网络建设与枢纽建设并举,加快与成渝双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联系和转换,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素流通关键链,加快形成大开放格局。

一体化的区域交通发展体系。以“强省会”发展战略为依托,加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打通连接周边城市道路网络,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以贵阳贵安为中心的交通网络体系,推动贵阳贵安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火车头”和“发动机”。

高品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体系。抓住持续建设“公交都市”契机,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定制公交等其他方式为补充”的公交出行服务体系。

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抓住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机遇,加强同重庆、成都、广西北部湾在运输通道建设、物流设施建设、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以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建设为重点,建设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网络。

精细化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抓住交通新基建发展机遇,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及绿色交通,通过经济、政策、技术手段,支撑与引导城市交通需求,实现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出行结构,提升系统管理水平、缓解交通拥堵;加强应急保障,强化交通秩序管理,提升交通服务软实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具体目标

1.提速升级要素流通大通道,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发展新高地,加快形成大开放新格局,提升城市交通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航空:加快机场三期建设,谋划新机场选址,积极开拓国际航线,“十四五”期末实现旅客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25万吨,提升贵阳航空枢纽地位。

铁路:启动研究建设新渝贵高铁、贵广高铁达速改造,打通大能级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通道),巩固和强化贵阳作为成渝地区与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之间要素流通的重要交通节点地位。

水运:继续扩建贵阳港开阳港区及息烽港区,打造黔中航运中心,疏通提级乌江-长江黄金航道,打通贵阳-重庆-武汉-上海水运路线,构建水铁联运、公水联运模式,融入长江经济带。

公路:完善区域高速干线网,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贵阳都市圈”“门到门”1小时交通圈。

客运枢纽:推进贵安高铁站配套设施及客运站建设,启动贵阳站改造工程和双龙火车站建设,形成“三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格局,稳步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等不同客运方式“零距离”换乘。

货运枢纽: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贵阳贵安“一核两翼”“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基地,落实贵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

2.建设黔中城市群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助力贵阳做大城市规模,推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发挥贵阳省会城市和贵阳贵安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轨道:加快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网络化建设,力争开通城际铁路贵阳至黔中城市群中心城市1小时内、至其他市(州)中心城市2小时内的快捷城际轨道交通。

骨架路网: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发展区域(贵安新区、东部产业新区)交通联系,加快完善“三横六纵三环多联”骨架路网,促进“城市中轴贯通、东西两翼协同、南北双向拓展、组团分布推进”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快速形成。

3.着力完善便捷高效畅通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以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道路: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提升城市道路网可达性,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力争“十四五”期末贵阳市城区路网密度达到6.5公里/平方公里。

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有轨电车建设,提高常规公交服务水平,建设公交场站,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提升分担率达70%。

慢行交通: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构建“公交+步行(自行车)”交通模式,改善人居出行环境,提升城市生产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静态交通: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4.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公路网络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为一体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高速公路连接线:加强与高速公路连接,实现全市90%乡镇30分钟内畅达高速,15分钟内畅达高速公路的乡镇比例由50%提升至70%。

农村公路:积极推进国省道建设,实现普通国道二级以上比例达90%,普通省道三级以上比例达45%;创建“美丽农村路”项目库1700公里,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

旅游公路:建设3A、4A级景区主要连接公路约342公里,以交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

5.依托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推进交通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智慧交通,加强交通管理,使交通服务更智能、管理更精细。

新基建:把握新基建发展方向,切实为新一代综合交通体系提质增效服务,加快新基建相关规划编制与标准制定,推动新基建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交通服务,提升客货运输效率。

交通管理:加快推进对外交通运输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加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环节的相互衔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构建协同高效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

四、主要任务

(一)对外交通

1.发展目标

(1)2035年展望

持续推动内陆开放战略,打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新格局。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建设,提高贵阳交通枢纽地位,支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及东盟共同体。

(2)“十四五”总目标

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航空+铁路”对外交通快速网,形成以贵阳市为中心的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长三角城市群和周边省市主要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及覆盖黔中城市群和市(州)所在地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大力构建绿色高效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网络,打造西南智慧物流枢纽,构建海陆空邮立体化、东西南北互通的多式联运开放发展新体系。

2.航空

(1)现状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贵州省航空运输枢纽中心,等级为4E级。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2191万人次,居全国千万级机场第20位,占全省吞吐量的89%,比上年增长9%;货邮吞吐量达12万吨,比上年增长7%;飞机起降架次达17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受疫情影响,2020年数据不具代表性,采用2019年数据)

2019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累计执飞航线252条,通航点132个,其中国内航线228条,航线网络通达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及部分三、四线城市;国际航线24条,通航城市23个,新增法国巴黎、澳大利亚墨尔本、尼泊尔加德满都等国际航线。(受疫情影响,2020年数据不具代表性,采用2019年数据)

(2)2035年展望

构建支撑贵阳贵安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机场体系。至2035年,进一步开发拓展航空航线网络,加密至主要枢纽城市的航线航班,打造“空中快线”,完善至全国主要城市快速便捷的航空出行体系;加大培育发展贵阳机场联通国际主要城市的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大开发直飞航线、国际门户枢纽延伸航线、经停航线,扩大覆盖东南亚、日韩、港澳台等地区航线航班,拓展洲际航线航班,全面提升贵阳机场综合服务水平。

(3)规划方案

贵阳贵安规划机场6座,其中民用机场1座——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通用机场4座,包含开阳通用机场、清镇通用机场、息烽通用机场、修文通用机场;军用机场1座——磊庄机场。建议同步谋划新机场选址,为2045年航空年旅客吞吐量提升至5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2万吨/年奠定基础。

(4)“十四五”建设目标

继续巩固提升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作为贵州省航空运输枢纽中心的地位;推动贵阳加快跻身4F机场行列,“十四五”期末实现旅客吞吐量达3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25万吨/年;积极开拓国际航线,提升航空枢纽地位。

专栏1 “十四五”期间航空系统建设任务

民用机场建设(2项):建成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启动建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或谋划新机场选址。

通用机场建设(4项):积极推进开阳通用机场、清镇通用机场、息烽通用机场、修文通用机场选址规划。

3.铁路

(1)现状

贵阳贵安现有客运铁路有13条,其中高速铁路4条,包含沪昆高铁、贵广高铁、成贵高铁、贵南客专(在建);快速铁路3条,包含渝黔铁路、贵开铁路、环城快铁(在建);普通铁路6条,包含湘黔铁路(沪昆铁路)、贵昆铁路(沪昆铁路)、黔桂铁路、川黔铁路、林织铁路、湖雍铁路。

贵阳贵安现有主要货运线路4条,包含贵昆线(沪昆线)、湘黔线(沪昆线)、黔桂线、川黔线。其中沪昆线(双线)利用率接近80%,基本能适应运输需求。黔桂线(单线)、川黔线(单线)利用率超过80%,运能饱和。

(2)2035年展望

推进重点地区和重点方向铁路通道建设,扩大铁路网覆盖范围,提升铁路客货运能力。至2035年,拥有发达的快速铁路网、广泛的城际铁路基础网,铁路干线通道能力充分释放,运输结构更加合理,铁路货运量达到14000万吨以上,为建设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依托高/快铁及市域铁路形成贵阳贵安城际铁路网,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引领郊区新城建设和人口、产业集聚,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

(3)规划方案

贵阳贵安规划客运铁路共16条(不含支线),其中高速铁路6条,包含渝贵高铁(研究)、成贵高铁、沪昆高铁(按2条计算,贵阳至上海,贵阳至昆明)、贵南客专、贵广高铁;快速铁路5条,包含渝黔铁路、贵开铁路、贵安城际、环城快铁、贵百铁路(研究);普通客运铁路4条,包含贵昆铁路、湘黔铁路、黔桂铁路、川黔铁路;磁悬浮高速列车1条,研究磁悬浮高速列车粤港澳通道以及研究预留北向成渝通道,形成成渝双城-贵阳-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客运大通道,加强贵阳贵安与成渝双城及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联系。

贵阳贵安规划货运线路共17条,其中货运骨干线8条,包含川黔线、渝黔铁路、湘黔线、贵昆线、黔桂线、贵百线、黔桂扩能线、贵广高铁;货运支/专线9条,包含小寨坝至金钟货运支线、永温至马场坪货运支线、久永支线、林新线、林织线、林歹线、湖蒿线、改湖林线、双龙至改貌货运铁路专线。

规划依托新增渝贵高铁、磁悬浮高速列车粤港澳通道,释放渝黔铁路、贵广高铁部分客运运能兼顾货运,依托新增贵百线加速贵阳与国际通道联系。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由渝黔铁路-贵百线-北部湾组成;黔深欧通道由渝黔铁路-贵广高铁-深圳盐田港组成;黔新欧通道由渝黔铁路-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组成。

(4)“十四五”建设目标

全面建成国家骨干高铁网络。形成贵阳至全国主要城市3-8小时高铁交通圈,进一步提升和巩固贵阳铁路枢纽地位。

建设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网络。巩固和强化贵阳成为成渝双城与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之间要素流通的重要交通节点;推动以贵阳为首发的三大国际物流干线班列开通。

依托市域快铁建设,形成以贵阳贵安为中心的城际铁路网,实现贵阳贵安至省内其他市(州)中心城市2小时、至黔中城市群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的目标。

专栏2 “十四五”期间铁路系统建设任务

市域铁路建设(1项):续建环城快铁西南环线(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

高速铁路建设(3项):续建贵南客专,达速改造贵广高铁,研究建设渝贵高铁。

普通铁路建设(5项):增建黔桂铁路二线,研究建设贵百线,新建金中经永温至瓮安货运铁路支线、金中至大塘口港区货运铁路支线、双龙至改貌货运铁路专线。

货运场站建设(2项):新建永温货场、贵阳港货场。

4.公路

(1)现状

截至2020年底,贵阳贵安已建成通车高速12条,在建高速3条,总里程突破600公里。已建成通车高速12条,包含S30息烽至黔西段高速公路、G6002贵阳环城高速公路、G75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贵阳至遵义段、G7521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复线贵阳至遵义段、G69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贵阳至瓮安段、G60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贵阳至新寨段、G76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贵阳至都匀段、G69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贵阳至惠水段、S89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G60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贵阳至镇宁段、G76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贵阳至织金段、S82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在建高速3条,包含瓮安至开阳段高速公路、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高速公路。

贵阳贵安现状国省道19条,其中国道4条,省道15条。国道包含G210满都拉至防城港公路双龙至遵义段、G212兰州至龙邦公路花溪至黔西段、G320上海至瑞丽公路贵阳至安顺段、G354南昌至兴义公路贵阳至瓮安段;省道包含S101、S102、S103、S104、S105、S106、S207、S208、S209、S210、S211、S308、S310、S520、S521。截至2020年底,国道里程为365公里,省道里程为1355公里,农村公路里程为18525公里(含6452公里通组公路)。

(2)2035年展望

2035年贵阳贵安将推进国家高速公路主通道扩容改造,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省际通道互联互通。推进国省道、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建立规范化可持续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形成高速公路与普通国省道互为补充的骨架网和覆盖广泛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的完整公路体系。

(3)规划方案

贵阳贵安规划形成“一横两环十三射”高速公路网结构,总里程突破900公里。“一横”为S30息烽至黔西段高速公路-瓮安至开阳段高速公路;“两环”包含G6002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贵阳外环高速公路;“十三射”包含G75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贵阳至遵义段、G7521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复线贵阳至遵义段、G69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贵阳至瓮安段、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G60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贵阳至新寨段、G76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贵阳至都匀段、G69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贵阳至惠水段、S89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G60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贵阳至镇宁段、G60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贵阳至安顺段(扩容工程)、G76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贵阳至织金段、S82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高速公路。

以《国家公路网规划》《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贵阳市普通国道国土空间控制规划路线调整方案》为依据,按照“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统筹兼顾、协调融合”原则优化布局国道网,规划形成“一环七射”国道网结构。“一环”是以G210、G212、G320、G354围合而成的国道环线;“七射”包含G210贵阳至龙里段、G210贵阳至遵义段、G212贵阳至黔西段、G212贵阳至惠水段、G320贵阳至安顺段、G354贵阳至瓮安段、G354贵阳至长顺段。

按照“完善公路交通网络与结构优化,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公路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原则优化布局省道网,规划形成“六射五纵二横六联”省道网结构。“六射”包含S101、S102、S103、S104、S105、S106;“五纵”包含S207、S208、S209、S210、S211;“二横”包含S308、S310;“六联”包含S520、S521、S535、S536、S537、S538。

(4)“十四五”建设目标

高速公路:初步建成“一横两环十三射”高速公路网结构。至2025年贵阳贵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公里。加强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加密环城高速互通。

国省道:大力推进国省道干线网建设,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9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例达45%。

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达100%,以“四好农村路”为抓手,规划创建“美丽农村路”项目库1700公里,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基本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

旅游公路:以交旅融合发展为契机,以贵阳旅游公路环线建设为抓手,建设旅游公路项目库342公里。

专栏3 “十四五”期间公路系统建设任务

高速公路建设(6项):续建瓮安至开阳段高速公路、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高速公路,新建贵阳外环高速公路、G60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贵阳至安顺段(扩容工程)、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西扩线。

环城高速互通建设(13项):改造观山湖收费站、石板哨收费站,启动建设将军山收费站、乐湾收费站、谷脚收费站、三江收费站、松柏收费站,规划新增及改造天河潭收费站、改貌收费站、双龙收费站、久安收费站、金竹北收费站、阿哈湖收费站。

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17项):建设修文洒坪互通连接线、修文/息烽双石互通连接线、开阳冯三互通连接线高峰收费站至黔中大道连接线、开阳金中至永温公路连接线、清镇犁倭至犁倭收费站公路、息烽X1B1青山至G210交点公路(息烽南)连接线、开阳高寨至龙岗公路、开阳龙水至米坪公路、观山湖百花湖至百花湖收费站公路、息烽鹿窝至鹿窝收费站公路、开阳冯三至冯三互通连接线公路、开阳南龙至龙岗公路、开阳宅吉至楠木渡收费站公路、清镇暗流至卫城公路、息烽石硐至黎安公路、清镇流长至齐伯互通公路、清镇麦格至麦格收费站公路。

国省道建设(52项):改扩建国道6条(总里程92公里),新建国道20条(总里程286.8公里),改扩建省道26条(总里程579.2公里)。

农村公路建设(286项):创建乡镇通三级公路共计277.5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项目库1700公里,对路基宽度低于6.5米的县乡公路进行提质改造升级项目库1000公里。

旅游公路建设(3项):续建旅游公路环线,改扩建白云区蓬莱仙界·休闲农业旅游景区至柳丝公路、花溪区S104石门至高坡公路等项目。

5.水运

(1)现状

贵阳贵安建成便民码头34座,一般港口5个(贵阳港开阳港区、贵阳港息烽港区、贵阳港清镇港区、贵阳港修文港区、贵阳港城区港区),贵阳进入乌江下游的航路已打通。2019年客运量达299万人,旅客周转量达12993万人/公里,货运量达14万吨,货物周转量达1567万吨/公里。(受疫情影响,2020年数据不具代表性,采用2019年数据)

(2)2035年展望

建成乌江出省水运主通道,清水江出省水运辅助通道,实现“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省战略目标中“北入长江”建设任务,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贵阳港,服务地方经济,促进航运与产业融合发展。

(3)规划方案

贵阳贵安内河航道总体规划为“一主一副”布局。“一主”为乌江航道,“一副”为清水河航道。

港口规划按照“一城一港”的原则,规划形成“两主三辅”港口布局。“两主”包含贵阳港开阳港区、贵阳港息烽港区;“三辅”包含贵阳港修文港区、贵阳港清镇港区、贵阳港城区港区。

(4)“十四五”建设目标

推进乌江航道扩能建设,建设清水河航道;加大港区建设力度,全面提升贵阳港规模,打造黔中航运中心;加强船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船舶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专栏4 “十四五”期间水运系统建设任务

航道建设(2项):乌江航道扩能建设,清水河航道扩能建设。

港区及码头建设(7项):新建或改扩建港区建设项目5项、码头建设项目2项。

船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8项):新建安全配套设施1项、船舶基地建设1项、配套道路建设6项。

6.客运枢纽

(1)现状

现状机场:贵阳贵安现状民用机场1处——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

现状铁路客运枢纽:贵阳贵安现状铁路客运枢纽形成“两主两辅多点”布局。“两主”包含贵阳北站、贵安站(在建);“两辅”包含贵阳站、贵阳东站;“多点”包含修文站、息烽站、开阳站等。

现状公路客运枢纽:贵阳贵安现状公路客运枢纽形成“三主六辅”布局。“三主”包含金阳汽车客运站、新添寨汽车客运站、龙洞堡汽车客运站;“六辅”包含清镇市汽车客运站、修文县汽车客运站、息烽县汽车客运站、开阳县汽车客运站、白云区汽车客运站、花溪区汽车客运站。

(2)2035年展望

依托航空、铁路、公路客运枢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增强贵阳贵安作为全省核心枢纽带动作用,将贵阳贵安打造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3)规划方案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以航空、铁路、公路客运枢纽为基础,建设2处综合交通枢纽。一是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双龙站、龙洞堡汽车客运站为基础,建设双龙综合交通枢纽,实现航空、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便捷换乘,辐射全国主要城市及国际部分城市。二是以贵安站、贵安汽车客运站为基础,建设贵安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便捷换乘,主要服务贵阳贵安西部及南部对外交通。

铁路客运枢纽规划:贵阳贵安铁路客运枢纽规划形成“三主两辅多点”布局。“三主”包含贵阳北站、贵安站、双龙站;“两辅”包含贵阳站、贵阳东站;“多点”包含息烽站、修文站、开阳站等。

公路客运枢纽规划:贵阳贵安公路客运枢纽规划形成“四主六辅”布局。“四主”包含金阳汽车客运站、新添寨汽车客运站、龙洞堡汽车客运站、贵安汽车客运站;“六辅”包含修文县汽车客运站、息烽县汽车客运站、开阳县综合客运枢纽、白云区汽车客运站、清镇市汽车客运站、花溪区汽车客运站。

(4)“十四五”建设目标

铁路客运枢纽:加快形成贵阳贵安“三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强化枢纽高水平换乘体系建设,缓解现状贵阳北站及贵阳东站交通压力。

公路客运枢纽:继续推动贵阳贵安公路客运站“四主六辅”建设,强化与铁路、航空客运枢纽换乘服务,提升公路客运枢纽便捷性、可达性。

换乘联运:稳步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枢纽与城市交通客运“零距离”换乘,促进服务融合,推进联程运输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城市。

专栏5 “十四五”期间客运枢纽建设任务

铁路客运枢纽建设(17处):续建贵安站及其他15处环铁站,启动研究建设双龙站。

公路客运枢纽建设(4处):续建贵安汽车客运站、息烽县汽车客运站,搬迁花溪区汽车客运站,新建开阳县综合客运枢纽。

7.货运枢纽

(1)现状

贵阳贵安现状形成“四主多点”货运枢纽布局。“四主”包含改貌货场、都拉营货场、湖潮货场及扎佐货场;“多点”包含二戈寨物流区、清镇物流区、石板物流区等。

(2)2035年展望

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运输服务体系。将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物流优势,充分发挥铁路货运经济优势,常态化开行主要供销地货运班列,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高多式联运比例,加强水运能力建设,补齐水运短板。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公转铁”“公转水”,至2035年,铁路和水路承担的进出省货物占全省进出省货物总量比例达40%以上。完善航空货运网络,拓展货运航线,依托航空枢纽建设电商、快递区域分拨中心,发展全货机运输。完善城市物流、邮政快递配送体系,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鼓励交通、邮政、快递“多站合一”的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大力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布局,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加大航空、铁路、公路、水运货运口岸(海关监管区)建设力度,开发国际物流运输线路,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国际航空物流,推广铁路“一单制”提单和“一站式”通关,积极加入蓉新欧、渝新欧,适时开行黔新欧集装箱班列,发展贵州至东盟国家国际货运班列,推进主要陆港开展国际物流运输业务,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港口区域一体化大通关。

(3)规划方案

以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为统领,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围绕有效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等关键方向,以及连接贵阳贵安产业辐射目标市场的需求,构建贵阳贵安物流通道和网络,打造物流与产业聚集融合发展功能区,至2035年形成“一核两翼主枢纽、一环五射主通道、六区多中心全覆盖”物流总体布局。

“一核两翼”主枢纽:“一核”指依托贵阳改貌现代物流园片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物流产业集中区,加快布局建设贵阳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改貌—双龙国家物流枢纽引领发展核心区。“两翼”指整合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贵阳综合保税区、贵阳农产品物流园等节点设施,联动北部产业基地,加快供应链集成嵌入,建设贵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培育发展城市北翼大能力综合物流枢纽和供应链组织中心;整合清镇市国家级示范物流园、贵安新区湖潮铁路货运基地等节点设施,强化产业、贸易资源要素聚集和产业链拓展能力,建设贵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城市西翼高品质综合物流枢纽。

“一环五射”主通道:“一环”指统筹城市主城区生活和商贸物流功能需求与城市周边产业布局生产服务功能需求的差异性,依托环城高速通道空间,打造环状物流产业聚集圈。引导服务区域干线物流、多式联运组织的物流要素集中布局,促进物流规模化、网络化运作,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物流发展格局。“五射”指围绕贵阳贯彻实施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经济联系的重点需求方向,结合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走向,强化对接成渝双城、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滇中城市群等五个方向的放射状物流通道联系,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亚欧大通道、黔粤通道、沪昆通道等物流大通道。

六区多中心:“六区”指统筹贵阳贵安各区(县、市)交通区位、产业发展、物流基础等条件,突出物流及枢纽经济发展对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区(县、市)主要物流园区设施布局建设,加快区域物流及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全面推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特色枢纽经济,推动布局建设乌当、开阳、息烽、观山湖、花溪和贵安新区六大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区。“多中心”指结合各区(县、市)特色产业的就近物流服务需求和城乡生活配送等物流需求,合理布局建设物流中心,主要物流中心包括久长物流中心、白云物流中心、南明冷链物流中心、云岩物流中心、林歹南公铁联运中心等。

(4)“十四五”建设目标

至2025年,建成布局合理、能力强大、组织高效、功能完备、服务优质、智慧绿色、韧性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完善内联外通的高质量通道网络系统,显著提升贵阳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地位。基本建成现代物流设施网络,形成稳定运行的物流大通道,大幅提升现代供应链服务能力和水平。

专栏6 “十四五”期间货运枢纽建设任务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4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片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贵阳改貌现代物流园片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清镇市国家级示范物流园、贵安新区湖潮铁路货运基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贵阳综合保税区、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

物流联动发展区建设(6项):息烽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区,开阳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区,修文物流工业联动发展区,观山湖物流商贸产业联动发展区,花溪物流商贸产业联动发展区,贵安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区。

物流中心建设(5项):久长物流中心,白云物流中心,云岩物流中心,南明冷链物流中心,林歹南公铁联运中心。

(二)城市交通

1.发展目标

构建“高效、智慧、低碳、共享”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功能完善、等级匹配、畅通、高效、安全的城市路网体系。持续发挥提升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国家公交都市示范效应,鼓励“公交+慢行”,优化城市出行结构。以“新基建”为抓手,推进交通大数据应用,提高交通设施智能化水平,切实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质增效。

2.城市道路

(1)现状

贵阳市中心城区已建成“三环十六射”骨架路网,建成区道路总长1896.2公里,路网密度为6.1公里/平方公里(扣除大型水域、公园景区、绿地等区域后,建成区路网密度约为8公里/平方公里)。贵安新区直管区已建成“四横四纵”骨架路网结构,建成区道路总长约320.2公里,道路网密度为6.2公里/平方公里。

(2)2035年展望

大力推进城市道路建设,依托贵阳贵安骨架路网结构,打造1小时通勤圈,加速贵阳贵安融合,支撑贵阳贵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城乡一体化路网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清晰的骨架路网结构,实现贵阳贵安与息烽、开阳、龙里、惠水等地区的快速联系,加强城市道路对周边乡镇的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规划方案

贵阳贵安规划构建“三横六纵三环多联”骨架路网结构,总长度1316.8公里,其中已建道路长960.6公里,在建道路长88.2公里,待建道路长268公里。“三横”包含观清线-北京西路-永乐大道、贵安大道-天河潭大道-金戈路(金溪大道)-建设大道、安康大道-思孟路-龙溪大道;“六纵”包含东纵线北延伸段-东纵线、白龙大道-宾阳大道-观潭大道、数博大道北延段-数博大道-数博大道南延段、产业大道-盐沙大道-人民大道-花溪大道、马百路-金翠湖路、林城东路-林城东路延伸段-花冠路;“三环”包含中环、二环、环城高速;“多联”包含珠江路、甲秀南路、太金线、汤粑关路、同城大道等。

(4)“十四五”建设目标

骨架路网:加快完善“三横六纵三环多联”骨架路网,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发展区域(贵安新区、东部产业新区等)交通联系,促进“城市中轴贯通、东西两翼协同、南北双向拓展、组团分布推进”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快速形成。

城市道路网:构建完善的城市干线网及基础网,加快推进建设组团间联络线,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提升城市道路网可达性,提高城市道路密度,力争“十四五”期末贵阳贵安城区路网密度达到6.5公里/平方公里,形成合理的路网结构。开展贵阳市中心城区及贵安新区直管区城市路网普查,摸清城市道路底数,获取详细的城市道路基础资料,为市政府落实“强省会”目标、推进断头路建设、在“十四五”期末实现人均15平方米道路面积的目标提供数据支持。

专栏7 “十四五”期间城市道路建设任务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城市道路总里程约750公里,总投资约990亿元。

贵阳贵安骨架道路及组团间联络线(29条):续建数博大道北延伸段(创筑路至外环高速久长互通)、观潭大道、太金线、数博大道延伸段(百花大道至贵黄路)、金戈路(金溪大道)东段、金戈路(金溪大道)西段、龙水路二期、延安东路延伸段、马王路(云岩段)、贵黄路市政化改造、外环北路、开发大道拓宽改造工程(二期)、同城大道北段(息烽境内),改建贵遵路、富源大道,新建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联络线、马王路(二期)、产业大道、金阳南路延伸段(含联络线)、花冠路东段、东纵线北段、云保路、林城东路延伸段、数博大道南延伸段、东纵线南段、金翠湖路、马东路延伸段、同城大道南段、青龙大道,总长度285公里,总投资约845.2亿元。

贵阳贵安非骨架道路(250条):云岩区6条,包含麻冲路、林泉路、化工路、东山路延伸段(跨南明河特大桥)、花云路、合肥路延伸段。乌当区17条,包含东三路、东新路二期、东坡路、龙井路、新栗大道、云锦大道、马东路等。南明区34条,包含贵钢二路、车水路、贵钢一路、沙冲路改造、恒丰二路、玉厂路改造、贵惠大道北段、珠江路北段、四方河路、贵钢三路等。双龙航空港经济区36条,包含物流外环路、见龙洞路南延伸段、龙腾南路二期、朝钢路、永乐高速连接线、游龙西路、见龙洞路中段、马鞍山大道(中兴西路至轻轨停保场段)、双龙北线西段、贵龙纵线北延伸段、龙水路延伸段等。观山湖区31条,包含智谷一号路、智谷二号路、智谷三号路、区医院一号路、区医院二号路、三号路二期、小龙滩一号路、昆山路、宁波路、合肥路延伸段(一期)、园区七号路等。花溪区11条,包含创业大道、科技路、经二路、经三路、经四路、经五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纬六路、纬七路。经开区10条,包含桐荫路支线二、开王路、陈杨路、中桐路、湖心大道、金沙江路、嘉陵江路、滨湖路、闻湖路、岷江路。白云区50条,包含建安东路、大氧路(北段)、健康路、老育才路、体育路、铝建路(湾河)、移民街、朝阳路、龚中路、龚北路、塔山北街、白沙关街等。高新区19条,包含科育路、海马横路、麻堡东路、创纬路(高沙路)、海马二路、经纬路、创筑路西段(青山西路)、龙井路、小寨路、动力大道(沙农路)等。综保区5条,包含保税区二号路、海关特殊监管区道路、县道X121、站东路及南北高架桥、康园路。贵安新区31条,包含思雅路北段、思杨路北段、科技路西段、博士路北延伸段、创业路西延伸段、甲秀南路西延伸段等。总长度465公里,总投资约144.8亿元。

3.公共交通

(1)现状

大中运量公共交通:贵阳贵安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2条,分别为轨道1号线、2号线;在建轨道交通线路2条,分别是轨道3号线一期、S1线一期;有轨电车T2线一期已启动建设;建成投入运营BRT线路1条——中环BRT通道。

常规公交线路:贵阳市中心城区及贵安新区直管区现状共有公交线路303条,公交线网密度2.8公里/平方公里,线路总里程约4492公里,配车3732标台,公交车万人标台拥有量为8标台/万人。2019年,贵阳市公交集团共发送常规公交446.4万班次,客运总量约5亿人次,日均客流约137万人次。贵阳市中心城区与贵安新区直管区之间现状有公交线路28条,日均公交客流约5.8万人次。贵阳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全方式出行分担率为35.2%。(受疫情影响,2020年数据不具代表性,采用2019年数据)

常规公交场站:现状贵阳贵安共有79处公交场站,其中贵阳市中心城区现有7处枢纽站、5处停保场(含2处临时停保场)、65处首末站(含已建27处及房开配建38处);贵安新区直管区现有2处首末站(临时)。

(2)2035年展望

构建以轨道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生态、环保、绿色的公交体系,落实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巩固提升贵阳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成效,持续示范。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推动公交场站建设,完善公交线网,加强大中运量公交与常规公交系统换乘接驳。提升贵阳市公共交通系统总体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优化交通出行结构。

(3)规划方案

以轨道、有轨电车、BRT等大中运量公交系统服务核心区之间、组团之间主要客流走廊,以常规公交系统为相邻组团及组团内部点对点客流提供出行保障。

①轨道交通

根据《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年)》,贵阳市域及贵安新区直管区规划轨道线路共计9条:轨道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S1线、S2线、S3线、S4线、G1线。为适应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十四五”期间开展新一轮轨道线网修编。

②有轨电车

根据《贵阳市有轨电车线网规划(2019-2035年)》贵阳市域及贵安新区直管区共规划有轨电车线路19条,总里程约586公里,总站点数496个,其中里程20-30公里长的线路有8条,里程大于30公里的线路有8条。贵阳市域总里程497.8公里,站点数421个。

③BRT规划

贵阳市中心城区BRT廊道规划形成“一环七射一支”的结构,线网总长179.7公里。其中“一环”为中环通道;“七射”包含白云通道、观山湖-清镇通道、花溪通道、经开-孟关通道、机场通道、乌当通道、同城大道通道;“一支”为白云支线通道。

④常规公交规划

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十四五”期间优化公交线网层级,打造多层次公交线网,避免老城区公交线路过度集中,大力调整公交线路路径,降低非直线系数、重复系数。加强常规公交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轨道及有轨电车等设施接驳,提升公交线网覆盖率,增加组团间快线联系,促进贵阳贵安公交线网融合发展。至“十四五”期末,规划公交线路357条,保留普惠公交线路233条、调整60条、新增64条、取消10条,年均增加13条。

常规公交停保场规划:共规划黑石头停保场、苏庄停保场等29处公交停保场,总占地86.2公顷。其中贵阳市中心城区规划21处(约70公顷),含已建4处,规划待建17处;贵安新区直管区规划待建8处(约16.2公顷)。

常规公交枢纽站规划:共规划马王庙枢纽站、云漫湖枢纽站等72处公交枢纽站,总占地91.3公顷。其中贵阳市中心城区规划56处(约75公顷),含已建5处,规划待建51处;贵安新区规划待建16处(约16.3公顷)。

常规公交首末站规划:共规划青山首末站、月亮湖首末站等166处公交首末站,总占地75.6公顷,其中贵阳市中心城区规划135处(约67.7公顷),含已建27处,规划待建108处;贵安新区规划待建31处(约7.9公顷)。

(4)“十四五”建设目标

确立公共交通在各种交通方式中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轨道+BRT+有轨电车”的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保障公交优先发展地位,构建层次清晰、高效率的公交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提升分担率达70%。

轨道交通: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构建覆盖贵阳市六城区、贵安新区及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轨道网络。

有轨电车:推动有轨电车建设,与轨道交通一起形成多层次的公共交通骨架体系,提升公交吸引力,改善城市客运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常规公交线网:主要建成区内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高峰时段公交运营速度大于25公里/小时,公交线网密度达3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公交场站: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强化用地保障,新增公交场站用地60公顷以上。

标准规范:为巩固提升贵阳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成效,在公共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等环节制定相关标准或规范,指导相关部门及企业提升公交运营效率、服务水平,推进公交高质量发展。

专栏8 “十四五”期间公共交通建设任务

轨道交通(3条):续建轨道3号线一期(43.03公里)、S1线一期(30.32公里),新建轨道S2线一期北段(32.52公里),总长105.87公里,总投资699.1亿元。

有轨电车建设(5条):启动建设T1线(26.2公里)、T2线一期(10.92公里)、T3线一期(15.6公里)、T5线示范段(11.1公里)、T7线(27.6公里),总长91.42公里,总投资1534.7亿元。

常规公交场站(46处):规划建设公交场站46处,占地约71.9公顷,每年新增公交场站用地14公顷以上,总投资38.6亿元,其中贵阳市中心城区新建公交停保场7处,公交枢纽站19处,公交首末站14处,合计66.2公顷,投资35.9亿元,贵安新区新建公交枢纽站6处,占地约5.7公顷,投资2.7亿元。

4.慢行交通

(1)现状

自行车专用道:贵阳市中心城区自行车专用道总里程约122公里,主要分布在观山湖区、花溪区和高新区。贵安新区直管区自行车专用道总里程约93.7公里,主要分布在大学城、贵安生态新城和马场科技新城。

步行系统:贵阳市中心城区现有立体过街设施300座,其中地下通道110座,过街天桥190座。贵安新区直管区现有立体过街设施15座,主要分布在大学城和贵安生态新城。

(2)2035年展望

优化交通结构,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中心城区慢行交通出行比例,构建公交(轨道)+慢行衔接体系,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出行问题,短距离出行优先选择慢行交通方式,减少小汽车出行比例。

打造复合活力型慢行街区,建设慢行友好城市。营造环境优美、尺度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环境,促进市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支持城市休闲购物、旅游观光、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提升,提高城市整体魅力。

(3)规划方案

自行车道网络:选取地势较平坦、出行需求大、城市道路空间改造条件较好的区域重点建设自行车系统,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贵阳贵安共规划六个自行车重点发展区域,分别为高新组团、观山湖组团、乌当组团、花溪组团、孟关组团和贵安新区组团,共规划自行车道总长1107公里,其中主廊道250公里,连通道555公里,休闲道302公里,重点发展地区自行车线网密度达4.7公里/平方公里。

立体过街设施:立体过街设施的设置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步行舒适度,在人车冲突严重点、高密度人流聚集点(商场、轨道站点等)、大型交叉口和车流集散点设置立体过街设施。结合现状立体过街设施建设情况,规划立体过街设施407座,其中新建107座。

(4)“十四五”建设目标

完善中心城区慢行基础设施,推进六个自行车重点发展区域的自行车道建设,在适宜自行车发展的组团科学建设自行车道及停放设施,每年新增10处以上立体过街设施,减少人车冲突。

专栏9 “十四五”期间慢行交通建设任务

自行车道网络(50条):建设291.8公里自行车道,投资8.75亿元,包含主廊道9条,长77.8公里,连通道24条,长114公里,休闲道17条,长100公里。

立体过街设施(107座):新建107座立体过街设施,投资4.28亿元,其中云岩区5座,南明区9座,观山湖区25座,白云区34座,乌当区8座,花溪区26座。每年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新建数量不应少于10座。

5.静态交通

(1)现状

机动车发展现状:截至2020年底,贵阳市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约183万辆,其中小汽车保有量约148万辆。

停车场建设现状:现状贵阳市中心城区建设有停车位共计约93.4万个,其中配建停车位约86.9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约4.5万个,路内停车位约2万个。

停车场管理现状:现状城市配建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主要依据2013年颁布实施的《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该管理办法由于制定时间较早,部分指标已不能适应现阶段交通发展需求。贵阳市停车管理主要依据2019年颁布的《贵州省停车场管理办法》,主要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管局、市交委、市发改委等职能部门共同管理。“十四五”期间制定《贵阳贵安推进停车场建设实施意见》,指导贵阳贵安停车场规划建设,加快补齐停车供给短板,推动停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2035年展望

建立与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构建“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的停车供给结构,全面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合理引导停车需求,制定体现区域差别化、管理阶段化的停车政策;推动停车发展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促进停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3)“十四五”建设目标

形成“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的停车供给结构,通过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优化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增加公共停车泊位供给,有效改善贵阳市现状“停车难、停车乱”问题,落实“一圈两场三改”建设目标,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专栏10 “十四五”期间静态交通建设任务

贵阳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216处):云岩区建设公共停车场53处,南明区53处,观山湖区29处,白云区18处,乌当区15处,花溪区48处,总停车位约10万个。同步推进贵安新区、贵阳市“三县一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

6.交通与土地利用

(1)2035年展望

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区位优势,促进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TOD),通过积极引导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进行节约、集约、合理开发,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促进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功能品质提升。

(2)“十四五”期间建设目标

2016年贵阳市入选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综合示范项目”7个试点城市之一,该项目已纳入贵州省“交通强国”试点任务,贵阳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综合开发迎来蓬勃发展期。

根据省、市“强省会”工作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贵阳贵安轨道交通和市域快铁站点及周边土地TOD综合开发利用行动方案》,统筹土地集约利用、绿色交通主导、出行便捷高效等要素,通过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综合开发推进贵阳贵安轨道交通和市域快铁站点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布局优化,改善用地形态,提高站点周边用地综合价值,打造“轨道上的贵阳,枢纽上的城市”。

“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展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综合开发相关项目编制及轨道、环铁沿线14项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综合开发研究项目。

专栏11 “十四五”期间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综合开发建设任务

相关项目编制(3项):城市层面以公交为导向的城市发展(TOD)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及项目管理支持、轨通S1线一期及轨道3号线一期沿线地区TOD综合开发规划研究、贵阳环城快铁工程沿线地区TOD综合开发规划研究。

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综合开发研究项目(14项):轨道1号线窦关站,轨道3号线中曹司站、洛湾站、四方河站、花溪南站、桃花寨站、浣纱路站、温泉路站,轨道S1线望城坡站、数博大道站,轨道S2线龙昌车辆段,环城快铁白云北站、花溪南站、孟关站。

(三)新基建

1.发展现状

(1)现状情况

目前贵阳市智慧道路、智慧停车场、智慧公交场站等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初步发展,部分交叉口已实现智慧化改造,43条道路路侧停车位已实现智能化升级,青云路公交停保场、凤凰村公交停保场已初步实现智慧化。5G技术与北斗导航应用逐步推广,持续赋能交通基础设施,贵阳市公交车辆均已接入北斗导航系统,5G基站逐步覆盖交通枢纽,并不断深化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交通信息中心平台蓬勃发展,智慧交通应用不断创新,贵阳市智慧交通平台(一期)与公交大脑(一期)已初见成效,交通数字孪生系统、自动驾驶已在贵阳开展试点,斑马信用、一应黔行、“脸行贵阳”等智慧交通服务应用不断完善。

(2)存在问题

一是交通新基建缺乏相应规范与标准体系。交通数据标准缺乏,各类数据缺少共享机制,数据收集部门未形成统一的数据规范,没能形成综合数据库。数据孤岛现象明显,数据利用率有待提升。二是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智慧化水平较低。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投入资金不足,北斗导航、5G技术深化应用不够。监测设备智慧化程度较低,车路协同设备缺乏,数据分析与利用不够深入,缺少相应应用场景。三是交通信息中心平台未成体系。各部门交通数据平台各自为政,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各类数据统一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加强,交通数据高度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2.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至2035年,贵阳市新基建建设与大数据建设深度融合,先进信息技术基本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处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耗能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全面覆盖,交通数据平台及网络安全系统基本建成。

(2)“十四五”目标

“十四五”期间,以“数据平台、数据标准体系、群众迫切需求”为建设重点,实现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深入开放共享,数据驱动的交通治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初步建成交通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智能化交通创新、交通应用稳步发展,为交通行业发展赋能。

3.主要任务

(1)构建发展顶层设计

编制专项规划,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推动《贵阳贵安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加强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发展。推动车路协同、车联网、智慧停车、自动驾驶等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管理办法、指导意见编制工作,以数博大道区域为试点和示范,逐步形成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数据传输标准。

(2)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

推动交通出行个体数字化,构建出行者数据采集体系。加强与运营商和导航地图企业合作,优化居民出行特性分析手段,实时掌握贵阳市居民出行概况、居民出行OD、职住关系等数据。提升货物运输数字化水平,推动物流车辆及货物单证电子化,通过与物流载运工具连接,实现全程可监测、可追溯。

推动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采集体系。以数博大道、人民大道、旅游公路环线等重要交通干线为依托,优化监控系统布局,扩大物联网系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和ETC识别装置的规模,建立安全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推动智慧管控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智慧道路、智能感知集成载体部署,奠定车联网应用基础。推动智慧停车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重点区域的智慧停车场部署,建设智慧公共停车场,逐步改造完善已建停车场(库)车位检测、智能导航、反向寻车等设施。

推动载运工具、作业装备智能化,构建客货运车辆信息采集体系。结合贵阳市数博大道5G智行公共交通项目,沿数博大道试点路段搭建智行公交环境,建设100对智能公交站台,新增200台纯电动公交车、20台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公交车。鼓励物流园区、铁路和机场货运站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推广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AGV)、智能输送分拣和装卸设备的规模化应用。推广新能源充电桩,普及推广新能源汽车。

(3)构建网络化的传输体系

推动交通运输与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相互协调、深度融合的网络传输体系。结合贵阳市环城快铁、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等交通系统的建设,促进不同交通系统专网融合以及交通专网与“天网”“公网”深度融合。

推动车路协同的深度发展,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传输体系。引导并推进车联网、5G、卫星通信信息网络等技术应用,持续完善市域范围内的高速公路通信网络,依托5G基站的建设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传输与通信系统,形成多网融合的交通信息网络,为交通系统提供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网络通信服务。

(4)构建智能化的应用体系

推动交通管理现代化,构建精细化、智慧化应用体系。持续优化完善贵阳市智慧交通平台(TOCC)功能,重点建设贵阳市交通安全风险分析监管预警系统,建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桥隧等)为重点的健康监测预警与保障机制,提升贵阳市交通安全监管水平和“智慧质监+监管”能力。持续完善贵阳市智慧停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更多停车泊位接入,全过程提升出行者停车体验,打造便捷化停车服务,提升停车泊位使用效率。推动公交车辆车载终端优化升级,持续建设“公交大脑”系统,提升公交智慧化水平与运营效率,实现公交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与数字化运营。持续完善枢纽客流监测、预警、疏散系统和交通接驳协同调度系统,推动交通枢纽安检互认,提升枢纽运营效率,实现乘客换乘高效、便捷。

推动系统化出行信息服务建设,构建信息化、一体化应用体系。依托“贵阳市智慧交通平台”的建设,整合全出行方式,融合路况、天气、停车、共享交通、交通运营等综合信息,推广“脸行贵阳”应用,打造由轨道交通、BRT、常规公交、出租车、共享出行构成的多模式协同发展的绿色智慧交通系统,探索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在贵阳的研究和应用试点,为市民提供全出行链个性化的无缝出行服务。

推动智慧物流建设,构建可视化、智能化应用体系。推进以改貌、扎佐、湖潮等为核心的数字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物流大数据平台。优化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物流信息互联网络,继续推动优质货运平台“互联网+车货匹配”模式的深化发展。推动“门到门”一单制智能货运服务,构建信息共享、全程可视、智能可控的货运云平台。

专栏12 “十四五”期间新基建建设任务

制定顶层设计(7项):《贵阳市交通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贵阳市共享出行管理办法》《贵阳贵安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贵阳市“十四五”共享交通发展规划》《贵阳市城市道路监控系统、多功能灯杆、智能传感器布局规划》《贵阳市新能源充电桩布局规划》《贵阳市智慧口岸建设规划》。

数字化采集体系建设(8项):续建贵阳市公交都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新建数博大道5G智行公共交通项目、智慧站台项目、停车位智慧化改造项目、智慧道路示范段建设项目、道路网感知设施建设项目、深化5G通信技术在交通领域运用项目、新能源充电桩应用项目。

网络化传输体系建设(1项):新建轨道专网、公交专网与“天网”“公网”互联互通项目。

智能化应用体系建设(7项):续建贵阳市智慧交通平台(TOCC)、贵阳市智慧停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新建智慧枢纽建设项目、贵阳市交通安全监管分析预警平台、智慧口岸建设项目、MaaS研究应用项目、“门到门”一单制智能货运服务项目。

(四)交通运输管理

1.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贵阳市客货运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实现“村村通客运”,货运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货运组织模式推广效果明显。交通拥堵治理不断深入,城市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交通安全管理常态化机制形成,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控。

客货运行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班线客运企业26家,客运车1480辆,从业人员5500余人。旅游客运企业38家,旅游运输车2565辆,从业人员11100余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47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1208辆,从业驾驶员1900余人,押运员3000余人。100辆车以上重点普货运输企业17家,登记注册营运性普通货运车35900余辆,道路普货运输驾驶员88400余人。三级及以上客运车站9个,从业人员1100余人。

标本兼治推进市区堵点治理。市委、市政府将交通堵点治理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累计完成吸引源类、人车冲突类、公交瓶颈类、施工类交通堵点治理122个。

交通安全管理有序推进。通过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涉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道路运输安全专题行”“道路运输、城市客运和水上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水上交通安全专题行”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持续推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从“事后应急处置”向“事前事中风险预防”转变。

2.发展目标

至2035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总体建成智慧化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四五”期间,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协同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基本建成一体化便捷高效的客货运服务体系,交通拥堵治理效果进一步彰显、运输服务效率显著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3.主要任务

(1)客货运发展

客运交通方面。大力推动全市客运交通行业整体提升。从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行业结构、转变运输方式、补足行业短板、提升行业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打造便捷、高效、结构合理、服务优秀的客运交通体系。一是企业重组,实现错位经营。按照“公司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原则,对现有区域内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推行公司化、联合经营,切实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以线路为单位,引导企业实施“线路专营”“区域经营”“线路公司”,打破行业内部壁垒,促进客运资源交流融合。二是运邮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交通运输、邮政“多点合一”,规范和发展客车搭附小件快运模式,提升客运附加值。三是运游结合,行业协同发展。积极引导并规范发展旅游直通车,推进运输企业与文化旅游业等深度融合,鼓励企业拓展汽车客运站旅游集散功能,规范发展景区与景区之间、车站与景区之间“车票+门票”一票直达的全程服务“旅游直通车”,提供“运游吃住娱”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交通与旅游大融合、旅游客运大转型奠定基础。积极协同周边地(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共谋旅游融合发展、运输规范发展,以道路运输行业协会为纽带,引导协会(企业)与周边景点签订共享发展框架协议,为规范发展大旅游运输市场奠定基础。四是定制出行,服务市场需求。根据《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按照“成熟一条、开通一条、完善一条”的思路,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推动个性化客运发展,鼓励开展道路客运定制服务。五是场站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坚持“统一规划、一体设计、同步建设、同期运营、协同管理”原则,积极推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提升综合客运一体化水平。

货运交通方面。推动道路货物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大力发展“互联网+物流”模式。按照交通运输部道路货运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贵阳市道路货运企业(经营者)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配置运输资源、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货运车辆实载率、降低车辆空驶率、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菜篮子工程”“新网工程”“快递下乡工程”等措施、,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发挥物流企业和邮政物流优势,推广应用经济适用的农村物流车型,进一步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三是优化提升运输组织效能。以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和工业强市为契机,积极引导和扶持大型运输企业,充分发挥贵阳贵安作为全省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中心的优势,依托双龙航空枢纽、改貌铁路货运枢纽,推动陆空联运、陆铁联运及甩挂运输等多式联运,充分优化运力资源,不断提升运输组织效能。

(2)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协同共治。进一步强化交通主管部门统筹职能,加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强化交通拥堵治理工作统筹,改善各部门碎片化的交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治理交通拥堵公众参与机制。二是建立交通发展和运营状态评估常态机制。动态制定交通管理策略,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逐年编制《贵阳市交通年报》《贵阳市交通运行状态白皮书》,实时发布交通拥堵指数。

提高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挖掘交通潜力。一是加强高峰期间的交通管控。强化高峰期间路况巡查、秩序整治力度,加强老城核心区交通易堵路口的疏导,提高路面执勤民警“见警率”和“管事率”,提高对交通事件快速处置能力。二是实施交叉口精细化控制。采取信号自适应控制与人工干预相结合、干线与区域协调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精细化干线、区域与时段控制。以“出城顺畅,进城放慢”为原则,减少市区内流量饱和现象,保持流量总体平稳,做到信号配时科学合理。积极建立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反馈机制,动态优化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确保设置的交通指示标志科学合理。三是科学优化单向交通组织范围。针对拥堵区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优化实施区域单向交通组织范围,提高道路运行效率。

聚焦大数据运用,助推智慧交通治堵。一是加快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管理,电子警察非现场执法比例达到85%以上,有效形成严管态势,避免现场处罚对交通畅通的影响。二是完善交通监控和流量智能检测系统,为交通诱导和评估、交叉口信号管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三是建设车辆诱导系统。重点针对中心城区完善停车诱导系统,逐步建立成熟的交通诱导系统,提高停车效率。

加强交通需求管理。一是重视交通需求管理在交通管理中的价值和地位,适时启动通过经济杠杆缓解交通拥堵的研究工作,通过交通管理政策调节小汽车出行比例。二是完善停车差异化收费机制。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差异化收费体系,合理调整区域设置和收费标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减少中心城区、繁华区域车流量,提高停车位周转率,充分利用公共停车资源。

大力倡导交通文明出行。以提高交通参与者交通法制观念、文明意识为目的,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交通普法、文明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推进交通文明道路、交叉口、斑马线及社区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3)城市交通安全提升

建立健全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一是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通报、专家咨询、演习演练等制度。二是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加强多部门应急协调联动,完善应急信息共享和处置,建立应急处置、风险化解的综合治理机制。三是落实责任机制。压紧压实交通企业管理职责、主体责任,深入排查整治突出风险隐患,切实抓好基层管理部门、企业“最后一公里”责任落实。

“严整严治”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一是制定安全运营专项整治实施计划。对交通运输领域组织实施大排查、大整治。二是强化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依法履职,加强对行业、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和检查,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三是加强专项治理行动和行政执法督察检查。深入落实“平安贵州”建设,在交通运输领域着力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督查执法行动。深化水上低质船舶、船舶营运秩序和渡口、码头的专项治理。严查非法客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道路旅客运输非法违规运营行为,加大对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危化运输专项治理工作。

增强社会公众平安交通意识。强化安全宣传警示教育,督促各单位和从业企业结合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会议,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知识培训,增强社会公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引导交通参与者知法、尊法、守法和文明出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交通安全改善工作,倡导社会公众对交通安全工作提出建议,劝阻、投诉举报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五、资金测算

“十四五”时期,贵阳贵安交通项目建设投资约为3450.8亿元。其中机场枢纽32.6亿元、铁路116.2亿元、公路1173.1亿元、水运47亿元、客货运枢纽20.4亿元、城市道路990亿元、公共交通891.4亿元、慢行交通13亿元、静态交通(停车场)162.6亿元、新基建4.4亿元。

“十四五”期间交通建设资金测算

“十四五”时期投资

投资额(亿元)

3450.8

0.96%

116.2

3.42%

1173.1

34.52%

1.38%

客货运枢纽

0.60%

990.0

29.13%

891.4

26.23%

0.38%

静态交通(停车场)

162.6

4.79%

0.13%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统筹管理、联合推进。市级层面加强 “十四五”交通建设专项规划相关工作统筹,按照“强省会”工作部署,强化机制建设,按年度分解目标任务,积极调度有关单位,协力推进各项任务。

明确责任、协同合作。按照“重点项目市牵头、一般项目区牵头”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定期协调调度,强化组织实施。牵头单位要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实,明确完成时间,细化具体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各责任单位要主动配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合理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强资金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交通强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带来的机遇,向中央申请补助资金倾斜支持。紧抓“强省会”发展契机,积极争取省级补贴资金及交通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市/区级财政资金、政府债券资金投入,落实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规范完善PPP模式,建立健全财政补贴政策,创新运转模式,挖掘项目商业价值,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沿线及周边资源、产业等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手段,争取商业银行、投资公司等机构为重点项目提供专项投资、贷款、债券等金融服务,努力打造多元开放交通投融资体系。

(三)加大土地保障

坚持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原则,统筹做好“十四五”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谋划,守好生态保护红线,用活新增土地、用好空闲土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并纳入贵阳市国土空间规划, 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资源的提前储备、多方统筹、有效管控和高效利用。

(四)优化实施机制

注重强化行业内外、上下规划的协调和衔接,着力推动“多规合一”。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加强交通与国土空间、生态环境、水利等关联领域规划的深度对接、融合,为规划实施空间留白。注重行业自身规划的衔接,加强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与五年规划的统一和衔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衔接。各区(市、县)在编制交通建设规划时,要贯彻本规划的总体部署,落实本规划的总体要求。

(五)完善人才保障

继续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行业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现有施教机构,整合资源建设贵阳市交通运输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加大行业人才培养培训交流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城市”“示范基地”“数字交通产业专家工作站”等资源优势,培养和集聚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形成人才总量适度、人才层次结构合理、人才服务环境优良、人才发展制度创新的交通运输人才集聚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文字解读: 《贵阳市“十四五”交通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