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出品的网络电影《真心半解》自5月播出以来,至今仍然停留在豆瓣热门电影榜单上,并保持8.0分的优秀成绩。
虽然海报中的三个演员呈三角关系,但这部电影要讲的故事,远不止“校园爱情”或“同性感情”这么简单。
艾莉楚,白人小镇上的亚裔学霸,除了收费代写论文,和学校里的同龄人几乎没有交集。她帮直男保罗代写情书,写着写着,就写出了“革命友谊”。
保罗喜欢学校校花艾斯特,但艾斯特是个“文艺少女”,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保罗几乎无法和她交流,只能依靠艾莉楚。
作为一个可以从六个角度完成柏拉图课题作业的“怪力少女”,艾莉楚和艾斯特的交流自然轻而易举。不仅如此,艾莉楚很快发现,艾斯特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都与自己高度相似。对艾莉楚来说,艾斯特就是自己的“soulmate”。
同时,艾斯特也感受到了这种奇妙的磁场,只不过,她一直以为在手机里和自己侃侃而谈的是保罗。
虚拟世界里的保罗和艾斯特聊得风生水起,现实中的保罗和艾斯特约会时却处处尴尬。艾莉楚在中间竭力权衡,但保罗却在和艾莉楚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对她产生了友谊之外的情感。
这种“你爱她,我爱她,你爱我,她爱谁”的故事,总结起来实在狗血。但《真心半解》巧妙地利用了“狗血”,并顺着“狗血”掘地三尺,挖出了青春电影的三个核心。
比被爱更难得的,是被理解
艾莉楚问保罗:“你喜欢艾斯特什么?”保罗答:“她很漂亮,而且聪明,总是宽厚待人,她闻起来像刚磨好的面粉。”
保罗喜欢的,是艾斯特的 表象 ,是感官上的悸动,是每个青春期的少年都会为之着迷的光鲜亮丽。所以保罗总是告诉艾莉楚:“快约她出来。”
虽然泰戈尔早在19世纪就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但后人依旧把爱实践成了占有。
保罗开始读书,努力去理解艾斯特喜欢的文学、绘画、艺术,但他依旧无法和艾斯特站在同一个思想领域,他的最终目的是“让她成为我的女朋友”,而非“享受和她交流的快乐”。
当然,这并不代表保罗庸俗,艾斯特高尚,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们只是很难相融。
同为Netflix出品的美剧《性爱自修室》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你无法强迫别人喜欢你,爱不是大手笔的告白。有时你遇到和你有同样感受的人,有时候你不够幸运。但有一天你会遇到某个人,她欣赏真正的你。
对艾斯特而言,“某个人”不是身边的风云男友,也不是那群叽叽喳喳的的八卦姐妹,而是手机中的“保罗”——可以和她谈论文学,欣赏画作的艾莉楚。
所以爱情,不止会出现在异性间。
打破对情感的固有认知
《真心半解》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初代赴美移民热潮的年代,不管是对于亚裔家庭,还是信仰上帝的白人小镇,同性恋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
甚至在当时的基督教教义中,同性恋者会下地狱。所以电影中的两位女主都试图逃避自己对对方的情感。
其实在影片一开始,就表明了艾莉楚和艾斯特之间的相互欣赏。
艾莉楚被撞到,书本纸张掉了一地,艾斯特上前帮忙,这是两个人第一次对话。
艾斯特的主动,艾莉楚眼神中的躲闪,二人交接手机时的特写,都在诉说情愫。但是在她们的认知中,不愿承认这种情感的滋生。
而在保罗看来,男生和男生在一起就是运动玩乐,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是约会,女生和女生在一起就是八卦打闹。
在影片导演伍思薇的解读中,虽然保罗差点亲了艾莉楚,但他其实并不清楚自己喜欢她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她。因为在保罗的固有认知里,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约会之外的其他关系。
在被艾莉楚拒绝,又被艾斯特撞见之后,保罗意识到,原来艾莉楚一直爱着艾斯特。
尽管如此,保罗还是会去照顾艾莉楚不擅英文的父亲,他并没有因为艾莉楚的性取向而疏远她,反而是在他的推动下,才有了片尾艾莉楚鼓起勇气的一幕。
艾莉楚和保罗的故事脉络,由导演伍思薇的个人经历改编而来。
“我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是一个直男,当我在大四的时候以同性恋的身份出柜后,他帮了我很多,让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因为当时我的父母并没有和我说话。那时候我感受到了那种被接纳的感觉。”
如导演所言, “在高中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每一种情感都像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不同于大众的情感不一定就是错的。就像爱情不会只发生在异性间,而异性间也可以存在超越爱情的关系。
而对同性恋者来说,接纳自己要比公开出柜更重要。
找寻另一半,也是在寻找自己
“古希腊人认为,人类曾经四条胳膊、四条腿,并且由两张脸形成了一个头。那时的我们很幸福,我们是完整的。因为太完整了,神害怕我们的完整性会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于是就把我们一劈为二,让分开的两个自己在地球上痛苦地游荡,无休止地渴望着,渴望着我们灵魂的另一半。”
电影开篇的一段话看起来在暗示之后的寻爱剧情,但 在寻爱的表象下,内里是寻找自己的过程。
艾莉楚不愿承认自己对艾斯特的情感, 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学霸标签并不能对抗种族、肤色,以及性向的特殊。
《性爱自修室》也探讨过“自己”这个话题。剧中主角Otis说:
“家庭和身体都是无法改变的,但你的态度可以改变,学校里任何人的想法都无关紧要,你就是你,别让任何人影响你。”
接纳自己,并不是青春期独有的话题。
在克尔凯郭尔的思想理论中,人生有三大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不能够有自我。
许多人一生都在与自己和解,就像艾莉楚的父亲,始终走不出妻子离世的阴影,把自己困在原地。
幸而,在保罗的影响下,艾莉楚突破了“不愿意有自己”的胆怯,从他人的社交边缘走向了自己人生的主宰。
在爱情上,始终不敢承认情感的艾莉楚,几乎在全镇人面前出柜—— “爱不是要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
虽然电影结尾艾莉楚和艾斯特的吻并没有说明她们是否在一起,但又有什么关系?
就像导演伍思薇说的: “她才17岁,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重要的是,艾莉楚承认了自己,接纳了自己,她走出这个小镇,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部青春题材“网大”,《真心半解》不管是对青春期情感的认知,还是对自我认同这个议题的探讨,都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答卷。国产网大,乃至国产院线作品与之对比起来,都显得有些惨烈。
青春期的情感中,最珍贵的从来都不是某一段感情本身,而是借由这段感情,每个人遇见的那个真实的自己,和即将成为的更好的自己。
访谈部分参考资料:
豆瓣@漫游太平洋《爱不止一种形式(附导演访谈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