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中国民生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行董事长高迎欣、行长郑万春、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彬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殷绪文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本季度报告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未经审计。除特别说明外,为本行及附属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合并数据,以人民币列示。

本季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本行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注: 1.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吸收存款总额及其构成均不含应计利息。

2.贷款减值准备包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减值准备。

3.其他存款包含发行存款证、汇出及应解汇款。

4.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总额/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5.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的规定执行。本报告期末,本集团及本行适用的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的监管标准为130%和1.8%。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总额;贷款拨备率=贷款减值准备/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6.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及期末总资产平均余额。

7.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等规定计算。

8.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

9.净利差=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10.净息差=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二)非经常性损益

注: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非经常性损益(2008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二、 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前10名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

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

注:1.上表中A股和H股股东持股情况分别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和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提供的本行股东名册中所列股份数目统计;

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总数是该公司以代理人身份,代表截至报告期末,在该公司开户登记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本行H股股份合计数;

3.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和质押股份数量中含有因发行债券而转入“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质押专户”(共五期)的1,850,802,321股股份。

(二)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三、其他提醒事项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本行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适用 □不适用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本集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抓住宏观经济稳健复苏的机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更好满足各类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保持战略定力,纵深推进各项改革,按照《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第二阶段“持续增长期”既定目标和路径,以强能力、提质效、增效益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打造特色优势,提升专业能力,加快战略落地与改革成果向经营绩效转化,不断夯实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持续推进全行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42.32亿元,同比增加5.08亿元,增幅3.70%;实现营业收入367.73亿元,同比增加1.39亿元,增幅0.38%。本集团积极推进经营质效提升,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基础中间业务收入稳中有增,支撑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报告期内,集团生息资产日均余额68,909.56亿元,同比增长4.49%;各项贷款日均余额42,074.64亿元,同比增长3.24%;各项存款日均余额41,152.99亿元,同比增长8.26%。本集团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1.39亿元,同比增长5.99亿元,其中代理业务手续费24.93亿元,同比增长12.89亿元,结算与清算手续费6.50亿元,同比增长1.36亿元。

1、资产负债规模较快增长

本集团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加快信贷投放。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76,031.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74.34亿元,增幅4.79%,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3,367.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56.49亿元,增幅4.72%,同比多增519.42亿元。在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的同时,本集团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更趋优化。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制造业贷款余额4,481.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6.22亿元,增幅13.59%;绿色信贷余额2,222.3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3.27亿元,增幅23.53%;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重点区域各项贷款余额26,613.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2.80亿元,增幅7.14%,增幅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幅。本集团持续优化负债发展机制,聚焦基础客群经营,强化产品和服务能力,各项存款实现稳定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负债总额69,748.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19.74亿元,增幅5.00%;吸收存款总额41,979.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44.62亿元,增幅5.12%,同比多增386.08亿元。其中,个人存款11,403.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97.61亿元,增幅11.74%,在吸收存款总额中占比27.16%,比上年末提升1.61个百分点。

2、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报告期内,本行进一步凝聚“一个民生”的服务合力,在继续保持贷款总量平稳增长的同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不断夯实战略、基础、小微、零售、同业等重点客群,加大对民营企业、制造业、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链和生态圈大中小微零售一体化协同开发和规模效益稳步增长。

(1)公司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深化和完善公司业务营销体系改革,公司业务发展持续向好,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各项业务保持平稳健康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公司存款余额30,317.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5.70亿元,增幅2.73%;一般公司贷款余额23,054.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56.46亿元,增幅7.24%。

战略客群业务规模保持稳健增长。本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牵好战略客户“牛鼻子”,实现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同时携手战略客户共同开展“以链为基 绽放光芒”为主题的供应链金融“客商大会”系列活动,发挥牵引效用,赋能基础客群获客、拓客。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总、分行级战略客户存款余额12,026.7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6.33亿元,增幅9.03%;各项贷款余额(含贴现)11,873.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1.71亿元,增幅8.61%;报告期内,本行累计开展32场供应链金融“客商大会”,参会链上客户数3,140户、实现获客2,940户。

基础客群经营模式初见落地成效。本行有序推进基础客群经营模式落地,持续夯实基础客群关键配套,基础客群经营初见成效。报告期内,以战略客户为“牛鼻子”的“点、链、圈、区”特色模式逐步支撑业务发展,“中小微企业权益体系”搭建形成“营、智、惠、家”四大服务系列,“园区万里行”赋能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对公企业微信提升线上化服务的规范性、便捷性、精准性,基础客群“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的“金融+非金融”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充实。以此为支撑,通过“携手”“信贷”“萤火”三大计划,聚力推进经营目标达成。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专精特新”客群贷款余额477.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98%;围绕基础客群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562.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32%。

机构客群精准营销持续扩大规模。本行针对机构客群实施差异化、精细化营销策略,致力于为财政、政务、民生领域客户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持续扩大客群规模,提升业务资质数量。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机构客户数31,389户,比上年末增加983户,增幅3.23%;本行累计取得各级财政代理业务资质395项,比上年末增加2项。机构业务持续提升客群服务效能。本行机构业务致力于为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融入中央及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建设战略实施过程,通过差异化客群营销、灵活高效的技术服务,持续扩大机构客群,夯实优质负债业务基础。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机构存款余额7,887.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51.05亿元。大力支持地方财政,服务政府战略实施。报告期内,本行审批承销地方政府债653.02亿元。全力支持各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累计助力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发行128个,投资专项债619.93亿元。强化对政府“放、管、服”转型支持,报告期内,本行新增受理立项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平台项目19个,在运行项目365个,累计投入费用4.61亿元。强化总对总营销,搭建总对总平台。报告期内,本行完成“北京医保服务共建合作协议”的签署工作,获得“北京市医保混合支付业务清算银行”的服务资格;本行持续推进中央财政预算一体化建设工作,完善系统功能建设,为中央财政预算一体化业务正常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稳步推进教育部校外教培资金监管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已开通7个省市校外教培资金监管业务。

交易银行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本行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金融需求,持续优化账户产品服务流程,大力推广“资金e收付”和“资金e监管”结算服务,拓展“e点通”“e办公”等服务用户规模,实现小微保函业务落地,优化票易贴产品功能,推动保理产品便利化升级,加速国际业务线上化转型,并通过跨行现金管理、跨境资金池、票据管家等产品解决客户深层次经营管理需求,深度绑定客户,完善企业客户服务体系。报告期内,本行结算客户一般存款日均11,600.02亿元,比上年增加622.80亿元,增幅5.67%;本行开立电子保函2,659笔,同比增加1,427笔,增幅115.83%。

投资银行专业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本行聚焦重点领域,加强投研赋能,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作业模式,全方位、多元化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同时积极服务国家重点战略,在新能源建设、新基建投资、 新产业 发展等领域加大信贷投入,升级迭代创新产品,加强对“专精特新”等科创客群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并购贷款余额1,810.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7%;境内银团贷款(不含并购银团)余额1,408.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51%。报告期内,本行承销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97只,规模996.08亿元。

(2)零售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实现零售业务营业收入160.29亿元,同比减少6.15%,在本行营业收入中占比46.29%,同比下降3.53个百分点(在本行对公及零售营业收入中占比49.35%,同比提升0.19个百分点);实现零售业务非利息净收入32.19亿元,同比减少14.52%,在零售业务营业收入中占比20.08%;零售业务非利息净收入在本行非利息净收入中占比32.57%,同比下降15.08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22,567.8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93.9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1,199.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79.22亿元;零售理财产品8,300.45亿元,比上年末下降7.53%。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零售贷款总额(含信用卡透支业务)18,198.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6.97亿元。其中,信用卡透支4,495.1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32.73亿元;按揭贷款余额5,607.3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96.59亿元。

基础客群持续增长。一是获客活客筑牢客群基础,一体化协同加强代发获客;优化借贷双卡联发流程,强化交叉销售;深化与银联、京东、途虎、携程合作,强化出行、亲子、互联网场景营销,提升生态获客成效;报告期内,累计开发新客168.39万户,同比增长55.14%。二是加快个人养老金获客突破,丰富产品货架,提升开户等场景体验,部署专项营销活动,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104.8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5.29万户。三是创新信用卡获客模式。推广便捷获客小程序,上线“即时用卡”功能,配置相应权益,发挥厅堂网点阵地优势,实现获客、活客一站式营销;深耕跨区域异业联盟获客模式,联合头部互联网平台,建设全方位获客活客合作生态。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6,903.80万张,报告期内新增发卡86.49万张。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零售客户数12,416.6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33.37万户。其中,信用卡客户数4,851.9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5%,交叉客户累计1,581.91万户;零售贷款客户数300.7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84万户。

深化细分客群专业化经营。一是打造流量客户与管户客户六大场景标准化经营模式,提升细分客群经营特色,强化一站式体验。截至报告期末,新客企微绑定率79.67%,账户入金率64.89%。二是提升家庭客群服务特色,持续推广财富小管家,强化家庭亲子生态建设。三是深化私银客群专业化与企业家客群定制化经营。持续升级远程专家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已开展230余场专家交流服务;全新打造特色高端私人定制服务,优化定制产品货架,匹配尊享非金融服务,提升专属差异化服务体验。报告期内,已为400余位客户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定制产品规模超64亿元。四是强化团队建设,提升财富与私银客群细分经营与标准化管理能力。优化标准化过程管理,增强客户覆盖与触达;重塑投资顾问团队,打造产品和服务的“连接器”、行内外各类资源的“整合站”,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方案;推进企业家管家团队建设,强化战略客群一体化经营。截至报告期末,私人银行达标客户数43,627户,比上年末增长3.40%;私人银行达标客户金融资产管理规模5,802.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五是全面升级社区金融商业模式,从产品设计、业务模式、生态建设、社区活动、客户权益等适配社区客群,打造差异化特色服务。六是打造信用卡新户成长培养体系,上线流失预警常态化经营策略,加强不动户与沉睡户唤醒,稳固续卡户经营,扩展与大流量消费场景平台的联合共促。

强化产品与服务。一是持续丰富财私产品货架,优化理财产品体系,精耕“安心理财”系列;深化头部保险机构合作,以财富增值型险种为主,以长期期交保障类险种为补充,满足客户稳健保障配置需求。二是优化提升基础客群服务,推出跨境理财通线上投资专户,完善大额存单转让服务。三是加快网点转型升级推广,推行灵活调度的全能行员服务,探索远程专家视频服务,完成211家网点网络扩容,打造智能运营平台。四是围绕客户体验、经营拉动、总分协同、品牌声量、组织机制五方面开展权益体系升级。引入消费贷优惠券,丰富产品货架,在架商品种类提升67%,截至报告期末,V+会员新增18.9万户;持续打磨医疗保障、疫苗接种、赛艇等精品权益,上线国航升舱、家庭医生等权益,升级手机银行“非凡礼遇”功能专区;优化“全民管家”综合服务生态圈,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全民管家上线缴费项目2,000余项,覆盖全国400余座城市,服务客户超700万人次。五是不断丰富场景支付生态,借贷记双卡联合打造“聚惠民生日”支付营销活动,实现“平台引流、开立账户、绑定支付、关注企微、持续经营”的完整业务链条。六是布局政府消费券场景,实现政府消费券在全民生活APP内“看、领、查、用”一体化服务,与属地政府共享共建消费市场。

数字化赋能零售客群经营。一是规模化、智能化部署经营策略,实施 线上线下 一体化旅程经营,做好新客及存量客户服务,升级手机银行在线陪伴。报告期内,累计触达客户6,586万人次。二是持续优化财富产品从购买到持仓的线上全流程体验,打造手机银行企业家级客群服务专区,推出“民生天天利”理财产品组合销售服务,提升财富与私银线上经营能力。三是深入开展零售客群经营策略共创,重点支持小微专班、全能行员、高潜钻石客户、按揭高潜新客等领域。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沉淀策略4,285条,一季度内触达客户6,428万人次,覆盖客户1,309万户。四是深化营销云平台推广,强化营销活动及权益管理,报告期内,全行共开展1,520场客群营销活动,完成客户转化108.74万户,其中新客26.12万户;完成AUM余额提升52.09亿元。五是升级移动作业平台。推出理财专属工作台、上线跨屏订单;消贷看板全面实现移动版应用。六是零售财富管理平台构建立体化权益视图,拓展岗位特色工作台服务模式,上线客户综合评价并实现与企微协同,持续强化对一线人员赋能。七是推进信用卡智能风控体系建设,针对不同地域配置差异化额度策略和准入策略,精细化引导客群匹配;完善云决策系统,加强预警监测处置,严控新发逾期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小微贷款7,293.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8.71亿元。小微有贷户71.9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11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68.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7.85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44.1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85万户。报告期内,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92.7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4.77%;截至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1.51%,比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全行2,458家网点面向小微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丰富普惠金融服务内涵。一是加快线上渠道建设,建设以民生小微APP2.0为核心,包括小程序等在内的线上服务渠道,截至报告期末,APP服务用户数突破120万户。二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蜂巢计划”联动模式,为区域特色场景优质客群提供定制化和特色化服务。三是持续丰富小微产品体系,升级线上标准化云快贷产品、线上信用类增值贷产品、厂房按揭贷等法人类产品,为科创类小微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星火贷”产品。四是开展“春风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民生进万企”活动,开展各类营销活动6,000余场,促进小微业务高质量发展。

创新小微获客引流模式。一是依托核心企业实现大中小微一体化获客,通过提供辐射供应链上下游、产业链客群的“信融e”“赊销e”“采购e”等系列线上便捷融资服务,在大中小微一体化批量获客模式探索上取得积极成效。二是通过“客商大会”实现综合服务模式下的客户引流,通过联动全国各地分行,举办系列供应链金融“客商大会”,为我行核心企业以及各类产业链板块,提供“融资+融智+融商”的综合服务模式,以平台带动产业链板块的客户引流及拓展,实现银企共生共赢。

提升客群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延展支付结算客群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丰富行业应用获客场景,提高平台批量获客能力,加大结算与授信联动,强化商户金融与增值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夯实基础客群,培育价值客群,强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牵手合作伙伴,加快打造“星火燎原”服务品牌。三是整合产品及服务,大力推进“与你同行”服务,开展小微客户经理与理财经理双管家服务,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成为更多小微客户的主办行。

金融科技助力小微发展。一是风险管理智能化,小微新风控系统(MCS系统)正式上线并启动全行推广。二是投产“民生惠”信用贷产品并在部分区域试点。对新老小微企业主动授信,基于数据模型构筑全新风控基座,自动化审批、智能化贷后,在拓客和风控模式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持续引入外部平台数据,深入洞察识别客户,精准生成营销线索,提升小微数字化营销能力。四是坚持合规管理价值化,精准把握小微监管政策法规本质,以合规能力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3)资金业务

本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思想,紧密围绕战略部署,深化同业客群服务模式改革,优化金融市场产品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托管业务重塑,推动金融市场各项业务平稳有序发展。

落实经营新理念,提升同业客群综合贡献。报告期内,本行秉持“同业客群综合经营”的理念,不断强化同业客群分层营销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同业客群综合贡献;着力优化同业客群风险管理模式,有力保障同业客群经营转型持续推进;积极推进资产投放,努力优化负债结构,同业业务实现稳健发展。

金融市场业务持续提升投资交易能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固定收益业务方面,深化业务改革、提升组合管理水平。本行持续深入推进债券投资业务改革,打造涵盖投资、交易、销售、代客等条线的一体化民生固定收益品牌。一方面,努力提升债券业务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合理摆布资产期限、加强组合结构调整、重点配置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等,有效提升债券组合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另一方面,践行责任担当,大力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加绿色金融、“碳中和”等主题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外汇业务方面,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强化外汇避险服务宣传。本行积极落实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倡导汇率风险中性理念,通过加强外汇避险组合产品研发、代客系统优化升级、对客信息分享渠道拓展等措施,为企业客户提供高质量汇率交易服务,持续提高对企业客户外汇避险的服务效率;通过系统升级等举措,持续提升境内外汇衍生产品定价和做市交易能力。报告期内,银行间外汇市场衍生品交易量3,203亿美元,获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颁发的2022年度“最佳人民币外汇期权做市商”奖项。

贵金属业务方面,以服务客户为中心打造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本行继续打造集“实物、积存、投资、交易、避险和融资”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在零售贵金属业务方面,本行深耕零售贵金属核心产品业务,不断升级优化产品功能,提升客户体验,践行“客户为中心”发展理念;在贵金属对公业务方面,从客户需求出发,继续丰富贵金属对公产品和服务体系,切实满足黄金产业链实体企业的生产需求;在贵金属自营交易方面,本行积极履行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市场做市商职责,在风险限额内审慎开展自营交易。报告期内,本行黄金交易量415.06吨,交易金额合计人民币1,830.41亿元;白银交易量702.22吨,交易金额合计人民币37.22亿元。本行为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询价市场前十大做市商,也是上海期货交易所 黄金期货 金奖做市商之一。

全面推进托管业务重塑战略,打造行业特色精品托管银行。报告期内,本行秉持托管业务“高质量发展”经营理念,全面推行托管业务重塑战略,通过优化托管业务结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重点发展长周期高收益托管产品。截至报告期末,本行资产托管规模为11.76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托管规模达到4,025.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8%。

养老金业务方面,本行紧密围绕国家养老金体系战略布局,持续强化养老金业务战略定位,高度重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养老金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全行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升履职服务能力,推动全行养老金业务健康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业务个人账户数23.6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4.78%。

3、数字化转型有效支撑全行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本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全行发展的关键动能,强化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的统筹管理,从体制机制优化、生态银行创新、智慧银行升级、科技能力提升四个方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有效支撑全行高质量经营发展。同时,依据国家政策和监管指引,制定了新的三年科技规划和数据战略,以支持和促进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明确了打造领先科技能力和数据能力的任务、策略和路径。

(1)优化体制机制,保障战略落地

建立业技融合的敏捷精益双模研发体系,启动敏捷研发转型二期推广项目,打造价值驱动的精益研发闭环管理体系;建立BizDevOps端到端需求交付体系,推动业务应用和研发运营一体化创新,报告期内,累计设计完善400余个应用部署模型。

(2)生态金融创新,加速开放连接

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优化,供应链采购e-数据增信融资产品完成线上线下全业务流程重塑,新增“数据增信个体工商户模式”和“预授信模式”。创新政采快贷小额信用模式,上线订货快贷产品平台版及核心企业版。微业贷产品实现“先授信后评级”,审批时间由80秒缩短至8秒左右,极大提升客户体验。互联网生态贷款产品功能不断优化。平台对接能力明显增强,生态金融集中运营平台承接的业务持续扩展,启动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企薪通”知识库和智能问答机器人。开放银行拓展效果突出,与代理记账公司、人力资源平台及网络货运平台合作,新增对公签约客户1,200余户;云钱包新增6家合作企业,新增电子账户55万户,投产上线5个互联网贷款项目。

(3)智慧银行升级,持续释放效能

数字化营销取得重点突破,零售个性化推荐、外部投放管理等领域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化风控重点保护客户账户资金安全,构建账户分类分级数据体系,对单位账户实施集中核查、风险预警及实时处置,启动账户变更流程机器人自动化模式建设;数字化运营全面增强集中运营和远程赋能,供应链金融采购e产品实现全流程集中运营,远程见证、账户协同作业、远程银行等场景化服务不断拓展,实现一线运营作业提质提效、线上业务规模化增长;数字化产品启动产品工厂建设项目,新增交易银行产品管理云视图,场景化、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创新和组合配置能力快速提升;数字化渠道持续优化手机银行用户体验,非凡礼遇权益体系升级,企业家客群服务改版。第七家智慧银行体验店在郑州正式发布,本行品牌形象及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零售线上平台用户数10,636.6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69%;零售线上平台月活用户数2,474.88万户,同比增长3.79%;对公线上平台用户数334.5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7%;报告期内,对公线上平台累计交易金额19.00万亿元,同比增长17.59%。

(4)提升科技能力,夯实支撑底座

进一步优化系统和架构,上线新一代凭证管理系统,简化核心系统部署架构;进一步增强安全保护能力,提升安全评审和安全检测能力,完善检测工具,嵌入敏捷研发交付全流程,实现高效自动化安全门禁管控;进一步提升数据基础能力,构建数据智能能力体系,加快推进数据湖仓、AI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

4、资产质量保持稳固向好?

报告期内,本集团以控制风险、支持业务稳健发展为目标,执行“落实战略、坚守底线、风控为本、稳健进取”的风险偏好,持续推进风险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夯实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坚持增量风险防控和存量风险化解并重,一方面加大重点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制定风险客户退出计划,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严防新增授信风险;另一方面深化“经营不良资产”理念,全面提升清收处置质效,保持资产质量稳固向好态势。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总额、不良贷款率继续比上年末“双降”,拨备覆盖率有所提升。本集团不良贷款总额692.68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19亿元;不良贷款率1.60%,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4.11%,比上年末上升1.6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30%,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二)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情况

报告期内,中国银保监会对本集团及本行的各项资本要求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5%、6%和8%;在上述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计提储备资本、逆周期资本和附加资本,其中储备资本要求为2.5%,逆周期资本要求为0%,附加资本要求为0.25%。本集团及本行报告期内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应分别不低于7.75%、8.75%和10.75%。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04%、10.70%和12.80%,分别比上年末下降0.13、0.21、0.34个百分点。本集团及本行资本充足率情况如下: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杠杆率为7.39%,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本集团杠杆率情况如下:

(三)流动性覆盖率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流动性覆盖率134.49%,高于监管达标要求34.49个百分点,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较为充足,抵御短期流动性风险冲击能力较强。

(四)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加强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完善董事会运行机制,依法合规保障董事履职。独立董事积极深入了解本行经营发展,落实行内坐班制度,认真参加董事会及专委会会议,召开独董专门会议、董事长与独董专题会议,持续提升公司治理规范化运作水平。本行外部监事均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及公司章程赋予的各项职责要求,忠实、勤勉的履行监督职责,积极出席列席会议、听取汇报、参加调研,遵循客观、审慎的原则,独立提出监督意见,维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推动监事会提升监督质效,促进本行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审计意见类型

□适用 √不适用

(二)财务报表

中国 民生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及银行资产负债表

2023年3月31日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及银行资产负债表(续)

2023年3月31日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及银行利润表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3个月期间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及银行利润表(续)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3个月期间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及银行现金流量表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3个月期间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及银行现金流量表(续)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3个月期间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特此公告

董事长 高迎欣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4月28日

证券简称:民生银行 A股代码:600016 优先股简称:民生优1 优先股代码:360037 编号:2023-023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行董事会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表决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28日。会议通知、会议文件于2023年4月14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向董事发出表决票16份,收回16份,会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表决所形成决议合法、有效。

会议审议通过了如下决议:

1.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决议

《中国民生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本行网站。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关于《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科技发展规划(2023-2025年)》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3.关于《中国民生银行数据战略(2023-2025年)》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4.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资本管理执行情况与2023年资本战略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5.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6.关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资本充足率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7.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指标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8.关于修订《中国民生银行代理销售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9.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0.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暨2023年度管理政策》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1.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报告暨2023年度管理政策》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2.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案防工作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3.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3年度案防及打击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金融诈骗工作安排》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4.关于《中国民生银行机构洗钱风险自评估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5.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合规风险管理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6.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合规风险评估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7.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3年度合规风险管理计划》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因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本行出现授信逾期,根据监管相关规定,卢志强副董事长在本行董事会的表决权受到限制。

特此公告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4月28日

证券简称:民生银行 A股代码:600016 优先股简称:民生优1 优先股代码:360037 编号:2023-024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行监事会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本行”)第八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表决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28日。会议通知和会议文件于2023年4月18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向监事发出表决票8份,收回8份。会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表决所形成决议合法、有效。

会议审议通过了如下决议:

1.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决议

根据相关规定,会议对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提出如下审核意见:

(1)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2)公司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运作,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允地反映了公司报告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在监事会提出本意见前,未发现参与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资本管理执行情况与2023年资本战略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3.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4.关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资本充足率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5.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决议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特此公告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3年4月28日

证券代码:600016 证券简称: 民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