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泗门镇地处宁绍平原中部,位于姚西北的中心,北濒杭州湾,南界马渚镇,东毗朗霞街道,东北接小曹娥镇,西邻临山镇,离余姚、慈溪、上虞三市中心城区均为20公里。地势呈中高、南北稍低的平原微坡格局,境内河流沟渠纵横交错,河道总长176千米,水域总面积2.36平方千米。属北亚热带气候。区位十分优越,境内公路纵横交织,联片成网比较便捷,329国道横贯镇境,东北接杭州湾跨海大桥可直抵上海,全镇已经建成5纵6横的大通道,形成10分钟的交通圈,镇公交车实现村村通,出租车运营顺利。全镇总面积6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经拓展到13.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4个社区,是一座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浙东古镇。
二、历史:泗门宋时置镇,文化灿烂,名贤辈出,计有进士23人。谢迁于明成化十一年获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其子谢丕30年后获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父子齐名,名重一时。明清两代,泗门人以科考得功名,任朝庭和地方官员者达162名;直到民国时期,泗门文化多元发展,崇文重德的官宦文化与乡村文化共融,形成了一座人文荟萃之镇,产生了独树一帜的泗门竹枝词,涌现出谢之光、杨贤江、谢寿天等一批在文学艺术、科学教育、政治经济等领域颇负盛名的人物。主要有:1、谢迁(1449-1531),字于乔,号木斋,明余姚东山乡第四门(今泗门镇)人。成化十一年(1475)状元,为明代余姚三状元之一。后在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任内阁大学士,是余姚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史载谢迁“仪观俊伟,秉节直亮”,与李东阳、刘健并称“三贤相”,朝野皆尊称他“谢阁老”。卒年八十三岁,朝廷追赠太傅,并给予文臣最高级别的谥号“文正”。2、叶恒,字敬常,元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至元四年(1338)任余姚州州判。当时姚北海堤溃决严重,上司委派叶恒治之。叶恒亲自查勘坏堤,见溃决者多为土堤,遂与乡老决议改石堤。又请免姚北乡民其它科徭,使之能悉力筑堤。至正元年(1341)二月堤成,史称莲花塘、后海塘,今名大古塘。至正末年,以筑堤功追封仁功侯,在余姚学宫旁立庙祭祀,赐额“永泽”。明成化年间,乡人私祀其像于泗门龙王庙。清雍正年间,乡人又在大古塘络路庵建叶侯祠。泗门杨、诸、周、谢四姓宗祠历来有冬至日昼祭叶侯、夜祭祖先的习俗。3、周世凤, 原名凤飞,寄名裕垂,号桐庄,别号市隐。清末民初开元乡水阁周村(今属泗门镇)人。清庠贡生,浙江官立法政学堂优等毕业生。民国元年(1912),任浙江第六法院主簿,次年改任临海地方审判厅主簿,升任临海地方检察厅典簿。愤袁世凯改洪宪帝制,弃官不仕。回乡后,历办平粜、积谷义仓、施药、保甲民团等公益事业,首创凤山高小两等学校(今临山镇小前身)。襄理周氏宗祠数年,主持纂修周氏宗谱。工诗善画,尤擅墨笔梅兰。
泗门还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土地。明清以来,以谢氏为代表的杨、诸、周、谢四大家族累科高举,演绎了一部璀璨夺目、高潮迭起的泗门地方史书。历史上,王阳明、黄宗羲等余姚名人学士也与泗门结下不解之缘,黄宗羲更留下了“不妨长作四门人”的诗句。泗门因此博得“名邦之源”、“阁老故里”之美誉。文化古迹主要有:状元楼、成之庄、谢氏宗祠、南顺德、周氏小洋房、三省堂等。状元楼系谢氏祖居,夭明代大学士谢迁幼时书房,建于1447年,迄今已有560余年,是我市唯一的一处明代歇山顶建筑,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谢氏宗祠,又名四门谢氏始祖祠堂,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后数次毁建,现建筑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重建,占地3650平方米,该祠堂雕刻装饰精美,建筑规格较高,是余姚地区迄今保存最大最好的宗祠建筑群。泗门镇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是犴舞、木偶、绷龙、采莲船、车子灯、高跷、抬阁、粗细杂粮、竹编龙、醒师、元宵灯会,其中犴舞、木偶摔跤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泗门元宵灯会则是当地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它起源于元朝至正午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村(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