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升级”,深珠通道“减配”,风往哪里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留在零丁洋里的无奈和叹息,被时间一再填平,他可能很难想到740年后的伶仃洋上会是什么景象。
关于伶仃洋的宏伟蓝图,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节前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了《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伶仃洋两岸的内容有两大亮点:
"研究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通道";"研究论证以铁路功能为主的伶仃洋通道,谋划深圳至中山城际铁路。"
这短短两句话,传递了很大信息量,
港珠澳大桥要连上深圳 了吗,单Y要变双Y吗? 深珠通道要减配了吗?深中通道要升级了吗?研究和研究论证到底有什么区别?谋划又是什么意思?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下面谈谈我的理解。
这里解释一下, 港珠澳大桥的前身就是伶仃洋大桥 ,现在说的伶仃洋通道,指的是深珠通道。
展开细节探究之前,有必要先聊聊港珠澳大桥。
提到港珠澳大桥,有两种声音特别响,一则是"现代世界七大奇迹",赞不绝口;一则是1200亿树碑立传,通行车辆寥寥无几,浪费纳税人的钱。
其实没那么复杂。
珠海建伶仃洋大桥大初衷,只是出于跟香港的合作。
珠海的货物进出、对外交往,都要经过香港,但是由于珠江河阻断,没有航运的时候,每个集装箱绕道广州到香港,要花6000多港币,后来有了虎门轮渡,也要3000多块,而且要一天时间,费时费财。
这种情况很不利于珠海的发展,就像早期的珠海一样,外地人来珠海还要放行证明,大家都不愿意来珠海,这种情况下,想在珠海做生意简直太难了。
1989年,珠海有人提出,可以把珠海的码头通过淇澳岛延伸到内伶仃岛 ,然后用船转运到香港,就只有10海里了。
后来又有人提出,既然到了内伶仃岛,为什么不把桥延伸过去呢?
打开地图一看,这个设想是可行的,不但有利于珠海河香港的往来,而且整个珠三角洲西部粤西地区和祖国的大西南地区到香港都少走好几百公里。
这就是建立伶仃洋大桥的初心。
在1989年2月15日,珠海对外公布了建设伶仃洋大桥的设想;1989年~1992年,按基建程序展开工作,进行先行初步规划和 研究 ;1992年7月,编制伶仃洋跨海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3年3月,召开可行性报告评审大会;1993年5月,上报广东省人民政府,然后上报国务院;1993年10月,国家计委批复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多方 论证 ;1995年~1997年,中英就香港与内地跨境大型项目伶仃洋大桥召开五次会议,达成共识;明确伶仃洋大桥在香港着陆点为屯门烂角咀;
从1989年到1997年,珠海整整用了9年时间上报国家计委、国务院。
国家计委在1998年12月30日正式批准伶仃洋大桥项目的立项。
后来的故事大家就比较清楚了,
1999年至2002年期间,伶仃洋大桥工程项目搁置。2003年, 伶仃洋大桥项目被港珠澳大桥项目取代。 2005年,港珠澳大桥确定采用Y型线路,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的这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是非常忙碌的一个工作日,我老板居然在偷偷看直播,开心的不得了,比拿到融资时候还开心,习大大出席了仪式,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今时今日,我已多次往返港珠澳大桥,不管是从澳门抵达香港,从香港飞往国际,从国外涌入祖国怀抱,亦或是,海陆丰驱车穿越惠州、深圳,再从珠海驱车达到湛江、海南岛……海陆空衔接之下,更加深刻理解, 港珠澳大桥才是珠江口两岸最“粗”的那根弦。
今天依旧有人盛赞世纪工程,也有人诟病浪费钱财,就如同我们今天对这个话题展开的讨论一样。
今天再提新规划,颇多感慨。
- 先说说 "研究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通道"。
著名财经作者刘晓博在文章中提到一种方案,
“从深圳蛇口半岛出发、搭上香港屯门西北部,然后通过两个小岛为跳板,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人工岛实现联通 。整个连接线大部分以隧道方式修建,避免影响香港的航道以及机场运作,连接线长度大约20公里。这样,从深圳到珠海的总长度估计在56公里左右。”
我多次从珠海九洲港、横琴码头乘船往返深圳蛇口、宝安,据我观察,这种方案确实也是最理想的。
如果这种规划得以落地,那么桥东(深圳+香港)桥西(珠海+澳门)的交互更加密切,深圳作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汽车拥有量甚至超过了“香港+澳门+珠海”的2倍,如果深圳成为港珠澳大桥的支点城市,大桥的利用率也会飞速提升。
当然, 更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更进一步。
我向来认为, 城市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国家规划不存在助长城市竞争一说 ,好的规划是超前的, 更好的帮助城市集群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而不是说,谁吸血了谁,谁外溢了谁。
总的来说, 双Y格局我是乐见其成的 ,对于珠海以及粤西腹地城市湛江、茂名等来说,是一等一的好事。
但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不得不提醒一句,参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 “研究”这个词,也就意味着还处于先行初步规划阶段,啥也不是, 那些已经站队再次叫骂浪费纳税人钱的人,可以歇一歇了。
想必 有关深珠通道的内容,才是各位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吧 ,很多投资唐家房产的人都很担心站岗与否。
我在之前的视频中抛过一个观点, 高举唐家北围yyds大旗的这帮媒体人, 有三板斧,一是与深圳前海相连的深珠通道;二是与广州南沙对接的广州18号线,三是唐家自身是珠海的高新区。
但我也讲了,深圳是渣男体质,这几年搞了深汕合作区、深中通道、深珠通道,规划到哪里,房价就涨哪里,但是呢,深圳永远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外溢给惠州惠阳,东莞塘厦、凤阳、长安、黄江,还有中山马鞍岛、翠亨新区,还有南沙新区,地铁都要修好了, 平价替代简直不要太多了……
真正属于唐家的竞争力,是唐家能不能扛得起珠海高新科技发展的这面大旗。
回到正题,规划文件中有这么一句话,
- "研究论证以铁路功能为主的伶仃洋通道,谋划深圳至中山城际铁路。"
首先要明确,先前珠海交通运输局发布的《伶仃洋公路通道及西延线(珠海段)交通详细规划》公开征求意见公告中显示,深珠通道跨江段采用规模 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4线铁路 。
如今这份规划中提到的,“以铁路功能为主的伶仃洋通道”,并没有说要放弃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只是突出了铁路功能,这和之前的规划不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用的词是 “研究论证” ,还是参考港珠澳大桥的经历,极有可能意味着已经有方案提交了,现在讨论的是可行性和技术、经济等因素了。
毕竟,早在2020年深圳前海管理局就发布了关于《深珠(伶仃洋)通道前海衔接规划研究招标公告》文件。
当然,让大家拿捏不准的是,后面紧接着来了一句,
- “谋划深圳至中山城际铁路”, 还在相关配图中清晰的标注了深中城际、伶仃洋通道(深珠城际)的位置。
我们惊喜的发现,深中城际的位置正是深中通道的位置。
先前有人问我对深中通道和深珠通道的看法时候,我说深中通道更多是“物流”功能(双向8车道),深珠通道更多是“人流”,这个观点现在过期了。
深中通道如果新增城际铁路的功能,效率会大大提升,未来还有可能会衔接深圳地铁33号线,以及广州地铁18号线完美交汇, 珠三角洲将会是最繁忙、最高效的地方。
突然想到一句话, 地铁和城际铁路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地铁是把人运到核心城市里,城铁是把城市里的人运到外面去。
不管未来 深珠通道和深中通道 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为了疏解广州、深圳的城市压力也好,为了帮扶其他落后小弟也好,为了做大粤港澳大湾区也好 ,大建设大规划的初心始终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我看到网上有不少声音,讨论有没有必要修这么多交通路线,浪费钱财与否,觉得十分可笑。
好的规划就是超前的,就怕低水平的建设,重复各种大型交通规划,建了拆,拆了挖,反反复复,这才是浪费。
站在珠海这座小城来看, 梁广大时期 超前的机场、码头,再到中国航展、粤西最好的深水港,这都是非常超前的;对比后期的 “有轨电车” ,好坏论断都交给时间去验证。
我很反感很多媒体人把规划拿来站队,利好哪座城市,利空哪些城市…… 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感受到风起于伶仃洋,吹遍了珠江口。
最后,感谢各位粉丝对我们的信任,国庆活动至此结束,需要参加下次考察活动的,请添加Daniel,了解咨询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