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變調」是臺灣閩南語的特色,原則上有連讀變調、隨前變調、三連音變調、á(仔)前變調等幾種變調,因連讀變調為規則變調較為容易理解,其餘為不規則變調,規則因調值不同而規則複雜則暫先不列說明。
(二)連讀變調:
即單字的語音會因連接另一個字而改變聲調,使句中的字音與該單字的本調不同,且這是一個必用規律,所接的字不限聲調為何,皆須變調。不過句子裡有幾種情況例外,當語氣完結、所接的字為弱讀調、主語被凸顯等情況之下,即使在句中也不變調,否則,除了最後一個字之外,句中的每一個字都變調。
聲調:陰平1、陰上2、陰去3、陰入4、陽平5、陽去7、陽入8
變調規則:1→7,2→1,3→2,4→8(-p-t-k),4→2(-h),5→7(漳),5→3(泉),7→3,8→4(-p-t-k),8→3(-h)
引用自「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詳細內容可參考本網址: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compile1_3_9_3.jsp
如對本網站各項資料內容有相關建議,請將意見寄至專屬信箱:
moethiedu@gmail.com
©2018 教育部版權所有
1
2
0
5
4
3
7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