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动漫作品的分级制度是怎样的?国内是否应该建立相应的分级制度?

国外动画会出现因为镜头暴力而重新修改的情况吗?
关注者
98
被浏览
30,992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国外的动漫分级制度

美国的电视节目分级制度(包括动画片)于1997年1月实施,详细规定了动漫分级的细则,而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相关的分级制度,其等级一般直接表明观众年龄,如“全年龄”、“12岁以上”、“18岁以上”等等。

比较有意思的是,英国的动画分级制度中规定,厨房用具、电视机、游戏机、家用电器不能作为暴力工具出现在动画片里面。显然,红太狼是不能用平底锅拍打老公的。

美国分级示例

美国的应对思路主要是分级。就是说,由相对客观的机构评定动画片的等级,以此作为投放依据。

TV-Y(所有儿童适宜)

代表片:《小熊维尼历险记》《海绵宝宝》

解释:无论主题还是情节,都要针对低幼儿童设计,包括2至6岁的儿童观看时也不会受惊吓。

TV-G(普遍观众可看)

代表片:《大力水手》

解释:虽然未必是针对儿童设计,但父母可以放心让孩子观看。里面几乎没有暴力等镜头。

TV-Y7(7岁以上儿童适宜)

代表片:《X战警:进化》

《蝙蝠侠》《铁臂阿童木》

解释:里面会有少量暴力,因此这些动画片需要儿童具有分辨能力。6岁以下儿童观看可能会感到害怕或者被误导。

TV-PG (建议家长陪同)

代表片:《辛普森一家》《犬夜叉》

解释:里面有中度暴力,需要父母进行筛选。

TV-14 (家长必须陪同)

代表片:《赏金猎人》《双面艳舞女郎》

解释:里面有较强暴力等镜头。强烈建议父母对此类节目监控,不让14岁以下儿童独自观看。

日本分级示例

现行日本的电影分级制度是1998年制定的,一共分为四级:

G:没有任何限制。

PG-12:12岁以下的人要有家长陪同才可观看剧情包含性、暴力、恐怖、以及儿童可能会模仿的不良行为的电影。

R-15+:15岁以下禁止入场剧情包含比较深度的性、暴力、恐怖、集团排挤、以及青少年可能会模仿的不良行为的电影。

R-18+:18岁以下禁止入场剧情包含比较深度的性、暴力、恐怖、青少年可能会模仿的不良行为、鼓励使用毒品的表现、反社会行为的电影。

-----------------------------------------------------------------------------------------------------------------------------

以上来自百度,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关于动画修改

欧美电视台对引进日本动画都进行过一定修改,《海贼王》索隆的刀不出刀鞘,山治的烟等等。《火影忍者》里的再不斩的刀啊,血啊等等。《龙珠》里的各种让人感觉暴力的画面等等,甚至《哆啦A梦》也有过被修改的地方。这些都是之前很多网友吐槽过的,不好找图,就找到一张。

所以其实和很多网友想的不一样,国外也并不是那么开放,制度也是极为严格的。

还有“电视上黄金时段的动画就是给孩子看的”这种概念,外国也是有的。

所以并非外国真的就可以“群魔乱舞”。


接下来我们再看美漫,为什么美漫主流都是英雄主义题材的作品? 很多人会说美国人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没错,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每个做文化产业做烦听到的词——“正能量”。我对这个词尤为深恶痛绝。这时候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在某国,为解放人民群众“正义的暴力”往往是可以被允许的,而其他题材的暴力则会被归为“宣扬暴力主义情节”。再有就是最近这些年禁止,以前还能看到的为“伟大事业献身”出卖色相,或者被“狗日的”小鬼子糟蹋这些情节也是“可以勉强通过的”。总之就是在特定情况下,为“正能量”而表现出的暴力情色是可以被允许的。美漫初期创作者也曽被这类问题搞得绞尽脑汁,因为火爆战斗漫画是有庞大的市场需求的。最终,美漫的创作者们找寻出了一条“可以被接受的暴力表现方式”——“英雄拯救世界系列”。


国内分级制度

自然是应建立的,成熟完善的制度自然是好的。

但对于国内出台分级制度,能否解决的监管部门认为观众应该看得,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问题,我是持比较悲观的态度。 即使分级了,但执行的还是那些人,只要还是那些人,不行的就还是不行。国内审查的相关要求简直“毫无漏洞”,每一条都涵盖极广,仅次于“只要是动画就不能过审”的感觉。所以即使已成功通过审查的动画,同样的审查要求,只要从严换个说法解释,大部分都可以被咔嚓掉。或者说,很多通过审查的动画都是主管部门“松一松”的结果。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即使出了审查制度,你会发现仍旧不会有太大的可操作性。对动画持有的看法还是那一些人,你认为能有什么改变?


另外其实很多人都能明白所谓的分级也只是一块遮羞布,限制级内容小孩真想看也还是能看见的。 现在没看过毛片的男中学生应该不多吧,咱国家这么严都如此,那些有分级可以“光明正大卖”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无非就是根据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开放程度,思想自由程度,以及“主流”“民意”的不同。


总之就是其实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对动漫的看法和中国差不多,也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么自由。同样有限制,同样需要修改。国内应当建立审查制度,但管理执行的人们思想认知不变,即使新制度出了,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如果改变,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的思想转变。

我个人会对2017年中国完全向好莱坞开放市场抱有些期待,期待如“海啸”般的好莱坞大片冲击文化监管部门的思想,为提升国产内容的竞争力而实行一定的松绑。 以前文广对上巨头的责任是引导发展国内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职责更多的是控制国内文化。但现在上边的想法明显是发展国内文化产业,所以文广系已经背了这么一个KPI。如果国内文化产业被国外内容碾压,文广系领导都会面临十分大的压力。钱和权比,就不在那么重要了。


不是在灾难中获得新生,便是在灾难中灭亡,有些时候,只能去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