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继续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目前,北京市商业航天形成了“南箭北星”产业布局:以经开区为中心,集聚了一批商业火箭企业,形成了“南箭”产业集群。以海淀区为中心,集聚了一批卫星制造、运营、应用服务企业,形成了“北星”产业集群。未来,市区两级会继续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好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推进经开区、大兴区等区的“南箭”产业集群,海淀区等区的“北星”产业集群建设。同时,要充分引导北京市火箭研制、卫星研制、应用与运营服务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与整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要市区联动做好政策支持。2021年初,北京市就发布了全国首份专项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专项政策《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我局和市财政局从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出发,首创了商业航天发射保险贴费政策,现已连续四年实施补贴,支持了数十个项目。同时,经开区、大兴区、丰台区也陆续发布区级有关政策,市区两级商业航天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未来,我局也计划在现有产业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支持政策,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此项工作已经在推进中。
三是要深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商业航天作为未来产业,具有鲜明的科技属性,必须以创新作为驱动,以人才作为支持。同时,又有着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三高一长”特征,对资金投入有着较高的需求。做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是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商业航天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的协同参与。在这方面,北京市的一大优势是集聚了航天科技集团、科工集团、中科院所属院所、清华、北航、北理等多家院校,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必须要发挥好这一点。
四是要聚焦突破关键技术。商业航天企业要在愈加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市场,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从国内视角看,虽然北京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全国各地均在纷纷布局商业航天,产业竞争激烈,技术研发突破是北京商业航天产业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国际视角看,我国企业与SpaceX相比,在可重复回收火箭等领域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进而导致了卫星发射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五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家航天工程、项目。商业航天企业是“航天国家队”的有益补充,目前北京市一些企业已经在国家工程或项目中发挥作用。既为企业自身带来了获得经济收益、提升技术实力的机会,更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北京市会充分引导我市商业航天企业发挥好自身优势及特色,积极参与到国家有关工程项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