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力能扛鼎的路灯  ·  Python 获取 ...·  10 月前    · 
逼格高的蜡烛  ·  How do I send and ...·  1 年前    · 
俊逸的黄瓜  ·  QTreeWidget · ...·  1 年前    · 
潘光旦先生,字仲昂,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人,生于 1899 8 月。父亲潘鸿鼎,曾任清翰林院编修。 1905 年,潘光旦入罗店镇私塾读书,一年后转到新式学堂学习。 1913 年依父亲遗命入清华学校读书。 1916 年,因跳高锻炼受伤感染,右腿截肢。 1922 年于清华毕业,随后赴美留学, 入达特茅斯学院学习生物学,于 1924 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动物学、古生物学和遗传学,于 1926 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26 年归国后,开始在上海地区各大学工作。先后在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东吴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讲授心理学、优生学、家庭问题、遗传学等课程。 1929 年,新月书店出版其著作《中国之家庭问题》。 1934 年,译著《性的教育》和《性的道德》在上海青年书局出版。是年开始在北平清华大学工作,任社会学系教授。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大学南迁长沙,在长沙临时大学授课。 1938 年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学。在此期间,除讲授优生学、家庭问题等课程外,又逐步另外开设西洋社会思想史、中国儒家社会思想史等课程。 1939 年底,开始着手翻译霭理士的《性心理学》,两年后完成。 1941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 1946 年,因抗战胜利,清华迁回北平复校,复 北上。抗日战争时期,笔耕不缀, 1937 - 1946 年,《人文史观》、《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优生与挑战》、《自由之路》先后出版。 1949 年由观察社出版著作《优生原理》。 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调整,清华大学改为工科大学,遂调入中央民族学院,从事少数民族历史研究。 1957 年被划为右派分子。 1967 5 月病重,不获医治。 6 10 日,死于学生费孝通怀中,费孝通哀叹“日夕旁伺,无力拯援,凄风惨雨,徒呼奈何”。 19 世纪末期,面临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中国的有识之士就有“种族改良”的呼声。接受了优生学训练的潘光旦,继续探讨前辈知识分子关心的种族改良问题,试图在过于残酷的自然选择之外,提倡人为努力的社会选择。 潘光旦既不同意广义的优生学,将所有影响到后代幸福的社会改造事业都算在研究范围内;也不满意过于狭隘的生物遗传讨论。他强调一种人文生物学:“以生物为体,以社会为用,采遗传选择之手段,以达人文进步之目的”。 潘光旦用生物的眼光来看待民族。他认为,一个民族先得有比较稳固的生物基础,才有发展的张本。因此,种族的改良是要通过婚姻选择与生育后代的方式来实现人类遗传品性的优化组合。他提出“社会选择”的概念,认为一种社会生活或文化生活,只要历史比较长久,所影响的人口部分比较广大,多少总要发生一些选择或反选择的效果。种族的改良并不能期望环境直接作用于人而使之体质及性格发生改变,而必须通过改良自然与社会而形成一个良性的选择环境,在此环境中,人类的优良品质不至于被摧残、淘汰,恶劣的品性不至于被选择。 潘光旦曾批评民国时期的社会学只“见社会不见人”。在他看来,个人和社会是两个并立的实体,社会存在的理由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谋取更好的生活。社会学要“人化”,要多关注人性的问题,才能避免个人成为社会的奴隶。 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中间组织。于社会效用而言,家庭是训练同情心与责任心最自然、妥善之组织;于生物效用而言,则种族精神与血统之绵延亦有赖于是。种族的繁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同时通过家庭的培育,个人得以与社会相互调和。 在家庭的组建中,婚姻和性是基因选择性遗传的重要行为。某种“社会选择”之达成,必通过影响婚姻和家庭的方式来实现。潘光旦并不赞赏浪漫式的婚姻,他看重的是婚姻与家庭对种族优生的实际意义。他认为,一个民族的遗传品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社会选择”存留下来的。“社会选择”并非是要留下一社会中拥有财富和权力者,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制度等因素影响婚姻与家庭,让自然特质比较优秀的人口逐渐增加,进而影响民族之特质。在潘光旦看来,通过优生与社会之结合,在社会选择中焕发新的民族精神,才是近代危局下中国之出路。 基于“社会选择”的思路,潘光旦并不认同“全盘西化”。他认为“一心一意地、有选择的采纳西方文明的某些部分”才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态度。 潘光旦以种族竞存为标准,肯定了中国旧文化的若干价值。在他看来,家族制度和科举制度都具有重要的优生价值,为“暗中呵护”中国民族的两种文化势力。他提倡对中国固有的文化选择性吸收,希望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能够坚持民族本位,有所融合创造。 因于这种态度,潘光旦对中国文化有重新阐释之努力。他提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 adaptation )。位是‘安其所’,育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他将西方与中国的问题和历史相参照,指出中国存在的若干问题,及传统文化中尚具有价值之因素。潘光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中西之间主动进行合理的“选择”,为种族之未来划定社会演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