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我国铜钱体系自成一体,自春秋中后期开始,至清末沿用不绝,约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钱币制造技术也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从钱币的铸造方法看,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方法:范铸法和机制法。范铸法自春秋至清末,是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制造方法,唐代以前基本使用硬模铸造,唐以后母钱翻沙铸钱法开始盛行,一直延续到清末。清光绪年间西方的机器制钱法引人中国,引起了中国铸钱史的一大变革,虽然时间不长,但其意义很大。本文拟重点讨论清代末期母钱翻沙法


母钱翻沙铸钱法又简称母钱法,清代大多数时间都采用母钱法铸钱。母钱法的起源还不甚清楚,华觉明、周卫荣等学者认为唐代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母钱法铸钱。

有关古代铸钱方面的记载不多,对母钱法铸钱记载早而且较为详细的是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因其年代与清代接近,故清代铸钱的方法与之接近。其记载如下:“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一匡填实,如是覆转,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绑定。其木匡上弦原留人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人孔中。冷定解绳开匡,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夹出逐一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锉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逐一为之。"

通过以上简略的描述,我们知道母钱翻沙法铸钱主要经过制造沙形铸模、浇铸、摘钱、打磨等工序。文中对沙形铸模的尺寸、制作材料等记载稍多,对浇铸、打磨等工序描述简单,但由于记载过于简略,很难知其详细过程。


清代文献也有相关记载,如对铸钱工序的记载:“凡铸钱先凿块铜曰祖钱,乃铸无文而环者曰母钱,然后印铸函方而成制钱。凡铸冶之工八,曰:看火、翻沙、刷灰、杂作、锉边、滚边、磨钱、洗眼,治之各以其序.。"单从工序上说,较宋应星更为详细。这里“工八"应该是铸钱的主要工序,其中“看火"可能铜料的制作工序,“翻沙、刷灰"是沙型铸模的制作工序,“锉边、滚边、磨钱、洗眼"等是铜钱的打磨工序。虽然铸钱工序大致相同,但各省钱局因地制宜,人员及分工情况有所区别,如清朝中期浙江的宝浙局、湖北的宝武局的铸钱人员及分工情况有些差异。

首先,浙江省宝浙局雍正八年和乾隆五年的每炉人员及分工情况,见表1:


表1 清代宝浙局铸钱每炉人员及分工情况表

我们看到,宝浙局雍正八年与乾隆五年宝浙局每炉人数有些变化,后者比前者少6人,而工种相差不多,人员的分配出人不大。炉头是整个炉座的管理者,匠头应该是工匠之首,具体负责各炉钱币的铸造,工匠的分工多达十七八种,远较上面所说的八种工序为多。从人员的数量上看,翻沙匠与磨钱匠较多,其次是刮沙匠、仗钱匠、选拣匠及杂工等,其余工序人数相对较少。

再看一下乾隆年间湖北宝武局的情况。该局共设炉十座(咸丰七年时,十个炉座分别以萃、升、恒、丰、豫、复、晋、益、兑、泰等字命名),每炉人员及分工如表2:


表2请乾隆年间湖北宝武局铸钱人员及分工情况表

宝武局每炉人员仅29人,除炉头外,有看火、倒火、打沙、盘沙等十三种分工,其工序的名称及数量都少于浙江宝浙局。从人数上看,打沙匠、盘沙匠、车边匠和磨钱匠较多,均为4人。

比较浙江和湖北钱局每炉的人员及分工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各钱局分工均比王庆云记载的 “工八"多,不同钱局工种数量不同,而且不同地方对同一工序的名称也有不同称谓〈由于记载不详,现很难将它们一一对应),但各钱局基本都有这八种工序,可见文献中记载的八种工序仅是铸钱的主要工序。在铸钱的工序中,通常翻沙匠(湖北有打沙匠和盘沙匠,可能包含翻沙工序)和磨钱匠人员较多,可见这两道工序费时费力。母钱法在中国沿用了一千多年,该法工序简捷,使用的沙形模范且可以重复利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钱币的产量和质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法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如铸造成本高,私铸泛滥等。

如清代末期私铸现象非常严重。我们知道,母钱法铸钱较为简单,铸造出的钱币大小、形制变化较大,有些钱局甚至偷工减料,常常造成铸出的钱币质量低劣。这给私铸提供了可乘之机。当时普通的铜匠、锡匠、银匠或曾在钱局打杂人员等均能以土法非法铸造钱币,且与政府铸造的制钱相差无几,于是私铸泛滥。如乾隆十六年安徽太湖县的一起私铸钱币案件,主犯朱某“素习铜匠、手艺熟稳",伙同何某共谋私铸,朱负责掌炉,何负责拉扇风箱及打杂,“于十二月初一开炉至初八日,铸成私钱二千七百文"。类似的案件还很多,有些人数稍多,分工较细,私铸的钱币也更多,如乾隆十八年河南光山县一起私铸案涉案12人,共铸出钱币12万枚之多。以下一组数据更能说明私铸的严重。乾隆三十四年清政府大规模收缴小钱,仅两年时间,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江苏、广东、广西等省就收缴小钱7828343斤。由于当时收缴私钱作价较低,人们不愿将其交给官府。因此,收缴上来的小钱远不是当时私钱的全部。乾隆五十五年,清政府又一次大规模收缴小钱,这次共收缴18208670斤,数量远大于第一次。由此可见当时私铸钱币情况之普遍。

清末,铜、锌的价格较高,铸造技术落后,铸钱成本显著增加,加上私铸泛滥,各省钱局不得不停炉或减少炉座,原有的铜钱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尝试引进西方的机制铸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