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闭合水准路线,已知A01点高程,测算B04、C01和D03点的高程,测算要求按技术规范。
水准路线为闭合路线,全长约1km,1个已知点和三个待定点,分为四个测段。
(2)
技术规范要求
:
(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
好,话不多说,选一台上好的仪器,带上双面尺和记录表格,直接上才艺...
开始之前先说一下
双面尺
,四等水准测量中,水准尺必须成对出现,两把尺子黑面都是从0开始,红面分别为4687和4787开始.这个常数我们称它为K值。
以一个测站为例给大家讲解观测的顺序、数据的记录和计算的技巧:
一个测站观测结束 请看我们的表格会变成这样
首先,填写测站编号、点号,在备注栏注明尺子的K值,观测步骤请大家记住:后视黑面-后视红面-前视黑面-前视红面。
观测数据一共八个,按顺序依次填入表格,如下图所示:
-
在两点中间安置仪器,使原水准器泡居中,首先瞄准后视尺黑面,读取上丝和下丝读数,记入表格中1和2,再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表中3。
-
翻转后视水准尺,读取红面中丝,记入表中4.
-
将望眼镜转向前视尺,读取前视黑面上丝、下丝、中丝读数,记入表中5、6、7.
-
翻转前视尺,读取红面中丝读数,记入表中8.
至此,本站观测数据完毕,开始计算:
(4) 四等水准的计算:
1、测站计算(
9、10、11、12
)
根据前、后视的上丝下丝读数计算前、后距的视距:
后距距离:9=100 ×(1-2)
=100×(1.587-1.213)=37.4m
前视距离:10=100 ×(5-6)
=100×(0.755-0.379)=37.6m
视距差:11=9-10
=37.4-37.6=-0.2m
累积差:12=上站12+本站11
=0+(-0.2)=-0.2
视距差不得超过±5米,累积差不得超过10米,若超,需重测本站,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上一站的累积差适当调整仪器位置。
2、水准尺读数检核(
13、14
)
假设后视红面水准尺K2=4.787m,那么后视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
13=3+K2-4
=1400+4787-6187=0
前视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
14=7+K1-8
=0567+4687-5255=-1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读数差13、14不得超过±3mm
3、高差计算与检核(
15、16、17、18
)
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该站高差:
黑面高差15=3-7 =1400-0567=+0833
红面高差16=4-8 =6187-5255=+0932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100)=13-14=+1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17不得超过±5mm
高差中数计算:上述计算符合限差要求时,可进行高差中数的计算:18=(15+16±0.100)÷2
=(0.833+0.932-0.100)÷2=+0.832(按奇进偶不进原则保留三位小数)
请注意!判断是+还是-0.100,如果15>16,则+0.100,如果15<16,则-0.100
最后我们便得到这两点之间的高差18.
(5)注意事项及经验技巧
-
记录员一定要回报读数,以免错听、错记。
-
不允许划改毫米、厘米位,不准连环涂改。
-
四舍六入、奇进偶不进。
-
有正负意义的量,在记录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正负号。
-
每一步都需要严格对照限差要求,一旦超限,立马重测,并在后面注明“重测”二字
-
黑面高差与红面高差相差约±100,且±号交替出现
-
计算K+黑-红 口算技巧 可用公式黑尾数-13-红尾数
-
计算高差中数口算技巧:15-(17÷2)
如果您还有什么独门绝技和简便技巧,欢迎留言。
在TextArea中刷新日志,有以下几个作用:
1)可以打印过程
数据
,方便观看
2)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将你的控件操作日志输出(打印)在文本区域中,这样方便操作者观察是否进行或者执行了“哪些操作”
2.
手把手
教
你怎么搞。(代码+举例说明)
搭建好架子后,比如架子如下:
然后3步走即可。
1)设属性
2)写“刷日志的函数”
signature=da0cbfb45ebebe4ea0118c0a20df185e,MS15-018:Internet Explorer 累积安全更新:2015 年 3 月 10 日...
4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