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21)年底,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阐明了民航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一段时期指导全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就在刚刚,规划当中的“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曝光。
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最近两年声音很大的
苏州机场
,
很遗憾,这一次,不在名单之内。
规划表明,“十四五”时期运输机场重点建设项目,
一共有140个之多。
分为续建34个,新开工39个,前期工作67个。
而此前众人期盼的苏州机场,都未能进入连前期工作的67个项目。
一锤定音,苏州机场,再一次梦碎。
1
这次颁发的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又分为恢复期和积蓄期(2021年—2022年),增长期和释放期(2023年—2025年)分步实施。
作为指导引领全国机场工作的民航五年规划,
是国内所有运输机场建设必须要拿到的门票
,进入规划,就等于项目建设板上钉钉。
而没进入规划,则说明在这段时期内,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便是一般民航的五年计划,
都会有一个中期调整,
也就是说,在2023年左右,还会有一些调整或者新增项目进入规划,还有一次拿到门票的机会。
所以说,苏州机场,理论上依旧存在希望。
但是这种希望,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之后,似乎也显得不那么诱惑。
主攻部队已经溃不成军,剩下的小分队也只能是星星之火,期待有朝一日,能够燎原。
苏州的机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世间难有的棘手课题,
这座“薛定谔的机场”,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毫不夸张。
2
其实,就在前不久,苏州发布的最新的
《苏州市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先行区实施方案》
中,
还有关于苏州机场的大篇幅描述:
苏州民用运输机场,主要承担长三角、江苏省腹地的国内、国际旅客运输。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确定昆山南部淀山湖场址、常熟东南部沙家浜场址作为苏州民用机场备选场址。
机场近期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4000万人次、远期6000万人次。
飞行区等级为4F。
拟采用一组远距平行跑道系统, 机场两条跑道长度分别为3800m和3600m。
现在看来, 这样的文件表述,更多的是市内自己对机场的规划以及期待,并没有实质性的助推作用。
即便是去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江苏省开展品质工程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中,
其实也有明确写道:
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
但是所有的这些,在民航十四五规划出来之前,的确能够让每一位关注、关心苏州机场的人内心鼓舞。
而当十四五正式公布之后,更多的只剩下心如死灰。
以上所有的一些努力,都是为了能够拿到这一张对于全苏州1300万人来说望眼欲穿的门票。
没有门票,一切等于白费,一切等于要重新再来。
反反复复,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起点,所有的结果都似曾相识,唯一不变的,只有那不停流逝的时间。
苏州机场的跑道,花费了太多太多太多时间。
3
1980年代,
苏州市就计划在现在的工业园区建民用机场,由于各方面因素而终止。
2003年,
苏州再次传出消息要建自己的货运机场,同时无锡也要兴建国际机场,并改建硕放机场,但最终苏州放弃了机场设想。
2004年,
苏州再次提案建机场。然而为了配合上海国际航空中心的建设,在当年4月份,苏州被迫宣布“5年内不造机场“。
2010年,
苏州再提案建机场,没有结果。
2015年,
苏州于两会再提机场之事,没有结果。相反,苏南国际机场20年规划被批复。
2016年,
苏州爆出机场选址吴江的内部方案,无果。
2018年,
相城区在北京举办科技投资推介会,推介会现场,有关相城区域位置介绍的一张幻灯片中,标注了苏南硕放机场、“苏州国际机场”两个机场,分列相城区一左一右。
2019年3月,
苏州市长李亚平在两会中表示,苏州在航空运输方面需求巨大、增长旺盛,社会各界对建设苏州机场呼声很高,恳请支持规划建设苏州机场,并尽早将其列入国家相关规划之中。
2019年4月,
苏州机场规划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20年4月,
新华日报刊登了一篇标题为《苏州以“一盘棋”思维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大交通为“国际大都市”奠基》的文章。
国家层面发文,明确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
2020年7月,
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交通运输半年工作座谈会上,会议提出:争取到苏州机场等重大事项在国家规划中体现。
2020年9月,
国家层面发文,明确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
2021年3月,
上海电视台,上观新闻报道苏州机场,江苏交通厅长建议加快推进苏州机场和南京第二座大型机场建设。
2021年5月,
苏州常熟官宣将在沙家浜新建苏州通用机场,同期,苏州昆山官宣,将在淀山湖建设苏州民用机场!
2021年9月,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的文件:
其中明确表示:
苏州民用运输机场,主要承担长三角、江苏省腹地的国内、国际旅客运输。
2021年底,
中国民航“十四五”规划,正式官宣,苏州机场未能入选。
前前后后,将近半个世纪的光景,苏州人对于自己机场的渴求程度,超过了一切。
尤其是在当下的环境里,所有人都知道,苏州的发展,亟需一座机场来提振、充能。
但是,就是这样的望眼欲穿,就是这样的理所当然,换来的,依旧只有一次次地榜上无名。
苏州,太难了。
作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最普通的地级市的苏州,靠着自己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奋斗,成为了一个“另类”。
经常在各色各样的榜单中紧随北上广深之后,和众多“特权”城市厮杀得难分难解。
论实力,苏州真的已经做到了极致,同时走到了天花板。
即便是这样,1300万苏州人,依旧在想尽办法寻求突破,就像是在追逐苏州机场的道路上,
负重奋进,百折不挠。
这便是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人民最为耀眼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