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讲述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创校故事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我第一时间去了影院,看着屏幕里的高山、蓝天、短头发的女孩们,和那个拿着喇叭在学校走廊里穿梭的身影,我一下子被拉回到3年前的夏天。
2020年7月,我去云南丽江华坪县采访了张桂梅,并和那里的老师、学生交谈,试图还原张桂梅创建女高的故事。那时,有关张桂梅的讨论度还没有这么高。后来,她一步步被发现,成为公众心目中的英雄,上了很多次热搜。
因为张桂梅故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因为华坪女高触及了教育、女性等诸多议题,《我本是高山》注定是一部引起讨论的影片。
故事里呈现的女性困境和我当时的见闻一致。采访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校创立之初,因为学生成绩差,曾面临关停。张桂梅迎来了建校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难堪,面子过不去,你自己非要干嘛,人家不让你干你非干。”可见,即使强大如张桂梅,也有退缩的时候。
重要的是她没有放弃,她给老师下指标,每天拿着喇叭,在食堂、在校园、在寝室,追着学生喊:“再快一点!再快一点!还有1分钟!还有30秒!”学生们睡5个小时,吃饭花10分钟,周末休息两三个小时。很多人都说张桂梅不近人情,可只要认定的事,她就闷头干,她说只要不伤害学生,对她们有意义,她就去干。
她不像传统意义上正襟危坐的校长,她看到不对的就直接说,甚至骂。
对于这样一位个性鲜明的校长,学生们并不觉得被伤害,相反都感激她。张桂梅很重视家访,翻山越岭,去帮助每个家解决困难,她说:“找到家庭凝聚的点,学生就觉得欠了一份情,就有上进心。”
她并不固执保守。有的学生反馈,进大学后什么都不懂,她“与时俱进”,让学生跳“鬼步舞”,听周杰伦的歌。
年轻时的张桂梅微胖,性格豪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纪录片里,她去家访,两手插在裤兜里;一把将女孩抱过来,像一个豪迈的女将军。到了晚年,病痛折磨得她身形瘦削,满脸皱纹,但她那种女将军的气势和威严仍在,说起话来雷厉风行,中气十足。
演员饰演的更像晚年的张桂梅,朴素平静,眼神里多是柔和。除此之外,她的眼睛里还有忧虑,更有一种决绝,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笃定和从容。
采访时,我常常疑惑,一个人要有怎样的精神支撑,才能把自己的痕迹全部抹去,一心投入事业当中呢?我没见过她穿鲜艳的衣服,也没看到她用过护肤品,不管是在福利院还是学校,她睡觉的地方都只是一张小小的单人床,朴素、整洁。在偌大的校园里,你找不到真正属于她的东西,可又处处能看到她的印记。
能解释这种投入和决绝的只有信仰了。她每天都戴着党徽,每周日开会都让老师们先唱一遍国歌再开始。她说自己小时候学雷锋,读《红岩》《牛虻》,能戴上红领巾感觉自豪得不行。说着说着,她就开始跟我们唱红歌。
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她很开心,说那时候人们互帮互助,不分你我,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向往共产主义。她相信书里那些人物,将江姐当作精神偶像,并立志像她那样奉献,“你为更多人活着,为民族和国家活着,你有力量”。
对于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我想,不管是什么样的创作,对她最大的尊重都应该是保持诚实,尽力将她还原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其实,她也爱美。她说自己年轻时去讲课,穿紫色皮鞋、天蓝色裤子、红色上衣。她伸出脚,问学生:“看我美不美,漂不漂亮?”
她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她曾在一次访谈中讲过,因为要去北京争取一批资金支持,她没能回东北老家见病危的哥哥最后一面。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能原谅自己,“我也不是铁板一块,有时候也想家”。她说,自己很想去亲人的坟头坐一坐,但最终想想还是算了,“我还是扔不下这个地方”。
看到她的脆弱、不完美,才能真正理解她,理解改变大山女性命运背后之艰难、之重要。
希望张老师能陪伴我们久一点,她的身影能在高山上多驻留一会儿。电影里有一个场景非常动人,老师们将女孩们带到高山上,指着远方,说她们向往的学府在什么方向,距离这座大山有多少公里。女孩们看着远方,眼睛闪闪发光,流露出渴望。
那么,跨过高山之后,女孩们命运的齿轮转到了哪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她们能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有没有找到工作,生活境遇有没有改善,对于这样底层出来的女孩们,社会又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真实世界里,张桂梅留给我们的下一份问卷。
尹海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29日
最近,讲述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创校故事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我第一时间去了影院,看着屏幕里的高山、蓝天、短头发的女孩们,和那个拿着喇叭在学校走廊里穿梭的身影,我一下子被拉回到3年前的夏天。
2020年7月,我去云南丽江华坪县采访了张桂梅,并和那里的老师、学生交谈,试图还原张桂梅创建女高的故事。那时,有关张桂梅的讨论度还没有这么高。后来,她一步步被发现,成为公众心目中的英雄,上了很多次热搜。
因为张桂梅故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因为华坪女高触及了教育、女性等诸多议题,《我本是高山》注定是一部引起讨论的影片。
故事里呈现的女性困境和我当时的见闻一致。采访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校创立之初,因为学生成绩差,曾面临关停。张桂梅迎来了建校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难堪,面子过不去,你自己非要干嘛,人家不让你干你非干。”可见,即使强大如张桂梅,也有退缩的时候。
重要的是她没有放弃,她给老师下指标,每天拿着喇叭,在食堂、在校园、在寝室,追着学生喊:“再快一点!再快一点!还有1分钟!还有30秒!”学生们睡5个小时,吃饭花10分钟,周末休息两三个小时。很多人都说张桂梅不近人情,可只要认定的事,她就闷头干,她说只要不伤害学生,对她们有意义,她就去干。
她不像传统意义上正襟危坐的校长,她看到不对的就直接说,甚至骂。
对于这样一位个性鲜明的校长,学生们并不觉得被伤害,相反都感激她。张桂梅很重视家访,翻山越岭,去帮助每个家解决困难,她说:“找到家庭凝聚的点,学生就觉得欠了一份情,就有上进心。”
她并不固执保守。有的学生反馈,进大学后什么都不懂,她“与时俱进”,让学生跳“鬼步舞”,听周杰伦的歌。
年轻时的张桂梅微胖,性格豪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纪录片里,她去家访,两手插在裤兜里;一把将女孩抱过来,像一个豪迈的女将军。到了晚年,病痛折磨得她身形瘦削,满脸皱纹,但她那种女将军的气势和威严仍在,说起话来雷厉风行,中气十足。
演员饰演的更像晚年的张桂梅,朴素平静,眼神里多是柔和。除此之外,她的眼睛里还有忧虑,更有一种决绝,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笃定和从容。
采访时,我常常疑惑,一个人要有怎样的精神支撑,才能把自己的痕迹全部抹去,一心投入事业当中呢?我没见过她穿鲜艳的衣服,也没看到她用过护肤品,不管是在福利院还是学校,她睡觉的地方都只是一张小小的单人床,朴素、整洁。在偌大的校园里,你找不到真正属于她的东西,可又处处能看到她的印记。
能解释这种投入和决绝的只有信仰了。她每天都戴着党徽,每周日开会都让老师们先唱一遍国歌再开始。她说自己小时候学雷锋,读《红岩》《牛虻》,能戴上红领巾感觉自豪得不行。说着说着,她就开始跟我们唱红歌。
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她很开心,说那时候人们互帮互助,不分你我,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向往共产主义。她相信书里那些人物,将江姐当作精神偶像,并立志像她那样奉献,“你为更多人活着,为民族和国家活着,你有力量”。
对于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我想,不管是什么样的创作,对她最大的尊重都应该是保持诚实,尽力将她还原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其实,她也爱美。她说自己年轻时去讲课,穿紫色皮鞋、天蓝色裤子、红色上衣。她伸出脚,问学生:“看我美不美,漂不漂亮?”
她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她曾在一次访谈中讲过,因为要去北京争取一批资金支持,她没能回东北老家见病危的哥哥最后一面。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能原谅自己,“我也不是铁板一块,有时候也想家”。她说,自己很想去亲人的坟头坐一坐,但最终想想还是算了,“我还是扔不下这个地方”。
看到她的脆弱、不完美,才能真正理解她,理解改变大山女性命运背后之艰难、之重要。
希望张老师能陪伴我们久一点,她的身影能在高山上多驻留一会儿。电影里有一个场景非常动人,老师们将女孩们带到高山上,指着远方,说她们向往的学府在什么方向,距离这座大山有多少公里。女孩们看着远方,眼睛闪闪发光,流露出渴望。
那么,跨过高山之后,女孩们命运的齿轮转到了哪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她们能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有没有找到工作,生活境遇有没有改善,对于这样底层出来的女孩们,社会又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真实世界里,张桂梅留给我们的下一份问卷。
尹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