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晚醒6次,抬腿翻身折腾人,睡眠倒退别慌张,4种方法搞定它
前两天接到两个妈妈的睡眠咨询,咨询的要点都是关于宝宝的睡眠倒退,其中一个宝宝是3个多月,之前睡眠非常好,妈妈抱着孩子走两步摇一摇就睡着了,然后轻轻的放在床上,妈妈就可以干自己的事情去了,总体来说,宝宝还是非常好哄睡的,属于天使宝宝的类型,妈妈很省心,但是最近宝宝却一反常态,到了原本该睡的时间却怎么也哄不着了,宝宝打挺哭闹,抱着也不是放下也不是,勉强哄睡着以后也就睡20多分钟醒了,夜晚醒来次数增多。
另一个妈妈的宝宝是7个月,同样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突然间睡眠乱套了,哄睡困难,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要睡,夜醒多到6次。
妈妈完全崩溃了,每天顶着黑眼圈,又困又累,全凭一口仙气吊着。
但是呢,崩溃没有用啊,可能大部分家庭中,都不会有第二个人能代替妈妈的哄睡工作,所以妈妈们,打起精神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宝宝的睡眠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仔细对比前面两个案例,我们会发现这几个共同点:
- 睡眠规律突然间乱套,之前是天使宝宝,之后是睡渣宝宝。
- 哄睡困难,原来的哄睡招式仿佛都失效了。
- 夜间醒来的次数增多。
这几个共同点能够明显的提醒家长,宝宝的 “睡眠倒退期” 来啦。
什么是宝宝的睡眠倒退期呢
如果一个宝宝平时睡眠还不错,但是突然在某一段时间频繁夜醒、哄睡困难,排除身体健康的原因以后(比如肠胃疾病),就有可能是睡眠倒退了,在医学上叫做Baby and Toddler sleep Regressions(婴幼儿睡眠倒退)。
睡眠倒退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睡眠状态,每个宝宝或多或少都能遇到。
对于绝大多数婴幼儿来说,睡眠能力是需要经过后天培养起来的,小时候写作文会用到“睡得像一个婴儿一样甜美安逸”这句话,也曾在无数个睡不醒得日子羡慕婴儿可以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这句话都是骗人的”,婴儿睡得一点都不安逸!
好不容易熬到宝宝的睡眠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没成想还有个“睡眠倒退”,一招打回解放前,老母亲是欲哭无泪啊。
既然逃不过睡眠倒退这个坎,那不如直面这个事实,做一名智勇双全的哄睡战士,我们追根溯源,先来挖掘一下导致宝宝产生睡眠倒退的原因。
婴幼儿的睡眠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每一个睡眠问题产生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所以睡眠倒退也是一样的,有很多因素都能导致宝宝一夜回到解放前。
1、大运动导致的睡眠倒退
大运动发展的水平是导致宝宝睡眠倒退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并且影响的时间跨度很长,可以说贯穿着整个婴儿时段,我会说得更详细一些,先来看看这个表格: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
- 宝宝大概要经历4段比较大的睡眠倒退期,而每一个倒退期对应的都是一个大运动发展期,也就是说当宝宝到了要学习新的技能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睡眠倒退。
- 每个睡眠倒退期的持续周期都比较长,而且几乎是一个倒退期刚完,另一个倒退期就紧接着来了,看起来就觉得崩溃,但庆幸的是,这个周期是可以通过家长的协助缩短的。
我相信大部分家长看到这个表格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1)睡眠倒退和大运动发展有啥关系?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得唠叨一下婴幼儿的睡眠规律了,婴幼儿的睡眠和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主要体现在:
- 婴幼儿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大概在60分钟左右,所以,在同样的漫长深夜中,婴幼儿的睡眠周期数量就比成人多,而每个睡眠周期又是由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交替组成的,在浅睡眠和深睡眠中来回切换。
- 周期转换的时候,也就是从深睡眠渐渐进入浅睡眠的时候,会成为一个清醒点,而婴幼儿的清醒点比成人要多,那么在夜里醒来的几率就比成人高。
问题就出在这个清醒点了, 成人一晚上也会有2个清醒点,由于成人的睡眠能力相对比较高,身体控制能力比较强,我们会翻个身就继续睡过去,第二天早上起来也根本不记得自己昨天翻了几个身(失眠情况除外)。
但是宝宝就不一样了, 宝宝一晚上会有5个清醒点,这个时候,会被自己的身体的挪动而干扰 ,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睡姿是很疲惫的,需要调整姿势保持平衡,缓解肌肉酸痛,但是宝宝的身体控制能力远远不足,无法实施,想翻身翻不了,想侧着睡睡不成,越折腾越清醒,宝宝心里苦啊,只能麻烦大人帮个忙了。
调整睡姿这个对于成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宝宝来说可是件浩大的工程啊。
所以,这就是大运动发展和睡眠倒退的关系之一:大运动发展水平影响了宝宝睡觉调整睡姿的能力,从而影响宝宝是否能平稳度过清醒点,不被自己的身体动作干扰醒来。
另外,还要考虑到另一个层面: 宝宝的睡眠需求。
睡眠需求是指宝宝需要睡多久,现在想不想睡,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很饿就会吃的多一些,不太饿就吃的少一点,完全没有饥饿感可能一口饭都不想吃(吃货除外),人有进食需求,同样也有睡眠需求,睡眠是用来给身体充电的,如果电量没有消耗完,充电的时间就少一些,而大运动就是耗电的最直接的方式(大人可以撸铁,宝宝们只能翻啊翻,爬啊爬之类的)
大部分家长都会忽视睡眠需求这个事情,给宝宝安排的大运动不够,宝宝体内的能量无法释放,就会出现不睡、哄睡困难、半夜起来耗电的情况 。
比较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宝宝半夜起来给自己加练耗电,比如:
- 翻身期的时候,半夜抬腿砸床,左右使劲翻,好不容易翻过去了,头抬得老高。
- 爬行期的时候,半夜开始爬,撞到床围爬不动开始哭,满床转圈,这一秒妈妈摸到的是脚丫子,过一会就摸到了小脑袋。
- 扶站期和学步期的时候,半夜扶着床围站起来,站起来又坐不下去,恢复不了原状。
你看,宝宝们也是很辛苦的,白天家长不给布置大运动功课,只好夜晚自己偷偷练习,练习的目的就是想要早点掌握翻身、爬行、站立、走路的本领啊,实现对自己身体的绝对控制权,然后把白天储存的能量消耗完毕。
所以,这就是大运动发展和睡眠倒退关系之二:每天的大运动量决定了当天的电量消耗水平,随着宝宝月龄增加,吃的越来越多,储电能力越来越强,需要的大运动方式和力度也会越来越高,消耗足,睡眠需求才足,有足够的睡眠需求,宝宝才会睡得更安稳。
2)表格中的睡眠倒退期怎么一个接一个的来?
仔细一看,表格里从3个月开始一直到宝宝学会走路,好像一直都在处在倒退期,确实是这样的, 因为首先大运动的发展是一环套一环,一个接一个的,宝宝需要不断的升级技能,不会原地踏步,有发展的需求就有练习的需求 ,如果我们不重视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宝宝的睡眠问题就会频繁的出现。
运动关系着宝宝的吃饭、睡觉,玩好了才能吃好睡好啊。
2、分离焦虑导致的睡眠倒退
很多妈妈发现自己上班以后,宝宝出现了夜醒频繁,每晚醒来4、5次,吃奶也是象征性的嘬两口, 我们称之为“查岗”,确定妈妈在不在,什么方式最靠谱?吃奶啊!
宝宝期初还没有形成客体永久的概念,以为妈妈出门就是永远消失了,因此便会产生焦虑、不安全的情绪,睡觉的时候,这种情绪是会影响宝宝的睡眠状态的,在浅睡眠的时候,宝宝会惦记起白天妈妈离开的事情,然后醒过来确认一下妈妈在不在。
这种原因导致的睡眠倒退其实挺暖心的,这是一种天然的母婴依恋,宝宝虽然不会说,但心里满满都是对妈妈的爱呢。
3、宝宝生病导致的睡眠倒退
宝宝生病以后,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睡眠倒退的情况,比如原来不需要陪睡,现在居然要抱着陪着才能睡着,原来没有落地醒的情况,现在一放就醒。
这是因为宝宝生病期间身体不舒服,肯定也不会有太大的运动量,内耳前庭的水平相应的也会降低,就会出现落地醒之类的睡眠问题。
从情感上来说,生病期间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也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比如生病的时候在妈妈怀中睡着,抱着搂着睡,当然,这样肯定是很舒服的,很有安全感的,宝宝喜欢这种睡觉的感觉,适应几天就会形成习惯。
此外还有长牙疼痛 ,这个也是造成宝宝夜醒增多的一个因素。
4、改变睡眠环境导致的睡眠倒退
这个睡眠环境不仅是指睡觉的地方,还有哄睡的人、哄睡的方式,比如突然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住一段时间,很有可能会造成短时间的睡眠倒退。
宝宝睡觉需要睡眠联想,比如听到睡眠音乐、洗完澡上床,就会自然而然的进入睡眠流程 ,这些流程都是固定的,如果突然发生改变,宝宝会不适应,尤其是敏感型的宝宝,对睡眠环境要求很高,变化会让他们难以适从。
以上4点是造成宝宝睡眠倒退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中大运动的发展影响更大,家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虽然睡眠倒退期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缩短倒退期的周期,快速度过这个阶段,恢复正常的睡眠状态。
通常睡眠问题出现的时候,需要妈妈做一个自查,因为最了解宝宝的就是妈妈了,先排除身体健康的原因,比如最近有没有生病,肠胃有没有问题等,举个例子,之前接受过睡眠指导服务的妈妈给我反应,宝宝最近半夜抬腿砸床,夜醒增多,但是通过确认宝宝的运动量、运动发展水平等因素,排除大运动导致的睡眠倒退,后来妈妈说这段时间宝宝得了肠胃炎,这才找到宝宝突然夜醒的原因。
所以, 作为最了解宝宝睡眠状况和日常作息的人,要先从健康发明排查,排除疾病原因以后,再从其他方面入手 :
1、针对于大运动导致的睡眠倒退
大运动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天都需要一定的活动量,并不是只为了学习某个技能而突击训练,学会以后就不再重视,建议家长从2个方面主着手:
1)保持每日的运动锻炼,遵循EASY模式
不论是多大月龄的宝宝,每天都需要运动 ,我们的传统是3个月内的宝宝不出门、多躺多睡,虽然这个阶段的宝宝因为清醒的时间比较短,看起来就是吃睡吃睡,但是不代表宝宝完全不清醒,我们需要在短暂的清醒时间内给宝宝安排一定的大运动,具体时间段参考下表:
现在普遍得到共识的是 “EASY”模式,即:吃-玩-睡-妈妈自己的时间 , 把玩安排在吃睡之间,让宝宝运动充足 ,宝宝睡起来以后可以先吃,比如早上起来先吃早饭,小睡起来先吃奶或者水果(月子里的宝宝很难做到吃玩睡,一般会是玩吃睡,因此不必过于较真,但3个月以后,尽量做到吃玩睡,也是为了预防奶睡),晚上吃完奶以后可以看看绘本,听听音乐入睡。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这个表是婴幼儿作息安排的参考数据,并不是说宝宝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划点,睡眠是有个体差异的,家长需要把控大体上与这些安排相近即可,比如1.5-3个月这一栏,实际上宝宝白天的小觉次数是3-5次,表中以4次为例。
不论宝宝几点睡,睡几次,不变的一条铁律是:宝宝睡起来以后要运动起来!动起来!动!起!来!不要总是躺着、被抱着。
2)需要更新大运动技能的阶段,加入每日的活动安排中多次锻炼
当宝宝到了一定的月龄阶段,就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练习新技能,这期间,家长就需要制定好计划,有针对性的不间断的训练,下表中标注了不同月龄宝宝每日所需的大运动类型,虽然抚触按摩从真正意义上不算大运动,但是却是放松肌肉的好方法,只运动不按摩会造成宝宝肌肉紧张。
当宝宝习惯了这些有规律的活动安排以后,对形成内在的秩序感也非常有帮助,他可以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家长带孩子也会越来越省心,有条不紊,不会手忙脚乱,一团乱麻。
2、对于分离焦虑导致的睡眠倒退
解铃还须系铃人啊,当宝宝因为分离焦虑而频繁夜醒时,还是需要从妈妈这里先找到解决办法,具体可以这么做:
- 正大光明的出门,不要偷偷摸摸的离开,虽然当着孩子的面“砰”的关上门,然后传来孩子撕心裂肺的的哭声颇为残忍,但这却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帮助孩子建立“妈妈的离开是暂时的,一定会回来”的客体永久性概念,也是缓解分离焦虑的必然步骤。
- 回来后放下手机、把不开心丢在一边,第一时间拥抱孩子,亲吻孩子,专心致志的陪孩子,你们可以玩躲猫猫游戏,挠痒痒游戏,总之一定是高质量的陪伴,才能安抚孩子焦虑的情绪,宝宝夜醒的时候,采用正确的安抚方式,轻拍、抚摸,再到抱起来、走一走等,但是不要直接塞奶,一般来说,一岁以上的宝宝夜里可以不再需要吃奶填肚子了。
- 另外,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其他带养人也要保证高质量的陪伴,去代替妈妈爱孩子,也能很好的应对分离焦虑。
3、针对睡眠环境变化导致的睡眠倒退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暂时性的,很好应对,比如家人一起出去旅行,或者宝宝去奶奶家呆几天,有点宝宝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很强,在哪都能睡着,但有的宝宝对睡眠环境很挑剔,改变就意味着不适应,家长可以把宝宝的安抚物之类的熟悉的物件放在新环境里。
如果需要长时间的改变,比如之前一直是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但现在妈妈要去上班,奶奶来接棒,这种改变就是突然的长久的,建议家长可以提前规划,让奶奶提前接触宝宝,混个眼熟,掌握宝宝的作息规律,这样会比突然接手合理一些。
4、针对于生病导致的睡眠倒退
这种睡眠倒退也是短期的,不会反复出现,除非宝宝又生病了,有的宝宝痊愈以后,睡眠状态会自己调整过来,有的宝宝睡眠能力差一些,就需要家长的帮助。
首先家长需要帮助宝宝恢复原来的睡眠规律,按照之前的作息时间,规划好吃玩睡,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如果造成睡眠倒退的原因不止一个,比如6个月这个特殊时期,即是妈妈上班的时候,又到了要学习爬行的时候,那妈妈就需要双管齐下,大运动发展+高质量陪伴同时进行了。
著名的婴幼儿睡眠专家王荣辉说过:宝宝的睡眠能力受身体控制能力、感官能力、自我安抚能力这三个因素的影响,睡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睡眠倒退不可怕,只要家长掌握这几点,尤其是大运动发展这方面,重视宝宝的运动能力提升,提高宝宝身体控制能力,妈妈就再也不会被宝宝的睡眠问题焦头烂额啦,宝宝睡得好,妈妈没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