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一个女人,是怎么爱上娃娃的?

一个女人,是怎么爱上娃娃的?

爱上它,是因为这一个灵魂,替你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原创: StrangeJoanne @SINCEWEDRUNK


一张照片、一幅图像、一个娃娃,不足以有生命。顶多是一个跟“情感沟通”紧密连接的媒介。只有造魂者为一件空洞的物体注入灵魂,编撰独一无二的人格,里面蕴含故事建构,想象绘画,角色代入。这件东西才能变得鲜活。而以下的灵魂,都替你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Barbie
你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她都替你完成了。 当每一个女生都想要当小公举,像过着美好生活,芭比就出现了。她代表每一个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她令人羡(ji)慕(du)的衣橱居然达到10亿件,鞋子超过10亿双。每年增加由专人设计100多件新装。服装收藏包括有由Givenchy、Versace、Gucci等品牌。Christian Dior的经典New Look芭比有一模一样的。

芭比除了是带宠物散步的白富美,也化身成工程师,宇航员、女企业家等等80多种职业,接地气的成为了几代女生的楷模。

当年我拥有的就是时装设计师芭比,结果我就服装设计毕业了!



Blythe是实现我们梦想的It Girl, fashion icon

这娃同样经典,如果说芭比是完美女性范本,小布就是贴近我们生活的It Girl。当年可是引发了一波娃摄的潮流,女生们都会拿着她各种摆拍!


美国时装摄影师Gina Gara带着她出差、旅游,为她拍了一组《This is Blythe》(2000)的写真,这组片子让她踏上“星途”。


从单纯的服饰,到娃娃的身体本身,换美瞳换发型!拥有过Blythe的你对美瞳会有执念吧!为了让娃娃更有真实感,主人们还会无惧受到白眼,把她放到各种场景摆拍,与生活融入。

☝️一组小布的表情包




Monster High Doll
美国流行的一款娃娃Monster High Doll,她们以恐怖为主题,拥有者加以自由创作。

从芭比和小布的娃娃概念上再叠加想法,呈现出摄人心魄的艺术观感。一时间娃娃从玩具成为了生动的艺术品。




Enchanted Doll
娃娃界的Haute Couture,应该是Marina Bychkova娃娃艺术家的 “附魔娃娃“,她自己形容这是一个优雅的雕塑艺术品的BJD(Ball Joint Doll)品牌,用娃娃的华丽造型诉说故事。

每个瓷娃娃都穿着用珍贵的宝石、金属和罕见的物料装饰服装。 她喜欢研究事物的细节,甚至迷失当中。Marina的疯狂程度是电子显微镜对半埃宽(1千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进行研究雕琢的地步。

The Last Unicorn人偶的瑰丽缀饰是由2435颗24k的金线玻璃珠、635颗Swarovski水晶、148颗微型花饰等制作而成。每一个细节都有不可言喻的灵性,而每一位Enchanted doll都是傲骨空灵又妩媚的气质精灵。

Marina的缪斯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女主角,她极致到会把制作人偶背后的细节、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有了动人的故事,才能手绘出潋滟的眼神。

“Once, I can’t remember, I was long ago, someone strange. I was innocent and wise, and full of pain. Now that I’m a woman, everything has changed. Once, when I was searching, somewhere out of reach, far away, in a place I could not find, or heart obey. Now that I’m a woman, everything is strange.”
– Lady Amalthea (Unicorn), The last Unicorn 1968, Peter S. Beagle.



只有“造魂者”,才有资格赋予她存在的意义。这次SINCEWEDRUNK 邀请我们身边的“造魂者”,分享她们与作品间的独有语言。在施法的过程当中,造魂者都很容易因为热爱导致沉迷,又从迷失中找到了自己。

NING LAU :因为我的“病态”欲望,我才更懂得塑造我独有的灵魂 很多人害怕娃娃,与其说可怕,不如说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更让人恐惧。她从”病态“收藏者的身份,到现在全身投入了娃娃艺术家的行列,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时尚灵魂。


Ning Lau在《Vogue》中国版的采访


Ning Lau 热爱时尚,她拥有我们梦寐以求,可以媲美芭比的衣橱。所有可想像的大牌都在她的收藏架上。她曾任JOYCE时尚名所的副总裁、潮流杂志出版人和编辑。为她背书的名字有《Vogue》中国版编辑总监Angelica Cheung、《Harper's Bazaar》、《WWD》等杂志。2011年出版双语书藉《私收藏》,于香港的时尚潮店和巴黎的Colette及米兰的Corso Como发售。

这是部分她的爱马仕收藏展示。

SINCEWEDRUNK ask Ning Lau

SJ: 听说除了收藏时尚单品,娃娃也是你的珍藏,能分享一下吗?

NING: 我小时候没有那么幸福可以经常买玩具,就会用厕纸、纸张、泥胶、布碎⋯自制娃娃。长大了有经济能力后,买娃娃及买时装花的钱其实花的都一样多,可能是补偿童年的心愿吧。

70年代的日本娃娃 Bradley doll,是全布面手绘娃娃,穿衣风格完全是当年时尚指标!还有1920年代的Lenci doll 也是我宝物。


NING: 那么多年购买欲望和收藏“癖好“让我曾经丧失理性,但是买过的东西只有升值或停止生产,成为了高价值的“收藏品”,才减低了我的后悔与自责的心理压力。

窗口那边有个女人,就是我。


NING: 随着收藏量越来越多,近年收藏娃娃的冲动滑落,我比以前理性,毕竟欲望是个无底洞。比起拥有我更在乎欣赏(除了Hermès包包,还是会忍不住买一点)至于娃娃嘛!尽量眼看手勿动咯! ‍♀️


SJ: 你认为他们的灵魂价值在哪儿呢?


NING: 相对一个模板制作出来的芭比,匠心手绘的古董娃娃更值得收藏。椰菜娃娃在最早期70年代尾是全布制手造,到80年代大量生产才改为塑胶头。所以在机器批量制作之前的手绘娃娃,珍贵之处在于它人性化且独一无二的灵魂。


SJ: 你现在会自己制作娃娃,那么从收藏者到制作者,在制作上有什么影响呢?


NING: 从收藏者的一些反馈,他们喜欢我所制作的娃娃的原因主要是娃娃独特。我大量收藏和研究娃娃,因此在制作时都会同步思考其皮囊和灵魂,连盒子、证书的整体性等都会顾及到,标准及要求必须超出期待。


NING: 服装只是形成娃娃灵魂的其中一部分,美衣是娃娃个性的一个包装。刚推出的52个pocket doll (搪胶娃娃)就被收藏者一扫而空,她们身上的是过去一年我在世界各地搜罗的娃娃衣服,有些是出自著名娃衣设计师的手笔。我身为一名全职娃娃手作人,从选择身体的类型到配饰,会确保品味及生活模式与我个人匹配,及后再由收藏者自由发挥。

Ning Lau制作的mini brooch娃娃胸针服饰同样是大牌服饰。

Ning Lau制作的娃娃最不缺的就是时尚度,是杂志中棚拍的模特无误!人手上色绘制表情以及身体形态的制作都非常人性化、完整度高而且成熟。手造娃娃的独特性以及“手制艺术” handmade和一些品牌的历史和形象相配,所以越来越多时尚品牌与她联名合作。

今年与法国品牌The Kooples合作的女明星娃娃系列。

在2015年和 JOYCE有联名圣诞展览系列,参照国际时装品牌的设计,并为Alexander McQueen, Comme des garçons, Chanel, Yohji Yamamoto, Maison Martin Margiela等10个品牌做了布娃娃。


Ning Lau 从收藏家转换为制作者,是一种自我实现心理,也就是人本心理学家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心理需求中最高層次的心理需求。收藏的“灵魂”是我们通过深究一件事情和学科并自学成为专家。Ning生活中的各种精彩灵感,除了娃娃、时尚服装,还有跑步、旅游等一切满载于她的网页。近年她喜欢并合作过的韩国娃娃艺术家Doma Doll也在这篇推送里!
无法言喻的压抑心理,可能只有娃娃们听得懂。


Doma Doll :只有看见灵魂才看得见活着的自我

上文NING提到的韩国娃娃艺术家Lee Jak Ga(下称Lee),在网络上几乎没有她的Doma Doll介绍,但我在Ins上关注她了好久,Lee擅长在生活上不起眼的小物件上“作法”。她灌注娃娃的灵魂到物件中,让日常用品变得出其不意地萌。



SINCEWEDRUNK ask Lee Jak Ga


SJ: 你觉得你的娃娃是有生命的吗?

Lee: 我认为万物都有情感,感觉每样东西都在跟我对话。无论是冰冷的杯子,还是在地上的石头都可以有情感交流。我把自我沟通的想象变为视觉,喜欢在娃娃上画画,制作特殊的形状,比如胳膊、腿、杯子和玩具等元素相互交错,为物件塑造灵魂就是自我沟通。

我有收藏杯子的习惯,看到漂亮的杯子会想象到是仙女们穿着漂亮的裙子跳舞。

SJ:你的娃娃每一只都有名字吗?

LEE:我通常用韩国花朵的名字命名其他的娃娃,但其他大部分的都没有统一的命名套路。

例如刚才说到的娃娃嵌入体,她叫“kkotmu”像射手座一样。一半是人,一半是马,她也是我的第一个娃娃。
“Hajju Cup”的灵感来自我儿子的名字“Hajun”。


SJ:为什么这些娃娃嵌入了一些物体中呢?

Lee:我喜欢有两种以上形态的东西。就像从小我就喜欢变成机器人那类的玩具,而不是单纯的一辆汽车。各种形状的娃娃不仅仅是一个玩偶,比如说如果一只杯子上有了一张脸,一只手和一只脚,是不是更有生命力呢?我未来也计划通过组合各种物体和娃娃来创作。
SJ: 你创作娃娃的意义是什么,是一种职业吗?

Lee: 我的娃(儿子),对我来说是一个人生的危机,也是一刹那的机会。要不是看到这些可爱的灵魂,我的人生是悬空的。

作为一个8岁儿子的母亲,也是一个艺术家。婚前的我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但在婚后产假、生育和育儿的5年空虚期,得了抑郁症。现在回想起来极度艰难,也许自卑和悲观部分来自于没有生产力。


Lee: 为了摆脱抑郁,我当时强烈意识到需要投入继续做的喜欢的事情上才能从深坑里走出来,所以又做起娃娃来。目前我必须是保持高度热情的喜好,所做的创作目的是为了令人生更饱满。这跟当年以前在婚前为公众而创作完全不一样。工作不只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我的幻想世界。



SJ:人生悬空是怎样一种感觉呢?

Lee:当我沮丧的时候就像被挖空一样,围绕着我的空气是静止的。不太确定是不是所有人有如此的感觉。这能说当我面对这个时候,我会试着消失一会儿,然后会跟自己对话,进入冥想的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我就是利用这些沟通和情绪创造幸福感,并通过娃娃输出情感。

SJ: 许多女孩在结婚之后可能会因为专注点的转移,失去甚至是放弃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你如何去平衡这个实际问题?

Lee: 我作为热爱工作的职业女性必然有所牺牲,但是对我来说创作灵感,不会因为身为家庭主妇而失去。我觉得其实并不需要去刻意寻找。只要你想象跟任何生活中事物的奇妙互动。然后最重要的是坚持创作。

SJ: 我们的读者都是很有个性和创作力的女生,你对她们有什么建议呢?

Lee: 虽然很陈词滥调,但我想说的是Never Give Up。如果你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打开你的速写本并画画。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站在自己画展上的画前,并感到自豪。


不给娃娃起名字,却为他们塑造灵魂。

殷悦_肉嘟子 :把小情绪灌注作品里孕育生命与灵魂 她手工制造的纤维艺术创作品都是有温度的灵魂。自由独立手作十年,在创作之路上勤恳自律且永不停息。我去了她家,除了她个人的作品外,她和老公收藏的娃娃能堆出一个博物馆!这名特别的女孩是肉嘟子。

SINCEWEDRUNK ask 肉嘟子


SJ:你不害怕收藏的这些造型奇特的娃娃会招惹灵魂吗?


肉:我不会怕啊!因为他们是我的娃娃,我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听我的话。


SJ:你的作品都很有灵气,你是施了什么魔法吗?


肉:哈哈!魔法很简单!我的小动物和蘑菇的灵魂来自于我创作的故事,他们蹦跳,嘻嘻哈哈的聊天,组成一幕幕的画面。可能并没有从头到尾很完整,但是这些小片段就是我灌注进去的一点一滴的小情绪。


肉:其中表达着情绪的作品例如有蘑菇escape,每一个小胖腿都有他自己的性格,内敛的、兴奋的……


肉:我不会只往写实方向创作,这次想要加强表现故事的能力。我边制作边跟自己和作品沟通,当中蕴含了潜意识的梦与幻叠层。作品中的表现力不是一下子爆发的,我会观察蘑菇,小胖腿和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


SJ:可以给我们说一个关于小蘑菇的故事吗?

肉:这是一个关于浓香笨菇的故事,有个小蘑菇,叫浓香小笨菇,顾名思义它笨笨的却有着很浓郁的香味,它一直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太聪明,什么都做不好。但大家却都挺喜欢它。其实只要存在也许就可以使别人开心,要相信每个人都会被需要,也许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正默默带给别人开心和快乐呢。


SJ:为什么人形不是你的创作母体?


肉:目前对动植物比对人更有兴趣,喜欢自然向往自然,所以创作主题现阶段还是以动植物为主,之后也会去尝试完全人形也说不定的。

SJ:你收藏的“娃娃”和作品有名字吗?怎么老是叫他们“小朋友”、“小胖腿”呢?

肉:哎哟~我不能为我的作品轻易起名字啦!而制作时间跟展览的时间太紧凑,都还没来得及跟我的孩子们亲吻,他们就要急着离开了。要是起了名字,会建立更深层的的关系,它在我的心里的份量感,会重得我无法承受!还怎么舍得把他们给别人呢?心会很疼的!!!



这是我小时候的玩偶,但是没有给它起名字。

肉:我只有一个娃娃有名字,他是老公的妈妈在俄罗斯买我的,喜欢他丑萌!掀开蘑菇帽子的时候我会配音:”把呼~把呼~“ 是挺蠢的!所以就直接叫他“把呼”了。嘻嘻嘻嘻!


SJ:从你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渗透出具亲和力的森林系作风。怎么可以假装活在森林里吗?
肉:大自然、小动物是我的灵感来源,而毛毡是最适合表现毛茸茸的动物质感的手作材料,也是很原始的纤维材料。


肉:我旅行时会专门去一些山林子,在林子里找蘑菇,探访童话小木屋。我也爱收集复古的小东西。


肉:旅游时找灵感、放松(空)、囤物料是我最大的爱好。

除了娃娃,我也收藏卡片、印章,还用在展览里。


SJ: 针毡这门艺术在10年前在国内并不流行,你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呢?

肉:创作带来的满足感大过一切。因为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让我那么无止境,真的是无!止!境!的沉迷到不可自拔。扎手之痛?真的没什么!

肉:从设计毛毡塑像的草图、选材、混羊毛颜色、从打底到深入抠细节的数万针、加零件和给毛毡小朋友做衣服,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


而且来观展的人都说,从我的作品中都看得出我的灵魂,甚至有关注我多年的粉丝见到我就哭了,证明我灌注的情绪,没有一滴遗漏的,渗透到作品里面。在做日本那场个人展览前三个月的作品准备时期,虽然每天都在苟活着的状态,但也很值得!

虽然10年坚持创作出极致毛毡艺术的肉嘟子一直在自黑,拼命强调:“我一直只想当一个平庸的人!!!” 可惜偏偏她啊,就是一名萌动有爱的造魂者。看到那些精致逼真质感完美的作品,难以想象背后的造魂者千疮百孔的巧手和夜以继日伏案工作的小身躯,一点也不平庸!

肉嘟子的幸福感来自万物,有拥抱自然的渴望。这种没有被世俗污染的那种清新在现实的社会里珍贵无比。她追求用心为自己塑造一种反璞归真的心态与生活模式,可能连肉嘟子也不自觉,她的创作灵魂就是她生活的理想型。


娃娃、人偶、玩偶等其实都不能够作为Ning Lau、肉嘟子和Lee Jak Ga他们艺术品的代名词。艺术品里的灵魂才是艺术家作为造魂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回归到作为收藏者的我们,娃娃的意义又是什么?


古董娃娃令人觉得可怕的原因,是岁月和造魂者赋予了她故事,这些故事转化为神秘力量,而娃娃是一件媒介。

Antique Doll

为娃娃装扮是成长的过程 我们经常说到You are what you wear,连娃娃穿着也一样代表着拥有者的生活及审美。所以几乎所有的娃娃配套都是一个梦幻衣橱。



在19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发达地区,拥有她们的孩子们都是贵族出身,时尚是有钱人的专利。而她们的生活角色非常的单一。但是20世纪流行文化的发展,女性的生活多姿多彩起来。一个小孩子的衣橱,根本不符合现实社会中女性形象。

左图为1920年代的缝纫娃娃,右图是40年代,很明显的from a girl to be a woman的演变。

Bild Lili

FROM A GIRL To A WOMAN 一直以来,娃娃是小孩的玩具,因此他们的形象都以小孩子的方式呈现。但是50年代的Bild Lili不一样!这是一个代表女性的人偶,时髦的、有个性的、独立的。


德国玩具公司的Weissbrodt把Reinhard Beuthin为德国汉堡的小报《时尚报》创作的卡通人物Bild Lilli 做成娃娃。


有了故事背景,使她变得立体。

她的身份是一名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从50年代的性感主妇look到60年代的上班女郎间切换,过着如当年女性一样生活,她就是芭比的原型。

从始于颜值的一见钟情,到为玩偶设计造型,不知不觉的把我们理想生活状态和形象投射,把心情灌注在她们身上,最终塑造了娃娃的灵魂。上面我们介绍的娃娃只冰山一角,还有SD、Jenny娃娃、Dolfie等等太多了,她们满足我们想拥有的幸福感和人生渴望。


不光是艺术家们,只要喜欢美的每一个人,都拥有造魂的能力。不信?你看看镜子,那个灵魂就是你亲手塑造的啊!

◇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SINCE WE DRUNK
(当你沉醉于生活,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
这个公众号是由三个不同类型的女孩共同创立
喜欢时尚、美容,还老是瞎bb些两性话题

LET‘S GET DRUNK IN FASHION, MAKE UP, LOVE AND LIFE

编辑于 2019-05-10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