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神童们的诗

神童们的诗

文:陈可抒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小孩,有小孩的地方就有神奇的小孩,就是所谓神童。就算没有特别的神童,也总是有好事者,愿意造一些神童出来,使其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使其成为故事,成为神话,成为妈妈咪呀,成为super star。

本人无意封神,所以也不能忍受好事者胡乱封神。特在此剖析案例几个,看几首神童的诗,哪些是真神,哪些是假神。



1 很多诗,就是段子


《风在算钱》

王子乔(时年6岁)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算钱。


口语诗,尤其是短诗,要想出彩,一个捷径就是抖机灵、制造反差,所以不免会有段子化的趋势。


这首诗也未能脱俗:全诗成熟的、让人大吃一惊的语感,其实来自于叶圣陶先生所译的Christina Rossetti (1830-1894)的Who Has Seen the Wind: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所以这是一首抖机灵的诗,六岁的小孩,给蒙娜丽莎画了两撇好看的小胡子。


但仍然值得一提的是:在诗的手写稿上,最后一句的「算」字,写得又努力又笨拙,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就像小孩想要努力搞懂、却其实搞不懂——这个充满算计的世界。此处是一个有趣的点:



2 很多诗话,就是段子


《登楼》

杨亿(据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下人。


都说现在是个段子化的时代,但实际上,段子文化由来已久。


翻一翻各种诗话 ,从崔护用「人面桃花相映红」就能把死去的姑娘唤醒,到乾隆乐于用「一片一片又一片」来证明自己不学无术,都 是段子 。而且,关于神童的神段子自然也不少:


杨文公数岁不能言,一日家人抱登楼,忽触其首,便能语。家人曰:「既能言,可为诗乎?」曰:「可。」遂吟《登楼詩》云云。

——《诗话总龟》


一个不会说话的智力低下小朋友(注意原文说的是「不能言」,不是「不愿言」),突然被家人碰了碰头,不知摸到了什么开关,就立刻能说话,而且还能吟诗,而且还能有立等可取的高效率,简直是牛得不能再牛的黑科技。


(家人也是淡定得奇怪,小朋宇忽然开口能言,不仅不惊奇、不欣喜,反而还让他作诗来游戏,这摆拍的镜头简直太假)


不过,必须要感谢造事者的智商之低!我们才能够很轻易地判断出——此事为假,此诗也是假托。本来,以杨亿的学究气,也决写不出如此李白风格的作品,现在倒不必费口舌来解释了。


《新月》

建文帝(据称)


谁将玉指甲,抓破碧天痕。

影落江湖上,蛟龙不敢吞。


建文帝朱允炆,以太孙的身份继承皇位,又被叔叔朱棣造反成功,最后流落不知何方。这种离奇的深宫秘史,自然也少不了段子手的编排:


郑晓逊国记云:帝幼敏颖能诗,太祖命赋新月,应声云:「谁将玉指甲,抓破碧天痕。影落江湖上,蛟龙不敢吞。」太祖凄然久之,曰:「必免于难。」

——《元诗纪事》


国人对预言有特殊的偏好,这首诗又恰好每一句都完美符合——其一,「玉指甲」,应在同是皇族的朱棣身上;其二,「碧天痕」,暗指受到侵犯、王位不保;其三,「影落江湖」,是指皇帝的流落;其四,「不敢吞」,预言皇帝一直流亡,不曾被捉回去。


四句诗,正好应合四个重点,十分贴切,难怪这个说法被流传一时。太祖朱元璋的「凄然久之」,又为此谶诗蒙上了一层无力而神秘的色彩。


但是,经考证,这首诗却是元末明初的杨维桢所做,被段子手拿来利用了而已。今天归在朱允炆名下的几首诗,都是野史流传,大概全是好事者附会之作。


这些事倒很容易解释: 名声是段子最好的外衣。


3 真正出色,天才之作


《咏鹅》


骆宾王(时年七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前面的例子,或者诗是段子,或者事是段子,出彩的点并不在诗歌本身上。那么,这首《咏鹅》,则真正是体现了诗的出色。


其优秀的原因在于: 这幅鲜活的构图,完全是骆宾王的原创,没有任何借鉴,而且写得最好。


首先,在七岁的骆宾王之前,所有人都只习惯性地写鹅毛、鹅黄,从未有人能敏锐地关注到鹅掌,即使它有着鲜亮活泼的红色。(之后的白居易倒是有一句「雪颈霜毛红网掌」,也是不够干净,不如骆宾王)


其次,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如此秀丽清晰的描写,也几乎是 前无古人、秒杀同辈 了。萧衍写的是「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谢朓写的是「绿水缬清波,青山绣芳质」,孟郊写的是「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这几句算是比较类似的,尚且如此,其它的自不必说。


这样一首真正让人感慨不已的诗,恐怕才担的起“神童之作”的评价。


4 当我们谈论神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秘密》


万奕含(时年九岁)


妈妈说我是捡来的

我笑了笑

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

——怕妈妈伤心

我知道

爸爸姓万

哥哥姓万

我也姓万

只有妈妈姓姜

谁是捡来的

不说你也明白

嘘!我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


这首诗写于万奕含的三年级下学期,到了四年级,开了自然课,她就明白了人的出生过程,就不再这么想了。 等她的想法和成人一样的时候,成人们就不再关注她了。


所以,关注这首诗的人,关注的是孩童天真的机智 ,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返回到孩童的世界里去转一圈。


所以,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这首诗的语感还比较拙,不免啰嗦而浅露,如果把全诗删减成六句,会更好。



《白莲》

王禹偁(时年五岁)


昨夜三更后,嫦娥坠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这首诗写于一次太守的临时召见,五岁的王禹偁面对太守赏赐的白莲,不仅将之比喻成嫦娥的玉簪,而且还继续写「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写白莲出水的美妙与珍贵。


冯夷就是河神,连河神都献宝与太守,此中阿谀之意真是又贴切又舒服,非常符合古代官场上恭下倨那一套,难怪太守被捧得十分高兴。


所以,赞叹这首诗的人,赞叹的是孩童早熟的机智


于是,在我坚持不懈地总结下, 读者们的口味也不免成为套路:诗歌段子,喜欢的是童真,诗话段子,喜欢的是早熟


5 写诗的神童,遍布全球


《在家孤独时》


佚名(九岁)


我蹦,我走,

我跑,我读。


我看电视,

我写东西。


我玩电脑游戏,

我跟妈妈闲聊。


当我实在无事可做,

就坐那儿盯着我的书架。


写诗,大概是最容易的艺术形式了,几十个字而已,稍微找到一两个趣味点,就可以写出受欢迎的作品来。


所以,全世界的小孩都在写诗,而且还颇有不错的,比如,这个九岁的美国小孩。


这首诗,前半段躁动不停,后半段突然沉静,孤独激发出的对抗情绪最终仍然败给了孤独,这些情绪的捕捉也是十分使人惊叹,尤其原文更是如此。



不过,不能因为他是孩童所写,就一味抬高,必须看到,在技法上,它仍然是传统套路,像是杜甫「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或者白居易「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 真正的诗,主要看气质


《咏梧桐》

薛涛(时年八九岁)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确切的说,这首诗薛涛只写了一半——某年,薛涛的父亲薛郧心血来潮,吟出「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两句,八九岁的薛涛便应声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这两句对得工整而又贴切,薛郧欣然之余,又「愀然久之」——毕竟, 诗中透露出迎来送往的形象,似乎是薛涛内心真实的浮现,对于讲究贞洁的古代女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形象。


果然,最后薛涛成为乐妓,虽然一生风流潇洒,做了一名「管领春风」的女校书,但还是不免被相当一部分人们所诟病。


《杨树》

顾城(时年八岁)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

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看到树,薛涛想到的是迎来送往,顾城看到的是臂膀和眼睛。


杨树的树疤,像一只只眼睛,大多都是树枝折断形成的,像这样:



所以这是一个十分精妙的比喻,考虑到作者的年纪,当然是十一分地了不起。但顾城的父亲顾工却也「愀然久之」、又欣慰又担心—— 比喻虽好,全诗却过于严峻,颇有冷静复仇的心思在其中 。(所以,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就是如此: 真正的诗歌所展现和消耗的,不是机智,是生命状态。


7 真正的感情,就是诗


《第一祈祷词》

唐不遇


世界上有无数的祷词,都不如

我四岁女儿的祷词,

那么无私,善良,

她跪下,对那在烟雾缭绕中

微闭着双眼的观世音说:

菩萨,祝你身体健康。

2013.1.29


唐不遇的女儿虽然没有亲自写这首诗,但她展示了最大的纯真——小孩跪拜菩萨,不为了求财求运,却反过来祝愿菩萨一切健康平安。我相信,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加纯粹的善良了,在此刻,她是最好的诗。


万物生长自有规律:该萌发时就要萌发,该成熟时就要成熟。不必为少年们的萌发而格外欣喜,更不能为少年们的早熟而过分骄傲。


少年们写写诗,本是正常之事,不必炒作到未来。写出一两个好句子,也是正常之事,不必预言到以后。前车之鉴,不胜枚举:作为神童,骆宾王最后的成就也只是位列初唐四杰,做为天才,顾城也未能实现终极诗歌梦想。


倒不是鼓吹什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只是人各有命,每人都有他的定数,管他扬名还是湮没,管他是神童还是脑瘫,诗歌本身才是硬道理。


托一个好友的福,我看到了她的班上很多少年的诗,自然没那么成熟和圆滑,也不免会带上些生硬和涩味,但里面萌发的感情却摇曳多姿,往往让人惊叹不已,读一首诗就像又交了一次真心的朋友。


相比于那些充满套路的诗集,这些真正的感情,才是触动心灵的微风。



默默推此篇,捧出碧波心。

​订阅号:kenengdeshuqing

编辑于 2016-06-01 22:20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