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文章汇集 9.2 从遗传学看中国人
从遗传学看中国血统很丰富
《黎族三个支系DYS390、DYS393、DYS395基因座的遗传学研究》
:…… 黎族是海南岛特有且古老的少数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根据方言、文化特征、生活习惯以及人种学上的差异,有些学者将黎族分为本地黎、杞黎、亻孝黎、加茂和美孚黎五个支系,这些群体在远古的不同时期迁徙到海南岛,他们的起源及其相关系,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6,7]。由于黎族的历史悠久、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与大陆隔离时间久远,尤其是他们与东南亚群体的千丝千丝万屡的联系,使黎族的起源一直受到人类学家的关注。为探讨黎族不同支系的父系遗传结构及他们之间的遗传关系,并为黎族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提供分子人类学证据,本研究对黎族的本地黎、杞黎和亻孝黎人群DYS390、DYS393和DYS395基因座的多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DYS390基因座在三个黎族支系群体共观察到5种等位基因,在三个支系中,DYS390*212,DYS390*216,DYS390*220的频率占99%以上,且最高频率均是DYS390*216,经Fisher检验两两比较显示,三个黎族支系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人群比较显示,
黎族三个支系最常见的等位基因DYS390*216与邻国东南亚的越南、马来西亚以及大洋州的新几内亚人群是一致的
[8],而中国的汉族、日本、美洲印地安均以DYS390*212最多见[9]。两两比较显示,黎族与上述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黎族三个支系群体的单倍型序号(略)
在DYS393基因座,黎族三个支系在最高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也表现出与其他群体的显著性差异。
本地黎、杞黎均以DYS393*128频率最高,分别达0.738和0.844,与中国壮族一致[10]。但亻孝黎群体的最常见等位基因是DYS393*124,与非洲黑人、西德、荷兰、日本以及美洲印第安人一致
,而中国汉族是DYS393*12[11,12]。
在DYS395基因座,本地黎、杞黎同样有最常见的等位基因DYS395*123,频率分别为0.738, 0.857,最高频率等位基因分布与非洲黑人、马来西亚、美洲印第安人相同
。但亻孝黎群体的最常见等位基因是DYS395*119,与中国汉族相同[8]。两两比较显示,黎族群体在该基因座与马来西亚群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上述其他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段然慧、刘伟强、周慧、朱泓《克里雅河下游封闭人群DYS19 和DYS390 多态性研究》
:DYS19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分布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较强的人群特异性。同属中亚地区的克里雅河下游的封闭人群、我国的维吾尔族、境外的维吾尔和哈萨克都以DYS19 *16 为主,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10 、0.500 、0.465 和0.840 ;而我国哈萨克族比较特殊, 以DYS19*17 为主, 其等位基因频率为0.667 , 而且只有三个等位基因型, 这可能与哈萨克族例数较少有关。克里雅河下游的封闭人群占第二高的基因型为DYS19 *14 , 频率达到0.353 。欧洲白人以DYS19*14 为主, 频率高达0.499[ 10] ;非洲黑人、亚洲的东南部和东北部以及印度都以DYS19 *15 频率最高。
锦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辽宁锦州121001)
温有锋、叶丽平、席焕久、苏玉虹、任甫《人线粒体DNA与Y染色体DNA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节选)
:人mtDNA为母系遗传,Y-DNA为父系遗传,且mtDNA分子和Y染色体特异区在减数分裂时均不发生重组,这就积累较多的突变,记录了人类的进化史,因此mtDNA和Y.DNA的多态性,是探索人类起源、进化和迁移规律有价值的工具。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mtDNA的D环区、V区和Y染色体DNA的双等位基因、多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0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47(2004)03—0239—04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基因组以一定的速率积累了各种突变信息,比较相应DNA区段的多态性,可为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和迁移规律提供可靠的遗传学依据。DNA多态性研究包括对细胞核DNA和线粒体DNA(mtDNA)的研究。细胞核DNA又包括常染色体DNA和性染色体DNA,其中男性Y染色体的DNA称为Y.DNA。受精作用发生时,母亲和父亲各提供一半的DNA分子形成合子。精子不提供mtDNA,因此mtDNA是母系遗传的;精子单独提供一条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为父系遗传。Y染色体特异区和线粒体的DNA分子在减数
分裂时均不发生重组,这就积累了较多的突变,记录了人类进化的历史。因此,mtDNA和Y.DNA的多态性是从母系和父系角度探索人类起源、进化和迁移规律有价值的工具。
线粒体DNA V区
Horai等 通过对日本、韩国、中国等五个东亚人群mtDNA多态性的研究,认为mtDNAV区9bp缺失是亚洲及发源于亚洲的人种特征,在亚洲人祖先的谱系中出现过一次缺失事件,并推断日本人在Yayoi时期起源于亚洲大陆。据报道,除在亚洲人群中mtDNAV区有9bp缺失外,在非洲人群中也有9bp缺失,主要分布在中非洲的俾格米人、马维拉人和南非班图语系人 。也有学者对9bp缺失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tDNA9bp缺失在亚洲有很高的多样性,并且经中国台湾岛的瓶颈效应传到东南亚及大洋洲,在波利尼西亚9bp缺失频率达最高一J。还有学者 对mtDNA V区RLFP进行了分析,发现中亚人群以A、B、c、D 4种单倍型为主,东南亚人群只有B单倍型,太平洋诸岛人群有B、D单倍型,西伯利亚人群具有除B单倍型外的其他3种单倍型,美洲本土人群中4种单倍型普遍存在,并且是美洲本土人的基本单倍型,而在非洲未发现4种单倍型的任何一种。这种分布情况支持美洲
本土人起源亚洲的说法。
Y—DNA的多态性
Y染色体由长臂(Y )和微小的短臂(Y )两部分组成,其大小约为50Mb,其中的30 Mb为拟常染色质部分,20 Mb为Y一特异区。Y.特异区携带性别决定因子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Y),在减数分裂时不与x染色体重组,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呈稳定的父系遗传。这样每条Y染色体特异区的DNA序列就能保存有发生在祖先的突变记录,这些突变是形成Y一特异区DNA多态性的根源。研究群体中Y一特异区DNA的多态性可以追溯过去发生的男性迁移,重构父系进化史。
目前,应用PCR技术可以鉴定250多个位于人类Y染色体特异区的多态性位点u¨。这些位点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低突变率的双等位基因和突变率较高的多等位基因,而多等位基因又可分为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
双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双等位基因的突变率非常低,很少发生再次突变,只存在两个等位基因,所以称为双等位基因(Bi—allelic markers)。其突变主要包括:碱基替换、Alu插入/缺失和LINE插入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Y染色体Alu多态,即DYS287基因座。
DYS287基因座位于染色体Yql 1,是一段长约300bp的串联重复因子,属Alu系统,称“Y Alu多态”(Y Alu polymorphie)因子,简称YAP。有Alu插入的个体PCR 扩增产物为455bp的片段,记作YAP+,无Alu插入的个体PCR扩增产物为150bp,记作YAP一。
Hammer等人 研究结果显示:撒哈拉非洲YAP基因频率最高,其次是北部非洲、欧洲、大洋洲、亚洲。亚洲的YAP基因频率最低,仅在日本群体中发现了YAP因子,YAP在亚洲呈不规律分布。
非洲和非洲之外人群之间YAP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显示出最大的遗传距离,说明YAP并非固有,很可能是近期独特的一次性插入造成的稳定多态因子,仅有数百年历史。Hammer等 通过对日本人群中YAP因子分布和基因频率的研究认为,现代的日本人是由l0000年前迁入日本岛的Jomom人群(携带YAP 因子)与2300年前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迁入的Ya),oi人群(携带YAP一因子)融合而成。Ke等 对160个亚洲人群Y.DNA三个双等位基因位点(YAP、M89、M130)的研究发现,所有的个体均带有三种突变中的一种,而这三种突变大约在35000
~ 89000年前起源于非洲,从而支持“非洲起源”假说。钱亚屏等对云南省五个少数民族DYS287位点多态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汉族、傣族、拉祜族、佤族群体中未发现YAP ,而藏族群体YAP 率为36.7%。此调查报告的云南中甸藏族YAP 频率比Hammer等 报告的拉萨藏族YAP 频率(47%)略低,说明处于藏区边缘的藏族群体中的YAP 频率可能由于与外族交流而降低了。而为什么在藏族群体中发现YAP 因子,需要进一步研究。
多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小卫星DNA是由15—75个核苷酸作为一个重复单位经过重复串联形成的。到目前为止在人类Y染色体上共发现两个小卫星位点MYS1和MYS2。MYS1位点多态性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有很大差异,在巴斯克人中多态性最低,而在大洋洲人群中最高。MYS2有两种等位基因,即MYS2 4和MYS2 3。MYS2 4是常见的等位基因,MYS2 3只在非洲和亚洲人群中检测到,并且在中国南方人群中该等位基因的频率很高,所以该位点是研究中国人群的信息度很高的位点 。
微卫星DNA是由2~6个核苷酸作为一个重复单位的串联重复序列,又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信息量大、突变率高、普遍存在人类基因组中,它们在遗传制图、法医学和进化研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年来,Y染色体徽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为止,至少已发现19个Y染色体的微卫星位点,这些位点有DYSI9、DYS389 I、DYS389 1I、DYS390、DYS391、DYS388、DY8425、DYS439、DYF371、YCA I、YCA 1等,其中DYS390和DYS19基因座是追溯人类进化的父系祖先最有价值的位点。
(1)DYS390 多态性位点由Murva)r发现,是位于人Y染色体近端部Y一特异区的一个以四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的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多态性位点。Deka等 的研究表明,越南、马来西亚和大洋洲的新几内亚人群DYS390最高频率的等位基因是DYS39024,其频率分别是0.38、0.35、0.70。
据Dehqnr2 报道,中国汉族、日本、美洲印地安人群及阿拉伯和巴西白人群体均以DYS39 27最多见。
Vandenberg等对澳大利亚土著人DYS390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土著人DYS390序列具有高度的多态性,以DYS390 19频率最高,并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群中首次发现了DYS390 20【DYS390 20仅在Papuans(巴布亚)和Samoans(萨摩亚,是波利尼西亚人,萨摩亚约位于夏威夷与新西兰的中间、美属萨摩亚的西方,为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中心)人群中出现】。侯一平等在成都调查的82个汉族人中共观察到5种DYS390的等位基因,而蔡善荣等在调查隔离群体的140个个体时观察到7种DYS390的等位基因。但这两个群体的基因型均以DYS39023为主,提示可能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理差异大造成的。
(2)DYS19 由Arnemann发现,其基因座位于Y染色体短臂,是以(GATA) 为重复单位的微卫星DNA?研究表明 ,在世界范围内,DYS19因座的多态性分布表现出较强的人群特异性。美洲印地安人以A型等位基因为主,欧洲人以B型等位基因占优势,亚洲和非洲人以C型等位基因为主,在中国人群中主要的等位基因是C型。即使同一区域的不同人群,主要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也是不同的。
越处于大陆边缘和地理位置相对隔绝地区生活的民族较那些处于大陆中央的民族更易保持其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唐双柏等 的研究发现广州汉族人群DYSI9等位基因分布与波黑白人、日本人、摩洛哥人及东北汉族人群问存在明显的差异,提示DYSI9多态性是群体研究方面的重要工具。
世界各族群常染色体关系图
:世界各族群常染色体关系图,有1~15的常染色体成分编号,编号外对应颜色的名称是这种常染色体成分占整个常染色体基因比例高的族群,数字距离越近代表亲缘关系越近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用遗传学数据重构人类进化谱系》
:……丹人虽然发现于北亚地区,但是在亚洲大陆上的现代人群中没有发现任何丹人的遗传成分。反而,在大洋洲的新几内亚土著人群中发现了大约6%的遗传比例[8]。很有可能新几内亚土著的祖先在迁徙途经中南半岛时接触到了丹人群体,发生了基因交流。所以可以确定,丹人的地理分布很广泛,至少从北亚到东南亚都存在,而且人口不少,有机会把可观的遗传基因流传到新几内亚现代人中。丹人生活的时期,与“东亚早期智人”的生活时期大致重合,可以推断所谓“东亚早期智人”与“丹人”就是同一个物种。……
……与现代人各个种族对应关系最好的遗传材料是Y染色体的谱系。根据Y染色体的谱系分析,最古老的类型是A群,集中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北部,也零星分布于中非。相关的人种是非洲南部的布须曼人(旧称开普人种或侯腾图人种,体质特征与蒙古人种接近),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撒哈拉人(奴比人种)也与之有关。A群下面的有些亚型只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些群体中。最近的研究指出,A群可以追溯到非洲中部偏东北地区,非洲南部布须曼人的A群也是从北方而来。布须曼人的科依桑语系的语音是世界语言中最为特别的,有着复杂的搭嘴音。包括尼罗-撒哈拉人在内的布须曼人种的肤色呈橙红色,而不是常见的非洲人的黝黑色。考古学和遗传学研究都发现,非洲的黑人只是最近一千年来从非洲西部扩张到非洲东部和南部,此前非洲大部分区域的居民都是橙色人种。在黑色人种和橙色人种的接触中,Y染色体A群也流入了非洲中南部的黑人中。
年龄其次的Y染色体类群是B群,大致对应中非、刚果等地热带雨林中的俾格米小矮人。非洲东部坦桑尼亚的哈扎比人Y染色体也多为B群,他们的身高也同样偏矮。俾格米人种非常适应在热带雨林中生活,有些村落完全建造于雨林的树冠上。他们的肤色也偏橙色,不同于西非尼格罗人的黑色,所以也算是一种橙色人种。矮小的俾格米人与高大的尼格罗人在毛发上特征差异也很明显。成年俾格米男人有着浓密的胡须,而尼格罗人的胡须一般很稀疏。
两个橙色人种与其他人群的分化都在7万年以上。其他分支都是7万年之内走出非洲的人群的后代。其中D和E最早是黑人的类群,他们可能是六七万年前在埃塞俄比亚与也门所在的红海口处分离。携带E群的人群回到非洲,一路向西,成为非洲西部的尼格罗大黑人;而携带D群的人群辗转向东迁徙,成为东南亚的尼格利陀小黑人。两种黑人的分布区域相距如此遥远,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格局。而在身高上也达到两个极端。尼格罗人非常高大,非洲西部有些种群的成年男子往往超过180厘米,而尼格利陀人成年人一般不会超过150厘米,甚至更为矮小。尼格利陀人现在仅存于缅甸以南的安达曼群岛、泰国和马来西亚边境山区、菲律宾中北部山区。但是其对应的Y染色体D群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日本列岛和中南半岛。所以这些区域很可能是尼格利陀人的历史分布区,不过后来在黄色或棕色人种的影响下发生了人群体质变化。很有意思的是,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中没有发现D群Y染色体,而有着来自新几内亚的棕色人种的C群和K群。这可能是棕色人种后期的扩张影响。而日本列岛最早的居民绳文人有着D群染色体,身材也在150厘米以下,应该属于尼格利陀人种,但是面貌特征却是典型的澳大利亚棕色人种。所以,在迁徙路线的末端,人种之间交流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携带着Y染色体C群和F群的人群跨过红海以后,继续向北进发,F来到了两河流域,而C来到印度河流域。在这两个区域中,两个人群演化成了不同的人种。C人群形成了棕色人种,在五六万年前扩散到东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也被称为澳大利亚人种。而F人群则是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祖先。……
王传超、李辉《从Y染色体解析东亚人群历史》
:…… 最具神秘色彩的是Y染色体单倍群D的迁徙历史,迄今为止我们仍对此知之甚少。单倍群D是从非洲的DE-M1(YAP插入)单倍群衍生出来的,很可能与矮黑体质的尼格利陀人相关联。单倍群E是D的兄弟支系,E随着高黑人西迁非洲,D则可能由矮黑人东迁带到东亚……单倍群D-M174在安达曼尼格利陀人、北部藏缅群体和日本的阿伊努人中高频分布,在其他东亚、东南亚和中亚群体也有低频分布(图1)[17,19,29,30]。D下分D1-M15、D2-M55和D3-P99三个主要支系,还有许多未明确定位的小支系。D1在藏族、羌语支和彝语支人群中广泛分布,在东亚其他群体中也有低频分布[31,32]。D2仅分布于日本,占日本40%以上,是上古绳文人的主要成分。D3在青藏高原东部(康区)、白马人及纳西族等群体中高频 [31]。D*多在安达曼群岛被发现[30],且已被隔离了至少2万年。其他一些被包含在D*中的小支系也多分布于西藏周边藏缅语人群、东南亚人群,阿尔泰人中也有少量来源不明的D*。这些D*的内部谱系需要详细调查分析。单倍群D高频人群的肤色大多较深,包括安达曼人、一些藏缅和孟高棉人等。阿伊努人肤色变白可能是为了吸收更多紫外线以适应高纬度地区生存。
对于单倍群D的起源,Chandrasekar等认为CT-M168在南亚分出了YAP插入和D-M174突变,因为他们在印度东北一些族群中发现有YAP插入而在安达曼群岛上检测到了M174突变 [33]。这样来看,同样带有YAP插入的E单倍群也很可能是亚洲起源,但没有证据进一步支持。如果单倍群D诞生于非洲,那非常有趣的是它是如何随着总单倍群CF的群体来到东亚的?
另一不可思议的是单倍群D是如何由东亚的西南角一路去到日本的。它可能通过东亚大陆北上,还可能是经由巽他大陆,但穿过东亚大陆似乎更近。石宏等人推论单倍群D北上扩张到中国西部的时间约在6万年前(ASD方法),要早于东亚其他主要支系的迁徙。随后,这一先头部队可能通过北向路线经由朝鲜半岛到达日本,或者通过南向路线经由台湾和琉球所形成的大陆桥到达日本,这一过程中他们可能与澳大利亚人相遇过。后来单倍群O的北上以及新石器时代汉族扩张,单倍群D的主体人群可能就被挤出了中国东部 [31]。但是无论是遗传学上还是考古学上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D2或尼格利陀人曾到过中国大陆东部。相反,从马来半岛到波利尼西亚的巽他大陆至今仍有大量的尼格利陀人。尼格利陀人或许在旧石器晚期占据了整个巽他大陆。那么,这些人群可能直接从菲律宾到台湾和琉球。唯一难以解释的是在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中从未发现过D的存在,他们的父系或许已在约1.8万年前(BATWING方法)被来自于巴布亚岛的C2和K的扩张所取代[34],当然也可能被非常晚近时期来自于东亚大陆的单倍群O所替换[35]。因为相关数据的不足,东亚的黑人遗存-单倍群D的源流还远未揭开。……
Y染色体单倍群D在东亚的分布及其意义
:……日前,石宏等[65]在西藏发现的2例DE*为这个争论又增添了疑问但由于DE*的样本数实在是太过稀少,我们还不能确定它的起源地,就像[82]认为的那样。Chandrasekar的论文[57]讨论了YAP起源于南亚的可能性。论点之一是,西孟加拉邦的拉吉班什人和奥里萨邦的保里布伊亚人中发现了与安达曼人的mtDNA拥有最亲缘关系的单倍群类型,此发现说明安达曼人的祖先曾在南亚大陆上停留过一段时间。论点之二是F-M168在南亚深度分化并仍存在大量的F*,而史前向非洲的回迁也有证据支持。这说明YAP(包括D)很有可能诞生于南亚的M168。我认为这个推测颇可采信。……单倍群D/E中可能是最古老的支系单倍群DE*仅在非洲的尼日利亚人中有发现[2]。这一发现支持现代人类起源的“走出非洲”模式。……
Mathieson、
Lazaridis、赖希团队去年的Genome-wide patterns of selection in 230ancient Eurasians一文提到,在八千年前的瑞典motala古人中,六个样本居然发现3个有370a变异,难道现代意义上的东亚人这么早就殖民去了北欧?
目前暂时没查到这些人的y-snp。
根据文中,这些明显带有东亚血统的瑞典古人,同时也携带现代北欧人的特色变异(比如浅色眼眸与浅肤色),母系是欧洲北部常见的mtU5支系,应该是一个混血族群。不过目前欧洲方面的公开报道仅提及他们当中的y有一例y-I2与一例I2a(红发白肤),其他y类型则未见报道,感觉欧洲学者有一种讳莫如深的感觉,结合现在欧洲分子人类学论坛上许多欧洲坛友对自身东亚血统极力撇清的种族主义倾向态度,因此我有理由猜测其他的y类型极有可能是y-N1c 即早期的乌拉尔语系人群。
说起欧洲人的东亚血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罗马尼亚境内与尼人严重混血的oase古人(y属于FxGHIJ,常染与现代欧亚人群比对更接近东亚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与乌斯季辛古人很接近的某已经灭绝的K2a支系,不知道为何欧洲学者未做具体的下游检测,或者是已经检测但是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情绪没有公开)。之后,第二批大举进军欧洲的东欧亚人群应该就是欧洲的Gravettian文化人群,其y主频是现在欧洲很少见的C-V20,他们带去了当时非常发达的旧石器晚期的细石器工业与西伯利亚艺术(目前C-V20在西伯利亚几乎完全缺失,而他们的近亲C1a1却出现在日本,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第三批大举进军欧洲的应该就是北亚乌拉尔人(目前检测结果显示,乌拉尔人进军欧洲也是主要分为两批),他们身上的E.E.血统则更为明显。第四批当然就是现在已经揭晓的青铜时期的印欧人,不过目前来看,印欧人身上的E.E.血统并不多。因此,现在在西北欧人群身上检测到的E.E.血统,我估计主要还是来自新石器早期的乌拉尔殖民者,其次则是印欧人带去的很少量的E.E.成分(我的现在看法,初始印欧人的E.E.应该有5%,但是在西进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当地西欧亚人群混合,到了欧洲之后其E.E.成分已经大大地稀释了)。
罗马尼亚的oase古人可追溯到37kya,比利时的C1a样本要比oase晚两三千年。不过我还是认为包括C1a,I,K2a,C1b在内的单倍群都是从43000年前左右开始第一批进入欧洲的现代人,可能在进入时间及路线上会有差别。
汉族人距今5万年就到西伯利亚平原了。
c3棕种人4万年前就到东北了。
Ust-Ishimis:
--K-M9
-----K1(orLT)-L298/P326
-----K2-M526
--------K2a-CTS11667,Z4842/M2308
------------K2a1-****,****, ****, **** Ust'-Ishim
------------K2a2-F650/M2346
-----------------K2a2a-Z12216,Z4858/M2313, Z12176, Z4952/M2339 HG03742, Indian Telugu
-----------------K2a2b(NO)-M214/Page39
--------K2b-M1221/P331/PF5911
------------MPS;etc.
顺便说一下,乌斯季伊施姆的母系也和田园洞一样是PRE-B,欧洲的OASE在系统树上也和NO更近,但比乌斯季伊施姆更早分化出来。
链接已经给出了乌斯季辛古人和K2a共享的位点。
We identified the haplogroup for each Ychromosome using the mutations described in the Y-DNA Haplogroup Tree (Y-DNAHaplogroup tree 2013 in]
http://www.
isogg.org/tree
;.
The Ust’-Ishim Y chromosome sequence clusterswith the K(xLT) haplogroup.
你如果看不懂这个,还说什么,我给的链接已经给出了其和K2a共享的位点
sahaliyan 发表于
2016-10-31 11:47
你引用的红线部分只是说乌斯季辛古人属于K2,这个我上面的帖子已经标示了,不知道你想反驳什么?
10-30-2014, 09:54 AM #24
lgmayka lgmayka
10-30-2014, 09:54 AM #24
lgmayka lgmayka
G. Magoon just announced this on a mailinglist:
---
I've just been taking a look at the chrY datafor the ancient genome describedhere:
http://www.
nature.com/nature/journ
al...ture13810.html
(data just becameavailable today). The authors of the paper classify him as K(xLT), but that isbased on an older tree. I've been looking at the results in the context of ourtree and a preliminary look suggests that this will split the SNPs we have asdefining "Hg-X" into two levels. In particular, his results suggesthe is:
CTS11667+
Z4842/M2308+
Z12216-
Z4845/M2313-
Z12176-
Z4952/M2339-
F650/M2346-
---
On YFull's haplotree, then, this man from45,000 years ago has some but not all of the SNPs associated with K-M2335,which is essentially pre-NO.
仔细看看这个,还要多说什么吗
请特别注意你这里引用的G. Magoon 所犯的错误,显然他没有搞清楚F650/M2346与现在K2a的等位关系,不过考虑到当年他不可能知道现在的Y发生树的变化情有可原,但是你一个本坛老会员兼高级会员,人云亦云再犯这样的简单错误则太不应该了。那帖子下已经明确了这个是K2a2,而乌斯季伊施姆相对其他K2和NO共享一系列SNP,可以定义K2a,脑子没坏的都能看出来。那个两年前的“古代坛友”所犯的错误,难不成就成了今天的你原版照抄变身正确的依据?
测了距今4.5万的一个西伯利亚人Ust'-Ishim人,他的ydna为k2a。是和no一家的堂兄弟。也就是说no是从西伯利亚来的。Ust'-Ishim人的男性染色体基因是NO* 或者说K2a*, 是十分接近 NO(又称K2a)刚刚从K2变异出来的年代。
K2变异出来K2a和K2b, 从K2a(NO)由分裂出N型和O型男性染色体即K2a是K的基础上发生的变异(又叫NO),K2a北上以后,再分裂成了N型和O型。 O型是东亚父系的主要类型。 从K2b最后分出了P再分出了Q和R。 Q是美洲土著的主要父系。 R是欧洲人的主要父系。
测了北京田园洞人的y dna。田圆洞人y dna为Q,距今4万年。
也就是说nop的年龄有5万年。nop距今5万年就到西伯利亚平原了。
因为美洲人是棕种人被Q征服杂交出来的,也就是说4万年前,棕种人c3就扩散到了黑龙江了。
4萬5000年前的西伯利亞Ust'-Ishim古人,竟是Pre-NO。這樣NO祖先走北線到東亞,而MPS
祖先經印度走南線到東南亞的可能性大增了。
很期待欧洲V20的BIGY和该古人比较,非常有意思,我们拭目以待,估计应该与V20是亲戚
Kostenki (K14)其实就是以前提到过的3万年前的顿河边的头骨有尼格罗特征的古尸,Y-C,Mt-U2 是早就公布的,这次关键是把常染数据也公布了。关键是这句,
All pops other than Oceanians arecloser to WHG samples or MA-1 than to K14.这说明这具古尸体不但有较、很多的原欧成分,也有一定的巴布亚成分,这显示了他的原始性。最后,作者认为,澳洲人种是在原亚欧人种之前就从出非洲人群分离出来了。
四万年前北京人DNA成功提取测序
:……
科学家惊讶地发现,四万年前,虽然田园洞人居住在中国北京房山地区,他们却跟来自比利
时的古欧洲人有遗传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田园洞人拥有欧洲血统。此外,研究人员发
现,在美洲土著的各个人群中,美洲的亚马逊人与北京田园洞人的遗传关系最近。
……
付巧妹告诉澎湃新闻,虽然田园洞人跟比利时的古欧洲人存在遗传联系,但基因组数据显示,田园洞人不是古欧洲人,而是古东亚人。……基因组数据比对显示,在美洲土著各个人群中,只有亚马逊人与田园洞人的遗传关系最近。……付巧妹解释说,田园洞人基因组数据是学术界获得的第一个中国的古人类的基因组水平的数据,非常难得。在获得该基因组数据后,研究人员将其与世界上公共数据库中包含各个地区高质量的现代人基因组数据(世界100多个群体)进行了比对,还包括与其他国家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进行比对。当与古欧洲人的各个支系比对时,只有来自比利时的古欧洲人“跳了出来”。这意味着,他们二者存在一定的遗传关系,换句话说,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古老基因。而这些古老基因在其他古欧洲人群中不存在。……付巧妹表示,这意味着,亚马逊人的美洲土著人群或繁衍自未知的古人类支系,这些支系与田园洞人相关的人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