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你的人,都有这个特点”
我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女孩不敢黏人?
有一个答案,点赞很高:
“我女朋友特别不黏人,我不给她打电话,她也不烦我,不给她发消息,也不烦,半个月不理她,也不吭一声,后来分手了,因为她不黏我,也不爱我。
然而,残酷的真相是,如果你拥有一个不吃醋、不黏人、不撒娇、不任性的女朋友,那你的女朋友肯定拥有过一个,因为他一句话,哭得像个小孩子,最后因为嫌弃她不懂事、不成熟、不独立而抛弃她的前男友。
因为一个女人喜欢你,依赖你,那是因为她爱你,你是她的小世界,她需要的时候你不在,那你以后也没必要在了。
当一个女人失去猫性的时候,也就是她要离开你的时候。”
01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女人爱你的时候,在你面前,她比谁都幼稚,要是不爱了,比你妈都成熟。”
很多男人抱怨自己的女朋友太黏人,希望有一个独立懂事的女朋友,不吃醋,不闹脾气,也不会无理取闹,不会限制你做任何事情,不管你玩什么游戏,和谁在一起,对于你的过往也不会追根问底。
这样的女孩什么都好,除了一点,不爱你。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是职场上的女强人,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下属不敢和她多说一句话,不敢多看她一眼。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强硬的女性,在男朋友面前,却变成了一只“黏人”的小猫,连瓶盖都要对方拧;明明自己有车,上下班偏偏要男友接送;生病了难过了,也会躲进男友的怀里,求安慰求温暖。
一个女孩黏你是因为在乎,如果太过成熟、独立,想必也是对你没有多少感情。
不过,爱情中的适度依赖,会让人感到舒适,过度的依赖,只会给对方造成压力。
黏人要适可而止,依赖要恰如其分,爱情要旗鼓相当。
02
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过多黏人,过度依赖的女孩,她们把亲密关系看得十分重要,往往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于此,究其根本,也是有深层原因的。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依恋”,这种感情在我们幼儿时期就会表现出来,心理学家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将“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逃避型和焦虑型。
· 安全型:很容易与他人亲近,可以保持自主独立性,尊重对方的空间,不会担心被抛弃,也不会防备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
· 逃避型:不允许自己依赖伴侣,而且经常会因为和他人的关系太过亲密,而感到深深不安。
· 焦虑型:特别想要依赖对方,迫切地想接近对方,非常担心被抛弃,渴望和对方时时刻刻在一起。
这三种类型当中,安全型的人格是最快乐也是最独立的,另外两种类型,在感情当中,与另一半相处起来会比较辛苦。
我们所谓的“过度黏人”,就属于“焦虑型”的依恋人格,从本质上说,他们的内心是过度缺乏安全感的,会经常感到孤独,无助,很少有人走入他们的内心,但是一旦获取一点点真情,就想牢牢抓住。
因而,本能使得他们想方设法靠近恋人,依赖恋人,表现为过度黏人和过度控制,其原因是:
一是缺乏自我的安全感,这可能是与童年经历的创伤有关,常常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之中,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随时都有可能被抛弃。
二是恋人不能给足安全感,如果一个女人在感情中过度依赖,很可能是因为对方的某些行为,使她感受到“他是不爱我的”或者“他不够爱我”,因而会想尽方法,或者无理取闹或者“作”,以此来证明两个人的感情。
03
“黏人”和“独立懂事”的区别是爱与不爱。
“黏人”和“太过黏人”的区别是爱与太爱。
如果你拥有一个黏人的女朋友,需要你格外地去珍惜,格外地去爱护;
如果你的女朋友过度黏人,需要你带领她从过往的创伤中走出来,给她多一点肯定和鼓励,给足一定的安全感,而不是厌烦和抛弃;
如果你的女朋友独立懂事,需要你认真反思一下,两个人的感情是什么时候开始变质的,怎样恢复以前的亲密状态,是否要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作为女孩,你可以适度依赖对方,但不可过多的去干涉对方的私人空间,多一些尊重与体谅,同时也要学会接受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更要相信对方的爱。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需要你们共同成长,共同经营。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放弃爱对方,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放开对方的手,要记得,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原地等你。
相爱是一件美好且值得期待的事情,但相守是一个漫长且艰难前行的过程。每个人都渴望跟自己的此生挚爱相守一生,我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只要能到终点,多一些多妥协和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
愿每一对情侣都能终成眷属,愿天下人不再为情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