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是死,不一样的是结局
(宋文)帝其夜与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门阶户席直卫兵尚寝未起。帝见超之入,举几捍之,五指皆落,遂弑之。
——《资治通鉴·卷一二七·宋纪九》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
和
刘宋宋文帝刘义隆
,是一对很值得拿来搁一起比较的帝王。
两人于同一年即位(公元424年,魏始光元年,宋元嘉元年),此后,
二分天下,雄踞南北
,在位长达三十年。
北朝在太武帝在位期间,是武功最强盛的时代;南朝在宋文帝时期,则是文治最昌明的时代。
两人的去世只间隔了大约一年时间,而且,还都是被人给杀了。黄泉路上如果能相遇,那么两人一定会有千言万语跟对方倾诉。
而且倾诉的主题,还一定是关于皇位的顺利传承的,因为在这方面,两个人的相似度也是出奇的高:
宋文帝刘义隆在被杀后,
刘劭
继位。几个月以后,刘劭被杀,
刘骏继位,是为宋孝武帝
。
太武帝拓拔焘在被杀后,南安王
拓跋余
继位。几个月以后,拓跋余被杀,
拓跋濬继位,是为文成帝。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缘分。
而我们今天要做的,当然不是伸冤,而是不妨来开个上帝视角,看看两人在“被杀”这件事情上,有多少值得同情,又或者说遗憾的地方。
先来说宋文帝。
宋文帝是被
太子刘劭
所杀。儿子杀老子夺位,这种事在胡人中可能比较多见,但在汉人中却十分骇人听闻。尤其,还是发生在南朝这样自认为承“华夏正朔”、以孝治国的时代,就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但刘劭对于自己做出这样的事却似乎没觉得有什么好遗憾或者悔恨的。到后来被杀时,他还说:“我马上就要被废了,难道还坐以待毙?”
因为有后来发生的事,所以史书在记录刘劭早年的事时,加了不少黑料。先说刘劭刚出生的时候,袁皇后就觉得孩子长得丑,要杀掉——可这一看就是假的,他又不是哪吒,哪有小孩子刚生出来就被扔到下水道淹死的道理。更何况,这是皇帝的嫡长子,怎么可能因为长得不好看就被杀掉。
但文人一下笔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关于这位嫡长子,史书还有这么一番说辞:自古以来,君主在继位以后,由皇后生皇太子的,在刘劭以前,就只有殷纣王一人哦。
什么叫明粉实黑还要批皮假装是路人,这就是了。
那刘劭又为什么要杀他爹宋文帝呢?
很简单,因为文帝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
具体原因是什么,史书自有一番解释,因为与今天主题无关,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但总之可以确定的就是:文帝想要废太子,而且决心很坚定,正在不断地找人商量。
可这种当断不断的犹豫密谋,却让太子刘劭给知道了。刘劭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带领着东宫的侍卫冲入宫中,就这么杀掉了宋文帝。
——临死前,文帝跟亲信大臣们讨论的,依然还是到底该立哪个皇子为太子。
宋文帝的被杀,虽然有刘劭个性的原因,但刘宋的
体制性问题
,却可能才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而这,就得从
宋武帝刘裕
的开国说起了。
刘裕以寒门崛起,一改东晋百年以来的政治传承,将世家大族排除在
军权
之外,由
宗室
和
皇子
取代。
刘裕在位三年即便去世,此后,宋文帝再接再厉,将刘裕创造的这种政治模式制度化。自文帝中期以后,荆州刺史、扬州刺史等地方要职委以宗室,已成定制。
这种改变,确实扭转了东晋自立国以来皇权不振的局面,但是,却又埋下了更深的麻烦。
关键的问题在于,
这些宗室离皇位太近了
。
历代在政治设计中,固然要防备大臣篡位,但同时,对于宗室的防备和猜忌也不遗余力。典型的例子有明朝,自明成祖朱棣以后,明朝的宗室就基本上被当成猪养着,朝廷生怕这些“天室贵胄”们重走靖难之役的老路。
即便是在宗室势力大盛的西晋初年,对于宗室也是有层层限制的。可到了刘裕和刘义隆这里,所有的禁忌却统统放开了。宗室不仅能深度接触政治,甚至还能辅政,更是地方实权人物的不二人选。从朝廷到地方,几乎所有的重要职位都被宗室所占据。
这本身就是刘裕和刘义隆在制度设计之时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杜绝权臣出现的可能。
但问题是,且不说这个目标从来就没有实现过,事实上,这套体制已经暴露出了更大的问题:
它给宗室觊觎皇位提供了方便法门。
大家都姓刘,凭什么你能当皇帝,我就不能呢?
权臣篡位怎么着还得有一个过程,不管是曹氏、司马氏,还是后来的刘裕,都花了差不多近二十年时间。但皇族内部进行皇位交替却没有这个问题,连时间上的障碍都被清理掉了。
一般来说,
这一危险因素在皇帝新老交替之时最为危险——尤其,是会对太子造成威胁
。对此,文帝不是没有考虑,而且他也做了规避。他的办法是,
尽量扩大太子的势力,让其在实力上能对宗室们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刘劭在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中,除了处理国政以外,还出任过各种都督军务的要职。
此外,要维持太子的地位,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也不可或缺,所以一部分军队直接就养在了东宫里,听命于太子的直接指挥。(“初,帝以宗室强盛,虑有内难,特加东宫兵,使与羽林相若,至有实甲万人。”)
既然南朝着意加强宗室的力量,那么作为国家根本的太子,自然就更是重中之重。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文帝遭反噬之害。
而在宋文帝被刘劭所杀后,各地宗室纷纷起兵。名义上是讨伐“不义”,但背地里大家都清楚,这不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嘛。谁能先进建康除掉刘劭,谁就是下一任皇帝。
还是那句话:大家都姓刘,凭什么我不能当皇帝?
最终,武陵王
刘骏
在这次抢帽子大战中胜出,
是为宋孝武帝
。
但当然,他也不是说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孝武帝在位一共11年时间,期间,先后有南郡王
刘义宣
(孝武帝之叔)、竟陵王
刘诞
(孝武帝之弟)按耐不住内心的寂寞,只不过最终都被平定。
而因为有刘劭弑父的前车之鉴,孝武帝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削弱宗室,甚至于太子的军事力量。
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他自己安全了,太子又不安全了。
孝武帝刘骏死后,太子
刘子业
继位,但仅仅过了一年即被废除——刘子业本身的暴虐是一个原因,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对东宫的力量削弱太重,刘子业在即位初期,没有能够掌握禁军。
这次动手的,是湘东王
刘彧
(孝武帝之弟),他最终称帝,史称
宋明帝
。
这位宋明帝在位八年。期间,他将孝武帝的28个儿子杀得干干净净。
这些还不是宋武帝刘裕埋下的唯一祸根。
作为开国皇帝,他还开启了另一项很坏的政治传统:他以武人上位,因为军功卓著而得以转移晋鼎——这套“篡位”模式,其实很容易为后来者所继承的。
只要控制军权,就可以废立皇帝,然后再行禅立,这在后来成了南朝王朝短命的通病。
其实在东晋时,事情都还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虽然有王敦、桓温曾经试图篡位,但最终他们都被士族的力量给共同阻拦了下来。之后桓玄倒是成功了,但仅仅也只坚持了几个月时间——刘裕出兵平叛是主要功劳,但彼时世族政治的制衡作用也不可忽视。
可之后,随着刘裕上位,高门大阀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微,甚至到了不得不依附于皇子和宗室来发挥影响的地步。这造成的结果就是,
士族对于篡位者的制衡力量不存在了
。随着武将掌握军权,必然会伴随发生王朝的更迭。
因此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一方面,宗室和皇子之间的内部残杀日甚一日。另一方面,一旦有外人获取了兵权,就是祚终鼎移的局面。
如此,一再反复。
南朝的这一场场政权更迭、皇室残杀,根本就不是什么意外因素所导致的,而是整个制度都发生了问题。
因为根植于制度之内的错误在不断运行,所以最终才会产生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
那北魏的局面又是如何呢?
按理来说,南朝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是北朝才应该面对的。因为在北魏之前的五胡十六国期间,类似的剧情已经在胡人政权中反复上演,前赵和后赵的崩溃、苻坚的上位……无一不是宗室成员之间内斗的结果。
这种现象,解释起来也比较容易:在草原部落的权力传承中,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暴力和杀戮是主流。
但神奇的是,北魏竟然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了。
终北魏一朝,除了后期因出现权臣导致政局动荡外,北魏几乎没有在皇位更替上出过问题。唯一的例外,就是太武帝拓拔焘的死。
因此,我们不妨也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
北魏有一项很特殊的制度,叫做
“母死子贵”
:
皇子被立为储君后,其母亲就要被杀掉。
这项制度,最初来自于北魏的开国之君
道武帝拓跋珪
。据道武帝的说法,这是拓跋部落的传统,更是借鉴了汉武帝临终前“立子杀母”的做法——汉武帝死时,继位的汉昭帝只有八岁。为了防止外戚篡权,武帝于是杀掉了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任命霍光等辅政大臣执政。
但道武帝的这番道理,很明显就是托词。首先,在拓跋氏先世的历史中,并没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其次,汉武帝的办法从来就没有被后代所承袭。如果不是朝中的汉族大臣,那么道武帝可能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个现成的典故可以拿来活学活用。
不过,道武帝的目的和汉武帝倒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为了防止后族干政。而且,这个问题对于塞外胡人的拓跋氏来说,尤其值得重视。
在拓跋氏以前的历史中,已经有太多母后干政的故事。这在部落时代其实很容易理解,部族之间的高层,本就是通过联姻来拉近彼此关系的。当某一部落的首领之位出现空缺,其他部落的自然能以以舅家的身份介入其中,趁机扩大自己的利益。
草原上从古到今,已经不知道有多少部落就是在这样的干涉中,被分崩离析掉的。
道武帝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层关窍。他尚在十五岁时就得以成为拓跋部的首领,这背后,母亲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在成年以后,他必然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如何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排除掉其他部落的影响?
这就是“母死子贵”的由来。杀掉即位者的母亲,也就断绝了母族干涉的可能。
而除了 “母死子贵”的做法外,道武帝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
“离散部族”
。
道武帝在位近三十年,除了早年间在河北平原与慕容氏的后燕争雄外,他在中后期一直致力于“离散部族”,
也就是把草原上的部落击败并拆散,以消除这些部落对拓跋部的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史书中有确切记载的是
贺兰部
和
独孤部
。这两个鲜卑部落在道武帝“离散部族”的打击下,自此从历史中消失。
甚至于,对后燕的打击,也可以被看作是“离散部族”的另一种形式。北魏打击后燕的历史,其实就是
鲜卑拓跋部
对
鲜卑慕容部
进行“离散”的过程。
在这两项制度的加持下,北魏基本上解决了后宫专政的问题。
首先,“杀母”杜绝了母家与皇子之间的联系。其次,杀掉太子的母亲,也能对其他有皇子的后妃产生威慑:如果你想要介入皇子之争,那么可得想清楚了,你自己很可能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哦。
介绍完这些背景以后,我们再来看太武帝的死,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意外。
太武帝到晚年,与太子
拓跋晃
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在宦官
宗爱
的离间下,太武帝怒杀太子属吏,太子拓跋晃因此忧惧而死。
不久后,太武帝遗憾于自己的鲁莽,追封拓跋晃,并封晃子
拓跋濬
(即后来的文成帝)为王。
宗爱因为担心太武帝会因此追责,于是就这么着趁机袭杀了太武帝。整个过程,比之宋文帝的被杀要简单得多:宗爱本就是宦官,想要杀皇帝不过是手上多把刀的事。
此后,宗爱立太武帝之子
拓跋余
为帝。几个月以后,又因为拓跋余有脱离控制的嫌疑而将其杀掉。此时,由大臣发起兵变,捕杀宗爱。最终,拥立
拓跋濬
为帝。
整个过程,说起来就是一场简单的宫廷政变,其间看不到像南朝一样的残杀。虽然也有血腥,但整体限制在了一个相对比较小的范围之内。
北魏的政治模式中,并没有留给诸侯王争夺皇位的条件,因此,文成帝以弱势国君继位,也没有引来像南朝一样的内部战争。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悖论已经出现了:
“母死子贵”固然残忍,但北魏竟然借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皇子内斗问题。刘裕心心念念不欲使外人操持权柄,最终却制造了更大的祸端和动乱。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到
制度设计
的层面了:
一个组织出现问题,有时候是因为制度性的缺陷,有时候是因为方法论的原因。
/
所谓制度性的缺陷,就是说问题是根植于组织内部的,如果没有强大外力的干涉,它就会自然产生,不停出现——你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宿命。
比如,为什么日本大部分首相在执政期间,总是不愿意承认二战所犯的罪行?这是因为他们在二战中的罪行,从来就没有被清算过。相反,德国在这个问题上倒能轻装简从,并无负担。
又比如,为什么每一任韩国总统的结局总是令人唏嘘?这也是一个制度性问题。韩国总统的任期和国内的政治环境,必然会导致这样的局面。
/
但在另外的一些事情上,情况又有不同:某一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制度性的因素,而只是因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失误,又或者是受到了意外因素的干扰。
这就是方法论的原因所导致的问题。
比如说,关于老龄化社会。
正常情况应该是类似于发达国家那样的,“先富后老”。但中国却是“未富先老”,这就是一个方法论的原因——是因为一项众所周知的人为政策,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
//
所以,看起来宋文帝与魏太武帝都是一样的被杀,但事实上,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刘宋在皇位传承中出现的政变与杀戮,是常态——这是制度性缺陷所致;而北魏的皇帝被杀,则是方法论原因——这是一场意外。
一项好的制度,是设计机制可以使可能产生的矛盾消弭于无形;而坏的制度,则是会让身在其中的人不停地引发纠纷和争执。
或许,用法律来解释会更加的通俗易懂:一项好的法律,是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符合人们心目中的期望的;而一项坏的法律,则会通过一个具体的判例,造成社会更大的分裂。
看起来,宋文帝与魏太武帝是一样的被杀。但再一细究,你就会发现背后的原因绝不相同。
南朝反复无休止的杀戮,已经是历史的注定。而北魏因为太武帝拓拔焘之死出现皇位斗争,则是一场意外的走向。
什么叫历史的注定?什么又叫意外的走向?
所谓注定之事,只不过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之下,必然会产生的结果。
而意外的走向,则是指事情会被更多的随机因素所影响,因此而不可预知。
你只要区分开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多历史的谜团其实也就迎刃而解了。
秦朝的灭亡为什么是必然?就是贾谊在《过秦论》里面说过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统一天下以后,依然过分的压榨民力。
这是制度设计上就存在的缺陷,即便没有陈胜吴广,也会有陈败吴窄去点那第一把火。
而北宋的灭亡则是方法论上的失败。宋徽宗君臣在与辽金战和的抉择中进退失据,这是个政策性的问题。
所以,你若是想穿越回去救秦朝,那么就要进行制度性的变革,这可是个刀刀见血的大活儿;而若是救宋朝,事情就相对简单多了,可能把宋徽宗的那几个宝贝大臣杀了就行了。
这其实也就是读历史的意义:任何一个案例,都会有大量的原因分析在背后。你只有弄清了它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明白,究竟什么是成功的因素,什么又是失败的教训。
番外 | 我们的说书时间
说完了历史,番外再来说说个人。
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甚至于生活范围,
那么之前发生在他身上的悲剧,就将一再重演
——这就是制度性的缺陷。你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命运。
但并不是说对此你就无能为力了。
你依然该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开阔眼界视野,等等等等。如此,也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中途可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意外情况——或者是运气使然,或者是一时失误错过机会——而导致失败。但在这种情形下,失败是可以避免的。
不像在前一种中情况中,失败是注定存在的。
所以,想看清楚一个人其实并不难。不是看他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地位,而是看他身上的那些优点与缺点。
特质优秀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低劣的人却必然会失败。
或者说,
成功者不是天生的,但loser一定是。
- Review -
世家政治:有节制的斗争
后赵残杀:胡虏无百年之运
刘裕开国:什么样的选择比努力还重要
- More -
文字内容原创
谢绝未经授权转载
三国之前内容已归档入
微信公号“喻以流年”
不再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