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案例3.1 “铜须门”事件

【案例概述】

2006年6月2日,央视《大家看法》播出“铜须门丑闻”节目,4月12日夜,一起婚外恋被披露在网上,流言蜚语和指责漫骂像沙尘暴一样,刮过互联网的天空。“铜须门”事件随着各色人物的出场而高潮迭起,事件具体是一名《魔兽世界》的玩家发现妻子有偷情行为,对方竟然是自己在《魔兽世界》中加入的公会会长。该玩家在某论坛将此事公布,然后引发了互联网上的舆情地震。尽管所有人物都用网名,偷情的男主角还是被网民挖出了各种资料,在互联网上被扒得精光,影响了他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各种讨论开始铺天盖地,最后升级至道德讨论。

(来源:cctv12 2006年 6月2日《大家看法》“铜须门丑闻” http://v.ku6.com/show/-DLxv5cbNmDmnmCi.html)

【案例评析】

热门网游 WOW (《 魔兽世界 》)中的一位玩家“锋刃透骨寒”在网上发帖自曝,其结婚6年的妻子,由于玩《 魔兽世界 》并加入了“刀锋透骨寒”所在 公会 ,和公会会长“铜须”(一名在读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长期相处产生感情。帖子发出后,以此为题的跟帖铺天盖地,从猫扑到天涯,再到门户网站,网友同情的潮水涌向“锋刃透骨寒”,唾弃的口水泼向“铜须”,对奸夫淫妇的道德义愤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甚至有人自告奋勇要当 武松 ,去上门追杀“铜须”。其实,所谓的“奸夫淫妇”根本就不存在,纯属子虚乌有。

“铜须门”事件发生后,央视十二套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包括事件的经过、事件中出现的帖子、聊天记录截图以及当事人的视频等。通过报道,观众对事件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报道还对当事人所在学校的领导进行了采访,与当事人,网友代表以及社会学专家进行了电话访谈。在主持人张绍刚与当事人小华的对话中,小华说这起事件对他的游戏人物及服务器造成了恶劣影响,主持人反问为何不说对你自己的影响呢?小华说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解释。张绍刚几次想要小华说出这起事件对于他的影响,都没能成功。节目想呈现的是小华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受到几千万人的追讨下,依然看中的是游戏,可见其在日常生活中对游戏的沉迷。他热爱网络,同时也被网络深深伤害了。节目对于事件的评判很中肯,答案就是,网民在网络上对一个并不存在的淫乱事件大肆进行讨伐本身是一个更应该被讨伐的行为。

案例3.2 高跟鞋女子虐猫事件

【案例概述】

2月28日,网友“碎玻璃渣子”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一组时髦女郎用脚踩碎猫头的视频截图。3月2日,网友高价悬赏查找虐猫女子,网络上相继出现了虐猫女子来自杭州、湖北、黑河以及国外等多个版本的说法。3月4日,有线索透露,虐猫女子是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某。3月6日,有媒体记者前往黑龙江省萝北县寻找虐猫的两名参与者,未果。3月8日,萝北县有关部门对事件参与者王某(踩碎猫头者)、李某(摄像者)展开调查。3月9日,虐猫参与者李某在网上公布检讨书,并被暂停工作。王某因故请假一直未到单位上班。

(来源: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s/2006-03-13/03048425543s.shtml 转载自重庆晨报)

【案例评析】

高跟鞋虐猫事件是指在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名山镇的名山岛公园拍摄的女子以高跟鞋虐杀小猫的视频,于2006年2月底在网上公布所引发的事件。

视频发布后,6天时间内网民通过人肉搜索,就基本确定了虐猫事件的三个参与者,其效率之高令人惊叹。接着,与事件有关的王某,李某分别公开道歉,还受到单位停发工资等处分。网上的一片谴责声,更让当事人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

一家报纸还将虐猫事件与经济贸易挂起钩来:《高跟鞋女子虐猫事件让外贸公司失去海外订单》,真是屋漏偏遭连天雨。一个外贸公司失去海外订单,竟然是因为国内发生了虐猫事件,也太夸大其词了吧!试想,如果发生犯罪分子“虐人”事件呢,岂不要发生战争了,谁信呢?

从动物保护和环境伦理角度看,虐猫肯定是不对的,当事人应该受到舆论的批评于良心的谴责。但事情未必严重到要遭网民一片骂声,甚至要受到到“立即停止工作和停发工资”等处分吗?试想,如果没有网络舆论的压力,单位会做出这样过于严苛的决定吗?她们的行为与其工作有什么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用其他手段打死动物的事件并不鲜见,为什么当事人没有受到处罚的呢?可见任何事情一经网络披露,加之网民的围观和围攻,其后果就完全不同了。在此期间,其他媒体的报道也火上浇油,一味强调保护动物的必要性,而对三位当事人受到猛烈的舆论攻击却没有半点同情心。孔子当年马厩失火,首先问的是“伤人乎?”不问马。说明人的生命远胜过动物。凡是关心动物的生命胜过关心人的,都是缺乏理性的过激行为。我们没有理由为虐猫行为辩护,但对使用网络暴力围攻他人的行为不仅不值得辩护,还应理直气壮的进行谴责。

案例3.3 辽宁女张雅事件

【案例概述】

2008年5月21日,国外最大视频网YouTube上出现一段长4分40秒的视频。在视频中,一名女子身处网吧,用很轻蔑的口气大谈对四川地震和灾区难民的看法,激烈和肮脏字眼充斥其中。她对地震表示有幸灾乐祸的感觉。网站没有颜色、电视里全是灾难报道、哀悼日让她玩不成游戏,成了她抱怨的理由。 随后该女子成了首页里的新闻人物,并开始在国外网站风传。不到1个小时,该视频被中国网民链接到了天涯、猫扑等国内大型论坛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传播。网民开始震怒,一个“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的“搜索令”发起,“辽宁女”和“辽宁骂人女”成为该女子的代号,迅速占据各网站的新闻首页,成为网友最高点击率、评论回复最多的事件。 网友通过其上网的IP地址,找到上网的具体地点,随后,QQ号和QQ空间被找到,里面存储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血型、居住地被公开。随着QQ密码被网友攻破,其同事的QQ号也被查出。信息被公布后,更大的搜索网铺开,半小时不到,有匿名网友发帖称,得知该女子的详细信息:1987年出生,沈阳市苏家屯人,她的身份证号、家庭成员、具体地址、工作地点,甚至父母亲和哥哥的电话全被“挖”了出来。

21日下午1时,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区分局根据网上提供的该女子的信息资料,在一家网吧将其抓获,现已拘留。警方称,该女因对网吧停止游戏娱乐活动不满而录制了辱骂视频,目前她已对自己的言论表示忏悔和道歉。

(来源http://news.21cn.com/zhuanti/social/renrousousuo/2008/08/27/5120710.shtml 转自 环球时报 )

【案例评析】

这是《环球时报》2008年8月27号的一篇报道,也就是事件发生三个月后,对事件做的较为完整的报道。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张雅这种不当行为的批判,也反映了网友的人肉搜索在事件中发挥的作用。问题在于,事件发生三个月之后,网民的人肉搜索余温未散,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报道除了让读者了解事件过程之外,对网络暴力掀起的狂潮,张雅不能返校读书,父母及家人受到了波及,甚至家里还会时不时的出现有人扔斧头等威胁行为,却只字未提。这样缺乏缺乏全面客观的报道,使读者没有看到到人肉搜索构成的暴力。而实际情况是,当网民群情激奋地声讨女子的错误行为,要求她出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们又何尝不是在使用暴力对待他人呢?

处在花季时期的少女难免犯错误,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次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呢?该女子因玩不成游戏而抱怨灾难与灾民,固然错误,难道如此伤害一个未成年人,就是正确的?网络暴力的最大特点是放大错误,网民失去理智的加以鞑伐,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凌厉之气。为了制约网络暴力的发生,应该实行网络实名制,让网友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媒体也应该实行事后追惩制,不能在对他人造成伤害之后,一过了之。

案例3.4 《爸爸2》陆毅否认贝儿推费曼 爱女心切获力挺

【案例概述】

2014年9月,火遍全国的大型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在湖南卫视播出,五对星爸、萌娃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大家对于节目中的孩子各有偏爱,在近期播出的节目中,吴镇宇之子费曼受伤,有网友称是因为陆毅的女儿贝儿导致费曼受伤缝针,并称节目组出于保护贝儿的目的没有说明真相。并且在网络中肆意攻击贝儿,称贝儿没有教养,任性,对可怜的费曼“下毒手”。对此不实言论,护女心切的陆毅忍不住发飙,直接澄清费曼受伤事件与贝儿完全无关,并怒斥网络暴力:“为肮脏服务,为五毛折腰”。红了之后是非多,本来由于身份的特殊,这些明星的孩子就会比常人同龄的孩子受到更多的关注,现在更是由于节目的推动,处在了公众视野之下,成人明星也许对此司空见惯了,但是,孩子是任何人的软肋,当暴力涉及到了孩子时,谁都会站出来!

(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9/16/c_126989555.htm转自北方网)

【案例评析】

一直希望传递正能量的陆毅性格乐观,李锐曾评价他无论何时都是脸挂笑容。但面对贝儿遭谣言中伤时,陆毅也难以保持淡定,首次发表激烈言辞,在否认贝儿推倒费曼的同时,将矛头直接对准网络暴力。陆毅的这番言论也得到了其他“爸爸”的支持。吴镇宇更是转发陆毅微博,直指网络谣言。与此同时,网友尽管为陆毅的强硬感到震惊,但一致点赞表示力挺:“支持贝儿,多么可爱单纯的孩子,我们都会爱你的,希望你好好的长大”、“有几个黑子来回切换十几个大小号在官博里面连续一个礼拜刷屏骂贝儿,陆爸爸没有抱怨,直到这次有人无中生有恶意造谣他才出来回应,可以想像他忍耐已经够多了”等等。

《爸爸去哪儿2》开播以后,一扫第一季的零差评,几位萌娃都遭到了网友的围攻,一档亲情节目不断跑题……由于之前就有恶意造谣贝儿是费曼受伤元凶,多多斥贝儿“偷钱”被骂滚出,姐姐Grace首集被批脾气大自私鬼,导演教杨阳洋说假话毁童真。五位爸爸集体抵制网络暴力,暂停更新微博。其中,贝儿与费曼的事件更是掀起了网络骂战。这篇报道从标题上看就用了“爱女心切”,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认为陆毅此时澄清贝儿与费曼受伤无关过于绝对,作者认为费曼受伤与贝儿有关系,后面有说到陆毅是“发飙”“直接澄清”“言辞激烈”等。根据别的媒体报道,事实也有一种可能是孩子们在玩闹的时候无意受伤,并非出于故意,陆毅爱女心切直接说女儿与费曼受伤无关,作者对这一点表示了质疑。让人看完这篇报道后会有一种陆毅是欲盖弥彰的错觉。可见,这是带有了主观臆想的报道。他会给读者形成错误的导向。在这起事件里,我们要明白的不是贝儿有没有推费曼,而是全民群起而攻击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是多么不应该。他们在戴着有色眼镜分析孩子的举动,更加肆无忌惮的将煽动性的话语和消息发布到网上,构成伤害。作为媒体,扮演“社会公器“的角色,要在报道中指出网民对于孩子有色眼光的审视是错误的。在保证言论自由的前提下,畅所欲言,把握尺度,别让网络暴力蔓延。

案例3.5 美国一12岁女孩因不堪网络暴力自杀

【案例概述】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一位花季少女不堪“人肉搜索”压力而自杀的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大讨论。在美国,网络暴力同样存在。今年9月,一名12岁女孩因不堪忍受网络暴力而自杀身亡的悲剧,也在美国社会上引发了巨大震动和反思。

美国佛罗里达州莱克兰市的12岁初中女孩丽贝卡 塞德威克,看起来和同龄人没有什么两样。但在网络世界里,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曾遭受长达1年的折磨,“施暴者”正是她的同学。

“你应该喝漂白剂去死”“没人喜欢你”“你应该自杀”……丽贝卡的某社交网站个人页面上,类似这样恶意攻击她的留言层出不穷。据悉,这些流言大多出自她的两名12岁和14岁的女同学之手。

2013年9月10日,不堪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丽贝卡,爬到学校附近的一座废弃水泥厂的顶层,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案发之后,两名在网络上欺凌丽贝卡的女孩被当地警方拘留。但由于她们均未成年,在法律规定的21天拘留期满后,她们都被释放了。当地警方表示,佛罗里达州没有关于网络暴力的具体处罚规定。

丽贝卡的不幸,让她的母亲诺曼痛不欲生。她说:“我要她们对此付出代价,因为她们夺走了我的孩子。”

然而,即使丽贝卡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曾用言语欺凌她的那名14岁女生仍然没有表示出一丝愧疚,而是发出了这样冷酷的留言:“是的,我欺负了丽贝卡”、“她自杀了,但我根本不在乎”。在悲剧之后看到这样的话,不少美国人为之痛心。他们无不反思,是什么夺走了少女的生命?又是什么让一些青少年变得如此冷酷?

(来源于央视网 http://news.cntv.cn/2013/12/19/VIDE1387422122664133.shtml)

【案例评析】

据美国媒体报道,有超过1/4的美国未成年人曾遭受过类似的网络暴力。在美国,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个网络社交账户。由于在网络上发言时面对的不是真实的人,甚至很多时候发言者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让一些人在语言表达方面非常随意。然而,就是这种随意的语言,可能已经构成了对他人的骚扰与侵害,触犯了法律。

很多美国法律人士认为,网络施暴者之所以有恃无恐,主要是没有具体法律的约束。美国律师卡尔·明斯称:“如果家长有枪,孩子拿枪杀了人,家长要为此负责。但是,家长却不需要为(子女对他人实施的)网络暴力负责”,因为“这很难界定。有些留言,也许你认为是骚扰,但其他人不觉得是”。美国法律界人士认为,虽然在美国将近半数的州均有涉及网络暴力的法律条文,量刑也由三个月到十几年不等,但这些条款太过笼统,很难针对具体个案解决问题。针对这一现实,卡尔·明斯表示,每个州都应该使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更加明确并细化,这样在对网络暴力实施人做出惩罚时更容易做到有法可依,也能更好地进行量刑,进而解决网络暴力对社会的侵害。

网络暴力已经迅速席卷着全世界,它带来的负能量让人们敬而远之。可是,如今的社会,谁能离开网络?女孩12岁,通过网络社交,被人谩骂,无力承受之下选择了轻生。施暴的竟然是他冷血的同学。报道最后两个问题问得好,到底是什么夺走女孩的生命,让十几岁孩子的世界变得如此冷酷?在信息的传递愈加便利的今天,我们究竟是从中获益多还是受害多,我想这取决于我们个人。这篇报道的侧重在于批判以及反省,而我认为更多的是教会人们如何面对网络背后形形色色的人物。面对别人的恶言应该持着怎样的态度。而不是单纯的批判当事人的错误行为。媒体应该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告诉人们如何学会在网络中保护自己,而不是因为外国同样存在网络暴力事件,就可以视之为正常。

案例3.6 崔永元、方舟子骂战升级 相互“问候”对方家人

【案例概述】

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 (田雪)崔永元与方舟子的争论持续了一段时间。今日,双方微博骂战升级,相互“问候”对方父母,引发网民围观。今日1时许,崔永元发布微博“‘肘子’开始攻击我父亲了,当然要问候一下它母亲”内容,附有大段文字,文中以“方舟子与母亲争论其是否为亲生”的对话内容进行回击讽刺。该微博引来上千网民围观,有网民评论称“小崔有点掉进自己的坑了,理性说事很难吗?”随后,崔永元回复表示“不难,我和所有人都理性探讨,‘肘子’除外,抱歉!”据了解,12月28日,方舟子实名认证微博中曾说:“说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估计崔永元也搞不明白。我就打个比方吧。我说‘崔永元他爹是师副政委’,然后崔永元跳出来说:‘你竟敢说师副政委都是我爹’,然后骂开了。”

(来源:人民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3/1230/c229589-23972722.html)

【案例评析】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方舟子与崔永元转基因论战”最早在9月初从腾讯微博开始,双方就语言逻辑问题、有无资格科普等问题进行了数轮过招。

崔永元与方舟子的骂战在网络上引起围观,人们在看热闹的时候也加入到论战中,选择阵营,挖好战壕,随时准备战斗。崔永元原是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有较高的公众形象,近几年,与方舟子,肖鹰等人不断在微博上争论,不断升级,演变成口水战。人民网的这个报道标题略显粗俗。作为比较权威的报纸,在网络名人骂战不断升级的今天,只是原封不动的呈现微博粗俗的对骂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还用“问候”家人这样的标题吸引眼球。关于基因食品已经争论了好多年的时间。科学界一般都倾向于支持转基因技术的普及,而公众对这种新生事物有一种天然的抵抗心理,因为担心还没有足够多的样本来说明转基因是100%安全的。存在争议是合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争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科学家更加谨慎地去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更严格的评估;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公众更好普及转基因知识。实际上,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常态,科学都是在争议中前进的。名人论战是这种争议的特殊化,正是因为他们的名人身份才决定了争议收到了广大的关注,也在一定上成为大众的娱乐元素。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快餐式的报道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在整个中国的新闻界缺乏的是深度报道。

案例3.7 史上最毒后妈把女儿打的吐血

【案例概述】

前天在电视台看到一个惨绝人寰的家庭暴力虐待画面,六岁小女孩被后母打得在医院狂吐血,流了一地,六块脊椎被打断,凡是看过的人都哭得死去活来!!亲生父亲居然说是自己摔的,家属报警后,打人凶手居然现在还没有落网!!!正义何在?!!!天理何在?!小慧先是鼻子出血,然后就开始从喉咙里面喷出来,血流不止,小慧身上简直没有一块好皮肤,全都是被虐待暴力殴打形成的各种颜色的伤疤和痕迹,由于点滴输血根本来不及补上小慧所吐掉的血,于是,医护人员采取了给小慧挤血的方式. 小慧先是鼻子出血,然后就开始从喉咙里面喷出来,血流...

(来源:红网http://hn.rednet.cn/c/2007/07/18/1261410.htm)

【案例评析】

这篇报道的文字部分就是这样,还附上了几张小慧浑身都是血的照片。这样的报道触目惊心,任谁看后都心生可怜。针对这篇报道,有以下几点:首先,标题是后妈把女儿打到吐血,塑造了残忍至极的形象。再者,报道直接采用看了一档电视节目后的观感作为内容。其次,加上了冲击眼球的图片,让读者对后妈的残忍手段咬牙切齿甚至发起了大规模人肉搜索。结果被证明是假新闻。但是,网友对于后妈的攻击已经形成,暴力已经实施,无法挽回了。原来,发表此事的帖子的人,初衷是看小慧可怜,没有钱治病,想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唤起人们的同情。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证明小慧患有肺炎、脊髓病变、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贫血、褥疮和二度营养不良等病症并非殴打所致。网友在这起事件中被利用,先是对于后妈的抨击和人肉,再是对发帖人的怒骂。事实上,“后母虐童事件”的真正黑幕根本没有揭开,其诡异之程度,令任何一部好莱坞悬念电影都逊色不已———整个事件的背后操纵者究竟是谁?最先在网上传播“恶毒后妈”的神秘的发帖人vera_19851118是谁?为何江西电视台的专题节目还未播出的镜头却已全部上网,而且截图异常清晰?丁香小慧为何要撒。正如试图揭露黑幕的《中国青年报》记者李菁莹所言:“我没能做到还原整个新闻事件来龙去脉的全部真相,仅仅是在自己了解的范围内还原了事实,是局部的真实,而非全部的真实。稿件刊出的结果是,读者依然没有最大程度了解事实本来面目。甚至可以说,这篇新闻稿是真实的,却不是足够客观公正的。不可思议的是,时至今日,只有极少数有正义感的媒体如《中国青年报》、东方卫视、《九江点击查看九江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壹周》等最后澄清了事实,还“后妈”陈彩诗以公道,而绝大多数当初报道“恶毒后妈”的媒体却始终沉默失语,并做贼心虚地删除了各自网站上的相关报道。这种漫不经心、若无其事的态度,与当初全国媒体一窝蜂地狂热报道形成鲜明的对照。更令人痛心的是,居然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或作者为此向公众及陈彩诗本人道歉。冷漠至此,夫复何言!与此同时,被“忽悠”的网友是不是应该在此次事件中得到教训。

案例3.8 网店美女生意太好遭报复 深陷网络暴力

【案例概述】

4年前,设计学院毕业的陆娜(化名)在购物网站上开了一家服装专卖店,如今,她已成为这家购物网站著名的“美女卖家”,生意好到每次进货在短短几秒内就被抢光。最近,陆娜陷入了一场残酷的网络商战,她的竞争对手们借助网络暴力对她进行了围攻,甚至进行“人肉搜索”到她家偷拍,为的是坏她店的声誉以抢占市场份额。众口铄金,陆娜的生意一落千丈。2009年4月,一个攻击陆娜网店的帖子出现在一个大型论坛上。开始时,口气还算平和,主要意思是:陆娜的货并非传说中的那么好。接下来帖子开始变味,从对商品的批评延伸到人身攻击、甚至造谣中伤。陆娜第一感觉是,自己可能得罪了某一个买家。对方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就是把她店的名气搞臭。经过调查,陆娜发现论坛上对她攻击“火力”最猛的用户名,注册时间集中在今年3月之后的大约有500个,而这500个用户名使用的固定IP地址,除去代理服务器,主要分布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大约是25个。这就好比有25个人每天变换500个身份发言,这种一人分饰多角的情况在网络上被称为“马甲”。今年5月,在网络围攻持续了一个月之后,一组陆娜家外景的照片出现在网上,照片偷拍者甚至聘请专业人员24小时轮班跑到陆娜家门口蹲点偷拍,大清早见她家里的窗帘关着,便说她家里是“黑店”。通过查看小区监控录像,陆娜查到了偷拍者的身份——另一家网店的店主,她的竞争对手。原来这是一场商战,陆娜恍然大悟,但网络商战的残酷已经远远超乎了她的想象。陆娜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每天被人当成靶子的生活。被网上网下折腾了几个月,陆娜几乎神经崩溃,甚至心生退意,心想要是退出不做了,这事也就消停了。通过中间人,陆娜了解到了这次商战的一些内情。为了打破她网店的绝对优势,几个竞争对手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类似“反寡头联盟”,集资聘请了专业团队负责策划这次“网络攻势”,起到分散客源的作用。经过一个月的攻击,“攻势”起到了效果,陆娜的生意下降了20%。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陆娜找律师咨询能否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但答案是否定的,律师告诉她对方非常专业,在开始攻击前显然已经研究过相关法律,对所有公布陆娜的信息都经过了处理,一点把柄都没留下,根本无法举证其侵权,更别提要求其停止侵权了。“推手”自荐“以暴治暴”说又说不过,告又不能告,陆娜进退两难。这时一家公关公司联系到她,称可以帮她“渡过难关”。对于陆娜的情况,他们很确定是中了受雇于他人公关公司的招,且对方是花了成本的。“如果我也去"人肉"他们,以网络暴力回击,那我和他们也没什么区别了。”陆娜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放弃利用网络暴力还击。7月,这轮持续了两个月之久的网络攻势开始减弱,而陆娜网店的生意也渐渐恢复到了攻击前的状态。她打听到攻击减弱的原因是对方已经不愿再继续投钱。

(来源网络:http://news.hsw.cn/system/2009/07/31/050259493.shtml转自黑龙江晨报)

【案例评析】

这是报道的原文,这个案例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在出现一个受雇于人去攻击他人的团队。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当网络的自由评论变成武器,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网络环境变得愈加不安全。我认为报道是站在受害人的角度,警示读者现在网络环境的不纯粹,以及表明了对于网络暴力应该加以防止。幕后的水军,推手以及有的公关公司通过躲在网络暗处攻击他人,将暴力作为了发财的机会。网络暴力的愈演愈烈究其根源是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缺乏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人们躲在暗处,则更容易发散心里的阴暗。再加上中国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社会不公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法制与精神建设滞后的现状。各方面的原因综合导致了网络暴力的猖獗。在网络暴力中兴风作浪的这个群体,被称之为“网络暴民”。但是,国内外学界和业界还没有对“网络暴民”的内涵明确地界定,基于实证分析原则,即从“事件”的动机、方式、结果中可以看到网络暴民共有以下三个共同点:一、主观动机,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采用方式,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同时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导致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案例3.9 艺人处在网络暴力漩涡

【案例概述】

共青团中央实名认证微博昨日发起“青年调查”投票,投票讨论:黄秋生、杜汶泽、何韵诗等多名香港艺人公然支持非法“占领中环”活动,引发大量网友呼吁抵制,你会选择哪种方式抵制这些无良艺人?选项中有坚决不看他们的作品、取消对他们关注、呼吁对他们在内地禁演禁播、把他们在网络中除名。微博显示已有1.6万人参与投票,228万人阅读该投票,近6成网友呼吁“对挺‘占中’艺人在内地禁演、禁播”。

(来源: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937348351)

【案例评析】

共青团的官方微博发起的这个投票,无疑会加大网络暴力。股城网页对明星占中的事情进行了报道,同样是激烈批判,发起号召,将汉奸赶出去。一些媒体,论坛,通过发布这样带有鲜明色彩,不理智的新闻来博得关注,这是不恰当的。中国整个网民环境需要净化,网民的素质也亟待提高,许多人不能理智的分析问题,当有煽动性的新闻出现时,会一窝蜂的冲上去,不分青红皂白便开始攻击,这是现今网络中很常见的现象。通过这个投票,已经默认了三位明星支持“占中”的行为,通过极端带有报复性的选项来刺激网民。网民不明白事情的原委,将占中与港独划了等号,更加激起了暴力的攻击。其中,明星黄秋生一直处于暴力的漩涡,曾经因为网民的攻击五次退出新浪微博。微博其实是新时代的交流平台,大家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但前提是要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和言论底线。明星可以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理解,再者,明星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在发表言论时应该多加注意,不要引发不必要的网络纠纷。但随便到的微博中大肆发泄情绪,进行各种不文明的语言暴力,这种行为是不文明的,甚至是违法的。粉丝对黄秋生的一些语言恐吓行为,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上一条: 网络伦理缺失类型四:新闻侵权 下一条: 网络伦理缺失类型一: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