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信息中心正式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
2021
)》,这是自
2016
年首次发布以来的第六份年度报告。报告系统分析了
2020
年疫情冲击下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最新态势、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公众参与提供参考借鉴。
报告认为,
2020
年,突发疫情冲击下,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约为
33773
亿元,同比增长约
2.9%
。不同领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更加突出。知识技能、医疗共享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
30.9%
和
27.8%
;共享住宿、共享办公、交通出行等领域市场规模同比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
29.8%
、
26%
和
15.7%
;生活服务领域同比下降
6.5%
。测算表明,共享经济参与者约为
8.3
亿人,其中服务提供者约为
8400
万人,同比增长约
7.7%
;平台企业员工数约
631
万人,同比增长约
1.3%
。
报告指出,共享型服务和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提升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力量。从共享型服务的发展态势看,
2020
年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约为
36.2%
,同比小幅下降
0.3
个百分点;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约为
16.6%
,同比提高
3.8
个百分点;共享住宿收入占全国住宿业客房收入的比重约为
6.7%
,同比小幅下降
0.2
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
2020
年人均在线外卖支出在餐饮消费中的占比达
16.6%
,同比提高
4.2
个百分点。人均网约车支出占出行消费比重为
11.3%
,与去年基本持平。人均共享住宿支出在住宿消费中占比
4.9%
,同比下降
2.5
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我国共享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型平台对市场支配地位不当利用、数据独占、垄断性扩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大型平台企业
“
跨界
”
提供金融服务日益普遍,带来了有效监管困难、用户权益可能受到侵害以及金融风险处理不当而引发社会风险等潜在风险和问题;流量造假、流量劫持等基于流量的恶意竞争问题日益突出;此外,如何对共享平台上集聚的海量个人信息进行有效保护、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保护等,都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报告认为,从发展趋势上看,在
2020
年共享经济增速因疫情影响而出现显著回落的情况下,考虑到宏观经济可能出现的强劲复苏,预计
2021
年增速将有较大回升,有望达到
10%-15%
;未来五年,我国共享经济年均增速将保持在
10%
以上。未来,共享型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将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重要作用;从政策导向上看,发展共享型消费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将成为重要的工作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