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是基因的载体。
染色体核型命名如下:正常男性为
46,XY,
正常女性为
46,XX
。
染色体异常
也称染色体发育不全
。
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滞是染色体病的共同特征。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病即染色体异常,故而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机体发育异常。
1
、物理因素:人类所处的辐射环境,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地球辐射及人体内放射物质的辐射,人工辐射包括放射辐射和职业照射等。
2
、化学因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有的是天然产物,有的是人工合成,它们会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染色体畸变。
3
、生物因素:当以病毒处理培养中的细胞时,往往会引起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包括断裂、粉碎化和互换等。
4
、母龄效应:随着母龄的增长,在母体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卵子也可能发生许多衰老变化,影响成熟分裂中同对染色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分裂后期的行动,促成了染色体间的不分离。
5
、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常可以表现为家族性倾向,这提示染色体畸变与遗传有关。
6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似乎在染色体不分离中起一定作用,如甲状腺原发性自身免疫抗体增高与家族性染色体异常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⒈数量畸变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增多、减少和出现三倍体等。
⒉结构畸变染色体缺失易位倒位、插入、重复和环状染色体等又可分为常染色体畸变,如
Down
(
21
三体)综合征
Patau
(
13
三体)综合征和
Edward
(
18
三体)综合征等,以及性染色体畸变如
Turner
综合征
(XO
)和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等。
图.13
三体综合征
孕妇高龄是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的最常见指征。虽然染色体异常可见于各年龄组的孕妇,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子代三体核型发生率随之增加,
35
岁以后呈指数级递增,至今原因不明
.
由于自然流产因素,孕
16~18
周检出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较存活新生儿高
30%
,分娩年龄在
35
岁以上者均应作产前诊断。然而,年龄界限是相对的,年龄较小的妇女也可考虑行产前诊断。
活婴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约为
0.5%
。这些染色体异常者均能在产前得以诊断。
图.18
三体综合征
母亲血清异常标志物提示胎儿有
21
三体综合征及
18
三体综合征风险增高,可考虑作羊膜穿刺术。已有异常染色体的儿童是作产前诊断的指征
.
如果一对夫妇已有一个存活孩子是
21
三体,其本次分娩年龄在
30
岁以下,那么再次怀
21
三体胎儿的风险约为
1%.
对于
30
岁以上者,其再次怀
21
三体胎儿的风险与孕妇实际年龄相关.
图.
21
三体综合征
一对夫妇可能会出现有一个表型异常但染色体状况未知的孩子,表型异常通常与染色体异常有关,这种情况会出现在
30%
的活婴中,而表型正常的死婴中会有
5%
的染色体异常
.
如果前一个孩子的不正常是由于异常染色体所致则有指征作产前诊断
.
父母染色体异常增加了子代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
父代平衡重组包括易位(罗伯逊或互换易位)和倒位(臂内和臂间倒位),他们往往表型正常但应作遗传咨询并考虑作产前诊断
.
常染色体非整倍性夫妇较少见
.
从理论上讲,非整倍体父母的子代约
50%
也为非整倍体
.
但是母亲为
21
三体者,其子代为三体型的发生率为
1/3.
父亲为
21
三体型者均不育
.
性染色体三体型(如
47,XXY
)是很常见的,他们往往伴有生育力下降
.
性染色体三体型的父母,其子代为非整倍体者罕见
.
任何具有非整倍性染色体或完全嵌合型染色体的夫妇均应作产前诊断
.
染色体异常的夫妇通常是在对多次自然流产或子代异常或不孕症的病因筛查中得到诊断
.
反复自然流产常提示染色体异常。至少有
50%
早期自然流产的胎儿染色体异常;其中约
1/2
是三倍体。如果首次流产的胎儿为非整倍体,再次流产的胎儿也可能为非整倍体,但这种异常可以不在同一染色体上发生
.
。三体症(如
16
三体)妊娠可能是致死的并常导致流产,但再次妊娠可能会出现表型异常和其他三体型(如
18
三体)的活婴。曾有非整倍体活婴分娩史者,再次妊娠非整倍体活婴的风险增加
.
由于染色体异常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导致的先天性智能障碍的治疗,也尚无有效药物。不同类型染色体发育不全预后不尽相同,多数预后不良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滞是染色体病的共同特征。染色体发育不全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推行遗传咨询、染色体检测、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孕妇应该定期做产前检查,如果胎儿有问题,至少能及早发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