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博山型熏炉造型出现的时间与器型来源
今天与上海沈兄在探讨西汉博山型熏炉的问题时,他提供了一张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00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熏炉型器的照片以及与西汉武帝时期的鎏金铜竹节博山炉的对比照片。
看到这,对于西汉博山型熏炉出现的年代,我回忆了一下我以往在博物馆看到的战国到西汉的熏炉,发现战国时期是没有博山型熏炉的造型,就以湖南地区为例,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博物馆所展出的西汉博山型熏炉都是西汉中晚期刘姓长沙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而西汉早期吴姓长沙王时期的墓葬中却没有出土博山型熏炉的例子。因此很有可能在西汉前期就没有出现博山型熏炉。我发几张昨天在湖南省博物馆拍的西汉早期文帝时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熏炉照片,大家可以看看,并不是博山型熏炉。而这个竹编包丝帛竹熏罩很有可能就是后世博山炉的烟雾萦绕博山效果的前身。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现收藏于山东淄博齐文化博物馆,出土于山东淄博辛店窝托村西汉早期高后执政期间的齐哀王刘襄墓的鎏金铜熏炉。同样不是博山型熏炉。
如果我们推测博山型熏炉在西汉中期武帝时才出现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博山型熏炉的造型就已经很成熟了,不像是早期形式,缺少一个器型逐渐向博山型演变的过程,感觉突然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造型成熟的器型,比如西汉武帝时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
那么很有可能是西汉王朝在武帝时期通过与西域的交往,而直接借鉴了西方波斯地区(阿契美尼徳王朝)成熟的器型,在阶梯型锥体的基础上,再稍加改造,修饰出多座山峰状小凸起。西汉王朝很善于吸纳运用周边文明的艺术造型,但是器物内涵则是完完全全的汉代的本土文化,就拿博山炉来说,器型很可能借鉴于公元前500年的波斯帝国,但是该器型的内涵则是汉代人完完全全本土的神仙信仰:蓬莱,瀛洲,方丈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