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11号―鲁迅和周作人的故居即将拆除。
欧阳晓菲摄
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发通知表示,位于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将被保留,而清华大学内梁思成的另一处故居也将得到保护。至此,围绕着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拆迁一事引发的坊间热议,算是告一段落。但是,随着北京35中新址地块拆迁工作的启动,一座众所周知诞生了《阿Q正传》、承载过周氏兄弟恩怨的四合院――八道湾胡同11号,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北京市房屋拆迁公告》6月26日就被贴在八道湾胡同口了。公告显示,拆迁工程将于7月中旬开始,当地单位和居民要在8月10日中午12时以前完成搬迁。然而,时至今日,老住户们还在为补偿问题僵持着不肯搬走,拆迁一事被暂缓。这座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院落,将何去何从?
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保护?
八道湾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区繁华的赵登禹路上,周围大大小小的工地林立,穿插在一座座市井小院和摩天大楼之间,形成一幅奇特的图画。附近很多自认为是老北京的人却不知道这条胡同的存在。
没有任何和“鲁迅故居”有关的标志。走进这条狭窄曲折的小胡同,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七拐八拐,进入50米后地势逐渐开阔,正是八道湾11号的后门。门口的阿姨正在洗衣服,院子东边一间自建小厨房的炉子上,水壶还在冒着热气,男主人站在一边警觉地看着,不时侧身让出过道,让进进出出的邻居通过。没有任何动迁的痕迹。居民们说,上个月他们才接到这里要拆迁的消息,“大伙儿现在正跟拆迁办谈价格呢。补偿不满意,大家谁也不搬。”
但这座四合院残破的现状却是触目惊心。几块木板勉强支撑着院门,院墙上裸露着碎砖头,院子里私搭乱建的简陋棚屋密密匝匝,旧家具、自行车等杂物随处堆放着,完全不见当年“三进”大四合院宽绰而豁亮的大宅门气派,只有那些“原装”老屋的青砖依稀可见,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的不凡过往。
76岁的刘大妈是八道湾11号的老住户,“院龄”四五十年了。她说,这些年,来八道湾11号的人越来越少了,“来了也没什么可看的”。
鲁迅在北京的居所,经考证共有4处,但是八道湾甚至比后来作为鲁迅博物馆的西三条胡同21号院还有名。从1919年11月搬入,到1923年8月因兄弟失和迁居砖塔胡同61号,鲁迅在八道湾胡同11号院只住过不到4年时间,却在这里写出了《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不朽著作。难怪这样一座普通的小胡同和旧院落,近年来会有那么多人为它的命运忧心如焚。
听说八道湾胡同11号再次面临拆迁厄运,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专家孙郁特地从外地赶回北京,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据孙郁透露,北京市西城区有关部门的回复称,西城区八道湾11号院的住户将全部搬迁,故居将作为35中的一部分予以保留,可能被用作图书馆,具体建设规划还在进行当中。
“仅凭这里是《阿Q正传》的诞生地,就有足够的保留价值”
在北京,胡同名称有很多讲究,宽的叫“宽街”,窄的叫“夹道”,斜的叫“斜街”,曲折的则称“八道湾”。观照周氏兄弟的一生和这座院子的命运,“八道湾”三个字真是一语成谶。
周作人死后,八道湾11号收归国家所有,住户越挤越多。在前些年的拆迁风潮中,有人希望将八道湾作为鲁迅故居保护起来。鲁迅之子周海婴第一个就不赞成,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他表示:“保护八道湾实际等于保护周作人的‘苦雨斋’。那么,汉奸的旧居难道值得国家保护吗?”也曾有人提出,鲁迅一生居住过多处地方,因而没有必要将他所有故居都一一保留。
而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鲁迅精读主讲教师张业松看来,八道湾11号是“五四文学最牛宅邸”,堪称五四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第一故居”。
张业松认为,之前保留下来的不少“五四”核心人物故居,大都不是他们真正进行写作的地方,而周氏兄弟公认的几部传世之作,都在八道湾11号完成。这里还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文化沙龙,当年,毛泽东、李大钊、蔡元培、郁达夫、钱玄同、胡适、沈尹默等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客。
现在每当讲到那段文学史的时候,张业松总要提到这座虽然破败但依然“健在”的院子,他不能想象有那么一天,他再讲“活画了中国人的灵魂”的《阿Q正传》时,只能纸上谈兵。
“仅凭这里是《阿Q正传》的诞生地,就有足够的保留价值。保留它,不仅是保留一段历史,更是保留一个城市的记忆。”以《城记》一书记录北京城变迁和古建筑命运的新华社记者王军,曾在看到1996年6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八道湾胡同将被拆毁的消息后,追到北京市文物部门,又追到规划部门,不少文化界知名人士也纷纷撰文,请开发商“手下留房”,希望有朝一日将八道湾的现有住户搬迁出来,恢复这座院子的本来面貌。
50年时间,80%的四合院消失了
“老北京城本来就只占目前北京区划的5.76%,现在又只剩其中的1/4了,难道这就是北京城的命运?”王军的忧虑在加深。
针对北京市普遍存在的名人故居缺乏有效普查和保护的现状,早在2005年,北京市政协就曾调研4个旧城区的308处名人故居,并通过了《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案》。建议案显示,由于腾退搬迁、整修建筑等成本很高,维护资金缺乏,有189户暂未列入文物保护项目。像恭王府、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这样得到很好维护的名人故居属于凤毛麟角,而沦落成大杂院是多数名人故居普遍的命运。
名人故居得不到保护的关键在哪里?建议案当年提到,由于缺乏对名人及名人故居界定的权威标准,保护对象范围难划定,一些很有价值的名人故居已经或正在被拆除。在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上,北京尚无明确的主管部门,至于没有获得文保单位“身份”的名人故居,在管理上更是处于真空地带。
“50年的时间,80%的四合院消失了,这个速度是让人吃惊的。”一直坚定从事北京旧城保护的民间人士、老北京网“掌柜”张巍,提及这个数据的时候总是眉头紧锁。他说,以这个速度消失下去,若干年后,人们恐怕只能在网上浏览老北京四合院了,那将是很悲哀的事情。在张巍看来,近几年密集的拆迁、搬迁和翻新,看重的只是土地的价值,而土地上文物的价值却一再被忽略。
作为城市的特殊坐标,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文化厚重的标志,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人文资源。“在巴黎,画家、哲学家经常去的咖啡馆都会被特意标注出来,更何况名人故居呢?”一些文保人士质疑:除了像平安大道、前门步行街那样专供旅游之需的崭新“古迹”,在推行“光鲜”市政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手下留情,为北京多留下几处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为后人留下一方可供追忆的空间?
近年来,文化传承、历史记忆的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进程之间的较量越发悲壮。据统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京城名人故居中已被拆除的比例高达1/3,其中市、区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项目都有。
尚小云故居、荀慧生故居、余叔岩故居……一座又一座名人故居在北京城的“建设性破坏”中,随着推土机的轰鸣顷刻间灰飞烟灭,如果八道湾胡同11号也这样悄然消失,唤醒我们民族觉醒的五四文学杰作的诞生地,最后会不会反成我们永远的痛?今后我们何以告慰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