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狂野的鼠标垫  ·  朱瑞新·  2 周前    · 
瘦瘦的柳树  ·  50公斤冰块从天而降 ...·  2 月前    · 
失恋的瀑布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7 月前    · 

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锚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向,深入开展标志性产业链提升行动,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融链发展、强链支撑,形成了龙头带动、链条完整、运行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良好格局。莱芜区高端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转型升级,塑造产业融通发展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高端装备产业转型蝶变,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向“高”而攀。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抓、新老产业并重、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依托泰山钢铁集团、山东重工产业城,加大先进制造业技术研发应用,打造集聚交通装备、机械装备、电气设备为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其中,启动实施总投资37亿元的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项目,将泰钢老厂整体搬迁升级,达产后将具备300、400全系列不锈钢生产能力,附加值提高1.5倍、吨钢成本降低100元、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实现老厂“脱胎换骨”。向“智”而进。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产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数字技术引领的钢铁冶金新技术、智能制造创新实验中心等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加快智能制造核心技术产品开发,集群内企业上云比例达100%,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35%,市级以上智能企业(工厂、车间)发展到33家。其中,泰钢入围全国工业互联网500强,九羊智慧炼钢系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宏济堂制药(莱芜)项目成为全省首家中药生产智慧园区。向“绿”而行。坚持将煤炭压减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泰钢氢能产业园、科林光电、希格斯新能源等重点项目集聚发力,推动氢能、太阳能、储能、先进电网等新能源装备产业蓬勃发展,构建了“制备+储运+应用”的“零碳”氢能全产业链条,建成世界首座百兆瓦级独立储能电站、全国首个“高压级联+集中液冷”储能项目、全省首个加氢母站,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4.6亿千瓦,泰钢集团“基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树牢链式思维,构建产业融通发展矩阵。创新招引方式,优化产业配套,着力构建“链主企业做品牌、中小企业做配套、微型企业做服务”全链条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链主”拉升产业层次。发挥产业链“链长制”的资源组织和要素协调作用,绘制重点产业链发展路线图,形成以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为载体,以山东重工、中国重汽、凯傲叉车等“链主”企业为龙头引领,集聚交通装备行业骨干汇金股份、机械装备行业骨干成通锻造、电器设备行业骨干鲁能开源电器等企业融通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群现有中小企业数量174家,其中,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规上企业94家,总产值超426亿元。“招引”壮大产业规模。建立“+N”产业链招商推进模式,创新实施“基金+招商”运作机制,组建“招商主体+投促团队”工作专班,把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作为重中之重,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智能网联重卡、凯傲叉车、豪驰汽车3辆整车先后落地投产,形成16万辆重卡、2万台叉车、2万台商用物流车产能,带动上下游30多个补链项目入驻,初步形成“整车+汽车零部件+物流”全链条产业集群,3-5年可达到千亿级规模。“配套”优化产业生态。组建产业链党建共建办公室、产业链交流合作办公室,定期发布产业协作配套相关政策,组织供需对接会,提升产业集聚度、提高本地配套率、增强链条稳定性,现已形成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重大成套设备、工控装备三大细分产业链条,涵盖上游原材料及关键基础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及下游的后服务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关键环节、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达到10家。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融通发展能级。立足高端装备产业基础和企业需求,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鼓励大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为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建立智能制造装备潜力地标企业培育库,每年滚动筛选10家企业重点扶持,探索设立创投基金,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集群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72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知名品牌4个。实施创新平台培育行动。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深化与知名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支持大中小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创客空间”孵化器。目前,集群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4个,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8%,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4个。实施创新人才培育行动。制定完善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若干措施等政策,建成启用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采取靶向引才、专家荐才等方式,引进更多“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打好政策“组合拳”,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集群累计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培育国外科学院院士6人,拥有市级以上人才40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51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