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建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先秦圣哲历经数代锻冶,创构《诗经》《楚辞》《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老子》《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观照宇宙、社会、人生的文本。它们是先民文学智慧的结晶、后世文学思想运行之基轴和腾跃的跳板,决定着中国文学发展方向、性质和特征,是积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独特的精神标识”的中国文学元典。
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人们除却运用诂、训、传、笺、章句、正义、通释等方式对其进行义理解述、历史考据、辞章剖析,创制《毛诗故训传》《楚辞章句》《春秋左传正义》《论语集解义疏》《南华真经义海纂微》等“文字阐释”文献外,还借助图像这一载体与媒介展开视觉再现:或图解(图注、图说、图考、图释)文本蕴涵,或绘画(绣像绘图、有像、图赞、像传)元典创构者之形貌事迹,或描摹(纂图、镌像、全像、出像)元典衍生的文化故事,产生《诗经》图、《楚辞》图、历史散文图像、诸子散文图像等3000余种作品,形成中国文学元典的“图像阐释”形态。打开“图像之窗”,审视中国文学元典之图像呈现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特征价值,有助于全面认识、系统理解、准确把握中国文学,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学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为世界文学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文学的图像智慧。
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序》曰:“宓牺氏受龙图之后,史为掌图之官,有体物之作……有形可明之事,前贤成建之迹,遂追而写之。至虞、夏、殷、周及秦、汉之代,皆有史掌”,则在以文字形态呈现的文学元典诞降之际,图像即已与之同生共存,如孔子曾在周明堂四门墉见及与《尚书》《春秋》等相关的“尧舜之容、桀纣之象”“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而鲁国庙堂东西厢也绘有《孔子弟子图》,即为其证。其后代有传承,蓬勃发展,遂在中国文学元典传播接受史上形成“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徐康《前尘梦影录》)的“左图右史”传统。
其中,对元典文本意涵的视觉呈现,是数量最众多、蕴含最丰富、影响最广泛的图像式样。历代艺术家取材元典文本,借助图像的表现优势,呈现文辞意蕴,改塑文学情境,投射审美理趣,实现元典意涵的具象表达。他们以写实笔触,描绘元典所涉仪仗车马、冠服宫室、山川河流、草木鸟兽虫鱼诸种名物形貌,编纂世系、家族、职官、授受等图式谱系,如唐程修己《毛诗草木虫鱼图》,宋杨甲《毛诗正变指南图》《春秋笔削发微图》,元朱公迁《诗经大全图》,明钟惺《诗经图史合考》,清陈厚耀《春秋世本图谱》、门应兆《楚辞香草图》、焦循《群经宫室图》、江永《乡党图考》、刘光蕡《孟子性善备万物图说》,以及日本细井徇等《诗经名物图解》、新井白石《诗经图》、冈元凤《毛诗品物图考》,其中之图像多依据元典语辞而创构,而语辞也为理解图像意旨提供指引,文图互鉴,元典语辞“悠远”“深邃”之意蕴得以直观呈现。他们还取意于元典全文或部分文辞,将自我理解认识、观念意旨等进行图像再现,如宋马和之《毛诗图》、明刘双松刻《孟子全图》、清《御笔诗经全图书画合璧》、门应兆《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孔宪兰刻《孔子圣迹图》等,对所涉元典内容进行整体性描绘,为“全图”之典范;而汉蜀郡太守刘褒据《大雅·云汉》《邶风·北风》创构《云汉图》《北风图》,为较早取意元典片段文辞予以图像呈现者,嗣后,此类图像蔚为大观,如西晋卫协作《毛诗北风图》《毛诗黍稷图》,东晋司马绍画《豳风七月图》《息徒兰圃图》,南朝宋陆探微绘《毛诗新台图》、史艺绘《屈原渔父图》,唐李思训绘《巫山神女图》、王齐翰绘《楚襄王梦神女图》,宋李公麟绘多本《九歌图》、李唐绘《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濠梁秋水图》,元代刘贯道、陆治皆作《梦蝶图》,明仇英绘《子路问津图》《南华秋水图》、文徵明作《湘君湘夫人图》、戴进作《渭滨垂钓图》、周臣作《北冥图》《宁戚饭牛图》,清黄慎画《庄周梦蝶图》、姜筠作《濠梁观鱼图》、任颐《许由洗耳图》,并形成了以《豳风》《九歌》《庄子·秋水篇》等为呈现素材的“图像群”,成为中国文学元典传播接受中的独特式样。
对元典创构者形貌事迹的图像表现,也是中国文学元典“图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家综合取用元典文本及相关史籍材料,攫取元典创构者之形貌特征、性格爱好、行为事迹等,在特定政治环境、文化风尚、主体意绪驱动下予以静态化或连续性图像呈现。早在汉代,画像砖/石中即出现表现周公、老子、庄子、孔子等人物及“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等故事的图像,而伴随着儒家地位的确立与经学思想之发展,《论语》相关文辞被图绘为鸿都门学中的“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后汉书·蔡邕传》);魏晋之际,王廙作《孔子十弟子图》、梁元帝画《孔子七十二门徒像》;唐吴道子有《孔子司寇像》《孔子行教像》,宋马远画《孔子见荣启期图》、梁楷画《孔子梦周公图》《泽畔行吟图》、李公麟画《孔见苌弘图》,元赵孟頫作《孔子讲学图》、吴睿作《老子授经图》、张渥画《屈原像》,明文徵明绘《老子像》、沈周画《屈原像》《渔父问屈原图》、仇英有彩绘本《孔子圣迹图》、吴彬画《孔子杏坛讲学图》、吴伟画《孟母三迁图》、陈洪绶绘《屈子行吟图》、萧云从有《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图》,清焦秉贞等作《孔子圣迹图》、苏仁山绘《孟轲周游图》、康涛画《孟母教子图》,日本马场春吉编撰《孔孟圣迹图鉴》、橘有税《绘本故事谈》中绘画有庄子故事,展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的官方意志、思想文化及文士对元典创构者的想象、筛选与目的性图像呈现,以期在“鉴善劝恶,耸人观听”(张敦礼《论画功用》)的基础上,发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化育作用。
元典具有“当代性”特征,其在传播接受过程附着的历史文化蕴涵,亦被艺术家纳入视觉呈现领域,生成元典衍生文化图像。随着道教的兴起繁盛及其与佛教之抗衡,《老子》被宗教化、神仙化改造,出现大量满足宗教需要的“老君造像”“三清造像”,衍生诸多表现“骑牛”“八十一化”“化胡”“三教合一”等题材的《老子骑牛图》《紫气东来图》《八十一化图》《三教图》,实现对《老子》蕴含的多元视觉阐释;因文士好读《骚》,形成“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称真名士”的文化认同,而民俗文化生活中也逐渐形成端午“竞渡”习俗,图像领域中遂生成以“读骚”“竞渡”为题材的作品,如《饮酒读骚图》《扁舟读骚图》《雪庵读骚图》《龙舟竞渡图》《端阳观竞渡吊屈原图》等;在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生活繁荣的明清之际,《诗经》图像被改造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如谢时臣《鹿鸣嘉宴图》逃逸《小雅·鹿鸣》文本,呈现文士雅集场景,而《鹿鸣燕会图》《柏舟图》《豳风八图》等也被用于贺秋闱高中、颂贞妇高节等礼仪生活,使得元典图像在传播知识、阐释经义之外,衍生出宗教工具、人格物象、民俗影像、社交媒介等功用。
总体看来,中国文学元典的图像呈现具有多方面特征:源远流长,其肇端秦、汉,初成唐、宋,盛行明、清,延续当下,波及域外;类型多样,既有帛画、画像砖/石、壁画、绘画、版画等平面图像,又有造像、雕塑、建筑、金银玉瓷漆器、屏风家具等立体图像;创制者众,举凡帝王将相、仕宦儒商、画师工匠、方外之士、殊方异域民众等,皆有制作;价值多元,以图像形态折射出文学元典的形成、凝定、发展样态,展现出不同时代、地域、族属人们对文学元典的接受、认知、改塑形貌,发挥着传播知识、呈现思想、化育民众、陶冶情操等功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物质形态之一。
图像文献与文字文献如车之双毂、鸟之双翼,共同承载中国文学元典行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途。但长期以来,学界“离图即书,尚辞务说”,对图像文献缺乏应有关注。鉴于此,系统清理图像资料,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中国文学研究的文献源,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元典“图像阐释”的相关问题,提炼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创新文学阐释话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古代文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已然成为文学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10日 13版)
周光召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
计亮年
孙钧
朱起鹤
朱伯芳
胡和生
盛志勇
王子才
肖序常
徐承恩
曹春晓
王明庥
秦裕琨
汪忠镐
钟万勰
袁权
韩大匡
潘镜芙
郑光美
胡英
汪应洛
凌永顺
钟训正
刘守仁
陆元九
关兴亚
万哲先
毛江森
张友尚
卢强
李文华
龙驭球
顾真安
邱兆祥
张国成
赵伊君
汤鸿霄
赵梓森
黄克智
沈其韩
杨叔子
解思深
彭一刚
王琳芳
顾健人
朱英浩
王威琪
张兴钤
孟兆祯
徐叙瑢,院士
范海福
梁骏吾
於崇文
邹竞
周勤之
王哲荣
黄文虎
潘际銮
李三立;
余国琮
张子仪
陈敬熊
毛用泽
朱兆良
戴永年
潘自强
文圣常
徐性初
陈念念
追思
沈福存
郭汉城
陈文新
叶可明
李正名
张涵信
黄宏嘉
许厚泽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
计亮年
朱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