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的健康危害
臭氧是一种由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臭氧暴露与死亡、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存在密切关联,瞬时或长时间高浓度暴露,会引起过早死亡,哮喘、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中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以及儿童自闭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臭氧能够刺激呼吸系统产生大量的发炎细胞激素,并引起有毒脂质氧化产物的积累,最终导致呼吸系统局部慢性炎症。此外,臭氧在人体内可以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扰乱新陈代谢,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对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并加速衰老。有研究显示,臭氧浓度每增加
10 µg/m3
,有
0.48%
增长的死亡率可归因于臭氧暴露。
大气中臭氧的形成和耗损
“在天为佛,在地为魔”,很形象地描述了臭氧在平流层和近地面对流层的作用。平流层(距地面约
10~50km
范围)中的臭氧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对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危害至关重要。人类排入大气的氯氟烷烃物质在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会分解产生游离基,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形成“臭氧层空洞”,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
对流层(最接近地面的大气层,约为距地面
0
~
10km
范围)中的臭氧是光化学烟雾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人为排放的一次污染物的局地光化学反应,二是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的垂向输送。对流层臭氧的光化学反应非常复杂,其过程受气象条件和前体污染物的控制。氮氧化物(
NOx=NO+NO
2
)是形成臭氧的主要前体污染物之一,臭氧与
NOx
存在快速的光化学循环过程,是对流层臭氧产生和耗损的主要驱动力。
NO
2
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解产生
NO
和基态氧原子
O(
3
P)
,氧原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臭氧;而
NO
可以通过与臭氧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NO
2
和
O
2
来消耗臭氧。上述反应为一个快速循环过程,反应平衡主要依赖于
UV
强度和
NOx
浓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也是形成臭氧的主要前体污染物之一,因为
VOCs
氧化过程中形成的大气烷基过氧自由基(
RO
2
)或过氧羟基自由基(
HO
2
)是将
NO
氧化为
NO
2
的氧化剂。
VOCs
的自由基氧化链是由与羟基自由基(
OH
)的反应引发的,水蒸气存在下紫外线对臭氧的光解是对流层中
OH
的主要来源。在污染地区,醛类(如
HCHO
)、亚硝酸(
HONO
)和过氧化氢(
H
2
O
2
)的光解也可能是
OH
或
HO
2
自由基的重要来源。上述过程还伴随着
OH
和
NO
2
反应生成硝酸(
HN
臭氧),以及过氧基之间相互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这些反应都会逐步减少生成臭氧过程中催化剂的数量。大气中
VOCs
包括生物来源和人为来源,对臭氧光化学形成起重要作用的
VOCs
类别有烷烃、烯烃、芳香烃、羰基化合物(如醛和酮)、醇、有机过氧化物和卤化有机化合物(如卤代烷)。
虽然臭氧的光化学生成受到前体物的浓度制约,但臭氧与
NOx
、
VOCs
间不是简单的线性依赖关系,而是非线性变化的。
在典型的环境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下,臭氧和大气颗粒的直接反应很慢,无法显著减少臭氧的形成。此外,
Cl
自由基对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可导致过氧自由基的快速形成,并在特定的沿海环境中提高臭氧的生成速率。
偏远大陆地区和城市中心下风处的农村和郊区,
NOx
浓度较低,臭氧的净产量随着
NOx
的增加而增加。而市中心,尤其是在繁忙街道和高速公路附近以及在电厂羽流中,
NOx
浓度较高,在“滴定效应(
NO+O
3
→
NO
2
+O
2
)”作用下,臭氧因与
NO
反应耗损致使其浓度降低。
研究发现,新冠疫情期间,世界各地大气中的臭氧浓度都所升高。这是由于采取了管控措施,交通尾气排放减少,相应氮氧化物排放减少,在“滴定效应”影响下,城市臭氧浓度自然而然升高了。
室内的臭氧化学反应与环境空气中的臭氧化学反应类似。值得注意的是,室内环境中,臭氧会与来自清洁产品、空气清新剂和木制品的萜烯或萜烯相关不饱和
VOCs
反应,反应程度取决于室内臭氧浓度、室内温度以及空气交换率
/
通风率,一些反应产物对人类健康有负面影响。
气象条件对臭氧的影响
气象条件中太阳辐射、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能影响臭氧光化学反应,造成近地面臭氧浓度的昼夜变化、日际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研究表明,近地面臭氧浓度与太阳辐射和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臭氧生成相关的大气化学或光化学过程,故臭氧浓度较高。而相对湿度可以直接影响大气中自由基的数量,从而对臭氧浓度产生影响。
臭氧主要防控措施
1
、多措并举,推进
VOCs
精细化治理
对于
VOCs
排放量较高的城市,
VOCs
大幅减排是改善臭氧污染的必要途径。应该针对石化、化工、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企业编制
VOCs
治理方案,实施治理工程。还要通过立法、标准、政策、宣传和执法等一系列举措,建立健全
VOCs
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2
、多管齐下,推动污染物协同减排
臭氧和
PM
2.5
具有同源性,两者有共同的前体物,即氮氧化物和
VOCs
。需研究建立
PM
2.5
和臭氧协同控制机制,着力推进
VOCs
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为实现大气质量全面改善,要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
3
、加大监测力度,推进污染物协同监测能力建设
加大臭氧监测工作力度,推进
PM
2.5
和臭氧协同监测能力建设,加强
VOCs
、氮氧化物等对臭氧生成影响较大前体物的监测,掌握其浓度水平、主要来源、生成机理,支撑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加强监测数据分析,提高污染预警预报能力。
4
、加强合作,推动区域联防联控
开展区域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臭氧及前体物联合监测,推动建立臭氧污染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跨区域协调合作,统一监测溯源、统一预警应急、统一监管执法,切实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 NUVOLONE D, PETRI D, VOLLER F. The effects of ozone on human health[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volume, 2018, 25(9): 8074-8088.
[2] SILVA R A, WEST J J, ZHANG Y, et al. Global premature mortality due to anthropogenic outdoor air pollu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past climate change[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3, 8(3): 1-11.
[3] CANELLA R, ROBERTA B, CAVICCHIO C, et al. Tropospheric ozone effects on chlorine current in lung epithelial cells: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approach[J]. 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 2016, 96:S58.
[4] VICEDO C A M, SER F, LIU C, et al. Short term association between ozone and mortality: global two stage time series study in 406 locations in 20 countries [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20, 368, doi: 10.1136/bmj.m108.
[5] YAN M, LIU Z, LIU X,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Chinese studie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ozone and mortality [J]. Chemosphere, 2013, 93(6): 899-905.
[6] SHANG Y, SUN Z, CAO J,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Chinese studies of short-term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3, 54: 100-110.
[7] YIN P, CHEN R, WANG L, et al. Ambient ozone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A nationwide study in 272 Chinese cities [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7, 125, doi: 10.1136/bmj.k4306.
[8] US EPA. Integrated science assessment of ozone and related photochemical oxidants [EB/OL]. https://cfpub.epa.gov/ncea/isa/recordisplay.cfm?deid¼247492, 2022-04-27.
[9] JERRETT M, BURNETT R T, POPE C A, et al. Long-term ozone exposure and mortality [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 360(11): 1085-1095.
[10] TURNER M C, JERRETT M, POPE C A, et al. Long-term ozone exposure and mortality in a large prospective study [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6, 193(10): 1134-1142.
[11] MONKS P S, ARCHIBALD A T, COLETTE A, et al. Tropospheric ozone and its precursors from the urban to the global scale from air quality to short-lived climate forcer[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5, 15(15): 8889-8973.
[12] US EPA.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s of global change on regional US air quality: a synthesis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ground-level ozone[R]. Washington, D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