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有消息称德国知名豪华车企业奥迪正在与上汽集团就购买其电动车平台进行谈判,或将购买智己品牌的平台。
对此,上汽集团有关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如有重要进展并涉及上市公司披露要求,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相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另外,奥迪中国有关人士对上证报记者回应,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时期,奥迪将携手各方共同制定战略方针,共创成功未来。
奥迪在电动汽车领域落后竞争对手
有消息称,奥迪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竞争,打算从中国本土的电动车企业购买一个电动平台的授权,以缩短其车型的开发周期。奥迪目前正在与多家中国车企进行谈判。另有消息称,奥迪的目标是上汽集团旗下IM智己品牌的电动汽车平台,目前谈判已经接近尾声。
根据奥迪财报披露的数据,2023年前三个月,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3.64万辆,同比下降15.6%,奔驰、宝马同期在华销量达到20万辆左右;2022年,奥迪在华销量64.3万辆,同比下降8.4%,奔驰和宝马分别为79.2万辆和75.2万辆。
新能源汽车方面,2023年第一季度,奥迪在全球纯电动车交付量为3.46万辆。目前,奥迪并没有专属电动平台,其电动车型所使用的是母公司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共同使用的电动车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近日在大众汽车集团2023资本市场日上表示,奥迪品牌目前落后竞争对手,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奥博穆还称,奥迪目前的车型阵容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局面——不仅落后于竞争对手,更落后于自己的能力。
奥博穆认为,奥迪近年来没有捍卫它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领先地位,严峻的软件问题迫使奥迪推迟了电动车的发布计划。大众汽车集团的业务高度依赖中国,但目前集团内的纯电动汽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不具竞争力。
2023年4月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奥迪首次携全电动车型阵容亮相,带来了奥迪Q4 e-tron、Q5 e-tron、RS e-tron GT纯电动产品,以及奥迪A6 Avant e-tron和urbansphere概念车。
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Jürgen Unser)当时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对于未来我们有宏大的计划。我们将通过革新产品生产、优化销售网络来强化奥迪的在华地位。过去三十五年,我们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拥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随着新品的推出,我们定会在市场中有更好的表现。”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传闻属实,寻求与中国电动平台合作预计会成为奥迪“革新产品生产,优化销售网络”计划中的一部分。此前,奥迪中国宣布,从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汽车,至2033年,逐步停止内燃机车型的生产。奥迪方面称:“在全球战略指引下,奥迪正在其自有生产基地,稳步推进纯电动汽车生产的准备工作。”
中国汽车业企业技术输出已有先例
有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尽管各方还没有完全披露,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国际汽车品牌教会了中国品牌如何造传统燃油车,现在到了中国品牌教国际品牌如何造新能源车,正应了那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车企的成就已经在改变国际车企的目光,中国车不再是廉价车的代名词,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大众汽车包下两架飞机,将集团及大众汽车品牌、奥迪、保时捷的董事会成员带到了上海。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据称从德国带来了近300人的团队参展,丰田、本田、现代汽车也有超过100人的管理层和业务团队参加上海车展。
作为中国产销规模最大的车企集团,上汽集团目前不仅是大众合作伙伴,旗下有合资车企上汽大众,还已经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2021年4月,上汽奥迪正式成立,为中国市场生产A7L、Q5 e-tron等车型。
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末,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其中上汽集团持股54%,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分别占比18%。目前智己旗下共有L7和LS7两款车型,据智己方面披露的销量信息,6月,智己LS7车型销量为1948辆,开启交付4个月内,智己LS7累计销售7737辆,累计锁单1.01万辆,平均订单金额35.6万元。
在此次奥迪宣布使用中国汽车品牌的电动平台之前,中国自主品牌对外技术输出的案例已有先例。2019年丰田宣布与比亚迪联手,共同开发纯电动车型以及所需动力电池。
技术输出模式也渗透进了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中,2023年年初,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双方宣布,将联手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一座由福特汽车全资拥有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在本次合作中,福特投资达35亿美元,而宁德时代进行了技术、专利、筹建运营的投入。
责任编辑: 冉超
新能源汽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登录
后可以发言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