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青年旅店的歌词真的不是无病呻吟吗?

知乎一直给我推万能青年旅店的话题 我就慕名去听了下他们的新专 看到歌词真的让我惊掉下巴 什么东西??不说是不是狗屁不通 故意拽文言文、矫揉造作中二至极…
关注者
408
被浏览
599,971

178 个回答

每个人欣赏的东西跟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经历兴趣有关。

《冀西南林路行》的歌词和无病呻吟的民谣有什么不同,我随便截几句“不速之客,一贫如洗,劳动,饮酒,叹息”《泥河》,一共14个字,栩栩如生的刻画出一个底层重体力劳动者的形象,如果题主见过各地施工,尤其是高速公路等施工队伍的形象,就能明白这14个字多么的精确。再比如“捶打我天然的沉默,切割我卑微与困惑”《采石》,虚实结合,把在泥河中塑造的劳动者形象进一步做了性格上的剖析,卑微困惑但又保持沉默。“自然赠予你,树冠,微风,肩头的暴雨,片刻后生成平衡,忠诚,不息的身体”《山雀》,这是整张专辑中唯一轻快明亮的歌曲,第一句,就满含着希望,自然赋予的一切造就了不息的身体,没有一点点鸡汤的意思,却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希望与坚强。“大雾重重,时代喧哗造物忙,火光忷忷,指引盗寇如太行”《山雀》,时代喧哗造物忙,到处走走看看这句非常直白用不着解释,火光忷忷,这句就有点意思了,一般形容大火是熊熊,比如熊熊烈火,但是忷是什么意思呢,恐惧惊骇的意思,两个字,把火光写出了恐惧的情绪色彩,在这种情绪中,一般人是选择躲避,但是,指引盗寇入太行,忷忷的火光,吸引着盗寇,那么,这个盗寇到底是什么人?留给我们去想象。“月光熔铁星,铸我神与心”《郊眠寺》,月光是柔和冰冷的,但是熔的了坚硬的钢铁,铸造出来的是什么,是我的灵魂和心。任何一个人都是刚硬和柔和的一面,这些面是谁给我们的?皮克斯在《头脑特工队》中大开脑洞,设计了不同的性格小人,而姬庚的浪漫,是另一种分解模式,月光和铁星,柔和与坚硬,熔是冷热的对比。“凝聚神与心,建此不夜城”《郊眠寺》,月光铁星铸成的灵魂,凝聚在一起做了什么?建造了这个繁华亦或浮华的世界,铁星最终实化成了耀目的灯光。

赶时间开会就不说太多例子了。题主还认为这些和“与虎谋早餐”,“白了华发落寞了思量”是一个性质的东西么?

理解很多东西需要相关的阅历。但是姬庚绝不是无病呻吟,空虚无聊的歌词太多,但是万青值得仔细体会。当然任何东西,也不能过度解读,毕竟不是语文课。每个人看的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

题主可以多看点朦胧派诗词包括古诗词,歌词本质应该是诗词,诗词的美,正在于它可以多种多样的解读。

哈哈,音乐的事情我不懂,但说到万青的歌词那其实是很可以说道一些的(我不是中文系的,所以这不是一篇专业回答)。我先用一句话概括我的观点:

万青这张新专辑《冀西南林路行》的歌词,逻辑性、思想性、叙事性、美感兼具,应该算是我今年(指2020年)看到的最好的中文歌词了。

我拿一首泥河来分析上述所有特点。

1、逻辑性

我们常说一篇文字太“堆砌”,其实不光是在说这篇文字用了很多华美无用的词汇,而是在说这些漂亮的词汇就是被稀里糊涂地搅在一块儿端了上来,没有半点条理可言。但万青的歌词一点都不是,以《泥河》这两段为例。


它其实很有逻辑性地讲了一条泥河的形成过程,先是一场“骤雨”下在“重山”里,然后引发了一场泥石流,“吞石铁”“吐泥沙”,第二段更是对称地描述了泥河在“高地”和“平原”不同的形态,也富有隐喻色彩地对称描述了泥河在“壮阔”和“难测”时不同的“做法”。

这种逻辑性几乎体现在歌词的方方面面,比如雷声,从一二段的隐隐,到第三段的阵阵,再到第四段的滚滚。比如第三段跟前两段的呼应。比如乌云跟雷声的呼应……我就不在这里掰开揉碎挨个说了,大家自己品味。

2、叙事性

说大白话就是这歌词里有讲一个故事,展现了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

既然是过程,那么叙事性要求一篇歌词是“整”的,而不是东凑一句西拼一句的“散装歌词”(很遗憾,这是大多数歌词的常态),举个正面例子,许嵩的《拆东墙》就是典型的有叙事性的歌词(没看过的可以搜一下去看看),或者河图的《倾尽天下》。都是公认的好歌词。

《泥河》的前两段,还只是在描写一条泥河的形成过程和它在前工业时代的自由形态,这还称不上一个故事,只有起承,没有转,最重要的是,它没有矛盾。所以到第三段就开始了:开始转,开始引入矛盾。(从这里也能看出歌词的结构多么精巧,总共四大段正正好好)

这一段是真正体现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因有果,和前两段照应。

讲了个什么事儿呢?说突然有个不速之客来了(不速之客意指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象征工业力量之于自然——这个到后面思想性的部分再展开),他来干嘛?他来劳动、饮酒、叹息,来“测量绘图爆破合围”“开山拦河建水库”,此为因,造成的结果是,在第一段被吞吐的泥沙沉积,在高地奔流,平原午休的河流运动停息,随河流舒展的水鸟也隐迹了。

到这里故事还没有结束。

这才是故事的结局:乌云汇合,再生泥河,然后,冲水坝。

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呈现在眼前了:一条自然的泥河,随后人工干预修造水坝,泥河停息,最后乌云又起泥河再生,冲向水坝。

3、思想性

一旦把叙事理清,这首歌呈现的主旨其实也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了。

很简单。第一二段中的泥河,虽然也会有“风帆”“帆船”这种“人化”的事物,但帆船是在前工业时代的通航工具,在前工业时代,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风帆可以随泥河一起伸展,泥河在壮阔时也会奋力托帆船。

建造水坝,无论是出于发电还是什么目的,总之它无疑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加上它巨大、坚固和人造的形象,在这首歌里也是和自然对立的象征,它和自然构成了一组矛盾。第二段中建造水坝使得泥河改变了它在第一二段自由的形态,也改变了第一二段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双方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自然暂时被工业力量征服了。

然而只是暂时。

第四段其实只有两句话,重复了三遍:乌云汇合,乌云高空踏步,再生泥河,就投身激流冲水坝。

自然是不可能被彻底征服的,只需要乌云汇合,泥河就会再生,就会积聚起能和水坝对抗的力量,面对生生不息的自然,看似坚固的水坝实际上是弱小的(所以第三段说这只是“文明幻景”)

如果把泥河理解为自然,把水坝理解为工业力量,我们就能得到主旨:警醒面对自然过于狂妄的人类。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程度,万青又怎么配叫万青呢?

《泥河》不是单独的一首歌。如果是单独的一首歌,那倒是理解到上面那个层面就够了。

另一个层面的理解,结合其他歌,我就提点一句话吧,怕答案政治敏感了:生生不息的,不只有自然,还有无产者的力量。

那位测量绘图的不速之客,注意他是一贫如洗的,他“劳动”,而且他“叹息”。他为什么要叹息?叹息通常表示遗憾、惋惜等不满意的感情,那他在对什么不满意?

水坝,可听到雷声滚滚?可感到怒潮来临?

4、美感

文字的美感其实是个挺玄乎的东西,我没有经过严格的中文专业训练,很难说出它哪里美。

只是以我长期写小说的经验来看,《泥河》里面的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对称、隐喻等手法用得很漂亮。有几句画面是很美的,譬如泥河在平原时“纵鱼儿跃夕阳”,写着平平无奇,但能够让人脑海里浮现一幅夕阳西沉,平原上缓缓流淌过一条长河,近乎静止,银背的鱼儿从河水粼粼波光下一跃而出的画面。


写的有点累了,暂时到这儿吧。如果有人看的话我再分析一下其他几首我很喜欢的歌,比如山雀。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