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一、碑刻介绍

碑刻全称《唐明堂令于大猷碑》,为唐武周圣历三年(700)十一月立。

《平津读碑记》卷五载: 明堂令于大猷碑(圣历三年十一月): “右明堂令于大猷碑在三原县北三家店。 大猷志宁之孙、立政之子,碑称圣历元年除使持节随州诸军事、随州刺史。 圣历二年除雍州明堂县令。 《旧唐书·地理志》: 随州为上州。 《职官志》: 上州刺史从三品、京县令正五品上。 大猷以刺史除县令本降官,碑不言者或有所讳也”。

《金石文考略》卷九载: 明堂令于大猷碑: 此碑仅存强半书法全出登善峻拔遒健可为传神而书者名氏遂不可求,惜哉! 按大猷志宁之孙、立政之子,志宁之玄孙显于肃代朝传云修烈父默成沛县令早卒,合之正为四世,但不知默成者是大猷子否? 赵明诚有默成碑,今不可得见矣(石墨镌华)。 今在三原县碑云圣历三年岁次庚子十一月十二日合葬于雍州三原县万寿乡之先茔,而碑非此时立也。 盖后续为之,故其书并不用武后所制字。 (金石文字记)(注: 于默成为于安贞之子,安贞为立政之侄)。

上述文字记载和碑存一致,目前碑刻已经被移走保护。 当时碑存之地图片如下(感谢原作者):

该碑制式如何? 《金石萃编》卷六三记: “碑高九尺三寸,宽四尺四寸。 楷书三十行,行六十三字。 ” 清朱枫 《雍州金石记》记载碑文存一千二百字,清王昶《金石萃编》载录有一千三百余字,则清中叶已有残泐。

从碑文可以知道碑文是其兄长辩机所撰。 辨机即于知微(635—713)。

二、于大猷

根据碑文可知

于大猷(644—700),字徽本,于志宁之孙,于立政之子,于知微之弟。 显庆三年解褐左千牛备、左迁梓州参军事,转桂州都督府功曹参军、文明元年选授苏州司兵参军、垂拱三年敕除并州大都督府士曹参军、永昌元年授洛州参军、制授朝散大夫、加朝请大夫、制除德州司马,又迁汾州长史、圣历元年除使持节随州诸军事随州刺史、圣历二年制除雍州明堂县令。

(明堂县: 古县名。 唐总章元年(668年)析万年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南。 属京兆府。 武周长安三年(703年)废入万年县。 )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制作出于大猷的相关世系图表:

三、碑文补阙断句

由于年代久远,碑文自《唐书》记载均有阙字,实在是稍有遗憾,本文尝试通过对碑文所引用的历史及典故进行学习考证,并结合相关唐碑尝试,对阙字进行补全并重新断句如下,以期能更完整欣赏该碑文,并求教于方家: (红色字体为本文补阙之文字)

粤以天子制爵禄,诸侯掌邦畿,五十里之国者□□□□□□□□□□□( 数以百计,五百里之国者则 )十有一。 盖所以设方伯,置令长,疆理宇宙,宰制群庶者矣。 故汝南,国之心腹,河东郡之股肱,非贤勿居,惟材是寄。 大则曳青缟而纡银印,小则绾墨绶而佩铜章。 是以□( )宰□( )城,皇汉则以南台御史俾居□( )邑,大晋则以东宫□( )人,故能齐其政而不失其宜,修其教而不易其俗者,其惟明堂县令东海于公乎! 公讳大猷,字徽本,东海郯人,后□□□( 擢刺史 ),遂寓家雍州,今高□□( 阳塬 )也。 □( )□( )帝□( )之命官开国,侯伯之保姓受氏。 祚□( )则周公之胤,邘韩则武王之穆。 金章建国,里中大丞相之门; 玉帐□( )家,阃外列将军之戟。 曾祖宣道,随内史舍人在左卫率成安县开国子,皇朝赠使持节都督凉、肃、甘、瓜、沙五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谥曰献。 徐邈以东州儒素,刘超则西省人伦,表□□( 日月 )而警彤闱,执虎符而飞□□( 晏若 ),□( )德降表坟之赠,优贤崇告第之仪。 祖志宁,礼部尚书、侍中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傅、太师、上柱国、燕国公,赠使持节都督幽、易、妫、檀、平、燕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谥曰定。 皂裾琼佩,北斗喉舌之司; 绛服金蝉,西掖股肱之寄。 剑履上殿,方崇重傅之恩; 羽葆盖车,式备尊师之礼。 凤扆推其献纳,龙楼□( )其□□( 达训 )。 父立政,尚书吏部郎中、国子司业、太子率更令、渠虢二州刺史、太仆少卿、上护军、仙台侍女礼阁郎官。 摄斋槐肆之前,曳组桂山之下。 郗超以蕃伯之望,职捴□( )河; 马防以□(郡)公之材,荣参象海。 公丹山凤下,碧溟鲲化,明珠则径寸为宝,白璧则盈尺称珍。 小年识五方之书,大成通九经之义,嬉戏则以诗书礼乐,造次则以孝友谦冲。 显庆三年解褐左千牛备身。 材推令德,士选良家,青璅晨严,赤墀近侍。 缘坐左迁梓州参军事,谴即谪居,咎非投俾。 郗嘉宾之卓荦高隽,见□( )公军; 袁彦道之俶傥不羁,言归柏府。 转桂州都督府功曹参军。 境接鸢溪,载洽升龙之誉; 地邻鲸海,几沦栖凤之材。 文明元年选授苏州司兵参军,东里藩维,恐老荆州,从事南中方镇,谓屈蛮府参军。 属攀号弓剑,遏密金石,锡印章而录旧,膺玺诰而念劳。 垂拱三年敕除并州大都督府士曹参军。 唐叔翦桐之境,迟尔材□( ),□□( 文帝 )分竹之郊,光我藩翰。 枌榆之地,诚为沮洳之川; 丰沛之郊,何必芒昜之泽? 帝乡推其善价,公府义其良图,恶少迁佩犊之风,流俗渐驱鸡之化。 永昌元年授洛州□□( 录事 )参军。 向雄佐镇西之府,毛玠处平南之军。 太守范滂,主诺之声猷自远; 功曹岑晊,坐啸之风裁独高。 制授朝散大夫,余如故,寻加朝请大夫,行□州□( )官县令。 荣曜朱绂,材光紫诰。 蒋公琰岂千石之器,而委割鸡; 庞士元非百里之材,方思展骥。 制除德州司马,又迁汾州长史。 一冠介帻,二职彤襜,历从事之班,居□□( 廉能 )之□(列)。 形色安于席地,神意见乎屏□( ),不挠于危,无负于物。 圣历元年除使持节随州诸军事、随州刺史。 田叔以壮勇而刺三河,王尊以忠贞而驱九折。 分行□□( 郡国 ),朱明以刾强宗; 独坐州镇,玄英而按豪族。 圣历二年制除雍州明堂县令。 黄图帝国,黑水神皋,地即京都,人多杰暴。 信阳侯之门客,尚在必诛; 宁平主之家僮,犹□□□( 格杀之 )( 未可纵 )。 威信表西门之化,惠爱奉东里之风,抑挫右姓,诛□□( 逋逆 )猾。 灾蝗宛转,由去督邮; 义鸟归飞,为驯童子。 推诚而理,则人不忍欺; 宿讼无冤,则吏维仰德。 加以笙簧六籍,箧笥五经,三寸弱毫,回鸾拂羽; 四□( )油素,缟凤和鸣。 眷眷吏人,预轸去思之恋; 依依故老,每哥来晚之谣。 悲夫! 安仁七旬,不遇箱中之术; 桓侯五日,□( )闻壁上之行。 以圣历三年七月十日,终于万年县常乐里之私第,春秋五十七。 黄发攀辀,心伤折石之痛; 元髫恋扌匹( ),睑盈埋玉之悲。 公剑号纯钩,珍称□( )炎仪表,□□( 势若 )风神壮勇。 黄金必弃,每见挥锄; 赤仄无留,恒持挂树。 总角之岁,隐幔骇而不惊; 佩觿之年,□( )衣去而无愠。 一日千里,四代五公,忠孝足以光时,能贤足以轨物。 夫人荧阳郑氏,父□( )矩雍州富平县令,魏赵郡李氏,外□□( )都公□( )□,公□服尚书□衣蕙问都□,兰仪婉淑,女训芬乎奉菷,母师光乎主馈。 即以其年岁次庚子十一月乙亥朔十二日景戌,合葬于雍州三原县万寿乡□( )坳K之先茔,礼也。 兄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使持节都督衮州诸军事、衮州刺史辨机,鲤庭礼乐,鹓序杞梓,摇山入辅擢彼正人,外台出□( )慰兹群庶。 鹡鸰怀断,□( )摧金玉之心,鸿雁悲鸣,若洒琼环之□( )。 嗟乎! 八龙长逝,三虎永怀,庶振家声,思光祖德。 南阳陌上,爰标构石之坟; 京兆阡傍,俾建生金之碣。 共词曰:

浩浩洪源,□□□( 绳绳世 )代。 □□( 喜拥 )朱轮,翻飞紫盖。 锡爵分茅,命官食采。 邘韩之穆,里闾其大。 其一!

傅相继业,公侯踵武。 气雄家邦,荣曜区宇。 人之领袖,物之规矩。 □□□□( 封疆之才 ),量□( )公辅。 其二!

□( )明俊德,丕承宠光。 风仪礌落,天骨昴藏。 家□( )之盛,门户之纲。 袭兹圭组,侍彼岩廓。 其三!

铜陵之东,珠崖之北。 姑苏台下,晏温鼎侧。 嚣然令望,伟哉高□( )。 端委佐兹(蕃),刑清讼息。 其四!

□( )以师友,贤哉主吏。 联翩化鹤,徘徊展骥。 球琳之宝,瑚琏之器。 白日既披,青云自致。 其五!

汉东旧国,随有大名。 关西列郡,秦称上京。 □( )有良翰,宰□□□( 于莅民 )。 教渐□□( 百姓 ),威加□( )城。 其六!

秩秩德音,凛凛风格。 山灵固□( ),河神是迫。 手荅笺书,心明纠擿,虫螟感化,犬牙移陌。 其七!

佥言惠爱,帝曰允谐。 剧□尔□,繁俗□( )怀。 祥鸾翙翙,鸣凤喈喈。 □□□□( 金兰有契 ),玉树□( )埋。 其八!

衣冠道谢,衮职谁补。 □□( 呜呼 )! □( )䫻风悲,苍茫雾苦。 寂寂兮荒隧,幽幽兮后土。 石椁掩兮千年,金声振兮万古。 其九!

参阅典故:

1、《吕氏春秋·观世》说: “周之所封四百余,所服八百余”,也就是说在一千二百以上; 《礼记》载: “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 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 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方百里者三十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 ”由此看来,分封方百里的诸侯国前后加起来有二百多个,方七十里者六十个,方五十里者一百二十个,方十里者一百六十个。 这还不包括周天子王畿之内的数以百计宗室封国,例如表中的温、苏、单等国都在王畿之内。 《礼记·王制第五》说: “凡九州岛,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 ”因此,西周时期,诸侯国约近二千个。

按照周礼规定: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 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 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2、《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潜夫论·五德志》、《艺文类聚·亲戚封》均有记载: “……邘、晋、应、韩,武之穆也; 凡、蒋、邢、茆、祚、祭,周公之胤也”。

3、郗超(336年-378年),字景兴,一字敬舆,小字嘉宾,郗超担任西府参军时,与主簿王珣同受桓温器重。 郗超生有美髯,而王珣身材矮小,西府有歌谣传颂: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4、分虎竹:后延伸为谓授与官爵。 典故源自汉文帝时,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相互合谋,暗中勾结镇北大将军元思誉等鲜卑旧贵及其后裔,不满意孝文帝亲任中原儒士,对于迁都变俗、改官制服、禁绝旧语都抱着反对的态度,密谋叛逆,并与穆泰等人酝酿更大的叛乱。 元颐佯装许诺,暗中将叛乱阴谋密报朝廷。 时任城王元澄卧病在床,孝文帝立即召见他说: “穆泰图谋不轨,扇诱宗室。 今迁都不久,北人恋旧,倘或发生叛乱,南北纷扰,朕洛阳就难以保住。 这是国家大事,非你不能办。 你虽有病在身,但要强打精神为我去北方跑一趟。 要根据形势,妥善处理。 如果叛党势弱,就直接前往擒获; 若已强盛,可用我的命令调发并、肆二州的军队进行出击。 ”元澄答道: “穆泰等人愚蠢而糊涂,正由于迷恋旧生活才这样做,没有什么深谋远虑; 臣虽不才,足以制伏他们,愿陛下不必担忧。 臣这点小病,怎敢辞绝呢! ”孝文帝笑着说: “任城肯去,我还有什么忧虑的! ”遂授给元澄节、铜虎符、竹使符,配给部分禁卫军,让他代领恒州刺史。 这就是分虎竹的来历。

6、桐叶封地是唐叔虞,本补用“文帝”。

7、陈留董宣为洛阳令。 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 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栗。 (《后汉书·董宣传》)  虞延少为户牖亭长。 ……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 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 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 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 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 “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 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 帝知延不私,谓成曰: “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 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 (《后汉书·虞延传》)

8、四尺油素: 汉 扬雄 《答刘歆书》: “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 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

9、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 。

10、《汉书·成帝纪》: “上尝急召,太子出 龙楼门 ,不敢绝驰道,西至 直城门 ,得绝乃度,还入 作室门 。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11、于志宁,帝师,前一句说的是君臣,后一句说的是师生,龙楼指太子。

12、 唐·陈子昂: “金兰徒有契,玉树已埋尘。

13、材臣: 有才能之臣,干练之臣。 管子·立政》: “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韩非子·饰邪》: “奸臣愈进而材臣退,则主惑而不知所行。

14: 长坳: 按墓主之兄于知微的《兖州都督于知微碑》: “以开元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迁祔于三原县万寿乡长坳原旧茔,礼也。

15、朱轮,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 因用朱红漆轮,故称。 紫盖,紫色车盖,帝王仪仗之一,借指帝王车驾。 白居易《送杨八给事赴常州》: “无嗟别青琐,且喜拥朱轮。

16、山灵: 《文选·班固<东都赋>》: “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四、相关附件:

(图文整理、断句、补阙: 于振华、于君才、于欣荣)

投稿邮箱:yushizqh@126.com 82996599@qq.com 22350027@qq.com

投稿联系微信:yu2277555 gb13206

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